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有什么区别?分别适合什么样的人群投资?

头条理财


很多机构和媒体把基金定投描述成通过定期定额傻瓜式投资就能获得高回报的投资方式,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最近几年,随着基金公司开发出来的基金产品越来越多,基金定投正在变成一门“易学难精”的学问。

刚好今天这个题目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下定投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的区别来探讨下基金定投里的很多问题。

定投之前我们要弄清楚定投基金到底投的是啥?

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这两类基金看上去都是投资股票的基金,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说,购买这两个基金其实是在买完全不同的产品。投资股票基金投的是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而投资指数基金投资的是基金公司的“量化分析”能力。听到这里,很多人会一脸懵逼,啥,我不是买的基金吗,怎么变成买能力了?各位稍安勿躁,听我细细道来。

买基金买的其实是基金管理公司的能力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身边有一些炒股很强的大神,这些大神每年能获得很丰厚的炒股收益,大家就想把钱交给大神打理。但是,强如巴菲特也会在某个时期亏钱,万一亏钱了还要安抚投资人,几年投资下来,如果收益率不高拿不了多少分成,如果收益率很高大神靠自有资金就能赚很多钱也看不上分成这些钱了,这就导致代客理财成为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大部分真正能从股市赚钱的大神是不屑于打理我们的钱的。

而对于投资小白来说,找高手帮忙炒股的需求是很强烈的,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市场上就出现了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怎么运作呢?公司把愿意拿钱出来找大神炒股的人汇总到一起,再由他们出面去找一些大神来炒股,让大神来管募集到的钱。完成这些工作后,由基金公司负责日常的运作管理,比如计算这些钱到底赚了多少,跟投资人沟通为什么这段时间会亏钱等等。

这样,基金投资人的投资需求就能被满足了,大神也可以通过炒股获得一大笔佣金同时还不用管跟投资人沟通这些破事,基金公司通过服务投资人跟炒股大神获取服务费(2%左右的管理费),大家各取所需,一举三得。

了解了基金公司的运作原理后,我们就知道了,我们买基金其实是买的基金公司的管理服务能力和大神的炒股水平。

运作股票基金跟指数基金需要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

那么股票基金跟指数基金有什么大的差异呢?

我们说的股票基金其实是主动型基金,而指数基金其实是被动型基金。好像还是有点抽象,我再展开一点。

还是上面大神的例子。

股票基金赚钱与否看管理人的投资能力

股票基金找过来的大神,自己炒股能力很强,能根据市场的情况判断买什么股票,每只买多少,什么时候空仓什么时候满仓他自己都有能力来把握。大神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穿越熊牛,大跌的时候少亏,大涨的时候基本跟上市场的涨幅。所以,股票基金能不能赚钱,看的就是这个大神的投资能力。

指数基金赚钱与否看指数编制公司的量化能力跟公司的跟踪指数能力

指数基金不信世界上存在这么屌的大神,他们觉得只要能比市场上大部分股票跑的强就很牛逼了。所以指数基金公司喜欢找一些很擅长金融数学、风险管理的人来构建一些股票组合,通过这些股票的组合来跟上甚至超过市场的平均涨幅,这种股票的组合就叫指数。

但是,基金公司一算账,指数基金没办法收太多钱,因为管理费托管费这些收太多了,指数基金就没办法跟上编制指数的涨幅,跟不上指数的指数基金可是要砸牌子的。基金公司转念一想,如果能把花钱请高手来构建指数的钱省下来,就可以降低很多成本了。怎么办呢?基金公司想了想,既然自己可以帮别人炒股,那基金公司可以找人编制指数啊。于是就出现了像MSCI(明晟),中证指数基金公司这样编制指数的公司,由这些公司召集学霸们来编制指数,再卖给基金公司来跟踪。(你看,搞金融的人就是擅长外包。)

这样的话,指数基金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就变成一个不用承担风险躺着赚“小钱”的生意了。指数是这些指数编制公司编制的,基金公司只要照着抄作业就好了,只要基金能跟上指数,下跌上涨都是市场的原因,亏钱了你投资人别赖我,赚钱了你也不用多分我,我只赚点管理费跟托管费的小钱就可以了。所以,指数基金的管理费跟托管费都很低。虽然比例低,但是只要规模做大依然很暴利。

投资股票基金看管理人,投资指数基金看指数长期表现,看估值水平,看熊牛,看......

