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娘炮”又雙叒叕被罵了。

CCTV1的《開學第一堂課》因邀請了朱正延、王鶴棣、王源等嘉賓,引發起新一輪的“娘炮”討伐。不少人直指娛樂圈的“娘炮”將會帶歪社會風氣,誤導孩子的價值觀,最終導致“少年娘,則國娘”的悲劇。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自韓流侵襲國內市場,“娘炮”便被三不五時地被拿出來討論,今年尤甚。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從百度指數可以看出,今年對“娘炮”的搜索指數到達歷史新高,搜索關鍵詞大多鎖定在“娘炮當道”“為什麼現在娘炮這麼多”以及某某明星娘炮上。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娛樂圈的一眾鮮肉似乎都被貼上了“娘”的標籤,社會輿論對於“娘炮”特質更加尖銳。可是,“娘”的特性是錯誤嗎?

你每說出一個“娘”,就有一個少年在消失

說起“娘炮”,並沒有哪個詞典裡有正規解釋。百度百科將其定義為男人的動作、行為、形象等女性化,同義為娘娘腔。而無論是“娘炮”或“娘娘腔”,詞語間所含有的偏見與嘲諷之意都過於明顯。

這種言語惡意,並非止步網絡,更多的是落在了現實的肩膀上。

早年蔡依林的演唱會上,曾放過《不一樣又怎樣》的4個紀錄片,分別記錄了渴望從男兒身變成女人的老師、患有“肌肉萎縮症”的男生、坐在輪椅上的女孩以及因性格“娘”而被霸凌致死的少年葉永志。

在葉永志紀錄片中,我們看到是個天性溫柔的少年,反被溫柔所“殺”。

葉永志從小溫柔體貼,會擔心母親辛苦、為母親按摩,周圍鄰友都十分羨慕。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可當“溫柔”被劃為女性專屬,喜好被強勢分離出兩性化,葉永志就成了“常理之外”的存在。老師的質疑,同學的霸凌,把十五歲的少年推向最終的死亡。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葉永志死了,但還有無數和葉永志一樣的年輕生命,在遭受與他同樣的痛苦,殊途同歸的走向相同結局。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人民大學統計調查協會問卷調查指出,在遭受校園霸凌的人群中,63.7%是因為性格原因,21.6%因為家庭原因,9.3%不知道原因,5.4%因為其他。而根據我國四省中學生的多水平伯努利模型分析結果表明,男生經常遭受校園欺凌的幾率是女生的1.8倍。

這些比例中,有多少個“葉永志”,又有多少個即將走向人生末路的少年?

“娘”的並不是這些少年

葉永志事件在臺灣一度造成轟動,推動臺灣將原《兩性平等教育法》修訂為《性別平等教育法》。後來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出版《擁抱玫瑰少年》,記錄葉永志柔軟又殘酷的短暫人生,2007年臺灣教育部拍攝《玫瑰少年》紀錄片,2009年發行並送至全臺灣高中作為教材。

反觀我國大陸,對於“娘炮”形象從一而終的帶著貶義色彩。各類影視劇中,“娘娘腔”人設多是搞笑擔當或者“丑角”,渾身上下透露著喜感,放在社會中就是區別主流化的負面存在。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也正是整個社會觀念的傳播,影視劇作的肆意歪曲,一定程度上左右著三觀未定的孩子們。主流即真理,“娘炮”被妖魔化,一旦男生帶上“女性化”的特性,便成為群體之間的眾矢之的。

這是這些少年的錯麼?顯然不是。

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影視作品擁有怎樣的價值觀尤為重要。去年日本電影《人生密密縫》曾刷屏微博,生田斗真飾演的變性人倫子用美貌征服無數觀眾。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電影講述患有性同一性障礙的主人公和男友、男友侄女的生活故事。看似平淡,但又沉重。影片中涉及許多矛盾點,但又隱而不發,渴望理解,渴望愛,卻無能為力。可好在,還是有溫暖,有希望。電影中倫子母親對她的無條件理解與支持,格外打動人心。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同樣是“娘炮”少年郎,小雀斑的《丹麥女孩》則更加直觀。在內心沉睡的女性人格被喚醒後,渴望成為正真女人的莉莉也被嘲笑、被推搡。好在她擁有理解她的妻子,懂她的醫生。最終在妻子的支持下莉莉接受變性手術,找回真正的自己。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娘炮”誤國?這種觀念才是真誤國

在隨處宣揚著“男女平等”、“平權”的當下,為何“娘炮”獨獨被排除在平等權利之外?

女性可剛,男性亦可柔,多元社會必然存在多元人群。

研究當代審美傳播的青年學者楊灩說過:“多元化是公眾視野中男性形象發展的必然趨勢。”根據天貓618的數據統計顯示,男用面膜每天銷售量可達50萬片;整容上,男人平均花費比女人多30%。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而面對那些宣張“娘炮”誤國、誤人子弟的呼聲,阿影只想表示,讓孩子懂得多元、尊重和平等,免於成為充滿戾氣的霸凌者,才是真教育。

被嫌棄的“娘炮”的一生

用數據解構電影,用文字靠近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