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二、施工準備

1、拌和站

1)選址

拌合場不得設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下風向要重點考慮避開人類活動密集區、養殖場及敏感植物類群;

設置在空曠、乾燥,並且具有良好的運輸條件的地方;供料半徑不得大於40km,應有足夠大的地方放置各種礦料;

具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配置幹砂、足夠的滅火器,保證意外時的應急處理;

料場應硬化,保證礦料清潔不受汙染。

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日本田中鐵工瀝青拌合設備

2)選擇適合工程需要的拌和設備。無論是採購或是調用,應選用能自動控制的間歇式拌和機(國際著名品牌),每個標段的瀝青混合料生產能力不得低於320t/h,並應滿足以下要求:

⑴ 冷料倉不少於 5 個,當集料分為 6 檔時必須配置 6 個冷料倉,嚴禁在一個冷料倉中 混裝 2 檔以上集料。設有料門,採用變頻或直流或電磁調速方式。倉上部有防串倉隔板,頂 部有剔除超限料網格。

⑵ 乾燥筒具有全自動溫控系統,控制誤差≤±5℃,燃燒器為全自動比例控制,調節比優於 1:4。烘乾筒出料口設置紅外或熱電偶溫度傳感器。

(3)熱料倉不少於 4 個,設置全程料位計或高低料位計,砂倉有熱電偶式或熱電阻式溫度傳感器。

⑷ 振動篩有較高的篩分效率(大於 90%),其篩孔規格與混合料類型相匹配。

⑸ 溫度計量系統計量準確度優於±1℃。重量計量系統準確度,骨料優於±0.5%,礦物填料優於±0.5%,瀝青優於±0.3%,纖維優於±1%。

⑹ 熱料配料誤差小,並能自動進行落差補償,配料誤差:骨料小於±1.5%,礦物填料小於±0.5%,瀝青小於±0.1%。

(7) 粉料倉不少於 2 個,礦粉、消石灰(水泥)分別存放。並設置兩套粉料添加裝置,保證礦粉和消石灰或水泥比例添加。

(8) 除塵系統為二級,第二級除塵系統為袋式除塵,第二級除塵系統設粉塵排放機構,能夠收集全部或部分粉塵,而不讓有害粉塵逸散到空氣中。

(9) 控制系統必須配置計算機控制系統,在拌和過程中可逐盤採集、存貯,並可打印材料用量、配比、溫度、拌和時間、產量等參數。

(10) 配備三個以上瀝青罐,改性瀝青罐應配備足夠的強制攪拌裝置;

(11) 攪拌設備安裝完畢後應由專業單位進行冷料標定、計量標定和溫度標定,並提供標定成果報告。

(12) 拌和時間根據攪拌設備結構參數,運行參數和混合料類型經試拌確定,混合料應均 勻裹覆。改性瀝青混合料和添加纖維的混合料應適當延長拌和時間。

(13) 瀝青採用導熱油加熱、普通瀝青加熱溫度不高於160℃,改性瀝青不高於180℃, 改性瀝青應有攪拌、循環裝置,避免改性劑離析。混合料生產開始前瀝青應加熱到要求溫度, 保證迅速、準確的噴入攪拌器。

(14) 拌和過程中逐盤採集並打印材料用量、配比、拌和溫度、生產率、拌和時間、加料 順序等參數,對各參數與混合料質量進行動態管理,並統計臺班總量,進行總量檢驗,當數 據有異常時,應停止生產分析原因。

注意事項:

⑴ 應對拌和機熱料倉計量系統進行調整並經計量認證,拌和機的瀝青指示用量和實際用量應進行標定,二者相差不得超過 5%。

⑵ 應按照攤鋪機攤鋪寬度和 3-5m/min 的攤鋪速度配置瀝青混合料拌和機。當採用2 臺以上拌和機時,宜使用同一廠商、同一型號的拌和機。使用 2 臺以上拌和機時,應分別進行生產配合比設計,保證其生產的瀝青混合料配合比一致。

3)拌和站主要設備

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4)工地實驗室

必需建立工地試驗室,配備按照規範要求進行面層材料質量檢測,配合比設計需要的 各種標準試驗和現場質量檢測。具有專業水平的試驗人員不少於 5 人。試驗設備經過計量單位標定,質量可靠,精度高。主要試驗檢測項目和主要試驗設備如下:

⑴ 瀝青:延度儀(不小於 100cm)、針入度儀、軟化點儀、閃點儀,薄膜烘箱等各 1 套

⑵ 馬歇爾試驗:小型瀝青混合料拌和機 1 臺、馬歇爾擊實儀 1 臺、馬歇爾試驗儀 1 臺、 恆溫水浴 1 臺、打印機 1 臺、冰櫃 1 臺、真空泵 1 臺、電動脫膜機 1 臺、其它附件若干

