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健康大讲堂——当药植园遇上二十四节气:“春分”之茯苓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斗指壬为春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春分。春分时节,冰雪消融,草木复苏,无论南方北方,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此时节,百花争宠,花柔柳困,春色烂漫,春情缱绻。所以大文学家欧阳修才有“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佳句。

航天健康大讲堂——当药植园遇上二十四节气:“春分”之茯苓

春分之茯苓

春分属仲春,此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雨水较多,易生湿,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饮食上可多吃茯苓、淮山药、姜、葱、韭菜、土豆、鸡肉、鲤鱼、鲫鱼等,同时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今天就主要给大家谈一下非常适宜这个时节食用的佳品——茯苓。

航天健康大讲堂——当药植园遇上二十四节气:“春分”之茯苓

茯苓介绍

茯苓,又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

航天健康大讲堂——当药植园遇上二十四节气:“春分”之茯苓

茯苓的历史

古代把茯苓列为上品,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历代医家、道家,特别是养生家对茯苓特别重视。《神农本草经》记述:“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到了魏晋时代,服饵茯苓以求长生已经蔚然成风,当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辞官隐退,梁武帝每日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饵。

到了唐宋,食用茯苓之风更盛。唐代药王孙思邈的《枕中记》记载:“茯苓久服,百日病除,二百日昼夜不眠,二年驱使鬼神,四年玉女来侍。”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就是制作茯苓饼的能手,他的《服茯苓赋》、《东坡杂记》记述了他服茯苓之方法。以九晒九蒸之胡麻,用茯苓加白蜜少许,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见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苏东坡的弟弟、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年少时体弱多病,起初服了许多药物也未能根除。直到后来经常服用茯苓,一年之后,以前多年的疾病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后,他便专心研究起药物养生来,并写了《服茯苓赋并引》一文,文中写道:“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久服能安魂魄而定心志,颜如处子,神止气定。”

到了清代,茯苓成了养生之要药,尤其慈禧太后经常食用茯苓,并以此赏赐大臣。相关资料显示,慈禧太后养生补益药共64种,而使用率最高的一味便是茯苓。

现代研究茯苓含有丰富的多糖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茯苓还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含有高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

三款茯苓药膳

航天健康大讲堂——当药植园遇上二十四节气:“春分”之茯苓

茯苓粥

【配料】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茯苓、粳米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烂,调入冰糖略煮即成。

【功效】健脾利湿。

航天健康大讲堂——当药植园遇上二十四节气:“春分”之茯苓

茯苓麦冬粥

【配料】茯苓、麦冬各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加水煮粥;茯苓、麦冬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

【功效】本药膳源于宋代《太平圣惠方》,具有养阴清心,安神除烦的功效,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航天健康大讲堂——当药植园遇上二十四节气:“春分”之茯苓

三白汤

【配料】白茯苓、白芍、白术各10克,甘草5克。

【做法】水煎温服,每日2次,也可代茶饮。

【功效】美白祛斑。适于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等。

专家介绍

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师承名家,主攻温病,擅长对老年病、消化系统疾病、男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努力钻研,致力于医药知识普及,主持或参与编辑多部医学专著和健康科普读物,发表医学论文数篇。曾在北京电视台《健康生活》栏目做专题讲座,在航天科工大讲堂及航天科工各下属单位做健康养生讲座,受到好评。

航天健康大讲堂——当药植园遇上二十四节气:“春分”之茯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