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更多人会不健康的生活很长时间

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更多人会不健康的生活很长时间

1

罗振宇在2019年跨年演讲中,提到了生命科学家王立铭老师曾经说过,2018年发生的几件事儿。

9价HPV疫苗在国内上市,宫颈癌这种癌症,居然可以用疫苗来预防。

进口抗癌药物关税统一下降为0,中国人买抗癌药更便宜。

两位科学家因为他们在癌症免疫疗法方面的贡献,获得了2018年的诺贝尔奖。

从2011年起,每年至少有10种癌症新药上市,迄今,已经有超过150种癌症药物在临床应用。

把这些事实拼起来,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众病之王——癌症,这个人类寿命最凶残的敌人,长期来看,它将不再是寿命的终结者,它将渐渐变成一种可管理的慢性病。

2

伦敦商学院为MBA学生开设的一门“百岁人生”课程有讲到,21世纪出生的人有50%的概率活到100岁。

而在一个世纪以前出生的孩子,活到100岁以上的机会还不到1%。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上有一篇报道称,在中国,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的数量和比例都在不断攀升。

然而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状况似乎都出现了下降。

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更多人会不健康的生活很长时间

丁香园和《健康报》联合发布的《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

世界卫生组织在过去30年内,连续开展了4次人群健康研究,并使用健康期望寿命来评价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的状态下可以存活多少岁?

结果显示,在过去近30年的时间内,人均期望寿命增加了9.4年;

而人均健康期望寿命则仅增加8.0年。

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会在非健康的状况下生活更长的时间

3

国内外各种的研究报告,无一不在证明,长寿时代已经来临。

但同时又都预示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如果绝大多数人的寿命延长,但是在非健康的状况下,政府可能根本无力负担丰厚的养老金。

解决的方案是,要么延长工作年限,要么削减养老金。

我国的退休年龄已经在延迟了,关键是退休以后能否健康的生活,又是一个新问题。

长寿未必是一件好事,健康长寿才是一件好事!

如果预期寿命的增长快于健康寿命的增长,为照顾老年人而支付的医疗费用会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长寿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还提到了“养生”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甚至从年轻人就应该开始做起。

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詹姆斯·弗里斯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一个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结论:

经常运动、不吸烟和控制体重的人,病态年限一般会被大幅延迟。

从现在开始,如何让自己始终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显示,在富裕国家,痴呆症正在成为衰老的主要风险。

60岁的老人患痴呆症的比例为1%,75岁的老人为7%,85岁的老人中有30%患痴呆症。

事实很明显,你的寿命越长,你需要的钱就越多

尽早规划个人商业养老金,是国家提倡和鼓励的个人行为。

一方面国家基础统筹养老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国家很清楚,国民预期寿命越来越长。提前为养老做准备,是一件势在必行、未雨绸缪的事。

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更多人会不健康的生活很长时间

养老金的来源有:国家统筹养老金、企业养老金和自己的私人储蓄(含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年金)

有多少企业会为自己的员工购买企业年金呢?

据人社部数据,99.7%工商注册的企业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国家统筹养老金制度只能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想要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想都不要想。

贾康在1月19日的第十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建议尽快提升养老金统筹机制,用南方多年的滚存结余调到北方,救燃眉之急

同样是经合组织的研究,随着人们的寿命更长,出生率却越来越低,国家在养老金计划中将发挥更小的作用。

储蓄的负担就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个人。

个人能怎么做呢?

延迟退休,工作到七八十岁,自己始终有收入,才能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

怕就怕不健康的病态长寿,没办法工作,没办法维持持续的收入。

而未来是否健康,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却并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够决定的。

长寿是确定的,健康是不确定的,那么面对这种风险的可能性,我们就有必要提前做好规划了。

没有规划好养老金的长寿,更应该算是一种诅咒,因为你会在退休以后,生活的很窘迫,甚至会丧失尊严。

而规划好养老金的长寿,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一个馈赠。因为他们可以构建出他们想要构建的养老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