从上面的简单介绍里,我们可以确定2个事情:

  • 股票基金是由大神操盘的,如果大神足够牛,牛到足够能穿越熊牛,我们只要有钱了,就把钱交给大神管理就可以了,省心。

  • 指数基金的目的是跑赢大盘,所以,走势跟大盘是高度重合的,熊牛市的基金净值波动也是很大的,所以,买基金的时候也要在熊市的时候买,牛市的时候卖,卖什么指数,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很多了,操心。

显然,定投股票基金跟指数基金也就变得很不一样了:

如果股票基金管理人水平足够高,我们在定投的时候是可以长期定投不中断的,而指数基金定投的过程中我们要自己来判断现在指数是不是高估了,要投还是要赎回。显然,投资指数基金对投资人来说是有一些要求的,你至少得看懂现在是低估还是高估,进一步你还得能判断现在是熊市加大投入还是牛市慢慢赎回。

股票基金适合投资新手,指数基金适合稍微有些基础的老手

了解完股票基金跟指数基金投资的要求后,我们就能区分出来两者适合的人群了。

股票基金比较简单,你只要学会怎么判断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就可以了,这里有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就看3个:

  1. 基金经理任职的时间,老换基金经理的基金投资能力无法识别,不能买
  2. 看基金的长期业绩,5年以上长期能跑赢指数的才比较有价值

  3. 不要害怕净值太高,我举个例子,基金成立时净值是1,如果涨到2,表示帮投资人赚了一倍的钱,如果跌到0.5,就表示这个基金经理把投资人的钱亏了一半了,显然净值越高越好

所以,对于投资新手来说,只要严格按照这3点去选基金,再去定投通常不会错。

而指数基金就复杂很多了,虽然指数基金看起来很简单。

指数基金复杂在哪里呢?

  1. 上证指数从05年998到现在3000年,14年才3倍,表现不好。长期定投这样的指数,收益会很有限。

  2. 上证指数在07年跟15年都有大行情,如果在这2个高点清仓重新定投,收益率至少提高2-3倍,这就需要投资人择时。

  3. 指数越来越多,行业指数,综合指数,指数的编制规则差异很大,如何挑选指数基金很有技术含量。

显然,要在指数基金上学有所成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要想在指数基金上获得较好的收益,需要花时间,这个活只适合老手。

从两者投资的复杂度上就可以看出来,股票基金适合的是新手,而指数基金适合的是老手。


然而,人生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基金定投也是一样的,定投股票基金,你很难找到这么强的大神,像过去十年最强的徐大神,你只能在监狱里找到他。而定投指数基金,光判断指数估值是高还是低就难倒了一大片人,更不用说择时、趋势判断了。要想获得更好的收入,还是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金融笔记


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用一个简单形象的比喻,就有点像我们去餐厅吃饭时的两种选择:


一种是看着菜单点菜,根据你的喜好、餐厅的特色等等,自己做主搭配组合。如果是很会点菜的人,既能掌握好预算,又能考虑荤素搭配,还能把量控制好,不会不够吃,也不会剩下。如果是不会点菜的人,很可能这顿饭钱吃得太贵了,或者营养不均衡,又或者点得太多吃不完。


另一种就是餐厅搭配好的套餐,有荤有素,营养均衡,分量正好够一个人吃完,价格也很实惠。懒得点菜或者不太会点菜的人,选套餐就省心又省钱。


股票型基金呢,就是前面一种,看着菜单点菜。


这类基金有一个专业的管理人,主动去做行业、公司的研究,自己选时机,选股票。他们是主动去管理基金,就像主动点菜一样。


结果呢,有些特别厉害的管理人,在某些年份就能取得非常高的年化收益率,也有的管理人,业绩表现很不理想,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亏了不少。


