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貝爾一年關店179家 銷售費60億增38%拖累淨利

曾計劃回A融資擴張的女裝知名品牌拉夏貝爾(603157.SH、06116.HK)被現實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

年報顯示,2018年拉夏貝爾淨利潤虧損1.6億元,同比下滑132%。隨著核心女裝品牌收入下降,這已經是拉夏貝爾連續三年淨利潤出現下滑。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與此前的高速擴張不同,拉夏貝爾去年罕見收縮了開店速度。此前公司曾在招股書中披露未來三年內將新增3000個網點。但截至2018年末,公司共擁有9269個線下零售網點,較年初淨減少179個。

但與此同時,拉夏貝爾仍然承擔著高額的固定成本支出,這也是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報告期,公司期間費用增加3.81億元,其中銷售費用增長至60.32億,增幅38.52%,佔當期營業總成本的比例達57.6%。

五大核心品牌僅一家收入增長

資料顯示,拉夏貝爾是國內第一家A+H股上市的服裝企業,也是La Chapelle、Puella、Candie's等國內知名女裝品牌的母公司。2014年10月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2017年9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上週拉夏貝爾披露年報,2018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76億元,同比下降2.58%;營業利潤-1.52億元,同比下降120.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億元,同比下降13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45億元,同比下降164.43%。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拉夏貝爾連續三年淨利潤出現下滑,也是公司首次出現經營虧損。港股上市後第二年即2015年,公司淨利潤達到巔峰6.15億元,此後一路下滑,2016年、2017年分別為5.32億元、4.99億元。

隨著業績走低,公司現金流質量也在逐步下滑。2015年至2018年,拉夏貝爾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0.81億元、7.5億元、5.57億元、1.58億元。

從營收結構來看,報告期內公司五大女裝品牌僅一個品牌收入增長,共實現營業收入81.76億元,同比減少4.7億元、下降5.44%,佔公司收入貢獻的比重由上年度82.77%降至80.36%。

其中,La Chapelle和Puella兩個品牌主要由於專櫃門店數量較多、受到百貨渠道下滑的影響,銷售收入分別同比下降11.94%、13.35%;La Babité和7m銷售收入分別同比降1.26%、0.68%;Candie's收入增長23.04%,收入貢獻由6.40%提升至8.08%。此外,由於男裝和童裝品牌收入貢獻較低,尚不足以彌補核心女裝品牌銷售下滑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末公司出資2090萬歐元完成對法國Naf Naf SAS 40%股權的收購。不過,因報告期內標的公司經營虧損,公司造成投資損失約703萬元。目前公司仍在推進對其剩餘60%股權的交割。此外,由於去年年末股市下滑顯著導致天津星曠投資的部分次新股公允價值下降,兩方面因素導致拉夏貝爾去年投資收益較上年下滑約5166萬元。

期間費用增長拖累利潤

營收增長得益於門店擴張,而在業績連年下滑的同時拉夏貝爾收起前期大肆開店的腳步。

數據顯示,2011年之前,拉夏貝爾僅有La Chapelle、Puella、Candie's 三個女裝品牌,門店數量1841個。彼時拉夏貝爾計劃迴歸A股,IPO募集資金4.05億元分別用於零售網絡擴展與新零售信息系統建設,招股說明書顯示未來三年將新增3000個網點。2017年底,公司經營品櫃數量達到9448個,全年淨增加541個。

然而,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拉夏貝爾共擁有9269個線下零售網點,較年初淨減少179個。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銷售增長乏力的同時,拉夏貝爾仍然承擔著高額的固定成本支出,這也是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

年報顯示,2018年拉夏貝爾期間費用同比增長明顯。其中銷售費用60.32億元,同比增長38.52%,佔當期營業總成本的57.6%;管理費用5.04億元,同比增長29.51%;財務費用0.53億元,同比增長216.42%。

而另一方面,隨著產銷量下滑,拉夏貝爾庫存量急速攀升。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存貨餘額達25.34億元,較報告期初增長8.1%,佔期末公司總資產、流動資產的比例高達29.16%、48.6%。

此外,截至報告期末,拉夏貝爾應收賬款餘額達10.32億元,同比減少2%,但佔期末公司流動資產的比例仍高達19.78%。

負債方面,截至2018年末,拉夏貝爾資產負債率達到59.01%,同比增長10.7個百分點。流動負債由上年末的37.35億元增長至47.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達到19.12億元,同比增長90%;長期借款也由上年末的零增至3.3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拉夏貝爾終止了11.7億元可轉債的發行。此前,公司還擬申請註冊發行不超過4億元的的中期票據或超短期融資券,尚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此外,公司還擬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簽署綜合授信協議,2019年度授信總額預計不超過50億元,在綜合授信額度範圍內辦理流動資金貸款、項目貸款、貿易融資等有關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