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一群外國人逃到我國,現在成我國一名族,稱作為中國人自豪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誰都不陌生,也是通過這句歌詞,將五十六個民族的概念深深的植入了我們每個人都腦海中,五十六個民族雖然不是每個名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但可以說每個名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名族特色,也正是這些各具特色的名族,組成了我們中華名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名族的起源各不相同,而有一個名族的起源卻顯得非常有趣,因為他們本來並不是我們的本土的名族,甚至可以說他們本來是中國的“非法移民”,但是經過百年的歲月,它最終融入了我國,成為了五十六個名族中的一支,而這個名族正是俄羅斯族。

百年前一群外國人逃到我國,現在成我國一名族,稱作為中國人自豪

聽俄羅斯的名字就不難發現,這個少數民族應當是與我們的鄰國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其實俄羅斯族不僅與俄羅斯有關係,其實他們本來就是由俄羅斯人演化而來。那俄羅斯人是怎麼來到我國,進而發展而形成一個名族呢?

百年前一群外國人逃到我國,現在成我國一名族,稱作為中國人自豪

最早在清朝的順治年間,清朝就與當時的沙俄發生過戰事,當時也有很多的沙俄士兵成為了清朝的俘虜,這些俘虜最終很多都留在的中國。而在俄國爆發十月革命的時候,很多俄國的貴族階層,為了躲避國內的戰事,而選擇逃往我國,最終他們數量愈加的龐大,在中國形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村莊。而這些留在我國的俄羅斯人被冠以“規劃族”的稱號。

百年前一群外國人逃到我國,現在成我國一名族,稱作為中國人自豪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曾經統計過留在我國的俄羅斯人,最終數量大約為三萬多人,這些俄羅斯人中願意回家的,蘇聯都幫助登記,但最終還是有很多人選擇了留下來。

百年前一群外國人逃到我國,現在成我國一名族,稱作為中國人自豪

後來這些“規劃族”也有了新的名字,“俄羅斯族”。而他們的人數到現在只剩下1.5萬,而且經過百年的演化,他們不斷的和各個名族通婚,所以他們現在已經和俄羅斯人有很大的不同,而他們所說的語言也由俄羅斯語變成了漢語。現在的俄羅斯族不僅生活的非常幸福,同時也非常滿意自己的新“身份”,他們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並表示由衷的感謝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