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汉人在哪些方面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响?

Caroline佳鑫

元代汉人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衣冠服饰、婚姻、取名等等各个方面。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在元、明鼎革后,朱元璋曾试图重塑汉人的日常生活规范,以消除过去百年间蒙古文化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

“元氏以戎狄入主中原,大抵多用夷法,典章疏阔,上下无等……辫发左衽,将率而为夷。至元、天历之时虽称富庶,而先王之制荡然矣。……上尝叹曰:“华风沦没,彝道倾颓。”自即位以来,制礼乐、定法制、改衣冠、别章服、正纲常、明上下,尽复先王之旧,使民晓然知有礼义,莫敢犯分而挠法。”

以衣冠服饰为例。其实早在宋、金对峙时期,中国北方社会的大多数汉人就已经受到女真文化的影响,例如金天会四年(1126)曾命河北、河东两路新附民众“削去头发,短巾左衽”,并且“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入元以后,蒙古文化的影响就更是无处不在。例如,南宋遗民郑思肖在一首诗中说道:“骔笠毡靴搭护衣,金牌骏马走如飞。” 并谓:“搭护,元衣名。” 这里的搭护衣指的就是骑马所用的蒙古式袍服。

除此以外,汉人的婚姻习俗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例如,蒙古人有收继婚的传统,这也逐渐影响到汉人的婚姻形态。郑思肖注意到:“鞑虏……父死,子皆得全袭父妻为己妻,唯正妻与生子者不可;或虏主命袭,又不碍,今南人渐有全袭者。” 由此看来,当时南方已经有一些汉人在效仿蒙古人的婚姻习俗。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取名的问题。清代学者赵翼曾经在《廿二史札记》中以“元汉人多作蒙古名”为题写道:“盖元初本有赐名之例,张荣以造舟济师,太祖赐名兀速赤。刘敏,太祖赐名玉出干;其子世亨,宪宗赐名塔塔儿台;次子世济,又赐名散祝台。石天麟,太宗赐名蒙古台。邸顺,太宗赐名察纳合儿,其弟弟亦赐名金那合儿……” 频繁的赐蒙古名,使当时很多汉人都以拥有蒙古名字为荣,甚至还有不少人虽然没有机会被赐名,却选择改蒙古名,由此向元朝表示忠诚。


HuiNanHistory

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然而在汉族中心史观的影响下,大家往往着眼于其他民族的汉化,而往往忽略汉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自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到1368元惠宗北逃、明朝建立,蒙古人在中原统治历时近九十八载。在这期间,元代汉人不同程度上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名字、婚俗和服饰上。


蒙古人将居住在当时中国境内的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来金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各民族人民。本文所要探讨的汉人是广义上的汉人,包括北方汉人以及南人。


语言和名字


元代汉人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习蒙古语言文字上。在蒙古征服汉地之后,一批汉地豪强武装头目和文人士大夫纷纷降附蒙古。出于与蒙古贵族交往的需要,这些人逐渐主动学会了蒙古语。例如,北上入藩府的“秀才”赵璧,曾经用蒙古语翻译《大学衍义》,在马上为忽必烈讲述汉学。忽必烈称赞他“汉人乃能为国语深细如此”。


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委托帝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颁行天下。同年七月,下令立诸路蒙古字学,不少人通过官学来学习蒙古新字,并且以此来进入仕途。对此,《事林广记》中也记载“蒙古之学,设为专门。初学能复熟此编,亦可以为入仕之捷径云”。

(八思巴文字)


蒙古语还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元代汉人市井勾栏的戏剧之中。现存元明戏剧中的蒙古语词汇多达200多个,如“胡同”(水井)、“曲律”(驸马)、“茶迭儿”(庐帐)等。元代蒙古语已经逐渐融入了世俗俚语和戏剧演唱,庶民百姓也对其耳熟能详。蒙古语还改变了汉语的语法、词汇。蒙古语是官方语言,所以汉译蒙硬译文体大量流行。像“你谁根底学文书来“、”每日和汉儿学生每一处学文书来的上头”,这些语句因为参杂了蒙古语法和词汇,今人已经很难理解。

(勾栏)


