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重大变局,集结号终于吹响!


汽车行业重大变局,集结号终于吹响!


尘埃落定,石破天惊!

国家吹响了集结号!

地补取消,国补腰斩!

汽车行业重大变局,集结号终于吹响!

3月26日,工信部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撤销72款在12个月内无产量或进口量的新能源车型免征购置税资格,比亚迪、江淮、吉利、北汽等车企均有车型在列。

不过这不算什么,其中基本都是已经停产的车型,对这些车企没什么大的影响。而且在3月11日,工信部才刚取消了156款车型的免购置税资格。

正当这些车企大佬松了一口气的时候,重磅炸弹接踵而至

汽车行业重大变局,集结号终于吹响!

同一天,财政部联合工信部等四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终于落地

简单来说新规对续航里程在250公里以下的取消补贴,250-400公里之间(含250公里)的补贴降为1.8万,大于等于400公里的补贴降至2.5万,相较2018年,补贴退坡至少腰斩

国家终于下定决心,要给国内电动车企“断奶”了

这一次,国家直接切断了那些新能源车企偷梁换柱的路子。

从表面上看,国家取消了250公里以下续航的补贴,那增加电池能量密度,把续航做到250以上不就能继续拿补贴了?

这种操作换作以前可以,但这次或许行不通了。

没错,一直以来的政策都鼓励新能源车企向高能量密度、高续航方向发展。但这次,国家将安全放在了第一位不再调整技术指标上限,强调“扶优扶强”方针,这就防止了企业为了补贴盲目追求能量密度的举措,如果安全都做不好,再高的续航又有何用?

新规更是明确如果车辆因质量问题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或经有关部门认定存在重大质量缺陷,补贴直接取消或暂缓发放

如果为了补贴牺牲安全,这类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

把一些粗制滥造的电动车生产出来就想拿补贴?这类骗补的伎俩也失效了!

从2019年开始

对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只有完成销售上牌后才能那得到一部分补贴,满足里程要求后再申请清算

补贴腰斩后,此前动辄几万、十几万补贴没了,直接加到车辆的售价里,消费者会买单吗?在安全性不够完善、续航存在的瓶颈待解的不利形势下,凭空大幅涨价的风险估计没有新能源车企会去做。

那么便只有一条路可走,新能源车企唯有在技术上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降低车辆利润和成本,才有可能打赢这艰难一仗。

但实际上,这是一件好事!

襁褓中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一方面,特斯拉上海工厂下半年即将投产,20万价格区间的国产车型明年就将面世,而那些我们仰仗的新能源车企们还在干着虚标续航里程的伎俩,同样的价格,用户的钱包会作何选择不言自明。

另一方面,全球传统汽车巨头们早已动手,3月初接连大幅降价,国产燃油车销量大降已经给我们发出了重要警告。更可怕的是这些巨头的危机意识,他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动作绝不比我们慢。当下危险的不仅仅是国产新能源车企,我们已经被国际巨头形成纵向打击

国家对全球市场开放是迟早的事,特斯拉绝不是最后一个,一味的保护最终必将害了那些原本有机会成长起来的企业

真正放手,市场自然会作出最好的选择!也许很快,我们能看到成长起来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彻底爆发。

我们相信,即便今天,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明天的中国企业,定可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