这种类型的基金,有一个职业的基金经理,主动去做选股择时,具体什么时候买,买什么品种,什么时候卖掉,都是基金经理来做出判断。


所以,去买这类基金,能不能赚钱,关键是这个基金经理的水平。这个点菜的人如果水平高,你就能赚到很多钱,如果他水平不行,你就要亏钱。


指数基金,就是后一种套餐方式。


指数基金也投资股票,但是它不做主动的选择。指数基金就根据指数的成分股,像做套餐一样,不考虑个人的喜好、餐厅特色,严格按照固定的搭配来买股票。


这样,指数基金的业绩,会跟指数的表现非常接近。比如博时基金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就是按照比例,投资了沪深300指数里的所有成分股。


所以,指数基金被归类为被动型基金。


这两者的区别,主要是3个:


1、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指数基金更专业。


前面说了,主动型股票型基金的业绩怎么样,主要看基金经理的能力。


但判断基金经理的能力,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难的,只有专业级投资者,掌握了大量关键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对来说,指数基金的选择就很方便,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判断。


比如估值工具。


指数和股票一样,都在低估、高估和正常估值的情况。


低估,你可以简单理解成价格便宜,高估就是价格贵。这样一来,我们什么时候买,怎么选,就很简单了,看估值:估值低,说明便宜,可以买;估值高,说明贵了,那就卖掉。


这是指数基金赚钱的基本策略。


很多网站和公号都会定期计算各种指数基金的估值,可以直接用,一般用不同颜色来代表了不同的估值区间。


2、股票型基金的费率比指数基金贵。


管理费是基金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主动型基金一般会收取基金规模的1.5%作为管理费。比如,你持有一个10000元的主动型股票基金,那每年就会被收取150元的管理费。


而指数基金管理费率就比较低。通常管理费率在0.5%左右,也就是说持有指数基金1年,只要50元的管理费。


别看这些小小的费率,在长期投资的过程当中,各种费用也都是成本。


成本高、时间越长,你被蚕食的收益就会越多,最终你真正能获得的收益就越少。


3、股票型基金的买卖时机比指数基金难判断。


主动型股票基金其实很难判断买卖时间点,因为持有品种有短时间变动,我们不可能马上就知道基金经理又买了哪些股票,卖了那些股票,没法及时掌握基金的情况,就没办法做出正确的交易决策。


比如你看这个基金业绩排名垫底了,把它卖了,可是你不知道刚好它的基金经理转换了风格,或者另一个能力强的基金经理接手了这个基金,结果它之后的业绩大幅改善。


或者,你看到基金涨得很快,下手加仓,结果基金经理已经开始卖掉股票,落袋为安了。这一波,你就又做错了。


指数基金就不一样了,它的成分股是非常明确的,不会变来变去,基金经理也不会经常调仓。


你只要关注指数的涨跌,就能知道基金是个什么涨跌情况了。


那么,我们买基金应该怎么选呢?


只要你不是专业的投资人,我建议大家投资指数基金更好。


因为,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长期的市场监测数据都显示出一个惊人相似的结果:

指数基金的长期收益,是跑赢了市场平均收益的。


巴菲特甚至跟主动型基金经理打过一个10年的赌约,他说,拉长了看10年业绩,我打赌指数型基金一定是跑赢主动型基金。


有一个基金经理不服,出来应战,说那咱们就比比。


10年之后的结果,证明巴菲特赢了。不管是巴菲特,美国的公募基金之父约翰·伯格,推荐给普通人投资的唯一一个基金品种,就是指数基金,他的推荐理由,和巴菲特一样。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人应该选主动型基金呢?


至少是半专业人士,至少要有比普通人更牛的资源和渠道,能比别人更了解基金和基金管理人,能看懂团队的策略、风格,并且还要足够信任这个基金管理人。


你还得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管理人的情况,甚至要通过金融机构,去听这个管理人的路演情况。


能做到这几点,主动型基金才可能是你更好的选择。


万能的老左


定投股票基金和定投指数基金最大的区别是定投过程的舒适度差异非常大,即使最终拿到的收益差不多,但定投股票基金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1.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的区别。

股票基金是基金的大部分钱用于投资股票,少部分资金投到其他领域,就相当于自己把钱交给了专业炒股能手,帮自己炒股,赚了钱自己拿大头,基金经理拿小头。

与股票基金不同,指数基金不是拿去直接购买股票,而且购买的某种类型的指数基金,比如上证50指数基金,它是购买的由50只排名靠前的股票组合加权计算后的指数值。

由于指数基金购买的是一堆股票组合的加权平均指数值,故其波动性会小很多。而股票基金则激进很多,类似于自己炒股,波动性非常高。二者在定投收益上表现有可能差异不大,但过程截然不同。

