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的打工記(一)

阿明的打工記(一)

年末將近,經歷秋收後的響水村,到處枯藤老樹昏鴉,顯得格外荒涼。一年的忙碌之後,七八個村婦閒來無事,聚在村口一棵老榕樹下閒扯家常,而男人們一如既往聚在誰家喝點小酒,打打牌九。說也奇怪,整個村莊到處花草樹木不是光禿禿就是枯黃落葉,唯獨這棵老榕樹依然蒼翠。蘇明還記得在他6歲的時候,爺爺告訴他這棵榕樹至少有200年曆史,是清朝中期時候種下的,具體什麼年什麼人種下的早已無從考究。即使真假不辨,但從樹表皮能看得出來,比村裡最老的大爺皮膚還褶皺,甚至有好幾處皮都沒了,這足以證明它經歷了世紀滄桑。

“哎,你們知道陳二嫂的兒子,陳東從外面打工回來了,好像還賺不少錢呢”說話的正是村裡的王大媽。瞬間周圍都安靜,都湊過來希望聽出點什麼八卦。 “真的嗎?回來多久啦,怎麼也不見人影啊,莫非發財不認人?”不知道誰說了一句。

“是啊,是啊”一時好幾個聲音附和著。

王大媽得意洋洋的樣子,像為自己提出的話題引起大家的注意而感到自豪,於是她頓了頓說:“哎,我說你們怎麼能這樣說人家呢,我也是今天一大早在路上碰見的,估計現在他還在家裡睡覺吧,畢竟從外面趕車回來,夠折騰”王大媽一臉正經的說。

“那你怎麼知道他發財呢?”

“當然是看見的啊,穿的衣服特別敞亮,那身行頭我估計得百八十塊,另外脖子上還帶著金鍊子,手裡還拿著個磚頭大小的手機呢“王大媽一邊比劃一邊無不誇張地說著。

”原來這樣,那準是發財了“其他人異口同聲。 就在這時阿明正好路過,聽了他們的對話,心裡瞬間明朗,但回頭一想又有點不是滋味。畢竟那是自己從小玩到大的同村兄弟,怎麼也得去問候一下。於是,轉身往回走向陳東的家。 阿明和阿東都是本村人,自小玩大,但由於農村觀念問題,阿東早早就在家人勸說下輟學出外打工。而阿明家裡父母相對開竅,明白讀書才有出路的道理,就一直堅持讓阿明上學。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前兩年,阿明讀高一的時候,阿明父親上山打柴,不小心摔下懸崖,還好一起去的村民及時發現救了他一命。雖然命救了回來,卻把其中腿給摔斷了,村裡的老中醫定性為粉碎性骨折,終生殘疾,不適合勞作。這一下子,本來就風雨搖墜的家庭,彷彿一下子天要崩塌了。俗話說的好,農村的孩子早當家,阿明見到這般情景,提出不讀書幫家裡幹農活。阿明媽卻堅持即使砸鍋賣鐵也要供他讀書,但阿明看著這個家徒四壁,下雨都找不到盆子裝漏水的家,還能那什麼砸拿什麼賣? 最後阿明媽抵不過阿明的心意已決,也就沒在堅持,只是在無人的時候會默默落淚。

很快阿明就來到阿東家門口,正準備進去敲門,就看見陳二嫂,阿東媽。也就那麼一瞬間,陳二嫂也望見他,“二嬸,聽說阿東回來了?”阿明問道

“是啊,你···找他有事嗎?”陳二嫂看也不看他愛理不理答道。一旁的阿明似乎感覺到氣氛的不對勁,明明平時陳二嬸平時不是這個態度。但他也沒有繼續多想,就說:“沒啥事,就是一整年不見了,他回來,想找他耍一下”

“哦,這樣子,你在這等一下。阿東,阿明來找你啦!”陳二嫂便走進屋邊喊,喊完嘴裡還嘀咕“耍,有啥好耍”

阿明的打工記(一)

雖然嘀咕很小聲,阿明還是聽見,但也只好裝作什麼也沒聽見,尷尬傻笑著。為了掩飾內心的尷尬,阿明把目光投向遠處。響水村位置大山深處,四面環山,最近一條馬路步行也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此時正值深冬,雖然此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但依然雲霧繚繞,到處朦朦朧朧一大片彷彿一副沒睡醒的樣子,幾處人家炊煙裊裊,視線所及之處都是錯落有致的耕田,但一陣忙碌的秋收後,此時都光禿禿寸草不生,除了荒蕪還是荒蕪,不遠處還有幾頭水牛放逐在田野間,時不時發出“哞哞”叫聲像叫喊著忍受不了這荒涼。 “哎,這不是阿明嗎?我差點認不出來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阿東邊從屋走向門口邊大聲說道。

