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扎根青训,我问你们你会让你家孩子不学习就去踢足球吗,如果不能何谈青训?

无威不至9


<strong>要搞好足球,肯定是要扎根青训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足球亦然。

只有大力培养足球人才,才能有更多的人才可供选择,才人都没有,去哪里选?

靠归化?这不是大海捞针嘛,终究是不现实。


不要说什么人种劣势,黄种人不适合踢足球之类的理由,那我们先不作太高要求,不和全世界去作对比,我们就和亚洲比,和同为黄种人的日本、韩国比,日本、韩国是亚洲劲旅,世界杯的常客,我们和日本、韩国还有一段距离呢!


看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国家有13亿人难道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吗?

其实这个逻辑有点滑稽,照这个逻辑,那中国样样都应该拿第一咯!那我也可以说,中国有13亿人,难道找不出一个人会造高端芯片的吗?

中国至今没有人获得奥斯卡导演奖,那是不是可以说中国有13亿人,难道找不到一个会拍电影的吗?

那中国乒乓球垄断世界冠军那么多年,那是不是剩下的国家也要问:全世界60亿人,除掉中国的13亿人,剩下的找不到一个能打败中国的吗?


拿人口基数来说事就搞笑了!不比注册人数都是在耍流氓!

你知道中国注册的职业球员有多少人吗?8000人,冰岛多少人?3万人,日本多少人?60万人,德国多少人?650万,怎么比?怎么踢,怎么赢?不是不选才而是没得选!

其实现在很多小孩报了各种兴趣班,钢琴、画画、游泳、跆拳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唯独没有足球。既然你的孩子不踢足球,我的孩子不踢足球,那20年后我们靠谁去赢得世界杯呢?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国内踢球的孩子这么少呢?

是因为踢足球费用太高了吗?是,也不全是!

首先,送小孩去踢足球,费用确实不低,这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但究其原因,真的是因为学足球费用太高了吗?其实不全是,你为孩子疯狂的报兴趣班、补习班、夏令营难道就不贵吗?不是有新闻说半年的工资都快养不起一个暑期孩子了吗?


那送小孩去踢足球,费用是多少呢?

以恒大足球新生的收费为例,一年学费是5万元,其中这5万元包括学费、营养费、陪读费、差旅费。按照目前的费用估算,培养一名球员的总费用在50万元左右。

对比一下兴趣班,拿钢琴为例,光是学费,一节课一小时一对一教学算300块好了,一个月八节课,一年算下来也要两三万吧,再说买台钢琴,起码也得好几万吧?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学钢琴怎么着也得几十万吧?更何况一般小孩还不止报一个兴趣班,另外还有各种补课费,还有那些把孩子往艺考生培养的,不是更烧钱吗?

也许又有人会说,踢足球的有几个能踢出来的?

那每年中戏、北影、上戏那么多艺考生扎堆报考,能红的又有几个呢?还不是很多人削尖脑袋往里面挤,不就是看中明星来钱快,收益高这两点吗?反正都是在拼,那为什么不把孩子往职业球员方向培养呢?万一成功了呢?现在国脚像浩林、郑智这些年薪都是破千万的哟!

区区50万,对很多有房有车的家庭来说,压力不大吧?

说了那么多,不要说让小孩不学习去踢球,就是课余时间去踢球恐怕很多家长也是不让的,别耽误我们补课啊!

其实真正的原因个人认为是:谁让考试特么的不考足球呢?我们向来擅长考什么学什么,没有我们学不会的,只有考试不会考的。

来恶搞一下,如果小升初增加一项足球考核,内容是:

1、10个点球必须罚进7个,而且有3个必须是以勺子点球的方式罚进;

2、停球离脚距离不得超过20厘米;

3、带球奔跑速度不得低于XXX米每秒;

4、定位球落点必须在XX米范围内。

等等项目,那中国的小孩还能不拼命练习吗?到时还怕没苗子选吗?各路专家大神培训结构还不得像雨后春笋搬的冒出来?房地厂商看到有利可图,估计都巴不得拆掉楼盘建足球场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要考虑基本国情。

最后我相信目前很多家长的回答都会是:送小孩不学习去踢球是不可能的,除非高考考这个,不然玩玩还行,耽误了功课那是绝对不行的。


苏牙的牙99


发展足球要扎根有青训这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光是足球,其他的体育项目或者是教育方面也都是需要从小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国足烂了这么多年。没少被骂,骂完球员骂教练,骂完教练骂足协,而且经常听到一些声音什么13亿人找不出11个踢球的,如果是外国人这样说可以理解,那是他不了解,我们自己还不清楚什么原因吗?人确实不少,但是踢球的确实不多,造成这个局面是有很多因素导致的。

以前条件差,但是在学校有很多踢球的,坑坑洼洼的操场,荒草丛生的操场都是可以看到有踢球的学生。这说明至少在以前是不缺少踢球的人的,缺乏的是系统的练习和正确的引导和硬件的支持。