2.定投股票基金与定投指数基金的区别。

定投股票基金就是选择好一只或多只股票基金,每个月定期投入一定额度的资金,不断投入持有,直到卖出。定投指数基金就是目标物是指数型基金而不是股票型基金。通常不建议同时定投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

3.二者适合人群风险偏好的区别。

通过上述分析,定投股票基金的波动性明显要高于定投指数基金,尤其在股票大跌的时候,定投股票基金甚至可以亏损超过50%,而定投指数基金相对波动小很多。

定投股票基金适合于具有一定股票知识理论,并且心理承受能力强的投资者,他们风险偏好等级高。而定投指数基金则适合普通投资者甚至是金融小白,这是我最为推荐和鼓励的一种长期投资方法。

简而言之,定投股票基金就像坐过山车,充满了惊险和刺激。定投指数基金就想坐飞机,稍许会碰到气流,但总体舒适度很不错。前者适合于风险偏好高的朋友,后者适合风险偏好中低的朋友。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知识,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关于定投股票基金还是指数基金的区别,更多的可能只是理论上的区别,实际投资过程中收益率差别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基金定投,有一条微笑曲线。如果简单的用一句话来介绍,就是持续投资,直达股市回暖获利了结。市场上有很多对于基金定投的介绍,个人窃以为都没什么用,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

基金定投也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有定期定额投资。另外有一种投资方式也热门,俗称智慧定投,在高点少买入,低点多买入。小编有一个问题,安知高点不会再高、低点不会再低?

回到主题,为什么说基金定投选择股票基金或者指数基金差别不大呢?如图所示,从数据上来看,定投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获得的收益率有高有低;甚至是定投长期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基金收益也不一定高。

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在没有对基金定投进行大量的、充分完整的、有框架的数据分析之前,过分纠结于选择定投怎样的基金是没有意义的。芒格有一句话,意思是投资需要精确但是做不到精确。 如果是我个人选择,我会选择一个沪深300指数基金定投。



私行小学徒


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都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定投,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操作方法也不太一样,说说我的看法,希望对您你帮助。

两者的概念

所谓股票基金是指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持仓比例不低于80%的基金,由于持股比例比较高,因此风险和收益预期也非常高,投资收益往往和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高度相关。

所谓指数基金是指以追踪指数涨跌为目标的基金,基金经理通过选择部分或者全部成分股票,以期达到与指数相同涨跌幅度的基金,也属于偏股型基金。

两者的区别

这两种基金最大的区别就是基金经理对所持基金的管理方式和投资目标是不一样的,股票型基金又称为主动管理型基金,就是说,基金经理要根据自己的投资思路和风格不断调整持仓,使得基金净值能够不断增长,达到使投资者资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指数基金则称为被动管理型基金,基金经理只负责追踪指数,不关注基金净值涨跌,要想赚钱,需要投资者自己去选择买卖点。

除此之外,他们的区别还有,股票型基金管理难度大,基金经理一般只管理1-2只基金,不同基金收益差距大,交易费用差别也比较大,好基金少,选择难度大。

指数基金管理难度小,基金经理往往同时管理多只基金,基金表现大致差不多,同类指数基金可选择性不高。

适合的投资人群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股票基金选择难度大,选择完成后管理权交给了基金经理,投资者不需要对基金进行过多操作,只要达到收益目标后赎回就可以了。所以,股票型基金更加适合缺乏股票投资经验的人。


指数基金正好相反,基金选择难度小,但是选完基金后,自己要跟踪基金净值变化,根据指数涨跌进行止盈卖出,需要投资者判断买卖点。因此,指数基金适合一些具备一定股票投资经验的人。


互金直通车


这算是个经典问题,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的区别,其实就是所谓的“主动型”和“被动型”的区别。(也叫积极型和消极型)

首先,立足的理论基础就不同。

选择指数型基金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是指资产的现有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相关信息的资本市场。

