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落魄没辙在家煮面糊糊的时候,搭档于谦在做什么?

黑白键弹不出我的伤悲-


老郭落魄没辙的时间很长,严格说2004年之前,老郭和他的团队都过得不那么顺风顺水,直到北京台大鹏去园子里听了郭德纲相声以后,开始主动替他宣传,甚至后来请张文顺等主要演员去电视台做了一档节目,然后德云社才开始坐上火箭,直接火火火了。

所以要把哪个时间段的于谦摘出来说,这个题干里面不明显。所以姑且从老郭第三次进京为时间节点吧,也就是1995年。

这一年,一个包子脸的年轻人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毕业了,那时的他,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和期许,幻想领取金鸡百花奖华表奖登顶奥斯卡,为社会主义电影事业贡献自己的骨血。





然后,于老师开始在各大剧组跑龙套,当主持人或者编剧,吃苦耐劳之余,他内心的os是星爷那句:努力奋斗!



但他终究没有成为星爷,至今也没有一部电影是他导的,更没有金鸡百花华表奥斯卡,甚至连主演都没有过,最火的干——战狼里面,他也只是一个配角。



性格天然豁达的他,在不停的龙套龙套中,对未来也看的很淡了,他只想找一个小十岁的媳妇儿,然后养一些小动物,领着小康水准的收入,终了一生就可以了。

然后他1997年完成了第一个人生目标,和小自己十岁的白惠明结婚了。他亲切的管自己媳妇叫小白,这也是后来他痛恨张鹤伦的最重要原因。



然后到了2000年,北京郊区的露天广场,于谦和一个小黑胖子合作说了一段《栓娃娃》,从此以后郊县天王组合诞生。但当时他们只是有种怦然心动的基情蹦出,并没有定下终身。毕竟于谦还要去继续跑龙套,黑胖子还要回家煮面糊糊。

2003年,他和小黑胖子组队参加了相声小品大赛,获得了三等奖,那段《你好北京》现在还是他两高雅相声的代表作。

然后两人开始眉来眼去不停勾搭,终于2004年,小黑胖子把白嫩的于大爷勾搭进了德云社,让他丢掉了自己的铁饭碗。

其实于大爷和桃儿比起来,属于平淡中偶有小苦涩的类型,就算一辈子不碰见郭德纲,他其实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本来就是体质内的小鲜肉,父母也都是小干部,不说大富大贵,至少衣食无忧提笼架鸟可以保障。只是以前提的是小黄巧,现在养的是于家大鸡窝罢了。


咸鱼茶馆


郭德纲落魄就是从闯荡北京开始,1995年,而这个时候的于谦早就开始说相声了,而且还时不时的拍拍电视剧。不过话不能说绝了,就在郭德纲打拼的这几年里,于谦也时不时的跟老郭合作,不过谁都没想到后来的事儿。

郭德纲90年代三闯北京

郭德纲1995年来北京闯荡,中间有多么不容易,就是题中的在家煮面糊糊,他三次闯荡北京,可是不管什么时候,北漂都不容易,他没有办法说相声,只能去小剧场里打杂,跟现在德云社的徒弟或许没有太大的区别。

最惨的时候,他用自己的小灵通换了两个馒头。要我说,卖了也能买很多馒头吧!

他有一次演出晚了,身上又没钱,看到了公共汽车,就想用手表换一张车票,结果司机不肯拉,扭头就开走了。他买了个包子,好歹垫了垫肚子,走了20多公里才走会大兴家里,路上黑漆漆的,老郭就哭了。

德云社1996年成立,但是不景气,入不敷出,所以才有了郭德纲48h橱窗生活的故事。去安徽卫视讨口饭吃,前提是要在橱窗吃喝拉撒48h,这要是心理不够强大的人真的坚持不下来。

于谦早就小有名气、不经意和郭德纲偶遇

郭德纲在这里这么拼的时候,于谦早就已经拜师石富宽,不仅会说相声,也开始踏足演艺圈,时不时的拍拍电视剧,跟现在的生活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于谦没这么有钱。

而在德云社成立后,于谦在97、98年的时候,去小剧场说相声偶尔也会和郭德纲合作,那个时候可能也就是彼此打个照面的关系吧。

后来合作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在2003年两个人合作的《你好北京》在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上获得了特别奖,大概也是这一次合作让两个人的感情变得不一样了吧。