回到问题中问的这个问题,你会让自家孩子不学习踢足球吗,这个问题我觉得问题不在学习不学习,而是在于是否让还在踢足球。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观念是必须要好好学习,以后才能找个好工作,才能有出息。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体育也是一个职业,也是一个工作,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比如我们的职业教育,说好听点上个中专技校学一门技术也能找个好工作,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实中没有几个人认同目前的职业教育的,更不要提把体育作为一种职业。

很多家长不愿孩子踢球,还有几个原因,比如我们实行了很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城里边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搞体育难免是会有一些危险的,就一个孩子的话,说实在的我也不愿意让孩子从事体育,至少一定不会是第一选择。还有就是我国目前的情况,搞体育意味着走上一条不归路,如果踢得好提出来了,这个没有问题,可以赚到大钱,如果踢不出来,意味着今后换行业还是很难的。还有就是退役运动员的待遇保障也不是很完善的。

我曾经一直认为02年世界杯是我们发展足球的黄金时间,可以借助首次打进世界杯的东风,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和校园足球,如果那个时候开始搞了,或许我们还是会错过06 10 14年世界杯,但是说不定18年我们就重返世界杯,2022年我们就再上一个台阶了,只是现实是悲剧的,90年代末新世纪初的时候国足已经烂了,根都烂了(足坛的腐败和黑幕)还怎么可能正常发展足球。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是实施我觉得有一个机会来到了,这几年的球市我们也都看到了,随着职业话深入,只要有水平踢足球是可以钻到钱的,如果再加强一下球员的伤病维护,退役待遇问题,我想会越来越多的人让还在踢球的。

接下来就是这么搞青训的问题了,首先硬件方面需要投入,每所学校至少要配备一个七人制室内或者室外足球场,小孩子还是先要从兴趣和简单的基本功方面入手的,没有必要踢11人全场的。一定要让教育部门认识到,搞足球,或者其他运动项目,包括艺术方面也是搞教育的,那么多人不可能人人都是读书的料,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的,学校可以搞各种体育兴趣小组,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的不同,发展不同的项目,各级政府可以搞一下市队,省队,一级一级选拔,选拔上的好苗子可以集中起来制定更合适的学习和训练计划,学习训练一样不能少,如果能踢出来,就踢职业,踢不出来的也不至于拉下太多的文化课。

发展足球不能有功利心,不要指望十年八年就发展上去了,至少也得十年靠上。


键盘侠也是侠


不请自来,请楼主原谅!

其实楼主的问题就是一个悖论!

青训就是让娃娃不学习???

说实话,参加训练的大多数娃娃,可以说是99.9%的娃娃都不能成为职业运动员!

哪么为什么要谈踢足球就是不学习?

学习和踢球有冲突???

当娃娃练习到12岁左右能够看出来有没得天份了!才能说选不选踢球作为人生道路!

还有踢球生涯毕竟只有二三十年!看家长和娃娃如何平衡!

现在的问题不是扎根青训,而是我们的选材、教练水平,年轻球员的转会制度、包括相关的赛事都不正规!(典型的就是出口转内销和以大打小)

青训成功不成功不应当是拿没拿冠军,应该是培养了多少球星!为什么大家都说根宝是真正扎根青训的?因为他按足球的规律在办事,出人才了!其他青训?比如山东没搞?绿城没搞?火车头?呵呵!

当然某些黑暗的不提了!


反曲袖卉


你会让你的孩子不学习,去跳水打乒乓吗?如果不能那没关系,中国的跳水、乒乓依然会屹立世界之巅,成为万人敬仰的体坛梦之队。



如今中国足球屡战屡败成为习惯 ,人人都愿意将原因归结为足球人口 ,确实,在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下,足球人才易于涌现,足球氛围容易高涨 ,但目前各级国足的成绩显然已超出了人口匮乏的范畴,触及了球迷容忍的底线,并不能简单地以足球人口来掩盖一切,因为在足球人口之外另一要点,青训质量上,中国足球已远远落后。

仅有的足球人口中不是说没有人才,但让人才接受低水平的青训,近乎原始的操练,各种“铲他,铲他“的野蛮呼叫,以及为了成绩可以不顾一切的各种或明或暗的操作,我们能培养出的也只能是中超球场上各种飞身铲抢、力量强于技术的笨拙表演。

扎根青训需要两条腿走路,足球人口及培训质量,而目前最大的问题并非足球人口的稀缺,而是培训质量的低下,缺乏质量妄谈人口的论调,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尼罗河大球场


这个问题一针见血,青训口号喊得太响亮了!

孩子从早上7点多在学校坐到下午5点多,晚上回家写作业写到11点多,周六日还有各种补习班,这不是一天的量而是十二年。

这才是咱们五人以上有身体接触的体育项目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


鸡彩人生


问问题的脑子有坑吗?谁说青训就是只踢球不学习了?学习之余培养足球兴趣,学习基本的技战术,起码义务教育阶段不可能脱产只练足球的!我觉得青训最关键的是发展广泛足球群众基础,扩大足球人口!这才是青训!


羊肉泡馍112309327


问题很可笑。你的想法能代表大家吗?是不是国外的比中国足球队强的都是人才济济。别忘了人家谁便组织一个业余球队都不怕中国足球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