按照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种类,有效市场分成三个层次:弱有效市场、半强有效市场和强有效市场。在弱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包含所有以往信息,也就是说用技术分析就无法取得超额收益了;在半强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不但包含所有以往信息,还包含所有当前信息,也就是说用基本面分析,也无法取得超额收益了。而在强有效市场中,连内慕信息,也无法取得超额收益了。

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基金投资管理分为主动型(积极型)和被动型(消极型)两类。普通的股票型基金也就是所谓的积极型,就是认为市场是无效的,可以通过选股、择时、资产配置等一系列手段,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超额收益。

而指数型基金,也就是消极型,则是认为,市场已经是有效了,与其自己瞎胡折腾,倒不如通过追踪一个市场指数,来获得市场平均收益。

其次,费率不同。

普通股票型(积极型)基金,管理起来是比较复杂的,所以他们收的各项费用也较高;指数型基金,不用太操心,相对的费用也比较低。不要小看了费用的意义,各项费用的意思是包含,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等等。

除了费用低,指数型基金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不折腾,积极型基金为了获得超额收益,需要经常的买卖股票,各位应该明白,买卖都是有成本的,而这份隐形成本,最终还是要由各位投资人共同承担。这个成本一年大概是0.5%-1.5%左右。加上上面所说的每年固定的持有成本1.75%,合计大概成本是在2.25%-3.25%之间。

要知道市场波动有高有低,熊牛交替,版块轮动,从长期看,能有持续跑赢大盘是相当难得一件事。而相比于那些厉兵秣马的同行,指数型基金已经抢先获得3%的成本优势。

《有效资产管理》中有一段话,非常能说明问题:“对于大市值基金,这意味着指数型基金将会带来1.6%的额外收益,也即一个标准差的超额收益,即指数型基金会击败84%的主动型基金。拥有3.2%优势的小市值基金或外国股票的指数型基金在25年中将会击败97%的主动型基金。拥有更高几个百分点的新兴市场指数基金将会击败所有同类的主动型基金。”

第三,持仓的风险代价不同

指数型基金是一种更为稳妥的投资方式,不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而是为了避免决策失误,放弃了对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追逐,规避了小于平均收益的风险。

有句话叫“指数没有翻不过的高峰,但是个股不一定。”

指数的意义在于通过大量低相关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大大降低了非系统风险对收益的影响。

个股有着种种无法复制和重现的突发风险,但指数包含的股票很多,分散下来,使得指数作为一个整体,不会因为某些个例而遭受无法弥补的重创。

即使现在看起来遥不可及的6000点,也不会是沪指永远不可企及的历史绝唱,大概率来说,只要经济正常发展,总有一天,沪指会把越过高峰,6000踩在脚下,那时候回望6000,就宛如现在回望2001年的2245。

但是个股则不一定,比如,一个在48满仓了中石由的股民,哪怕有一天,指数创了新高,恐怕解套的希望依旧渺茫。股票型基金虽然相比个股风险低了很多,但相比指数型基金还是有所偏重,一旦重仓个股的偶然性风险突发,也会跟着损失惨重。


综上,定投的意义,就在于用分摊成本的方式逐步分批建立仓位,靠时间来平滑市场波动。它适用的场景,就在于投资者判断当前市值已经处于低估区间,但是不能确定这个低谷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而指数定投,则属于这情况下的一种更为稳健投资策略,投资者不但不确定行情什么时候回暖,也不确定哪些板块,哪类股票可能率先企稳,引领行情。这种情况下,定投指数,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专业知识,适合投资经验不太多的理财新人。

当然指数也分为很多种,比如50、300、500以及各个行业指数和特色指数,一样可以多元化和个性化配置,满足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需求。

比如,投帅自己在2600开始,同时定投了50和300两支指数型基金,这样等到行情爆发的时候,无论是大盘股领涨,还是小盘股飞升,都不至于踏空。

也有同事定投分红指数的,这样不管大盘涨不涨,至少股息分红也能赚回一部分,同样属于保守型投资策略。


最后要明确的是,定投的优势,不在于一味地蒙眼狂奔,而在于分批投入的成本小,才能机动灵活,顺势多变,进可攻退可守。不管是定投股票型基金还是指数型基金,都不应什么都不顾的傻投,而应该根据行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顺应行情,才能更好的从中获利。


