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國營九六0廠

三線建設,是1964年在毛澤東主席和中央決策下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中心的經濟建設戰略。國家共投入2052億元的資金和幾百萬人力,歷時15年之久。在三線地區和一、二線地區腹地,建設起了以國防工業、基礎工業為主的近2000個大中型工廠、鐵路、水電站、科研所等基礎設施。三線建設規模堪稱新中國以來經濟建設戰略的空前壯舉。國營第九六0廠就是屬於小三線企業,當年由劉仁同志親自考察後,本著靠山隱蔽,遠離城市的原則,九六0廠選址在河北赤城後城鎮,工廠坐落在嵯頭山下。嵯頭山位於河北赤城縣後城鎮,北距縣城55公里,南與北京市延慶縣相鄰。

九六0廠的職工是從北京市機械局等幾十個單位抽調的先進職工,當年這些人年富力強,他們離開城市,懷著一顆將青春獻給三線建設的紅心進了山,開始了第九六0廠的建設。他(她)們人不分男女,職不分高低、一同上陣、劈山鑿石、填谷建房。尤其是首批進山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艱苦創業。沒有路,汽車就在河道上行駛;沒有住處,就在老鄉家借住,許多人還住過老鄉的馬棚;吃飯要翻過山頭,喝水就河溝裡取水。廣大職工用自己的血汗開出了一塊平地,用炸藥炸開了一座座山頭,用身背肩扛蓋起來一棟棟乾打壘的宿舍,用螞蟻啃骨頭的辦法將一臺臺機器運進廠房。他們大搞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自制非標準設備,很快投入生產。

建廠初期全廠職工六百七十人,他們來自重慶二九六廠的專業技術人員、技師和老工人;來自北京機械局四十餘個單位,其中來自北京第三機床廠的就有二百七十多名幹部職工。這些人形成了這個廠的骨幹力量。以後幾年,隨著生產的增長和福利設施的擴大,人員不斷增加。先後從大、中專院校、復轉軍人、北京的初、高中畢業生職工子弟學校畢業生中招工以及延慶、赤城等縣的民轉工共一千餘名。職工超過兩千人。建廠初期,本著"先生產、後生活"的指導思想,自制建築施工機械,開辦自己的磚廠,蓋家屬宿舍,蓋託兒所,擴建職工子弟學校、建商業服務樓,糧店等。增加車間和庫房。從一九七零年之後,新建的生產、生活建築面積達四萬平方米,連同建廠初期的三萬三千多平方米,形成了七萬三千多平方米的規模。第九六0廠的廠名是一九七七年八月一日正式啟用的。曾用名還有:北京第一農具廠、北京星火機械廠、國營第九六0廠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英夫(原機械局黨委書記、局長)

黃老在國營第960廠廠志《序言》中寫到:北京小三線的發展與調整是一部充滿成功的喜悅和困苦磨練的創業史,這一點在我參與和主持這方面的工作時感受頗深,在那段時間裡,我同戰鬥在小三線的同志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特別是第九六0廠的廣大職工為發展我國國防事業而艱苦創業、奉獻一切的犧牲精神使我畢生難忘,歷史已經悄悄過去,拂去歲月的風塵,憶往昔,感慨萬千,第九六0廠的同志們,從建廠創業到發展壯大,從壯志上山到悲愴回城,經歷了太多鮮為人知的歷史事實,書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積澱了厚重的"山裡人"文化和難以割捨的三線情懷。二十多年裡有超過2600人次的職工在這裡學到了生產技術、豐富了管理知識、積累了經驗、感悟了人生。這些同志在這裡艱苦奮鬥、厚積薄發;為今後發展夯實了基礎:更多的同志在這裡點亮了青春、播種了友誼、收穫了愛情-……

這裡有講不完的故事,訴不完的真情。(摘自九六0廠志)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鄭尊山(原國防二辦副主任)

2010年5月25日,為北京第960廠廠志題字:山花爛漫,歲月如歌(摘自廠志)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崢嶸歲月 往事如歌

