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南京有可能跻身中国十强吗?

葉夜love


北济南、南南京,两个人口、经济大省省会城市,在省内首位度较低,近年先后提出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先后提出北跨拓城,进入拥江(河)发展时代。

  • 人口

  • 地区人口

  • 省会城市人口占全省比例,济南市、南京市均较低。
  • GDP

  • 地区GDP

  • 省会城市GDP占全省比例
  • 济南市,山东省省会,主要发展黄河南岸地区,提出北跨黄河拓城,由黄河沿岸城市迈向拥河发展时代。

  • 南京市,江苏省省会,主要以扬子江南岸秦淮河地区发展为重,当前提出北跨扬子江拓城,由“秦淮河时代”迈向拥江发展的“扬子江时代”。

  • 两个城市均提出强省会模式,在区域人口、经济优势基础的支持下,潜力巨大。

大区地位

<strong>

  • 经济区

  • 军事区

  • 大区中心城市争夺

  • 山东省支持青岛市发展海洋型国家中心城市

  • 江苏省支持南京市发展长三角创新型国家中心城市

  • 几个经济、军事大区国家中心城市分布

  • 中部战区、北部沿海经济区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为北京市、天津市,区间内青岛市依托山东省人口、经济及北海舰队司令部、北部战区海军司令部、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济南市的支持,申报成功的几率很高。

  • 北部战区、东北经济区,沈阳市具有绝对优势,北部战区机关驻地、北部战区联勤保障中心,沈阳铁路监管局、沈阳铁路局驻地等优势,申报成功几率非常高。

  • 黄河中游经济区、中部战区,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为郑州市、西安市。

  • 西南经济区、西部战区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为重庆市、成都市。

  • 南部战区、南部沿海地区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为广州市,特区香港市。

  • 东部战区、东部沿海经济区,长三角城市群已经确定国家中心城市为上海市,与其他大区比较相对单薄。

  •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区国家规划

  • 南京市以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及大学、研究机构、区域人口、交通、经济等优势,申报创新型国家中心城市优势明显。

南京市,本身就是全国十大城市之一且发展后劲十足,战略地位突出,综合实力跻身十强没有问题。

  • 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改革开放阶段依托进出口贸易和外来打工人口高速发展经济的城市将迎来挑战。


  • 人口回流明显,户籍人口占比高的城市表现出强大底蕴。
  • 流动人口占比较高的城市,在房价飞涨、子女教育陪伴孤怜、新增流动人口减少等不利条件下,劳动者将出现新选择,企业因人工成本,青年劳动力流向选择主营业务转移。
  • 具有政治、军事、交通、医疗、教育、历史、文化、金融等综合性中心城市,依托其综合实力将快速进位。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作为一个专业经济领域学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南京目前的实力肯定是居于前十的,这里是值得综合实力,虽然GDP苏州目前比南京高,但加上科教文卫医疗交通等各种因素,南京肯定是在苏州之上,除非苏州的经济规模有足够的差距超越南京,可以不是。南京也是破万亿的大都市,不像沈阳、西安等这些昔日的中心城市那么没落。南京无论经济还是文化教育都发展的非常出色,作为江苏省省会,承担了经济大省的行政功能,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南京大都市圈,包含了安微部分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综合排第二的,杭州很有可能超越南京,但杭州目前也是前十的,所以杭州的崛起本质上不影响南京全国前十。只有十名以后的超越才能对南京有危险,仔细考虑排名,前十中基本都不会跌出前十,基本都很稳。假设目前南京以最差的第十位考虑好了,那么目前第十一和第十二,应该是苏州和青岛之中选,这也是从经济以及综合中考虑的。苏州和青岛目前经济也处于瓶颈状态,国家后期定位还是从进出口转向内需拉动,有利于省会综合性城市发展,所以南京未来前十很稳定,个人觉得南京和武汉、成都、杭州这四个属于一个级别的省会,孰强孰弱很难评说。这里也只有杭州属于四位区号,说明杭州曾经不是国家重点定位的城市,能在今天逆袭也是证明了杭州的实力。