我是仁义礼智投,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有关投资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相互探讨交流。码字不易,各位老铁都看到这了,不妨点个赞再走吧。PS:我不是什么小编,如果嫌ID太长,一定要起个昵称的话,就叫我投帅吧。。。


仁义礼智投


基金一般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这里就股票基金和指数进行对比一下,股票基金主要对象是股票,股票的涨跌与基金净值有着必然关系,指数基金投资对象主要是大盘股、能主宰指数涨跌的股票,如:银行、保险等指标股,涉及范围广,如:许多基金公司都以沪深500、上证50等指标股为投资对象进行指数基金投资。指数基金一般都是大盘股、绩优股,且持有数量多,波动比一般股票基金小,风险也小得多。所以指数基金适合一些对技术要求不高、平时没有时间看盘的人,且指数基金比较适合定投,定投时间越长越容易摊低成本。股票基金适合一些有技术功底的人,且股票基金波动比较大。所以说,你适合哪种就投那种。


洞悉人的贪婪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两者皆是投资股票,一开始,我们先简单认识下两者差异。差异在于股票基金可能是有一个假定的选题,像是大中华优质选股基金或5G题材基金等主题。反观指数基金,则是根据沪深300或上证50等构成这些指数的一篮子股票,做出相同的权重模拟去配置仓位,来去跟踪指数变化。

有了基础的认识后,进一步来说,这些主题式的基金侧重选股,而指数型的基金则侧重仓位的权重调整。从这点来看,前者较为主动,后者则偏被动。那么进一步延伸,由于前者侧重主动选股,经理人及其研究团队的投研能力就显得相当重要,因此在选这类主题式基金,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在选经理人团队的投研实力。而后者的部份,由于侧重的是被动调整,更多的是对数据分析的能力,依据这些数据和市场波动来去调整相关仓位的比重。

所以,有了上述这些基础的认识后,简单来说,从本身的定性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主题式基金,会需要对某个产业有兴趣,并深入研究,同时还需要对经理人的过往表现等因素做评估,所以主题式基金,一般会适合一些有意愿去深入认识了解,或者对某个领域有相对深入认识的但没有时间去打理股票配置的投资人;那么指数型基金,就是单纯追踪股市行情的基金,这类会相对适合没有任何理财投资基础,并且想跟随股市涨幅进而增长个人资产的投资人。

整体来说,基金是一种用低门槛解决一般投资人的投研困境,让投资人可以减少花费成本在投研上面,但却能轻松参与股市的成长。当然,虽说基金已经解决了相当大的投资门槛,但投资人在投资之前,还是需要对经理人、基金公司极其投研能力做一定程度的研究功课,如此方能对基金与投资有更好的了解,进而健全财富的增长。


小吉说理财


从名字上看区别就很大。

股票基金,顾名思义,主要投资具体以股票为主,这个相对于投资者的要求就较高,必须对基金公司了解要高,并且要对股票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这公司连年跑输大盘,股票买的属于绩差股,你还去定投他,岂不是越亏越厉害。

指数基金,就是主要以指数为主,这个对于投资者就相对稳健且要求低,稍微有了解的,定投个行业型指数基金,如果实在不懂的,直接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就可以!

最后,强调一下,定投,必须要长周期来看,绝非短期能见效。切忌投两三年就感觉不能盈利不在持续定投。


章太柏


区别就是在于股票基金与指数基金购买的上市公司不一样,股票基金是根据市场的情况直接购买股票,而指数基金不一样它的不同点在于购买的是一个组合,比如上证50指数它所覆盖的是上海证券市场上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而这样一个组合下来风险分散的同时收益也有所稳定,就是因为这种不同导致了投资股票基金与指数基金的收益结果不一样,当然在股票基金中对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非常的有要求,如这个股票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不强,并且对市场的把控能力不强那最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指数基金的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没有太高的要求,简单点说这个基金经理直接复制这个50家公司即可,长期来看收益非常可观!

对于适合的人群: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来做判断,相对来说股票基金风险大很多,普通的基金投资者在面对风险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指数基金会不一样长期持有收益非常的可观,简单说股票基金适合激进形投资者,指数基金适合所有的普通老百姓!

过多的不强调了,更多的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财德商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