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地名裡的城市記憶

河南南陽:地名裡的城市記憶

河南南陽:地名裡的城市記憶

和平街北端,曾有唐王府存在


河南南陽:地名裡的城市記憶

民權街名字的變更,充滿時代色彩

河南南陽:地名裡的城市記憶

武廟坑,有坑,也曾有過武廟

河南南陽:地名裡的城市記憶

淨土庵,留下幾多唐王府的傳說


南陽,傳說五千多年前被神農氏大讚為“靈氣宛(yuan淵)潛,富民寶地”,自古為南北要衝。當然,歷史上的南陽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天下有事,受禍最烈”,既飽受戰爭之苦,亦屢屢從滿目瘡痍與廢墟瓦礫中站立起來重整繁華,有“四聖”之人傑,有“南都帝鄉”之輝煌……

在兵燹與繁華的交替中,古宛城的歷史緩緩向前,時光衝蕩走城市許多細枝末節的記憶,亦留下諸多讓我們可以憑弔或悠然遐想的痕跡——地名,就是其中之一。在採訪和查閱資料中,我忽然覺得,地名不僅是方位距離或地理形態或祝福言志或上層建築的具體化,有時,它簡直是一個城市的身世,即便是某個歷史階段的一段身世,也足以讓我們知道,這塊土地上曾經的歷史,曾留存的建築,曾有過的人與事。比如,那些與唐王府相關的地名。

共和街

共和街在明清北城門內十字口東西兩側,這條古老的街道上,有我們熟知的已有600多年曆史的王府山——明太祖朱元璋之二十三子朱桱被封南陽為唐王時建的王府後花園假山。

我們都知道開封有龍亭,其實南陽曾經也有,舊址就在共和街上。當然,此龍亭非彼龍亭。據《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中記載,這條路東段曾建有唐王宗廟,名宗廟街,宗廟俗稱龍亭,所以此段路又被稱為龍亭 (ma′r,與mang讀音相近)。南陽的龍亭什麼樣?據說是建有高臺,高臺又建有雕樑畫棟的宮殿式殿舍,四周有石欄,前面臺階正中斜以巨石,雕刻有龍的圖案。

當然,與不少古街道一樣,共和街東段這條路不光有宗廟街的名字,南陽民間文化學者郭文學說,共和街在明代稱宗廟街。永樂年間建唐王府時,因無其地,以南陽衛指揮使司治改建為王府,南陽衛指揮使司則遷建於宗廟街指揮使鮑瑄舊宅。至清代,在明南陽衛指揮司舊址建成武廟,祭祀漢關羽、宋岳飛,街名改為武廟街;民國二十四、五年,國民黨南陽縣政府曾將武廟改作忠烈祠,改武廟街為忠烈祠街。

東段名字隨著時代不同來回更改,西段則因有王府山的存在,稱為王府山夾道。1981年,東、西段統一命名為共和街。如今,龍亭、武廟等皆了無遺蹟,除了王府山默然駐守共和街,在共和街南側,還有武廟坑這個坑塘以及它周圍以武廟坑為名的小巷,尚弱弱地提醒著人們,這裡曾有一座武廟存在。

和平街

和平街亦是一條古街道,不知為什麼,看見這個街名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這裡的人們愛和平,也熱愛家鄉”的歌。也許,從其名字你就能猜出這應當是改過的名字,是的,這是它1951年改的“新”名字,取保衛世界和平之意。

和平街明代稱通淯街,後因明藩唐王府建於該街北端,改名王府街。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明王府在通淯街,永樂二年建。”民國十六年(1927年)曾更名維新街。該街舊時為石板路面,低於周邊的街道,大雨時東、西、北三面的雨水匯流該街,向南注入護城河。1956年,街道作了整修,自北向南修建深2.5米、寬1.5米的磚券拱頂陰溝,解除了雨水排除不暢的威脅。

民權街

民權街就在和平街西邊。這個帶著時代色彩的名字,是民國二十年(1931年)國民黨宣傳三民主義時更改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時的民權街叫郾城府街,因明藩郾城王府在街北端而得名。依明制,親王以嫡長襲,諸子封郡王,郾城王為唐莊王朱芝址之子。郡王每位蓋府屋46間,還有前門樓、中門樓、前廳房、後廳房、廂房等等百數十間,雖比不上唐王府的宏大規模,想來也是氣派非常的。

至清代,此街又改了名,據清光緒三十年《新修南陽縣誌·南陽城圖》示,該街北段稱廻龍街。民國時,則又改名民權街。

人民路

人民路不是古街道,而是1958年新闢建的道路。之所以寫它,因為它牽涉到曾經存在過的柳河街和紅桃街。

人民路中段原名柳河街,柳河街以北是紅桃街的南段和萬灣河(即梅溪河)的一段古道,其餘為菜地。古道紅桃街在梅溪河與西北角城河交匯處。據傳說,明唐藩時梅溪河兩岸分段種植花果樹,栽種垂柳、柿樹、桃樹等,南陽因此有了柿子園、白果園、紅桃街等地名。紅桃街南北走向,南端在西關吊橋外與柳河街相接,北端於望鄉臺南側東折至北關西拐街寨門。抗戰時期,拆毀城牆,地形改變,街遂消失。

紅桃街已然無存,甚至好多人已不知道它曾經的存在,不過,如今在梅溪河兩岸,“裡白果園”、“外白果園”的街巷名還在;文化宮街南側,還有一條南北巷因位於舊時柳河街西邊而被命名“柳河巷”。據說1960年人民路曾被命名為梅城路,1964年定名為人民路。這一點讓我感到些許遺憾,“梅城路”,倒讓人想起南陽“梅花城”之稱哩!

淨土庵

南陽市區有淨土庵社區,當然以前的確有一個淨土庵存在,為南陽四大寺八大庵之一。

明代唐藩王府在紫山建有王府陵園,傳說諸藩王每年到紫山陵墓祭祖後,在淨土庵盥洗、清理塵土、休息回城。不過,此說法尚存疑,因為據說唐王府為免除從旱路去紫山掃墓之勞累,特意疏通萬灣河河道逆流而上去紫山,想必他們回來時也會坐船順流而歸吧。

其他與唐王府相關的地名還有不少。記得我寫了古城街巷後,便有人問起五福井的來歷。五福井建於明嘉靖年間,這裡曾有明藩衛輝王墓,墓前碑文載“衛輝五佛金井”一詞,封建時代金井是墓的尊稱,佛是王死後的尊稱,故名“五佛金井”,後訛傳為今名“五福井”。衛輝王為唐莊王朱芝址之子。當然,還有四福井,據清光緒三十年《新修南陽縣誌·疆域志》記載:“明承休、昭毅王墓在西北五里四府井,有嘉靖四十五年祭王妃王氏碑。”看來,四福井本名應為四府井。承休王,為唐憲王朱瓊炟之子。

還有呢,七里園,古名“棲真園”,清光緒三十年《新修南陽縣誌·疆域志》載:“明贈唐恭王墓在城北七里棲真園。”《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文類·唐恭王墓碑》文記:“俄一疾薨正德丙子(1516年)七月二十三日也。年五十有四……是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葬城北棲真園”。因距舊城北七里,故名七里園。

當然,還有葬著明蓬萊郡主墓的大莊,還有唐王府每年掃墓必經的腰站崗,等等。這些與唐王府相關的地名,少數沿用,大多數隨著時代更迭、城市建設、地名指稱的地理實體消失等更換了地名。而一次次地名的更替,記錄下了歷史的變遷與傳承,它們就像一段段歷史的碎片,串起來,讓人彷彿聽得到城市歷史匆匆的腳步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