⑶ 瀝青混合料抽提試驗:瀝青含量測定儀

⑷ 篩分試驗:標準篩 1 套、檯秤 1 臺、電子天平多臺

⑸ 含水量:烘箱 1 臺

⑹ 密度試驗:浸水天平 1 臺、李氏比重瓶 2~4 個、網藍 1 個,最大理論密度儀(真空振動吸水)1 臺,氣壓表 1 只

⑺ 針片狀含量試驗:遊標卡尺 1 把

⑻ 壓碎值試驗:100~200t 壓力機 1 臺,壓碎值試驗儀 1 套

⑼ 壓實度(厚度)試驗:取芯機 1 臺,現場密度儀 1 臺,鋸切機 1 臺,鋼直尺一把

⑽ 抗滑性能試驗:擺式儀 1 臺,鋪砂儀 1 套或激光構造深度儀 1 臺

⑾ 平整度檢測:連續式平整儀或顛頗儀 1 臺,3 米直尺 1~2 把

⑿ 測量:水準儀和經緯儀各 1 臺,30 米皮尺 2 把

⒀ 路面彎沉檢測:彎沉儀 1 套,標準彎沉車 1 臺,表面溫度計 1 支

⒁ 滲水系數試驗儀一套

⒂ 溫度測量:數字溫度計、自動測溫儀若干

⒃ 計算機、複印機各 1 臺,化學藥品及其它輔助器具若干。

工地需要的其它設備應根據實際需要配備。

2、下承層

1)檢測驗收

保證下承層的各項檢測指標符合技術規範的要求,否則一定處理至滿足條件;

2)測量放樣

在交驗合格的下承層上恢復中樁,並加密為10m一個,複核水準點,並200~300m增設臨時水準點一個,根據中樁及攤鋪寬度定出邊樁(供支架基準線用)和邊線樁(為攤鋪機行走導線用)。

3)安裝好路緣石或培好路肩。

4)清掃下承層

在稍帶溼潤的基層上,按規定的油質、油量噴灑透層油。一次噴灑均勻不流淌,封閉交通,待其充分滲透或水分蒸發後攤鋪;或在下層油麵上噴灑黏層油後鋪築上層油麵。

在攤鋪之前根據邊樁,訂好可調基準線支架,按設計高程控好基準線,作為攤鋪機控制高程。

3、建立健全施工組織機構

勞動力組合表(按日產2500t生產能力計)

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4、前臺路面施工機械配套準備

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1) 攤鋪機

⑴ 攤鋪機要求

應配置2臺以上近幾年生產的同型 號國際著名品 牌高密實攤鋪機,發動機功率≥133kw,具有速度、輸料、料位、頻率、振幅、停機防降、起步防升等全自動控制功能;配 套兩縱一橫自動調平系統和接觸或非接觸平衡梁;分料螺旋直徑≥420mm,高度可調,工況 良好。

⑵ 注意事項

① 找平基準:下面層可採用一側鋼絲繩引導的掛線法高程控制方式,中、上面層宜採 用浮動均衡梁高程控制方式。

② 攤鋪機具有可加熱的振動熨平板或振動夯等初步壓實裝置。開工前,攤鋪機預熱0.5~1h,熨平板溫度不低於 120℃,不高於 150℃;

③ 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 20cm 左右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時掛空擋並輕微制動。

④ 攤鋪速度應與攪拌設備生產率協調,保持均速攤鋪,避免時快、時慢、時停、時走。

⑤ 螺旋布料器應連續輸料,料位高於螺旋2/3 位置且料位穩定。

⑥ 攤鋪機應具有足夠容量的受料斗,在運料車換車時能連續攤鋪。車輛交替卸料時,

應銜接緊密。攤鋪機收鬥時,不應等受料斗內材料全部用完再進行。

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⑦ 螺旋分料器的高度應與材料類型、鋪層厚度適應。螺旋分料器長度應能調整。

⑧ 按攤鋪材料特性和厚度調整工作裝置振頻和振幅。

⑨ 通過結構參數設置和運行參數調整避免攤鋪材料離析和溫度離析。

⑩ 攤鋪過程中,應進行過程質量檢測與控制,對鋪層厚度、橫坡、縱坡、接縫、表面 質量、離析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經試驗段鋪築驗證攤鋪機初步壓實的攤鋪層符合平整度、橫坡的規定要求後方可正式 投入生產。

2)壓路機

⑴ 應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步驟配備壓路機。

⑵ 為達到最佳壓實效果,應採用振動壓路機與輪胎壓路機組合。每個施工面壓路機的

數量與配置應滿足以下要求:

雙鋼輪振動壓路機:11~14t,3 臺,其振幅 0.3~0.8mm 可調,頻率 40~60Hz。

輪胎壓路機:26~30t,3 臺。 收光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8~11t,1-2 臺。 路緣石等邊緣處壓實用手扶式小型振動壓路機:1~2t,1 臺。

局部修補用振動夯板,質量不小於 180kg,振動頻率不小於 3000 次/min。

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3) 瀝青灑布車

⑴ 透層、封層、連接層和粘層必須使用瀝青灑布車灑布。瀝青灑布車應適用於噴灑乳化瀝青、熱瀝青和熱的改性瀝青。瀝青灑布車應計量準確,適用於 0.3~2.0kg/m2 的灑布量。

⑵ 瀝青灑布車應能加熱保溫,配備有分別計量各噴嘴灑布量的計量裝置,應備有可供更換的不同孔徑的噴嘴。應有調整噴灑高度、角度的性能。

4) 碎石撒佈車

防水層石屑撒佈應使用碎石撒佈車。碎石撒佈車必須採用自行式撒佈車,應能控制碎石撒佈量。

5) 運料車

⑴ 熱拌瀝青混合料應採用 15T 以上(雙後軸)較大噸位的自卸汽車運輸。

⑵ 運料車應備有覆蓋篷布,用以保溫、防雨、防汙染。

⑶ 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運量應較瀝青混合料拌和廠的拌和能力或攤鋪機攤鋪速度略 有富餘,其數量應保證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有運料車等候卸料,開始攤鋪時在施工現場等 候卸料的運料車不宜少於 5 輛。

6)灑水車

準備 8t 水車 1 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