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取消?中考全省統考?官方聲明:謠言!(附政策最新彙總)

很多家長跟學生會有一個誤區:高考比中考重要。

所以,大部分的家長都覺得孩子還沒進入高中,高考就與我無關;沒成為高中生,就不關心任何考試政策。

其實不然,一則數據公佈:中考淘汰率高達57%,不再是每一個初中生都有機會上高中,而中考定終生的時代也即將到來!

中考取消?中考全省統考?官方聲明:謠言!(附政策最新彙總)

各個省份的高考報名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不同省份的中考政策也陸續下發。

家有初中生的家長,必須要關注起來中考政策,及時關注政策動向,這樣能更好地給孩子中考備考上的指引,避免孩子在複習中走彎路。


今日的讀者可以私信我“初中”免費獲取初中思維導圖,提分路上的好幫手!


義務教育相關政策——2020年全國將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2020年全國將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已經板上釘釘。而未來中考的意義不僅在於選拔哪些孩子進入什麼高中,更是對不同的孩子進行不同的教育分層。中考並沒有變得毫無意義。


北京——破除中考兩大謠言

1.2018中考將取消名額分配?

名額分配、市級統籌、校額到校以及鄉村計劃都是統籌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城鄉和區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措施。其中名額分配招生計劃佔優質高中招生計劃比例不低於50%,一般公辦初中學生升入優質高中的名額比例不低於35%。

2.2020年將取消北京中考?

根據教委方面相關消息顯示,2020年原初中會考與高中招生考試統一為學業水平考試,而學業水平考試其實就是“中考”。所以北京取消中考是錯誤的解讀。

中考取消?中考全省統考?官方聲明:謠言!(附政策最新彙總)

天津——中考加分政策,最高至20分

天津市明確給出中考政策照顧加分項目明細。

以下情況可加5分:少數民族考生、市級三好學生、市級優秀學生幹部、援藏、援疆人員在藏、在藏工作期間其子女、“學雷鋒、樹美德、做新人”先進個人。

以下情況可加10分:作戰部隊的軍人子女;駐國家確定的一類、二類艱苦邊遠地區和解放軍總部劃定的三類島嶼部隊軍人的子女;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和一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平時榮獲二等功或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軍人的子女;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和一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降10分)

以下情況可降加20分:烈士子女或駐國家確定的三類(含三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西藏自治區和解放軍總部劃定的二類(含二類)以上島嶼部隊軍人的子女;在高風險、高危崗位工作的軍人的子女。

中考取消?中考全省統考?官方聲明:謠言!(附政策最新彙總)

福建——語數外全省統考

2018年起,全省統一組織實施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的中考。

2020年全面實行基於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中考中招制度,省一級達標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比例不低於50%。


山東——必考科目將改為“3+1+3”模式

山東在中考科目和分值方面有所調整。必考科目為“3+1+3”模式,語文、數學、外語作為必考科目,除此之外,體育考試成績提到了三大必考科目同等位置。

其他科目進行選考,除體育外的歷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生物5門課程中選擇3門參加考試,物理、生物、化學至少選擇一門。

中考取消?中考全省統考?官方聲明:謠言!(附政策最新彙總)

遼寧——中考外語聽力口語測試採用人機對話方式

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口語測試)、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作為考試科目;綜合實踐、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等作為考查科目。各學科試題的難易程度按低、中、高三檔試題的分值比例為 7∶2∶1。

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科目實行紙筆考試;物理、化學、生物科目採用紙筆考試和實驗操作方式進行;外語聽力口語測試採用人機對話的方式進行。


安徽——中考改革:統考總分漲至880分

各科目原始卷面分值為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20分;道德與法治80分,歷史70分;物理70分、化學40分、生物學40分,物理、化學、生物學的實驗操作技能考試成績各按10分計入相應學科總成績;體育與健康60分;地理40分、信息技術30分。總分值達到880分。

中考取消?中考全省統考?官方聲明:謠言!(附政策最新彙總)

昆明——最高加分由20分縮減為12分

昆明市中考政策改革,總分從原來的880分降到600分,但加分政策依然沿用2015年的加分項目和分值,也就是5分到20分不等,5類照顧加分,最高加分由20分縮減為12分!


溫州——取消特長加分

除保留身份類加分政策外,從2018級初中新生起取消體育、藝術、科技等競賽獲獎類項目在高中招生中的加分政策,學生相關特長和表現等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健全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公示制度。

以上只是列舉了一些省份的中考改革,據不完全統計,各個省份的中考政策都有相應的變動及提出新的要求。

政策是考試的風向標,只有一手掌握考試政策,才能確保各項考試有備無患,而那些不重視政策改革,甚至不瞭解政策改革的家長及學生,必定會在考試中走彎路。

等到考試來臨前,才知道相關的變動,是極不明智的行為與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