在元朝,为了追求更好的仕进,不少汉人将名字直接改成蒙古名字或者在汉姓后边加上蒙古名字。有趣的是,后者将名字蒙汉合璧,例如像“刘伯颜”、“李忙古歹”、“李阔阔不花”、“郭也先不花”。反映出他们既想要崇尚蒙古俗,又想要保留汉俗的复杂心理。


婚姻与服饰


蒙元政权建立后,向全国南北颁布“小娘根底(在),阿嫂根底(在),收者”的诏令,容许汉人实行收继婚。于是,潜移默化之中,汉人收继婚现象有所增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大多发生于因财力无力娶妻的汉人贫苦之家,并不普遍。除收继婚外,在蒙汉联姻影响下,蒙汉文化习俗的交融更加明显。


在服饰方面,《明实录》里曾说到,蒙元“悉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世庶咸辫发椎髻,深襜胡俗。衣窄则为袴褶袖服,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那么,问题来了。元代衣裳胡化真的如此严重么?其实,元朝并没有强制推行服饰的胡化政策,而是“南北士服,各从其便”。但是也有上层为求仕进而“辫发短衣”,而且在长期共同生活之下,汉服也受到了胡服的影响,短衣裤装束在民众之中也是十分流行。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元代汉人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是有地域差异的,北方汉人明显要比南人受到蒙古文化影响程度深。蒙古文化对于汉文化的影响虽然达不到“悉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的地步,但是仍在社会生活、制度建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正是与忽必烈既吸收汉法又坚持蒙古本位的政策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李治安:《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影响考述》,《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


历史研习社

依鄙人愚见,元代汉人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响。想必当一个民族统领了一个国家,他们都希望天下归一,就像秦始皇,他统一后就车同轨书同文,大家都用自己规定的东西多开心啊。

话说元朝时期,天下分为四等人,汉人就比较悲催了,处于第三第四。地位很低下了。

在语言,名字,婚姻,服饰,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举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吧

婚姻,在元代,汉人所娶的老婆头三天都得归蒙古人。因此,汉人为了保护血统的纯正,妻子生的第一个儿子就会被弄死。

而且在任职,科举,刑律,待遇,也有很多的不同,汉人地位很不好,受到了很多屈辱。

具体很多还待考究,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欢迎大家补充。


我曾为你to0

作为汉族的人来说,我对这段历史还是很感兴趣的,元朝时期,天下大大的不同,人也开始分等级了。虽然以前也有很多等级,很多人生活的都不一样,那个时期分为四种人,汉人比较低下,过着屈辱的生活。经常受到人们的欺负。

元朝的建立,可能是顺应历史的洪流,当一个少数名族统一了国家,一些改变是在所难免的,他们只能顺应改变。不然就要被社会抛弃,任职啊,婚姻啊,刑律啊,很多不同。

就以刑律来说吧,汉人与蒙古族犯了同一种罪,蒙古人可能就是打几下,汉人就差不多要处死了,真是不公平的对待啊。

所以,在元朝的控制下,很多人生活的很不好,然后就有了反叛,这个很强的民族,所以只存在了不足100年。

语言也要学习他们,就想我们现在学习英语,不学可能就无法沟通了。

元朝改变了汉人的很多习惯,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人类的进化,华夏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历史的每一次变迁都会产生变化,我们要适应时代,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的发展民族。


有一种小尼

在我看来,元代是个了不起的王朝,我对忽必烈很崇拜,他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敬他是条汉子。

元朝时期天下人分几等,作为人数比较多的汉族却没什么地位。宋朝的衰落,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伤痛,人民惨痛啊。

元朝依靠战马还有威猛的大炮,打的人们很难受。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人地位低也是我们能料想到的。

任职不会让汉人当大官,这一点在清朝就不同了,康熙对汉人挺好的,周培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依靠他撤掉三藩,打了不少胜仗。

婚姻也有很大不同,汉人的老婆得先让蒙古人先在一起三天,所以呀,汉人怕不是自己的儿子,就会把第一个孩子给摔死,这真的是很难受啊,孩子有什么错?历史就是这样,有不平就有反抗,人民是惹不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