第九六0廠自一九六五年四月開始全面建設,僅用了半年的時間,於當年的國慶節前就完成了廠房建設、設備安裝、生產技術準備,以及生活後勤等任務,初步具備了搬遷進山、試製生產的條件。國慶節後職工陸續搬遷進山,開始了緊張的生產試製階段。當時的口號是"奮戰五十天,攻下試驗關"。經過全廠七百多職工團結一致的艱苦奮鬥,日夜奮戰,終於在當年十二月中旬提前完成了試製任務,試製出合格產品,通過鑑定,具備了成批生產的條件,面對勝利的喜悅,人們忘記了疲勞,敲鑼打鼓湧向廣場,召開試製成功大會。全廠沉浸在幸福之中。他們為自己的辛勤勞動、為自己能為國防建設作出貢獻感到自豪!此時此刻工人們回想起,幹部職工打成一片、幹在機床旁、吃在機床旁,爭分奪秒搶任務的情景,搬進山裡沒幾天,十月的中旬就紛紛揚揚下了一場大雪,但創業者們面對嚴寒無所畏懼,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終於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回想這些,九六0的創業者們怎能不驕傲!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第九六0廠的建設和發展時期,正是"文化大革命"的動亂年代,使得第九六0廠的生產和建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二十年來,不管社會上怎麼變化,廣大職工生產不停、勁頭不松,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從動亂中得到治理,從考驗中得到發展,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生產能力,生產出了大量的合格產品,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在一九七三年北京軍區的華北"三省二市"交流會上,受到表揚。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無私援助

我廠曾經接受過三次援外工作

一、1972年8月23人,經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阿爾巴尼亞國防技術人員第一批21人,將於8月底或9月初來華學習,其中960廠2人,這二位阿爾巴尼亞工程師於1972年10月5日到我廠進修。前後三個月,到11月17日離廠回國。

二、是援助越南,為越南抗美救國鬥爭作出貢獻。

三、1975年11月3日五機部下文同意派九六0廠總工程師楊正本赴柬埔寨執行援外考察任務。拉開了我廠援柬工作的序幕。

1977年1978年援外工作進入高潮。九六0廠抽調了三十餘名技術人員和描圖員,以及管理人員組成援外科。科長邱文達、副科長邢樹雲。

後來,我國與這三國關係惡化,國人多罵他們是白眼狼,嘆我們國家冤大頭。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經歷了這個過程,我們得到了鍛鍊。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1978年到1979年,是九六0廠歷史上最輝煌的火紅年代。1978年底職工人數達到2039人,生產能力、產量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十幾年來,大多數職工都克服困難顧全大局,安心在山區生活和三線建設,為完成國家的軍工任務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難忘歲月

國營九六0廠人從籌建新廠開始,就踏上了北京市小三線建設的頭班車,經過二十餘年的風風雨雨鍛鍊了一批訓練有素、意志堅強的精英和骨幹。二十餘年的坎坷路,九六0人在風雨中得到了鍛鍊,培養了九六0人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性格,在那裡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以後的人生道路下了堅實的基礎。(摘自廠志)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前後方

當時,全廠分為前方車間和後方車間,前方車間主要是1--6車間等。後方車間主要指:工具科、設備科、供運科等。無論是前方車間還是後方車間,其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共同努力。當時,全廠分為前方車間和後方車間,前方車間主要是1--6車間等。後方車間主要指:工具科、設備科、供運科等。無論是前方車間還是後方車間,其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共同努力。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960廠的產品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北京960廠一九七七年度紅旗手:老勞模--柯寶林同志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合作社、二、四車間、二車間、三車間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幼兒園阿姨

醫務室彭大夫當年醫務室彭振榮、張麗華、張玉珍、鄭學本等醫生和護士,他(她)們的醫德、醫術都是一流的。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職工業餘生活