所以我的结论是:未来十年,南京稳稳的中国十强。

欢迎大家阅读点赞评论关注,我是阿力品百城。


旭峰观世界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三国时期建都建邺开始积累起来。可惜六朝来讲普遍非盛世王朝,历史沉淀还是有一些的。现在以gdp来看基本在十名开外一点,但是gdp不能完全衡量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像无锡苏州都比南京高一些,但属于工业附加值较高的城市,比较偏科一点,均衡度不够。

南京的位置比较尴尬,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在前,后有合肥,各有吸引力,南京夹在其中有点不上不下,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首选上海高端制造业苏州无锡招商引资积累很深,又有完整产业链,杭州历来不遑多让,合肥半导体新兴产业追赶很快,所以长三角经济带活力很强,南京还是要突出好定位,前途还是有的,关键看新兴产业和商业的发展,台积电不是选址南京了吗,台积电还是很厉害的,有独步全球的杀手锏的。如果更多的ICT产业形成积聚的话还是很光明的,只不过目前来看合肥武汉未来优势很大。那么商业的话,最大的劣势是离上海太近,自身饱和度需要人口支撑。南京高效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如果能留住高端人才,找准定位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在服务业领域突破形成几个点还是有戏的。

长三角的问题就是辐射效应带动肯定差不到哪儿去,但要想突破到顶端竞争又很难。但不管怎么说南京和杭州还是仅次于上海的全领域综合实力较强的,各方面比较平衡的。这个情况和珠三角广州的处境有点类似,但广州底气还是很足的,而且自身的服务业链条比较完整。总之,对老百姓来讲,高附加值产业和高度繁荣的商业对收入的增加值贡献最大,城市的宜居度南京不算太有优势,产业的突破和人才的吸引力决定未来能否跻身前列。


Vettel233


未来十年,南京能否进入十强,这个问题只能是做些理性的分析,至于能否实现,还是拭目以待。我认为有可能。

一:长三角发展己上升为国家战略,南京作为长三角唯一特大型城市,有责任,有担当。

二:省委省政府已将南京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作为重要议事曰程,正努力提高南京的省会首位度。

三,南京及时修编了总体规划 ,把江北新区作为第二主城,发展主体突出,发展方向明确。

四,一系列重大举措落地生根,江北高铁枢纽,宁淮高铁,宁滁蚌高铁,宁扬城际乃至于沿江高铁及城际的铁路、过江通道规划不仅出台,而且有的已经开始实施,交通在提速。

五,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和技术的招引政策 ,只要南京充分发挥科教资源的优势 ,南京正在上升的发展势头必定有预期效应。

六,南京都市圈的作用及南京的引领是个重要课题,因为南京都市圈中有四个是安徽省的,如果发挥得当,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运河之杨


不知道这种问题是如何出现在悟空问答上的,你只要知道,南京再怎么样都带是一座带有“京”的城市。


南京最令人诟病的就是GDP总产值,比如说GDP没有其他省会高等等。多但是熟不知南京占地面积是全国省会倒数第二,人口基数也只有区区800万人口。如果论人均产值绝对是高过诸如武汉、长沙、成都等。



实际上南京本来就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后第五城,条件成熟完全可以跃居第四。南京拥有众多的有利条件,比如985,211,国家中心城市,交通便利,有几个城市敢说在科教文卫全方面超过南京的?要知道南京可是综合实力最强江苏省的省会。广东都能都能砸出两个一线城市,江苏凭啥不能。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南京该怎么发展,而不是南京能不能发展。


南京小欧


虽然不是南京人,但是说实话,南京的确低调的和实力不符,大多会有错觉认为南京经济不行,GDP总量比武汉成都低,实际上南京的经济很强,不管是商业还是旅游业都是全国靠前的,南京的城市太有特色了,山水城林,自然环境上优势也很明显,唯一缺憾就是人口少,但科教实力很强大。国内某些地方自认为GDP比南京高一点就开始各种踩低南京,其实这是一种自卑和自弱的表现。


doido


2019年1月5日,南京市委书记报告说国务院已经支持南京国家中心城市,写在南京2018到2035的规划中,2035规划现在在公示阶段,24号以后报中央批,铁板钉钉通过,就算以前不是国家中心城市,南京的综合实力早就是前10



milk馥芮白


你是闹着玩的吗?




