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多专注,走得就有多远

01

人生是一场长跑,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到达终点。

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担心别人抢了孩子的道,让孩子无路可走,于是,拼命地让孩子跟别人抢跑。

为什么许多孩子拼尽全力跑着跑着就迷了路,即使筋疲力尽也到不了想要去的终点?

因为他们迷失了自己,跑错了道。

其实,真正让孩子无路可走的不是别人,是我们。我们搞错了比赛的方向,最终才会让孩子输掉了自己。

人生确实是一场长跑,但对手不是别人,是自己。

每个人的人生赛道里都只有自己。你到不了别人的终点,却可以到达自己的终点,只要能够长期坚定地专注于自己的跑道和方向。

孩子有多专注,走得就有多远

02

专注的孩子,人生才有后劲。

专注,就是摒弃杂念和欲望,一心一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一个孩子不会坚持,缺乏耐心,是因为他心中的杂念太多,甚至可以说是他零散的欲望过多。

这样的孩子,是很难成就他自己的。

首先,他很容易迷失自己。

当生活渐渐地被那些外界强加的功利填满的时候,一个人是没有时间和意识去好好地探索自己的内心。

专注,首先是向内成长,学会屏弃那些外在的功利和诱惑。

如果我们习惯于引导孩子向外看,杂念太多,欲望太多,最终会让这些杂念淹没了孩子的人生方向感。同时,还会导致孩子内心能量相互消耗,变得匮乏无力。

其次,让孩子学会向内看,也是一种唤醒。

向内看,专注于内心的成长,才能充分挖掘潜藏在孩子体内的能量。

孩子内心潜藏的宝藏就像是寻找出口的水流,挖的越多,越丰富;出口越大,流动的能量也越大。

这样的孩子,一旦内在意识唤醒了,我们会发现,他的生命力全被照亮了,发着光,活力四射。

而那些没有被唤醒的孩子,内心的能量是无序的,它们的方向是散乱的。因此,他们迷茫、人生没有目标,变得浑浑噩噩。

孩子有多专注,走得就有多远

03

为什么一些人成功人士能够一直长期工作不知疲倦,每天保持连续高效工作十几个小时,几十天甚至是几个月都不休息。

心理学上有个这样的说法:他们进入了一种“心流”状态。

所谓 “心流”,就是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且你的能力正好也能接住这个挑战时所进入的一种状态。

此时,你会忘记自己,忘记时间,感觉变得异常敏锐,能够捕捉到当下事件事情相关的所有信息,不管工作多长时间,过程有多复杂艰难,你都毫不疲倦,还能享受到巨大的愉悦感和幸福感。

人一旦进入了心流状态,就是最专注、高效的,也是最有创造力的,同时还是全身心最放松的状态。

孩子有多专注,走得就有多远


04

如何让孩子进入心流状态?

首先,心流需要构建内心秩序的。

一个充满杂念的内心是没有秩序感的,当内心充斥着各种念头和情绪,是无法获得宁静的,也就不能专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我们没有学会帮助孩子构建自己内心的秩序,而是按照我们的意愿和想当然的方式,习惯于用外界的因素来填充他的内心,久而久之,他的内心就会成为一个杂物堆积场,也就无法找到自己了。

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孩子,自然无法长期专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次,排除干扰因素。

干扰和欲望太多,是一种内耗,更打乱了孩子的内在秩序感。

比如,看书的时候,想到自己还有数学习题没有做;做题时,又想到还有作文没有完成。

这样的结果,只会增加内心焦虑,无法专注做事。

在12岁之前的生命初期,是孩子人格构建的最关键时期,学会尊重孩子的生命规律,不随意干扰和打断孩子成长节奏是帮助孩子排除干扰,建立内在秩序感的关键。

孩子有多专注,走得就有多远

最后,引导孩子向内成长,而不是向外看。

一、不拿孩子同他人比较。

白岩松曾告诉儿子:你要是考了第一,我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他认为:

人生不是竞技场。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只不过是在和自己赛跑。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学会跟别人比较,过早地在心灵上加入功利的杂质,他就很难专注于做自己。另外,跟别人比较的孩子,常怀一颗嫉妒心,这是干扰成长的一种负能量。

二、让孩子学会排除诱惑和欲望。

尽量不要用过多的物质享受和刺激来满足孩子,更多的是让他体会努力成长带来的快乐。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道:“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无法做到恬淡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排除外来干扰获得内心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孩子有多专注,走得就有多远。

孩子有多专注,走得就有多远

05

罗振宇有个说法叫做长期主义。为此,他讲述了一位同事与抖音的较量故事:

我们知道,抖音的背后是强大的算法。只要一打开它,算法便会投其所好地推送一系列服务。许多人就是因为经受不住诱惑,在玩抖音中消耗了自己的生命。

可他的同事却把抖音驯服成了自己学习的工具。他靠的就是:专注的力量。

当他打开抖音,数据显示他是一位先生时,抛出了诱饵:要不要看美女?要不要听段子?

那位同事对此一概装作没看见,他只看一种视频:打羽毛球的。因为他只想通过刷抖音来精进自己的羽毛球技术。

但算法怎肯善罢甘休?每推送几个羽毛球视频,便偷偷塞一个美女来试探。那位同事坚持不听、不看、不点开。因为他知道,只要点一下美女,紧接着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美女。

算法一看不奏效,就换了个方式:爱看羽毛球?要不再来点网球、排球、乒乓球试试?

这位同事还是坚持不理睬。没过多久,他硬是把抖音调教成了一个高效率的学习工具。

只要你内心足够地强大而专注,跳出外界诱惑的陷阱,就能够不跑偏道路,最终到达自己的终点。

那位同事告诉罗振宇,如果你三天不开抖音,再次打开时,美女、段子就会再次偷偷跑进来,你只能从头开始。

只有长期专注的人,才能够持续抵御杂念的侵入和诱导,避免误入歧途,坚守自己的跑道,最终到达自己的人生终点。

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