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歷史從來不是隻從書本讀取,而是來自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1200年的歷史沉澱,經過多少的世代輪迴,方能造就一個至今仍然有生命力的古村落。

永州上甘棠村,讓我們一起深入這座湖南省年代久遠的古村落,觀其今貌,憶其滄桑。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這不是一個平凡的村莊,漢武帝時期,這裡就已經是聞名遐邇的謝沐縣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家族,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一代文豪魯迅、一代偉人周恩來均淵源於此;一千多年過去了,這個家族依舊一代一代地固守著這個村莊。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這裡有如畫的山水,古色古香的建築,樸素的村民,走進上甘棠村就宛如步入了世外桃源。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流淌千年的小河,跨越千年的石橋,塵封千年的秘境,堅守千年的氏族,都是上甘棠。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唐代詩人王安石曾說: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上甘棠便是如此,正是由於並不算髮達的交通,上甘棠的那一份淳樸,才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有水的地方,才有歷史和文明。上甘棠村走過了千年的歷史,也正是村子裡那條蜿蜒的河流哺育著世世代代的人。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橫貫古村的謝沐河是古村的母親河,這條河實則為雌雄二水匯合。古村在雌雄二水的滋潤下,雙胞胎的出生率為人類雙胞胎平均出生率的300多倍。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而橫亙於謝沐河之上的步瀛橋,是村裡最古老的建築。這座三孔石拱橋是湖南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宋代古橋。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這步瀛橋是所有到訪旅遊的遊客們最喜歡的拍照景點。飽經歲月滄桑的建築,總是能吸引遊客的目光。但這座橋,對於當地人而言,不過是他們日常需要渡河的工具。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在步瀛橋的旁邊有一座高大上的建築,高4層,名曰文昌閣。它初建於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是上甘棠的文教娛中心。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上甘棠真的是民間建築的精華。村子裡還有類似於城牆的石圍牆。石圍牆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百多年來圍牆作為上甘棠村的防洪堤,衛護著村民的生命和財產。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古村的巷子很窄,而且很多磚石都已經有些老舊,滿是歲月的痕跡。但是四通八達的小巷子又很有韻味,像古民居,又有點像蘇州的平江路。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這座千年古村實在是太純粹了,就連村裡唯一的一條“商業街”都顯得那樣滄桑。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原始的村莊裡,有一所小學,後來因為教學設施落後,學生人數少,搬遷了。但是小學的遺址卻留下了,成為了活動中心。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進入村子,鱗次櫛比的古民居依舊保持著古湘南建築的特色,院落中鱗瓦,漏窗,雕花樓……歲月的痕跡讓院落多了些落寞,卻也多了些厚重歷史凝練的歲月質感。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出了村子,到村南天然石亭月坡亭,感受一下文人雅士曾吟詩作賦地方。長長的石壁,現存摩崖碑刻27塊,其中南宋大臣文天樣手跡“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成為上甘棠村最富文化內涵的文物。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這座村莊留下著太多的歷史記憶,雖然都市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讓人迷戀,但是古村中的那份簡單純粹,何嘗不令我們嚮往。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沉澱,造就一個1200年曆史的永州上甘棠古村落

這個1200年的村莊彷彿在流淌的時光裡,在蕭颯的風中安靜的訴說著這千年間累世的故事。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