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餘額不足,誰是樓市最大贏家?

2018年樓市可謂跌宕起伏,上半年房價普漲,多處搶房,下半年樓市涼涼,成交頹廢。房企一邊高喊著“活下去”,一邊稱銷售業績提前完成全年銷售額。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來形容今年的樓市夜算是貼切了。如今離2018年結束只剩不到一個月,今年的房地產行業大局已定,誰才是今年最大的贏家?

近日,地產營銷人發佈了2018年1-11月北京樓市成交排名,我們先看一下具體數據:

2018年餘額不足,誰是樓市最大贏家?

數據來自地產營銷人

中海寰宇天下位居榜首 提前鎖定銷冠

位於石景山的中海寰宇天下以85.89億的成交金額,提前加冕年度銷冠,比第二名整整高出了25.02億元,並打破了北京單盤銷冠網籤紀錄。

說起石景山,很多人的印象可能就是城區小,房子老,石景山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的成交量較其他區域,一直比較低迷。據數據統計,2011-2017年,石景山商品房共成交3116套,平均每年成交套數約為445套。

然而,今年的石景山卻一反常態,不光房源供應量已經要超過過去幾年的房源總和,就連成交量也在其他區域中逐漸凸顯。

規劃:

石景山定位未來國家級綠色轉型發展示範區,重點打造“一軸、兩帶、三園、多支點“產業發展格局,全力推進高端綠色發展生態建設。以現代金融為核心,高新技術、文化創意、商務服務、旅遊休閒為支撐的“高精尖”經濟機構,讓區域經濟不斷髮展。

交通:

除去地鐵S1號線,地鐵6號線西延線,另外還有M11號線在規劃中,此條線路將有效連接新機場、麗澤商務等城市重要功能節點;從大的軌道交通網上,將豐富、完善城西南部地區的交通設施。

配套:

依託金安橋站打造的三軌交匯高端商務區,建設旗艦級商業配套,佈局特色餐飲、精品超市、健身中心,滿足工作休閒娛樂需求。北京第三座大悅城——石景山大悅城也已開工。作為區域重點工程,大悅城的投入運營,將徹底彌補京西商業生活的不足。

中海寰宇天下東北側為蘋果園站,是三軌交匯的交通樞紐,項目北側的阜石路是一條貫穿三環、四環至門頭溝的城市主幹線,強大的交通網提升居住的便利性。

因為目前市場上多是限競房和共有產權房,且多執行70/90政策,所以改善需求的可選擇性在逐漸減少,而中海寰宇天下,之所以能取的不錯的銷售成績,除了地處石景山,周邊配套及未來的發展規劃不錯之外,在產品上也有所升級。

項目戶型為85平2居-145平4居,產品豐富,可以滿足不同家庭的居住需求。且為精裝交房,在中海這塊招牌的口碑中,精裝品質有保證,對於換房改善的業主來說,在面積和品質的升級上,該項目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改善需求仍為主力,top榜限競房僅佔2席

在銷售金額top20的榜單中,限競房僅佔2席,瑞悅府和華潤理想國。因為限競房實際是從今年6月份才開始相繼入市的,真正的銷售期只有半年,加上網籤的滯後性,所以不在榜單之列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截至目前,北京限競房入市31個項目共40期房源,合計入市18814套,已經佔今年北京樓市新建住宅供應的近一半了。但網籤比例不足19%,雖然網籤數據存在滯後性,但實際銷售也僅有三成左右。

張大偉表示,限競房扎堆供應,市場分化明顯,開始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此外,限競房單套總價多為400萬元—600萬元之間,而同一區域的二手房總價也在不斷下行,兩者爭搶客源的競爭非常激烈,也加重了限競房的去化壓力。

限競房的井噴,給剛需客群帶來了無限的選擇性,但真正受益的還是豪宅與剛需之間的產品——改善盤。

三年前被譽為“北京豪宅元年”,地王、10萬+等字眼充斥了我們的視野,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地王周邊樓盤被“豪宅化”,北京房價飆升。而今年,可謂是豪宅的滑鐵盧,大量原先定位10萬+的高端樓盤價格被控制在了8萬以內,而且取證難度加大,豪宅產品供應變少。

限競房多執行7090政策,且產品類型相差無幾,這對於已經有了一定經濟基礎、家庭人口增加、居住環境改善需求的人來說,追求生活品質是他們的“剛需”,這也是為什麼限競房中130平米以上的中大戶型更加緊俏。然而限競房因為提前限定了價格,在有限的利潤空間裡,開發商只能壓縮產品成本,很多購房者擔憂未來房子交付的品質。

在面對豪宅供應少、買不起,限競房居住品質難以保證的環境下,購買純商品房,並且選擇一步到位的大戶型成為很多人的選擇。畢竟,眼下的市場買房資格所限,不能再像之前那樣通過多年時間從小房到大房逐步改善獲得最終理想居所。

2018年前11月,北京商品住宅實現成交額約1515億,這1515億的成交額由448個項目成交的27319套普通住宅和別墅組成。在市場下行之時,限競房、共有產權房、商品房項目間競爭的強烈程度更是趨於白熱化。因此,想要在2018年的北京樓市中勝出可謂殊為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