“阿東啊,好久不見,哇,這打扮都快成城裡人了,路上估計得認不出來啊!”阿東回過神,笑著說道,深處雙臂,想抱著阿東。

但阿東裝作看不見,說:“屋裡坐,外面怪冷的” 阿明再一次尷尬。

阿明走進屋裡,四周打量著,最近一次來他家都是四年前,也就是說阿東進城打工有四年多了,期間也有回來過,但都很匆忙又出去,一直沒時間聚一起聊家常。“來來來,隨便坐”話音沒落陳東已經坐下去,蘇明看在眼裡但沒說什麼,只好在最近的地方拿了張木凳子坐下去。

“蘇明,這兩年咋樣啦,聽說你不讀書,你學習那麼好怎麼說不讀就不讀?”東明直呼名字,明知故問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爸的情況,哪還有那條件啊,現在沒辦法啊,只能在家裡幹農活。“明聽到陳東直呼自己全名,兩隻黑不溜秋的手很不自然不知道往哪擺好。

”嗯,也聽說了一點。但你這樣在農村幹農活也不是個事啊,你看你現在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30幾歲。這搞不好影響你以後娶媳婦。“東直截了當地比劃著明一身帶著補丁打扮,還有那雙縫補好幾處還是遮掩不了漏出腳趾的破舊解放鞋。

聽了阿東的話,蘇明瞬間不知所措,顯得格外緊張,顯然沒有預料到昔日好友阿東會把話說的那麼直白,以前一直以來明學習好,乖巧的他在村裡人人稱讚將來有出息,而東學習成績差,還很邋遢,一直以來明都勝過於東。誰又能想到沒幾年功夫,東從城裡回來就變了個人似的,衣服乾淨利落,鞋子上還印著幾個英文字母adidas。不過話說回來,確實東說得沒錯,自己這兩年來混跡于田間農活風吹雨曬,面朝黃土背朝天,加上一直生活在農村壓根就沒有打扮保養的念頭,明明才20出頭,顯得30多歲模樣。氣氛有點冷,但東卻看不見明的窘迫一樣,繼續說:”在農村,沒出息的。還不如城裡,隨便找份工作,好幾千塊一個月,怎麼樣都比在家的農活強“說完,有意無意的拍拍身上衣服,擦擦那印著英文字母的鞋子。

”看你樣子,像發大財一樣。我可不像你,家裡父親沒法下地,單靠母親,根本忙活不過來。“明羨慕的望著東說道,似乎又在期待著什麼。

”我跟你說,你這麼想可就不對。你試想一下,你幫家裡幹再多農活,一年到頭賣糧食能有幾個錢,累死累活不說,到頭來錢還不夠你爸的藥費,一來不但改變不了什麼,二來還把自己給耽誤了。“東說的頭頭是道,顯得自己很成熟懂事故的模樣,說話期間還不忘擺弄自己手上磚頭大的手機。

看在這裡,明內心更加糾結,知道陳東說得正中他痛處,只好假裝一副若有所思地說:”話是這麼說,到無依無靠,莽撞出外打工也不是個事啊?“

東似乎看穿明的心思,便得意擺出一副模樣:”都是村裡人,自小玩到大,別說我不幫你。這樣吧,年後你隨我一起出去吧“

”真的? 那太好了,只要能出去,我準聽你的。“明瞬間大喜,但內心又有點擔憂。

”我這邊問題不大,主要是你家人同意,別到時候出什麼事都怨我”東一副不以為然說著。

“那肯定不能怨哥你啊,我回頭跟家裡商量一下給你答覆”明和東同齡,但只是比東小几個月。說完,起身準備往外走,臨到門口還不忘給東說謝謝。

“記得商量好早點給我答覆哦,我可指不定哪天就不在家”

話剛說完,陳二嫂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大廳,帶著埋怨的眼神看著陳東,說:“你小子能耐,你自己賺錢就算了,還帶上別人,出了啥事怎麼辦?“ 言外之意陳東肯定聽得出來,但從城裡回來的他心裡的那種傲氣要面子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賺錢回來。