权倾霸道


被各大规划绕开、老龄化最严重、人口流入接近0的江苏,大概率走下坡路!

[人口危机] 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6月,江苏省共出生38.3万个婴儿,比前一年同期减少5.6万个,减少12.8%!新出生人口持续减少,人口拐点不经意间已到来。

以下重要规划全部绕开江苏:

9个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11个自贸区: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

5个左右的自由贸易港(自贸区升级版):上海已初步成型,另外天津、陕西、浙江、厦门正在积极申报。

6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雄安。

5个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3个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合肥。

3个“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武汉、重庆。

10个"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西安、兰州、西宁、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

东部3个经济强省。山东省:济南青岛2座副省级城市;浙江省:杭州宁波2座副省级城市;江苏省:仅南京1座副省级城市(2019年1月9日,济南合并地级莱芜市,致使江苏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沦为全国省会首位度倒数第一。今后,它必将与江苏貌合神离,心向安徽,导致江苏只能依靠剩余12个不入流的地级市参与全国顶尖城市竞争)。

当前,各大城市人口掠夺战已经打响,在老龄化严重的今天,人口决定了发展。江苏人口形势日益严峻,究其原因:一是群山无峰,没有明星城市集聚不了资源,吸引不了外省人才,留不住本省人才;二是自宫式的中考、高考制度让深受其苦的年轻人往外跑,也让在江苏发展的外省人不敢落户。

2017年,济南市一把手在山东两会上极其悲愤的发言:山东经济实力雄厚,但群山无峰,缺少一个带动力强的核心城市。未来各省间的竞争,就是城市群的竞争,或者说是核心城市的竞争。郑州不久前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分析周边郑州、合肥,还有远一点的武汉、长沙、成都、贵阳,这些近年发展迅猛的城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所在省份举全省之力发展,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来的,我们不集聚,就会被别的城市集聚;机遇是抢抓出来的,我们不去抢,别的城市就会去抢。

而江苏13个市互不认同,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内斗省,实质是互相制肘,谁也见不得别人好,在城市发展中内耗相当严重。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江苏注定更加被动。

几年前,江苏GDP总量差点一举超越广东,直到差距拉小至600余亿。后来广东初步转型成功,迎来现代发展“第二春”,再次发力拉开与江苏差距。据悉,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反超江苏六个季度,将总量差距拉开至4000余亿,2018年差距更是扩大到6000亿,令大众反过来觉得江苏怕是变成“江输”。

江苏老龄办透露:30年后,江苏不到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实际上按照现在几乎外来人口0流入,本省平均结婚年龄达到34岁,普遍不肯生二胎的现状,老龄化问题只会比预测更严重更提前,到时很可能满省皆是白发人。再看“平均主义”发展模式,仅凭江苏一省之力,且正在被各大规划绕开的情况下,十年后,最大的可能是均衡发展成13个三线城市,随之人口外流进一步加剧,继续退化成13个四线城市。

年轻人,毕业后的首选城市很重要,一次的选择很可能就是一生,一定要慎重!当前是城市格局大变动的时代,已经错过了北上广深,千万不要再错过目前有政策、有定位、有地位,未来必将在国家支持下晋升一线的新贵城市。











浙A太牛cool


究竟谁才是江苏的首位度?

改革开放已来,江苏经济的辉煌是什么?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外资高地、民营经济半壁江山、率先转型升级…… 还是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园区经验…… 这些无不是苏锡常强势崛起和引领,毫无省会南京啥事!

南京,副省级城市、强省省会城市、高校云集、高铁环绕…… 无数的光环和优势,却造就一个靠全省供养的惰性懒儿…… 这样的城市没有任何资格谈“首位度”,那是拔苗助长、对全省的亵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