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唯一發達國家:以色列通過五次戰爭確立強權地位!

中東的唯一發達國家:以色列通過五次戰爭確立強權地位!

中東地區是當今世界最不穩定的區域之一,同時中東地區戰事也深刻影響著國際局勢,在阿拉伯國家林立的中東區域卻矗立著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以色列。這個以色列從建國之初就與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發生多次大戰,通過戰爭立穩腳跟之後如今的以色列又成為了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只要其他國家對以色列造成了威脅就會先發制人進行打擊。

中東的唯一發達國家:以色列通過五次戰爭確立強權地位!

以色列現有國土面積2.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870萬人,GDP約3500億美元,人均GDP高達4萬美元,與中東阿拉伯國家大量出口石油獲取利益不同的是以色列主要通過發展高科技來實現經濟增長的,以色列在電子、半導體、航空製造、醫學、農業等方面大幅領先於周邊國家。

儘管目前來看以色列擁有的國土面積穩定,軍事上對其他阿拉伯國家也形成了一定的的優勢,可最初在以色列建國的時候遭到了阿拉伯國家的多次圍攻,最後在全民皆兵的策略和美國的幫助下才勉強立足。早在公元前13世紀以色列人的祖先希伯來人就已經在巴勒斯坦地區生活了,可是後來這片土地被羅馬人佔領,於是希伯來人不得不流亡歐洲。

到18世紀時隨著國家意識的增強猶太人開始迴流到巴勒斯坦地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為了贏得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宣佈將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後來在1922年又宣佈還要幫助猶太人建立一個國家,這時阿拉伯國家和猶太人之間的矛盾開始加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希特勒對猶太人採取的血腥屠殺策略加速了猶太人迴流到巴勒斯坦地區而且復國的理念也越來越強烈,待二戰結束之時已經有60萬的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定居,這樣一來無疑是為以色列正式建國提供了人口基礎。

中東的唯一發達國家:以色列通過五次戰爭確立強權地位!

戰爭立國

1947年面對猶太人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愈演愈烈的衝突英國選擇了撒手不管,聯合國通過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則屬於聯合國的管轄之下。而在英國正式撤離巴勒斯坦地區之前的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正式建立了以色列這個國家。

以色列5月14日宣佈建國,阿拉伯國家包括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多國的軍隊在5月15日凌晨就相繼進入巴勒斯坦地區,第一次中東戰爭開打。在戰爭開始初期儘管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聯軍在人數方面相差不大,但在武器裝備方面以色列要弱於阿拉伯國家,再加上以色列準備不充分所以節節敗退。眼看著剛剛成立的以色列就要被阿拉伯國家包餃子了,這時美國出面施壓要求停火,最終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方面決定停火4周。

以色列抓住這寶貴的4周時間一邊進行戰爭動員擴充兵力一邊對外採購武器裝備彌補硬件上的不足,同時還對軍隊任務區域進行了劃分方便指揮作戰。全球各地的猶太人在得知以色列建國且同阿拉伯國家之間發生戰爭之後也紛紛出錢出力或者直接回到巴勒斯坦地區參戰,停火期間阿拉伯國家雖然也在增兵,但已經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阿拉伯國家軍隊之間的指揮比較混亂且沒有統一的作戰計劃,當以色列軍隊回過頭來之後阿拉伯聯軍就不是以色列軍隊的對手了。到1949年3月時阿拉伯國家不得不同意跟以色列進行停火,停火之後的以色列佔有的領土已經比最初聯合國規定的面積擴大了6700多公里,眾多巴勒斯坦民眾被趕出居住地成為了難民。由此也加深了以色列同阿拉伯國家的之間的仇恨,也為之後的幾次中東戰爭埋下了伏筆。

中東的唯一發達國家:以色列通過五次戰爭確立強權地位!

