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真正危害

辣條真正危害

近日,315晚會曝光了河南湖南山東等地的辣條作坊,骯髒不堪的廠房,工人完全不用手套在地上拖動辣條,讓人不忍直視。並且最後,央視還從食品安全健康的角度,呼籲小學生少吃辣條,這無疑是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辣條真正危害

說實話總是會傷害到很多人脆弱的內心,畢竟不少人都吃過辣條。但是為了全民族的健康著想,在辣條這個問題上,我的社會責任感讓我必須和央視站在一起。

辣條真正危害

無論你愛不愛聽,坦白的說,食物是有階級屬性的,但是不一定和價格有關係,有很多便宜的食物,底層階級中層階級上層階級都會吃,比如雞蛋,比如豆腐。但是有些食品,

絕對是下層階段專享的,典型代表就是辣條。你可以去那些小學校門口看看都是什麼樣的孩子在吃辣條,都是那些埋了吧汰衣冠不整的小孩在吃,辣的絲絲哈哈的,邊吃邊擤鼻涕吐痰,吃得一手的油,一嘴的油,吃完把手往紅領巾或者校服上一抹,這都是些沒家教的孩子,父母大多數生活的也比較粗鄙。先彆著急生氣,聽我慢慢給大家分析。

辣條真正危害

首先,我們看一下辣條的起源,有史可查,辣條的起源就有這一種悲慘的意味。眾所周知,1998年我國發生了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洪災,湖南是重災區。湖南發生特大洪水災害,導致農產品損失嚴重,平江縣醬乾產業的主要原料大豆出現了大幅度的漲價,由7毛一斤迅速攀升至一塊五一斤,直接對醬乾產業造成了毀滅性打擊。為了

養家餬口,平江縣農民迫切需要新的出路,在這樣的情況下,相對廉價易得的麵粉成為首選材料。為了降低成本,外地醬幹作坊的師傅們,一同研發了一種麵筋小食品的配方。這就是辣條的前身,當然在這之前,全國各地都有類似於辣條的麻辣豆製品的存在,但是辣條無疑成為了它們統一的代名詞。在互聯網不普及的年代,辣條最主要的銷售地點也是學校周圍,因為辣條的購買者主要是自我保護能力很弱並且沒有經濟能力的小學生(央視說的)。

所以,辣條這種食品它本身是帶有原罪的,它甚至不屬於一種“食品”,僅僅是為了讓農民能夠快速彌補經濟損失,脫貧致富的,它更多的是一種為了經濟發展而不得已的產物

辣條為什麼能夠吸引人呢?有科學研究表明,沒有了食物短缺的生存壓力後,DNA的表達因子便會關閉對電解質(納鉀)和脂肪的過量需求(這些都是能短暫維持基本身體機能的儲備物質),其外在表現便是口味變淡,皮質素和腎上腺素分泌也正常化。所以在經濟學領域裡有研究表明,

經濟條件越是落後的地區,人們對鹽和油的攝入量越大。在經濟發達的國家之中,比如美國,具體表現出的形式就是食物因為階級產生了分化,窮人趨向於用價格低廉但是碳水化合物豐富的快餐來填飽肚子,比如漢堡炸雞薯條和可樂,引發的後果就是窮人越來越胖,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越來越多,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

辣條的不健康程度被演繹到了極致,這也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為了喚醒沉默的大多數,我就再苦口婆心的強調幾遍吧。

一、 辣條的加工方式多為油炸或油浸,當我們買來一包辣條,會發現裡面油油的,這都是採用油浸或油炸的方式加工成的。因為用油脂進行搭配,會增強辣條的口感,吃起來香香的。但是這些油都是哪來的人?沒人在意。

二、 所用油脂品質不容易監控,辣條的生產商一般都是小作坊,在這樣的環境中,生產食品所用油脂的品質是絕對讓我們擔憂的。劣質的過期油脂或反覆使用過的地溝油有強致癌性,經常吃用這樣油脂製作的辣條,會增加患癌幾率。

三、 辣條的顏色全靠色素來染,讓辣條變得色彩誘人,單純靠辣椒來是很難實現的,這就需要食品添加劑中的染色劑來幫忙,例如胭脂紅等。這些食品添加劑在使用量上有嚴格的規範,但小作坊著實難以監管。

四、 生產環境不衛生等其他因素,此外,小包裝的辣條一般售價便宜,5毛、1元居多,這些低成本的小食品為了保證各環節的利潤,在生產環境及工人要求上就難以達到國家要求,難免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因此,辣條雖然從本質來說由豆製品或麵粉製作而成,但其加工過程等眾多環節的安全隱患卻很大,這些安全隱患已經遠遠超出其營養價值本身。所以強烈不建議孩子或成人購買辣條。

