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拿破崙帝國的三個叛徒,最終結局如何?

拿破崙是法國曆史進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他讓法國在短時間內成為了歐洲的霸主,控制了歐洲三分之二的領土和人口。但有時候從偉大到可笑僅一步之遙,他失敗的原因非常複雜,

今天咱們聊聊這位極富想象力又精與計算的法國皇帝身邊的那三個叛徒,塔列朗、貝爾納多特和馬爾蒙,他們加速了拿破崙帝國的滅亡,可自己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顛覆拿破崙帝國的三個叛徒,最終結局如何?

狡詐的變色龍:塔列朗(1754—1838)

塔列朗出身於法國古老的顯赫貴族的後裔,是拿破崙身邊最為老謀深算,權變多詐的謀臣。霧月政變時,他與拿破崙在一間昏暗的小屋子裡密謀,成為拿破崙執政的左膀右臂,一直擔任他的外交大臣併兼顧內廷事務。在拿破崙執政晚期,他將法國的秘密情報透露給了俄國與奧地利,使兩國堅定了對法作戰的決心。他曾經對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說:"俄國君主應該和法國民眾聯合起來,陛下不應該受唆使去對付奧地利,而應該像我的主人一樣承擔應有的責任。"

顛覆拿破崙帝國的三個叛徒,最終結局如何?

拿破崙當然知道塔列朗的善變,但也只不過是撤了他職,依然將他留在了自己的身邊,從某種意義上說拿破崙離不開塔列朗,他曾經親口說過:"塔列朗是唯一一個理解自己的人"。拿破崙失敗以後,路易十八重新登位,召塔列朗擔任總理大臣,然而他並沒有得到波旁王朝的信任,他要求路易十八改變血腥的清洗策略,並以辭職相要挾,而國王也順水推舟讓他離開了政治舞臺。然而塔列朗的仕途並未就此終結,七月革命後,奧爾良王朝任命他為法國駐倫敦大使,直到1834年退休還鄉。四年之後,這位陰險而傑出的外交家在華麗的瓦朗塞城堡中結束了自己的人生,享年84。

顛覆拿破崙帝國的三個叛徒,最終結局如何?

忘恩負義的國王:貝爾納多特(1763—1844)

坦白說貝爾納多特受了拿破崙很多恩惠,當然這與他的妻子是拿破崙的初戀情人有點關係。但不管怎麼說他在拿破崙麾下算得上是恩寵有加,在與反法同盟的戰役中,雖然他屢次犯下愚蠢的錯誤,但拿破崙並沒有責怪他,反授予了他法蘭西帝國元帥的地位。1810年,由於貝爾納多特在瑞典和丹麥的戰場上建有功勳並善待戰俘,他被瑞典重臣莫爾奈提議為瑞典王儲,並將此事告訴了拿破崙。皇帝原本覺得這很荒謬,但考慮到這可以增加法國的勢力範圍,所以也就默認了。

顛覆拿破崙帝國的三個叛徒,最終結局如何?

然而,拿破崙做夢也想不到貝爾納多特竟然會公然背叛他。1812年瑞典與俄國結盟,他寫信給拿破崙說:"除了命運之神以外,他對祖國沒有任何義務",這措辭幾乎宣佈了自己與法國的決裂。1813年他的軍隊入侵了法國保護之下的丹麥,將其控制下的挪威據為己有。更過分的是,他率軍參加了1813年10月的萊比錫會戰,並說服薩克森人叛變,打擊了法軍的銳氣。拿破崙被流放後,雖然在塔列朗的干擾下,他未能當上法國國王,但它依然在瑞典國王(史稱卡爾十四世約翰)的任上直到1844年才去世,享年81歲。

顛覆拿破崙帝國的三個叛徒,最終結局如何?

皇帝最信任的戰友:馬爾蒙(1774—1852)

三人中,馬爾蒙曾經是拿破崙最忠誠的戰友,甚至是朋友,他跟隨皇帝參加過土倫、洛迪以及大金字塔等許多著名的戰役。直到拿破崙從滑鐵盧戰場撤回法國的時候,馬爾蒙依然陪伴在皇帝的左右。但在一次與變色龍塔列朗的會面後,馬爾蒙背棄拿破崙,他寫信給盟軍司令奧地利首相施瓦岑貝格表示:"軍隊和人民已經解除了對拿破崙的效忠。"一天夜裡,他麾下的將軍們遵照計劃把12000名不明真相的法軍帶進了盟軍的陣營,徹底葬送了拿破崙僅有的底牌。要知道拿破崙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依然十分信任這位年輕時的戰友,將四萬人中最精銳的部隊撥給了他。

顛覆拿破崙帝國的三個叛徒,最終結局如何?

投誠盟軍之後,馬爾蒙向路易十八表達了忠心,拿破崙從厄爾巴島回來的時候,他並沒有選擇回到皇帝身邊,而是保護國王去了根特,路易十八再次復辟之後,他被封為皇家衛隊的四名統帥之一。然而波旁王朝的好運並沒有持續太久,七月革命的炮聲就席捲了法國,這一次馬爾蒙並沒有在戰亂中站對位置,他接受查理十世的命令去鎮壓義軍,但最終因巴黎被攻陷,而走上了顛沛流離的流亡之路,最終,他在威尼斯找到了自己的棲身之所,並撰寫自己的回憶錄,直至1852年去世,享年78歲。

顛覆拿破崙帝國的三個叛徒,最終結局如何?

拿破崙在臨終前的遺囑中談到了背叛他的四個人,其中塔列朗和馬爾蒙位列其中,而在蘭臺君看來,貝爾納多特對於拿破崙的打擊要比奧熱羅和拉法耶特的背叛更大,或許塔列朗和拿破崙的關係自始至終都是相互利用,而馬爾蒙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做出了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而貝爾納多特則是徹頭徹尾的忘恩負義,他在唾手可得的王位面前忘記了自己的祖國。不過這三位的結局都要遠遠好於那位被囚禁在聖赫勒拿島上,忍受著屈辱與病痛折磨的皇帝,80歲左右的人生即使放在今天也不算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