國營九六0廠地處山區,交通不便,這裡山連山、溝連溝,工廠就在高聳峭壁聳立的嵯頭山下。抬頭看山頂,帽子砸腳跟。進了廠區,幾乎與外面世界隔絕。工人們每天都是三點一線,宿舍—食堂—車間。如此不變的循環往復,業餘生活枯燥乏味。廠宣傳隊成立,二十多人的宣傳隊,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演出了大家歡迎的節目,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

成立了廠男子籃球隊,各車間也相繼成立男女籃球隊,廠裡多次舉行籃球比賽。每天,籃球場是聚集人最多的地方,場上生龍活虎,場下情緒高漲。

乒乓球隊參加延慶地區比賽取得好成績。

九六0廠圖書館正式開放,每天晚飯後,很多職工特別是青年人仨一群倆一夥,光顧於一排排整齊的書架前,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

一車間王立東在回憶九六0廠的文章中寫到:談到九六〇廠的文體生活,人們自然會想起以大劉(己故去的劉振生)、段志敬、許金輝、張少嶽、周樹崢、趙菁、甄鑫芝、張寶雲、董金玲等為骨幹的文藝宣傳隊。伊國桐,這位從九六O縱身躍上音樂舞臺的歌手,就是從那時起,把自己的全部才華、全部情懷都溶入到九六O廠波瀾壯闊的火熱生活中:"高高雄偉嵯頭山,座座青峰入雲端,困難面前何所懼,風鎬舉處岩石穿";"咱們的料場上啊,有鐵又有鋼;有的圓來,有的方,有的扁來有的長;都是咱祖國造啊,質量響噹噹哎";優美的旋律、強勁的音符,至今仍在九六0廠人心中盪漾。

忘不了,大禮堂那徐徐拉開的帷幕。

忘不了,露天放映場那閃爍的星光。

忘不了,靚男俏女們那嬌嬈的舞步。

忘不了,籃球場那你爭我搶的臂膀。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工廠大舞臺當年全廠大會、聽國際形勢報告、宣傳隊演節目、平時大家吃飯都在大食堂。1976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工廠在這裡設置悼念毛主席的靈堂。全廠職工在這裡寄託對主席的哀思。雖然,九六0廠地處偏僻的山溝裡,但大家的思想並不閉塞,廠裡定期舉行國內外形勢教育。開始,是軍代表做形勢報告,軍代表離開後,成良才書記做報告。工廠這種做法一直堅持到工廠停產。用軍代表的話說"九六0廠的職工和產品,是有別於其他工廠的,我們的職工是光榮的軍工戰士,是可愛的"三線人",有更開闊的眼界和更高的思想覺悟",九六0廠是一個令人尊敬的集體!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露天電影場在山裡文化娛樂生活匱乏,露天電影場是我們每週看電影的地方,不管春夏秋冬大家都拿著自制的小椅子去看電影。寒冷的冬天,雙腳凍的都僵了,仍然堅持……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基幹民兵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打靶歸來