很多網友說:“那大工廠生產的健康衛生乾淨的辣條,難道也不能吃嗎?”請睜眼睛看看有關部門的調查吧。

辣條真正危害

看到“健康辣條”這四個字,我都呵呵了。我想讓網友仔細的想一想,辣條這種東西可能健康嗎?健康了,它還叫辣條嗎?那你直接買點豆腐乾吃多好呢?辣條這種東西,為了保證口味,必須要添加超量的添加劑,鹽,糖和油脂,否則他就不叫“辣條”了,當然還有防腐劑。你問有沒有健康的辣條,就像問一個菸民,有沒有健康的香菸一樣?痴人說夢,辣條本質上就和健康衛生是衝突的。世界上就不存在“乾淨衛生健康”的辣條這種東西。

辣條真正危害


這是一包某知名品牌辣條的營養成分表,最右邊的 NRV 值代表的是每種營養素,佔正常人一天攝入總量的百分比。我們可以看到辣條的含鹽量是驚人的。如果你完整的吃了一包辣條,那麼你攝入的鈉已經達到了每天需要量的 1.37倍了。

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天食用鈉的量最好不要超過2克,否則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會相應增高。只要吃一包辣條,就算別的啥都不吃,鈉攝入量就已經爆表了。那你這一天還吃不吃別的了呢?聯繫到前面那些沒有自控能力的小學生,一天吃2包辣條,甚至有的學生一天吃4-5包辣條,那就達到了正常人鹽分攝入量的7倍之多,這還是你一天不吃正常食物的前提下。你說辣條這玩意它怎麼健康的吃?拿水涮涮吃?那你直接吃豆腐不就完事了嗎?

辣條真正危害

連成年人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那麼自控能力差的小學生有能力抵抗辣條的入侵嗎?這種喪失了自控能力的行為,難道真的和階級沒有關係嗎?無數的科學醫學專家都已經很早論證了過量攝入鹽對人體的傷害,閉著眼睛不聞不問,只為了“解饞”,“爽”,“過癮”去吃這種有百害而無一益的食品,你說這不叫“下等”,那我實在是找不出更下等的行為了。小學生不懂事,成年人也不懂事嗎?

辣條已經不是類似火腿,培根,罐頭一類的普通加工食品了,而是屬於超加工食品了。

辣條真正危害


醫學權威期刊《美國醫學會內科醫生期刊》很早就論證了,超加工食品致癌的風險,並且研究發現,偏好超加工食品的,是低年齡,低學歷,低收入的三低人群,雖然不好聽,但這就是典型的“下等社會人群”,這是實話,無論你愛聽不愛聽,反感不反感。而且辣條屬於超加工食品裡的超加工食品,甚至我認為辣條都不屬於一種食品,純粹就是為了追求“口味”,使人上癮的添加劑調味品複合咀嚼材料。

拋開健康問題暫且不談,就單單說吃辣條這種行為,許多人把它描述為“解饞”,“爽”,“過癮”……大多都是味覺上的刺激,和美味毫無關聯。這種僅僅為了味覺刺激而生產的食品,它和檳榔那種致癌物有什麼區別呢?辣條對於健康的危害,我認為已經不亞於香菸了。但是香菸的危害人人都瞭解,都知道,未成年人禁止吸菸,是一種常識,更是一種社會共識。

辣條恰恰打了一個擦邊球,在沒有自控能力的小學生周圍肆無忌憚的傳播。監管部門的態度也是含糊曖昧,一直不肯痛下狠手,原因很簡單。資料顯示,調味面製品主要產區在河南和湖南,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快速。2016年調味面製品行業的年生產總值從2009年的100多億元增至330億元,市場銷售額從170多億元增至510億元。8年間,該行業的生產總值增長230%,銷售額增長200%。2018年中國調味面製品市場規模突破了600億元。600億的市場能拉動多少GDP?但是,它犧牲的是祖國未來(主要是窮人)的健康,這樣做真的值得嗎?央視的這次報道,顯然是非常有良心並且傷害了利益集團的。


在實話實說方面,我一直都很佩服廣東人,廣東人是這方面的先鋒。林則徐,虎門銷煙也是發生在廣東,這是珠江電視臺的一則新聞報道。採訪者是中山大學營養系的教授。

辣條真正危害


辣條的危害,老頭給你解釋的明明白白。

辣條真正危害


珠江臺已經給辣條定性了,就是不折不扣的垃圾食品,和質量沒有關係,這事沒得辯。這個中山大學的老教授,一大半年紀了,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他費盡口舌的說這一番話,圖什麼呢?他難道是為什麼譁眾取寵嗎?他難道是為了流量嗎?他難道是為了語不驚人死不休嗎?他難道是為了當網紅嗎?自己用腦子想想吧。

