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防老?人工智能或成老齡社會福音

最近熱播的《都很好》電視劇即將大結局,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不敢生病”、“老了沒人養”、“情感訴求強烈”、“醫療技術跟不上”等是常見的養老問題。老年人對科技產品的輔助功能要求較高,醫療需求強烈,還有隨之而來的情感孤獨問題。面對這些困境,在人工智能浪潮下,智能養老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人口老齡化現狀嚴峻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2.41億,預計到2050年前後,老年人口將達到峰值4.87億,佔總人口的34.9%。我國社會人口進入急速老化階段,養老需求暴增。老齡化問題,將是未來社會所要應對的重大挑戰之一。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將會在未來的老齡化社會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AI防老?人工智能或成老齡社會福音

AI能做些什麼呢?

老齡人口大幅增加,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智能化設備或將能夠解決,因老年人口增長,護工人員、養老機構等養老資源匱乏所帶來的養老服務供需問題,並且能夠幫助老年人擁有更美好的老年生活。根據功能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類。

1、智能輔助

AI防老?人工智能或成老齡社會福音

定位於養老服務的機器人,主要包括了移動輔助、衛生保潔、行動助力、洗澡清潔、健康體檢、輔助日常活動等功能,適合在老年人家中和養老院裡使用。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完成一些難以獨立完成的事情。比如智能家居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發了一款機器人活動支持系統,嵌入在智能家居中的傳感器能確定老年人的位置,瞭解他們正在做什麼以及何時需要日常活動的幫助。可以在房間中自行導航和繞開障礙物找人主人,提供有關如何完成簡單任務的視頻說明,甚至可以引導老年人使用藥物或廚房裡的零食等物品。

2、醫療看護

對於老年人來說,面臨的最大威脅來源於健康,AI在醫療領域的探索也幫助老年人在監測身體狀況、得到更好的醫護診療條件。

目前在醫療健康行業,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越發豐富,主要包含臨床決策支持、藥物挖掘、醫學影像、健康管理、輔助診療、醫院管理、疾病風險預測以及輔助醫學研究報告等方面。例如醫學影像AI,可以通過大量的醫學數據深度學習之後,輔助醫生讀取CT影像,早期的癌症篩查。

基於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可面向老人提供全生命週期電子健康檔案、實時監控分析、健康評估、疾病風險預警、個體化管理方案等應用服務,提前監測老年人的身體情況,提升健康管理能力。穿戴健康管理類的設備,可以評估預測某些病情的發作。

3、情感陪伴

除了身體健康方面,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情感問題更加值得關注。

AI防老?人工智能或成老齡社會福音

英國創業公司Consequential Robotics公司設計生產了一款陪伴型機器人MiRo,兼具檢測老人身體情況和預警的功能。MiRo的外型像寵物狗,具有基礎的情感陪伴和娛樂功能。MiRo配備的傳感器可以在你撫摸它的時候產生“情感連接”,這種物理意義上的連接會激發它的尾巴的晃動,看上去就是一隻正在表達快樂情感的小狗。

東京中央區的特別養老院Sliver Wing使用了有軟銀公司研發的機器人Pepper引導40多位老年人每天上午進行統一的健身操,還有一些可放置於桌面,供老人緩解孤獨的小型機器人,像海豹機器人Paro,它能最大限度地模仿真實的寵物和人互動。

另外,AI市場上比較火爆的智能音箱也可以憑藉其語言交互的優勢來和老人聊天。以色列Intuition Robotics的研究人員還開發了一款名為ELLI.Q的AI機器人,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慢慢了解主人,幫助不擅長使用新技術的老年人使用社交媒體,進行視頻聊天以及在線玩遊戲。它的功能設定,考慮了以老年人反應較為不靈敏為出發點的多種互動方式,比如身體語言、光線、聲音、語音等,讓機器更像一個關切老年人生活的好夥伴。

AI養老還有多遠?

目前,在機器人或智能設備領域,大部分入局玩家都選擇與兒童相關聯的市場,在老年人養老領域較為忽視,在技術上AI養老還並不十分健全。在產品的角度來說,目前還是一些高收入家庭以及商業化程度比較高的養老服務機構能承擔AI醫療產品的高價。AI養老想要普及仍需要經過一系列降低成本的研究使得產品更加親民。而且,很多產品還停留在“自嗨”的層面,並未擊中老年市場真正的需求,還需要更加關注落地應用的性能表現。

當前,人工智能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人工智能應用越來越廣泛,AI養老、AI金融、AI安防、自動駕駛等等,國內也隨之誕生了諸如曠視科技、商湯科技、極鏈科技Video++、依圖科技等優秀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縱有太多問題還需要克服,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AI養老將大有作為。除去政策利好、技術支撐外,不斷擴大的老年人規模、不斷增長的老年消費能力都將為破劇養老難題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