趁火打劫

1956年埃及想要收回被英國和法國控制的蘇伊士運河,英國和法國夥同以色列企圖對埃及進行軍事打擊以便繼續控制蘇伊士運河。以色列參與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想通過戰爭進一步拿下西奈半島。而且戰爭是以色列先挑起的,英國和法國表面上進行調和背地裡調兵遣將並且對埃及發動了攻擊。由於這次戰爭是圍繞蘇伊士運河而打的,所以這次戰爭也被稱為“蘇伊士運河危機”。

經過1個星期的戰鬥埃及軍隊面對3個國家的聯合攻擊也有些撐不住,就在此時美國和蘇聯出面對英法進行了施壓,英國和法國最終不得不選擇徹底放棄蘇伊士運河,以色列最後也撤出了西奈半島地區。

一戰定乾坤

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束之後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因此雙方都在積蓄力量準備新一輪的戰爭。以色列在美國、英國、法國等國的幫助下建立了強大的空軍部隊,僅在1967年3月至5月美國就向以色列低價提供了400多輛坦克和250架新式飛機,強大的外援讓以色列有了傾盡全力搏一把的底氣。1967年埃及首先接管了原先在以色列和埃及中間聯合國軍隊管理的緩衝地帶,然後又對以色列實施海上封鎖,最後以色列決定先發制人對阿拉伯聯軍發動攻擊。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空軍出動了包括教練機在內的空軍全部戰機對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等多個阿拉伯國家實施了空襲,一舉摧毀了400多架戰機,隨後又藉助著掌握制空權的優勢發動了地面戰爭。在以色列空軍的配合下以軍地面部隊佔領了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西奈半島等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阿拉伯聯軍雖然也組織了一些抵抗,但由於失去了制空權根本無法同以色列進行較量,不得不選擇接受停火。

經過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在中東地區取得了絕對優勢,在此之後以色列抓緊時間研製了包括幼獅戰機在內的多款武器裝備積極發展本國的工業體系,也就是從這時開始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之間的差距就從本質上拉開。

中東的唯一發達國家:以色列通過五次戰爭確立強權地位!

鞏固戰果

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先發制人獲得大勝,阿拉伯國家內心裡還是想通過戰爭找回面子的,於是在1973年10月6日“贖罪日”時埃及和敘利亞軍隊對以色列進行了突襲,目的是奪回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戰爭剛開始時由於以色列軍隊很多人在休假,因此沒能抵擋住埃及和敘利亞聯軍的進攻,埃及順利佔領西奈半島,敘利亞則趁機猛攻戈蘭高地。

以色列在經過權衡之後認為戈蘭高地更重要一些,於是先集中力量守戈蘭高地。敘利亞軍隊同以色列軍隊在戈蘭高地進行了激烈的戰鬥直到打得筋疲力盡也沒能拿下戈蘭高地,隨後美國大量的武器裝備抵達了以色列之後戰局開始逆轉。後來約旦和伊拉克來馳援敘利亞,但也沒能改變最終結果。

埃及這邊在順利佔領西奈半島之後選擇了防守而不是繼續向前推,從而讓以色列得到喘息之後在美國提供的衛星偵察情報支援下對埃及軍隊進行了分割包圍戰局 由此逆轉。

通過先後四次的中東戰爭之後阿拉伯國家也認識到了不可能通過武力戰勝以色列,其中一些阿拉伯國家在後來還承認了以色列的存在。埃及在1979年同以色列簽署了和平協議並正式建交,目前埃及同西方的關係也比較密切,能夠從西方得到大量的先進武器。約旦在1995年也同以色列建立了外交關係,走的也是親西方路線。

中東的唯一發達國家:以色列通過五次戰爭確立強權地位!

防守轉為進攻

為了將威脅進一步降低在1982年以色列決定發動對黎巴嫩和敘利亞的戰爭,而之所以會選擇這個節點是因為已經建交的埃及不會參戰,1980年開始的兩伊戰爭使得伊拉克也不可能兩面作戰,英國和阿根廷的馬島戰爭也可以為以色列的行動打掩護。

1982年的6月6日至9月29日以色列對黎巴嫩和敘利亞打了一場現代化戰爭,尤其是貝卡谷地的空戰中打得敘利亞防空導彈部隊和空軍戰機損失慘重,從此敘利亞也失去了同以色列進行正面對抗的能力。以色列經過先後5次的戰爭在同阿拉伯國家的鬥爭中逐步佔據上風,儘管以色列今天面臨的生存壓力小了許多,但依然具備很強的進攻性。

以色列之所以能夠在中東立足併成為發達國家,除了猶太民族擁有的強烈的復國願望之外美國的幫助至關重要,在多次關係到以色列存亡的戰爭中美國要麼提供豐富的武器彈藥、要麼在國際上進行協調停火、要麼給以色列方面提供情報支援,再加上以色列正確的國策使得經濟發展迅速且建立了一定的工業體系,這才讓以色列在戰火中越戰越強。

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識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武器小站(wuiqxiaozhan),謝謝!

中東的唯一發達國家:以色列通過五次戰爭確立強權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