還有一些人說,外國人也吃辣條,所以吃辣條不下等。這種言論怎麼說呢?我簡單粗暴點說吧,任何用“外國人也怎樣怎樣”這種句型的,都是一種自輕自賤的行為。認為外國幹這種事了,就不下等了,潛臺詞不就是外國人“高貴”嗎?而且,說辣條在外國受歡迎根本就是商家的炒作而已,類似你說吳亦凡在美國很受歡迎一樣,目的都是為了給自己炒作貼金添加話題。任何有腦子的人都能看出,這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

辣條真正危害

流量明星就好比是藝人裡的辣條

你說外國人愛吃辣條,就好比你說美國人喜歡吳亦凡一樣,根本就是太監開會——無稽之談。都是自己意淫出來的結論。

為什麼網民對老外喜不喜歡吃辣條這麼感興趣呢?本質上還是一種崇洋媚外的自卑心理在作祟,希望自己的食物得到外國人的認可與喜愛,好像自己臉上也有光了。現在隨便一個長著洋麵孔的老外,在中國吃幾根辣條,誇一誇中國菜,就給網友看得直接高潮了,成為中國人民的好朋友了。而對於那種實話實說的老外,則直接選擇性無視了。

辣條真正危害

辣條真正危害

這才是大多數外國人對辣條的評價,他們不是會討好中國網民的網紅,他們就是普普通通的大眾

最最下等的一種行為是,知道了這一切仍然選擇死鴨子嘴硬,不服不忿的和你抬槓。我想,只要是智商情商正常的人,知道關於辣條的危害之後,第一反應都是:“我知道了,我以前吃過,我以後不吃了,我也不會讓孩子吃。”

真下等槓精的反應是:“我就愛吃,管你啥事?你是哪個階級的?”,那種無理也要辯三分,為了維護那麼點根本不存在的自尊的樣子,又可憐又可悲。央視和人民日報在為了窮人孩子的健康搖旗吶喊,反倒是這些窮人自己認不清現實,嫌棄別人多管閒事,這是一種何其的麻木?何其的自輕自賤?

辣條真正危害

辣條粉絲在正常人眼中的形象就是這樣的

辣條粉絲在正常人眼中的形象就是這樣的

許多人會說:“只要是食物就有致癌的風險,燒烤,麻辣燙不也是一樣嗎?”燒烤麻辣燙配料是多,那起碼裡面還有正常的食物吧?是可以充飢果腹的食物。辣條呢?能當主食還是配菜?明擺著就是非常純粹的垃圾,生活中吃東西有些時候不乾淨不可避免,這確實沒辦法。明知道這玩意危害大不乾淨,還主動去吃,就是純粹的犯賤。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眼不見心不見”,“誰小時候不是這麼過來的”正是因為底層民眾普遍有這種麻木的思想,所以我國的食品安全才一直問題不斷,反正老百姓自己都不在意食品是否乾淨,安全,那食品製造者思路肯定就是“吃不死人就行唄.”,這都是自輕自賤的行為。辣條這種食物,明顯拉低了老百姓對於食物安全的下限,這就是它最大的問題。常吃辣條,也很容易導致人腦子不好使,行為乖張暴戾,不講邏輯。

比如這位網友一邊說自己沒少吃“三無產品”,一邊“津津有味”,還問我這行為有什麼問題?腦子都吃傻了。她從小吃三無產品,以後她會給自己的下一代吃“三五產品”嗎?

辣條真正危害

簡單來說,辣條是一種“類軟性毒品”,類似鴉片,大麻,檳榔。只是因為經濟原因(產業稅很高)和缺少專家論證,沒有被坐實而已。就如同林則徐當年主導禁菸運動一樣,也遭到了層層阻力,我提倡大家不吃辣條,也被許多人謾罵,都是一樣的道理,被罵就不說了嗎?不可能的,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趨避之?

辣條真正危害

正義的道路雖然崎嶇,但是並不孤獨,國家已經在行動了,這也是讓人欣慰的地方。

辣條真正危害

留幾手,手哥,東亞說實話第一人。古有林則徐虎門銷煙,今有留幾手勇鬥辣條利益集團,手哥和林則徐一樣,必將被銘刻在歷史的豐碑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