”能有什麼事,你就別瞎說。“陳東一臉嫌棄說道

”翅膀硬了哦,別太神氣,指不定到時候那個蘇明混得比你好,你就後悔“陳二嫂把話甩下就出門往大榕樹方向走去。

”那怎麼可能,我可比他早幾年熟悉外面“陳東不服氣,心裡又有點犯嘀咕“再怎麼造,還不是我帶他出去”話音沒說完,早已經不見他媽的影子。

話說,蘇明從陳東家出去後,蹦著腳步往家裡走,路上還差點撞到放牛的三大爺。回到家了,發現蘇明媽不在家,只有臥病在床的蘇明爸,看到父親的那模樣,他想好出外打工的詞瞬間斷片,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後只好打了招呼,就去餵豬去,打好豬食來到豬圈,看著豬圈裡的兩頭肥豬,瞬間羨慕起它們,羨慕它們吃喝都有人伺候,心裡感嘆:”哎,有時候做人還不如做豬。雖然豬很快就被宰,最起碼短暫的一生是幸福,不像有些人辛苦一輩子,卻不知道苟活著有什麼意義“ 想到這裡,出外打工的念頭更加堅定,於是下定決定今晚跟家裡爸媽說出自己的想法。

很快到了晚上,煮好飯菜,一盤青菜和一盤酸菜就是家人一頓晚飯。一家三口圍在靠近父親病床前的桌面,大家都低頭顧著吃飯。氣氛也跟往常不太一樣,總覺得大家有什麼心事。蘇明低著頭不說話,下午的那個決心也蕩然無存,時不時偷瞄著父親和母親,希望有誰能說話打破僵局。就這樣壓抑的氣氛,直到晚飯快結束,蘇明媽突然開口:”明,你今年也21歲了,你接下來有什麼打算,總呆家裡也不是辦法,我怕耽誤了你“

一時間,蘇明爸和蘇明有點反應不過來,但很快蘇明就知道他媽的意思:”沒事,在家裡一日三餐也少不了。“

”要不你也到外面打工吧,也是時候去外面闖一下“

”我出去了,你們怎麼辦?“

”你別擔心,家裡還有我,反正這些年苦日子也都是這樣過來。但我們不能讓你走我們的苦日子啊,你就放心去外面打工吧!“明媽一邊說,一邊低頭收拾桌面的碗筷。

”好吧,我賺了錢會寄回來給你和爸的。“明堅定的說。

自始至終明爸沒說一句話,只顧著擺弄手裡早已變了顏色的菸斗。很快收拾好碗筷,明媽抱進廚房,臨起身還是低著頭不看他兩父子。說是廚房,其實就是大廳隔壁幾塊泥磚砌起來的灶爐,傍邊一個大瓦罐在接水,在這樣的大山農村裡最不缺的就是水,流向大瓦罐的水管自蘇明出生到現在就一直這樣流著,從未停歇過。蘇明起身扶著他爸躺床上,準備進去幫蘇媽收拾廚房,但就在門口他看見母親擦拭著眼睛。他知道她哭了,但他不知道她下午在大榕樹下受到陳二嫂的言語挑釁和瞧不起。

這個年,蘇明家過得異常壓抑;而陳東家則風風火火,家門口鞭炮噼裡啪啦地響,陳二嫂穿著陳東買的新衣裳到處串門,恨不得整個村裡都走個遍。很快這個年就過完了,明也從陳東那裡得到具體出發的時間。臨出發的晚上,明媽再三叮囑,到了外面一定要踏踏實實,不要惹事,實在呆不下去就回家,話沒說完,一邊收拾一邊掉淚。其實也沒什麼好收拾的,除了幾件衣服,什麼都沒了,就連裝衣服的袋子都是年前趕市集花一塊錢買的蛇皮袋,但無論蘇媽怎麼裝也裝不滿。如果不是蘇明制止,蘇媽恨不得把家裡的酸菜和青菜都塞進去。臨出發,蘇明把家裡年前賣豬剩下的錢400元都塞給蘇明,說什麼在外面花錢的地方多,一時沒工資也不能餓肚子。但蘇明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最後只拿了300元,就出門。蘇媽一直送兒子送了好幾個山坳還依依不捨得張望著,直到看不見身影才戀戀不捨得回去。

阿明的打工記(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