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离婚后,即将失明的父亲渴望与孩子见面,怎料……


催泪!离婚后,即将失明的父亲渴望与孩子见面,怎料……

开栏语:

他们,用实干兑现承诺,用担当履行责任;他们,肩负着维护法律权威,维护公平正义的重大使命。一个电话,一条线索,无论白天黑夜,还是酷暑严寒,只要有被执行人的出现,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执行干警。在他们的身上,每天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执行故事......

为及时反映法院执行推进情况,推送执行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展现执行干警在执行路上艰苦奋斗、不辱使命的干劲和风采,禅城法院官方微信特开辟了“执行故事会”专栏,让公众更能理解执行工作,体会干警的付出和努力,真正感受到新时代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黑夜中萧瑟的背影》,一个即将失明的父亲想探视儿子的故事。


催泪!离婚后,即将失明的父亲渴望与孩子见面,怎料……

临近下班,40多岁的男子走进了禅城法院执行接待大厅,称要咨询探视权的问题

催泪!离婚后,即将失明的父亲渴望与孩子见面,怎料……

“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员问道。

“我跟前妻离婚了,在离婚判决中判了我每周能够探视儿子一次,上周日我跟前妻约好了跟儿子见面,但是我等了一天,都没有见到儿子,我时间不多了,只想多见儿子几眼

”。男子神情紧张又激动地说。

在旁值班的邵海东法官听了男子的话,敏锐地察觉到事情的蹊跷,便主动把男子请到自己的接待窗口。

“您好,我是执行局的邵海东法官,冒昧说一句,依照我多年执行的经验,解决探视权的问题,通过强制执行的手段去干预,往往比较容易加剧双方的矛盾,更不利于实现日后长久的探视。我希望能够了解一下详细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帮你解决问题。”

“好的,我姓陈,是一个IT行业的程序员,几年前在深圳工作,当时我的收入比较高,所以前妻也就没有工作,一直在佛山这边带孩子,后来我想多照顾家庭,也就回佛山工作了,但是这边的收入比较低,家庭经济压力越来越大,我跟前妻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由于我的工作经常需要熬夜加班,在一次体检当中,医生发现我脑袋有个肿瘤,肿瘤压迫了我的视线神经,医生说这个病无法根治,我将逐渐失明。之后我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前妻忍受不了也就跟我离婚了。”

催泪!离婚后,即将失明的父亲渴望与孩子见面,怎料……

“那你现在的视力水平如何?”邵海东问道。

陈先生比划了一下手指,说道:“不瞒你说,现在我的视力估计只有0.1了,前段时间把能借钱的亲戚都借了个遍,凑了点钱做了手术,命是保住了,但是视力还会衰退,失明是避免不了的了。”

“家里还有人照顾你吗?”邵海东接着又问。

“没有了,现在我只剩儿子一个亲人了,那天跟前妻约好了中午在儿子补习社见面,我六点多就到市场买菜,做了满满一桌儿子喜欢吃的菜,然后早早地就坐在补习社门外的凳子上等,等啊等,等啊等,一直坐到天黑,也没有见到儿子。”陈先生强忍住哽咽,“我的要求也不过分,我也不是要抢什么,我只是想在我还能看到东西的日子里,多看看儿子几眼,日后能够做个念想,仅此而已,为什么就不能满足我呢,为什么……”说到此处,陈先生双眼已经泛起了泪光。

邵海东缓声说着,“你有前妻的电话吗?打给她,我帮你协调一下。”

“有有,我马上打,谢谢你啊法官。”陈先生急忙摸出手机,把手机凑到眼前一寸的地方,努力地翻着通讯录。“法官,接通了。”陈先生将手机递给了邵海东。

催泪!离婚后,即将失明的父亲渴望与孩子见面,怎料……

经过邵海东与陈先生前妻韩小姐的短暂沟通,韩小姐表示自己并没有阻拦儿子见父亲,她已经把父亲约在补习社见面的事情告诉了儿子,但儿子回来的时候也说自己远远看了一眼父亲,只是不想过去见他而已,她也无法强迫儿子去见父亲。

邵海东寻思着,可能是儿子年纪小不懂事,怕同学笑话自己有个失明的父亲所以不想见他。于是叮嘱韩小姐做一下儿子的思想工作,并把见面地点改在了某公园,时间是下周日。

当邵海东告知陈先生已经约好了周日在某公园见面后,陈先生开心得像个孩子,连声向邵海东道谢。

冬天的黑夜来得特别快,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对于一个基本看不到路的人来说,回家是如此艰难。

“你家住哪?天黑了,路不好走,我送你回去吧?”邵海东主动提出送陈先生回家。

陈先生摆了摆手,“我住张槎,不用送我了,我自己搭公交回去就可以了。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我总要学会独自面对黑暗与孤独,谁也帮不了我啊。

“好吧,那我送你到对面马路搭公交吧。”邵海东扶着陈先生走下门前长长的楼梯,走过天桥,一直送到公交车站外。

“就送到这吧,谢谢你啊法官。”留下一个温暖的笑容,陈先生转身走往公交车站。

邵海东望着黑夜中那个萧瑟的背影,虽然蹒跚却充满着坚定。他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个背影渐渐与眼前蹒跚的背影重叠起来,汇聚成一份沉甸甸的父爱的画面。

催泪!离婚后,即将失明的父亲渴望与孩子见面,怎料……

然而,现实往往是骨感的、残酷的。那个周日,陈先生的前妻没有如约带儿子与陈先生见面,第二天,陈先生再次来到执行局递交了执行申请书。

案子分到执行员手上后,执行员马上向韩小姐发送了传票,韩小姐带着儿子如约来到执行局。在询问过程中得知,在婚姻存续期间,陈先生多次对韩小姐进行家暴,也经常打骂儿子。由于无法忍受陈先生的常年家暴,韩小姐才提出了离婚,儿子也因为经常被父亲打骂,对父亲有心理阴影,才不愿意见父亲。

执行员问陈先生儿子是否愿意见父亲时,儿子带着惶恐地说:“不,我不要见爸爸,我害怕。”

一边是判决中判令父亲对儿子的每周一次探视权,一边是儿子对父亲探视的坚决拒绝,执行陷入了两难的局面。人情与法理的矛盾,总是交织在执行员执行的过程中,这才是执行真正的难处。

如今,案件还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员已经多次传唤陈先生的儿子到庭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执行员与陈先生的儿子讲述了父亲到底患上了什么样的疾病,为什么以前脾气会那么暴躁,并以自身作为一名父亲的角度告诉陈先生的儿子,在自己即将失明之前,会如何想念自己儿子的那种心情。

在谈话过程中,执行员还引导了陈先生儿子想起了许多与父亲以前一起玩耍、讲故事等画面,可以看得出陈先生儿子对父亲的恐惧在一点点的减少,慢慢开始重新接纳父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在执行局接待中心,看到父子重逢的温馨画面,这不再是温情的故事,而是温暖人心的现实。

催泪!离婚后,即将失明的父亲渴望与孩子见面,怎料……

陈业翔,故事讲述人,荣获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首善之区 善执者说”演讲比赛三等奖。

你还想知道更多执行故事?想了解执行工作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敬请关注下一期的执行故事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