新年開工第一天:終於,逃回北上廣!

新年開工第一天:終於,逃回北上廣!

大年初七,是節後上班第一天,房姐先祝大家:“開門大吉!”

相信不少人還處於節假日綜合症中,無心工作。

但終於逃回北上廣(在此不特指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雖然心中還殘留著對家鄉的一絲眷戀,同時也不禁深深地吐了一口氣。

房姐偷偷吐槽一句,在家過節比上班還要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感受?

今天,房姐不準備討論房子,想和大家探討一個永恆的話題:

年輕人,到底是該選擇“大城市的一張床”還是“小城市的一套房”?

1

十天之前,歸鄉途中的文藝青年紛紛在朋友圈轉發史鐵生的名句:

人的故鄉,並不止於一塊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種遼闊無比的心情,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心情一經喚起,就是你已經回到了故鄉。

日曆上也應景地寫下了三個字——“宜歸鄉”。

新年開工第一天:終於,逃回北上廣!

偷得浮生半日閒,在終日沉迷於麻將和人情往來的瑣碎光陰中,假期轉瞬即逝,年輕人也馬不停蹄離開家鄉,回到工作的城市。

雖有不捨,但更多地是一種解脫。

說來奇怪,一離開家,就像離開了舒適區,快節奏的生活又回來了,人也自動變成了打雞血和奮鬥模式,放鬆和懶惰彷彿成了上輩子的事。

離家之時,朋友圈的句子也變成了:

人總得相信點兒什麼,才好離開自己的爹孃,離開自己的家,而不覺得冷清又無助。

2

春節休假這段時間,房姐在家聽到最多的話是:

打算什麼時候回來工作?

女孩子不要那麼拼了,還是回家考公務員,安安穩穩最好!

家裡比外面大城市空氣好、環境好,雖然工資低,但吃住在家裡,還能攢錢!

面對這些親朋的好意和勸告,房姐不置可否,笑而不語。

對於上一輩來說,他們終其一生,不過是追求一份安穩。

穩定的工資,穩定的工作,穩定的人際關係。

於是乎,在他們眼中,只有吃公家飯這個工作,才是最穩定的。

在小城市的婚戀市場上,公務員、教師等職業也往往最吃香,最受家長的青睞。

然而,安穩真的適合年輕人嗎?大城市又為什麼吸引年輕人?

3

曾經有個火遍全網的新聞,一名收費站的大姐說,“我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

安於現狀,其實才是最大的危機。

因為在現代社會,沒有什麼是不可取代的,也沒有任何一份工作,可以稱得上絕對的鐵飯碗。

真正的鐵飯碗,只取決於你的個人能力!

不論何時,不論何地,不要喪失學習的能力,不然終有一天,一定會被社會所拋棄!

4

大城市最大的魅力就在於,這裡有行業頂尖的專家,這裡有最寶貴的機遇,這裡有最良好的教育資源、這裡有最優質的醫療服務,這裡有最便利的交通設施。

更重要的是,在這裡,你對世界的認知,你的閱歷、你的見識,是在小城市永遠無法得到的。

這次過年回老家,房姐發現一個新的情況。

不少親戚已經有意識地把孩子送到外面的城市去讀書,這些孩子的見識和談吐,確實和在家鄉讀書的孩子有了一定差別。

5

你想要小城市的安穩,就得犧牲你的見識和隨時可能出現的人生機遇;

你想要在大城市拓展眼界,就得忍受蝸居的心酸和生活中的不易,

小城市的安逸,大城市的不易,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但大城市無法安居樂業,小城市無法“安放靈魂”,矛盾之時,一批高性價比的城市橫空出世,似乎成了一種“折中”的選擇。

有時候,選擇城市就是選擇人生。

這道選擇題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但房姐更傾向於那句俗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當然,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都要保持學習,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