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吃貨”真不少,但都是“職業病”,相聲演員真的不容易

大家好,我是彭公子。混個眼熟,希望寫的文章大家能夠喜歡!

吃貨”一詞看似貶義,實則不然,它指的是喜歡吃各種美食的人,並對美食有一種獨特的嚮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愛好者、美食客、美食家。那麼在相聲團體德雲社裡又有哪些人稱得上“吃貨”呢?

德雲社:“吃貨”真不少,但都是“職業病”,相聲演員真的不容易

我是彭公子(網絡圖片)

首當其衝的要數于謙,而且他對美食的追求頗有點美食家的意思。在近期播出的《德雲社來了》(德雲社鄭好任主播)第11期節目中,主播鄭好介紹說,于謙在吃的方面非常講究,就拿燉牛肉來說,為了提升口感和味道,于謙特製了一口大鐵鍋專門用來燉牛肉,其他肉不能用這個鍋燉,以免影響下次燉牛肉的口味。此外,就連最簡單的一碗炸醬麵,面用什麼面,醬怎麼配料,于謙也是講究頗多。

德雲社:“吃貨”真不少,但都是“職業病”,相聲演員真的不容易

我是彭公子(網絡圖片)

至於郭德綱,雖然德雲班主不經常與美食聯繫在一起,但生活當中他在“吃”的方面也是頗有造詣。據鄭好介紹,郭德綱包餃子的速度非常快,一般人包5個的時間,他能包30個。這說明郭德綱平時在家也是經常下廚的。

德雲社:“吃貨”真不少,但都是“職業病”,相聲演員真的不容易

我是彭公子(網絡圖片)

除了郭德綱和于謙,德雲社裡的郎鶴炎、燒餅、曹鶴陽、馮照洋等人也都是標準的“吃貨”,他們經常在個人社交媒體中曬出自己製作或享用的美食。就連去年退出德雲社的大師兄閆雲達,在離開相聲舞臺後沒有繼續從事各類表演工作,而是選擇做了一名美食博主。為什麼德雲社相聲演員中會出現這麼多“吃貨”呢?

德雲社:“吃貨”真不少,但都是“職業病”,相聲演員真的不容易

我是彭公子(網絡圖片)

原來,德雲社相聲演員們經常到外地演出,走南闖北,各種美食見的多,嘗的多。再有,一般來說,相聲演員基本都會做飯。因為演員們晚上表演結束後回到家一般都比較晚,演出又比較費體力,所以多少都會自己在家做點夜宵吃。基於以上兩種原因,導致德雲社的演員“吃貨”非常多,這是一種習慣,也算是一種“職業病”。

德雲社:“吃貨”真不少,但都是“職業病”,相聲演員真的不容易

我是彭公子(網絡圖片)

“吃貨”在享用美食的同時最擔心的是什麼?肯定是發胖了。以前的相聲演員不太注意自己的身材,反而是胖了之後體型特殊,一方面憨態可掬、讓人感到親切,另一方面辨識度高,容易被觀眾記住。但是現在的相聲演員可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身材和顏值,尤其燒餅、郭麒麟、王九龍等人,算是德雲社裡控制體重非常成功的。

德雲社:“吃貨”真不少,但都是“職業病”,相聲演員真的不容易

我是彭公子(網絡圖片)

作為燒餅的搭檔,曹鶴陽最近也開始戒夜宵了,他幾乎每天凌晨都要更新微博,以此來激勵自己戒掉夜宵,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收效甚微。本來演出一天就很餓了,可晚上回到家又不吃東西,這的確是一般人難以忍受的,可見戒夜宵真的很難。

德雲社:“吃貨”真不少,但都是“職業病”,相聲演員真的不容易

我是彭公子(網絡圖片)

如今的相聲已經被郭德綱帶入了流量時代,張雲雷、郭麒麟、孟鶴堂、張九齡、王九龍、秦霄賢等人是德雲社的流量擔當,他們不僅相聲說的好,還要保持好身材和高顏值。不得不說,如今的相聲演員真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