關於大壩的來歷:(根據羅亮回憶)1966年春天當地旱情嚴重。已經5月份了可是還沒有下一滴雨。曹家窯大隊找廠領導要求支援。廠領導決定發動全廠職工利用午休時間打水上山澆地,幫老鄉把地種上。一天中午我匆忙吃完飯從宿舍帶了一把鐵壺,來到山下一處取水送到山上澆地。老鄉馬上就把種子種到地裡。廠裡職工有拿水桶的、有拿水壺的,也有使臉盆的。就這樣水送到山上,澆到耕好的地裡。這真是一幅奇特的抗旱圖。現在是怎麼也想象不出來的。抗旱以後廠領導決定再發動職工利用業餘時間幫生產隊修一個小水庫。中午我們好歹往嘴裡扒拉幾口飯,就去水庫工地參加勞動。主要就是運土,用土堆起一座大壩;壩上有人打夯,把土夯實。兩個人一副抬筐(一根木槓,兩個荊條編的筐)。有人剷土然後抬走。工地上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廣播室播放革命歌曲,各車間送來表揚修水庫的好人好事稿件,經過大家的努力水庫大壩初具規模。可是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水庫停工了。現在水庫的大壩就是當時基礎上經過多次施工改造而成的。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回北京的克拉沙(斯柯達)大轎車,我們每月集中休息,20多輛大轎車開進山溝,那情景也是十分壯觀的。全廠職工都盼著休假,一個月的辛苦勞作,只有放假了才讓人放鬆,人們換上乾淨的衣服,手裡提著和老鄉那裡換的雞蛋、活雞還有上山打的野雞……回北京了,公休一般是五天。放假的頭一天,大家就忙碌起來,洗衣服、洗澡、收拾東西準備回家,想想那時回北京的心情真令人難忘。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首汽的師傅和九六0廠結下不解之緣,克拉沙大轎車成為我們心中永久的記憶。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九六0的廠志是在翟康樂等組成廠誌編輯部,打開塵封的歷史檔案,在九六0廠解散20多年後編輯成書,讓九六0的歷史重現。而且,為小三線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九六0的廠志已經被國家檔案館收藏,成為寶貴的歷史資料,廠志目前已經出版社正式出版。九六0廠的廠志能正式出版,是與翟康樂以及編輯部的全體成員的努力分不開的,是和九六0人的支持分不開的。廠志的編輯使九六0這個解散多年的工廠,重新架起友誼的橋樑,再次點燃九六0人渴望相聚的熱情,從此九六0人,每年的天壇公園的聚會,九六0人密雲聚會、九六0過大年活動等,一直到放歌金秋活動,各個車間聚會、大大小小的各種形式的聚會不斷,大家的友誼在聚會中延伸,九六0人越來越快樂,情意越來越醇厚……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工廠原廠領導在京合影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歷屆團委書記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960網站人員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部分職工建廠40年留影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一車間部分職工在天壇聚會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供運科部分職工聚會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醫務室人員合影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子弟學校老師合影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師生合影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團拜會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山裡長大的孩子們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西磋頭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960廠雪後全貌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衛星鳥瞰960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東碴頭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960廠電視差轉檯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靜靜的白河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雪後燕山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白河堡大橋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聳立在廠區的毛主席塑像

磋頭山是我們夢開始的地方,這裡有我們為支援世界革命流下的汗水,這裡有我們奮鬥的足跡,這裡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在這裡工作過的每一個人,對這裡都情有獨鍾,發自內心的熱愛這片土地,是這片熱土培養出一批有情有義,善良寬厚的960人,一個解散了30年的單位,能夠再相聚,能夠每年有人到這裡看看當年工作過的地方,究竟為什麼?

外人不明白,我們自己也不明白,從北京到這裡200多公里,翻山越嶺來到這個地方,看看破爛不堪的車間,再次走一走那通往車間的山路,再次站在人去樓空的籃球場上、看那集體宿舍、食堂、露天電影場………站在這裡懷念過去的日子,還是懷念那個特殊的年代?只要站在這片土地上,心裡一股濃濃的思念油然而生。

大山記錄著我們的故事,大山記載著我們的歷史,我們熱愛這片土地,我們把它看作第二故鄉。今天,昔日的毛頭小夥,黃毛丫頭,如今已經過了花甲之年。歲月改變了每個人的容顏,頭髮白了,牙齒鬆了,臉上被無情的刻上了歲月的烙印,我們不再年輕……但我們的心是溫暖的,我們的友誼猶如陳年的老酒越來越醇厚。

960精神、960的情結、960的凝聚力,讓我們有深厚的感情,鼓舞我們向著美好的明天,堅定的攜手並肩快樂的走下去,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珍惜朋友和友誼。朝著一個方向,走進幸福的明天。

說明:本篇採用九六0廠廠志的部分照片和文字。

從北京到這家三線廠有200多公里,時隔30年為何他們年年還要回來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b07627a69d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