2004年,于谦正式加入德云社,和郭德纲同舟共济共面风雨。


入行娱乐


于大爷是个奇人。


于谦刚开始接触相声的时候,被相声前辈们划分为未开窍学员。

还是学了2年,依旧未开窍。

而后眼瞅着要被轰出去的时候,老师心一软,决定用鞭子给他抽开窍。

你还真别说,要不是那几鞭子,如今的捧哏巨匠于谦,或许就不存在了。

多年后回忆往事,谦大爷轻描淡写一句:“当时要有个姑娘转移视线,早就开窍了。”

有趣的人,无论何时都是趣味横生。

当年在郭德纲艰难落魄,如题所说的“在家煮面糊糊”之际,于谦已然在困境中开始了自己的“逍遥人生”。


开窍后的于谦,拜师石富宽,进入铁路文工团,成为体制内相声演员。

说着是个铁饭碗,可那个阶段下的铁饭碗,太沉了。在没有人喜爱相声的情形下,说相声,简直太难。于谦被从台上轰下来,真不是说笑。

可是之所以称得上热爱,就是愿意尝试各种手段,维持自己的热情。

之后的于谦,在相声中加入了格式神奇的元素:用吉他唱歌,跳霹雳舞……可是,相声依旧是死了。


上帝关上门,就会开启窗。

相声在那阶段没救了,摇滚倒是刺激的很。

多年后相声专场里,没少听于大爷的摇滚。什么《苦行僧》,《一块红布》,都是那时候的看家本事。

生活重压下的于谦,单指着相声和摇滚已然是揭不开锅了。

俗话说的好,多门手艺多条出路。咋整?另谋出路。

阴差阳错,第一代电视人于谦问世了。

《编辑部的故事》中的片警、《海马歌舞厅》中的顾客、《小龙人》中的唐朝书生等等。虽说只是龙套,但龙套也是有生命力的,至少可以养家糊口。


再往后叨,郭德纲和于谦就要“一见钟情”了。

28岁的于谦,遇见24岁的郭德纲,从此伯牙与子期,琴瑟和谐。

大概这时候,郭德纲终于撑过了“在家煮面糊糊”的艰难度日;而于谦,也终于在不忘初心下,方得始终。

俩人秉承着对相声的热爱,闯出了自己的天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听了多年郭德纲,真是越来越喜欢于谦了。


四斤


众所周知,早在郭德纲成名之前,他的北漂生活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用十分落魄来形容郭德纲北漂的那段时间。



说起郭德纲北漂落魄的那段时间,可以说从1995年郭德纲独自一人前往北京开始,直到2005年他真正成名才结束,在这段时间中,由于北京相声界并不认可这位来自天津的相声演员,导致郭德纲演出机会少的可怜,而为了养活一大帮子人,郭德纲十分珍惜每一次演出的机会,即使要待在玻璃房中48小时逗路人一笑也在所不惜。



对此,有网友可能就好奇了,作为郭德纲的好搭档兼好兄弟的于谦为什么不再那段时间接济一下郭德纲呢?



首先,拾忆要先说明的是,郭德纲和于谦并非一开始就认识,两人因为阴差阳错成为搭档说了几场相声才认识的,也是再次之后才结下深厚友谊的,而在此之前,即使郭德纲生活十分落魄,于谦也没办法接济郭德纲。



而且,在和郭德纲认识之初,于谦的生活相比于郭德纲也强不到那里去,尽管于谦在1985年便拜石富宽先生为师,在此之后还进入了戏剧团,但是在这段时间中,于谦很少说相声,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跑龙套,这也是我们能在那段时间中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于谦身影的原因。



但是,尽管那段时间于谦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但是他只是小配角,这也令他的收入并不理想,即使加上戏剧团的那点儿工资,也只能让于谦养活自己一家人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让于谦在拿钱接济郭德纲有点儿不太现实,而且,想必郭德纲也不同意于谦这么做。



好在之后,郭德纲在于谦的帮助下拜侯耀文为师,逐渐在北京相声界站稳脚跟,而且在2004年之后,于谦也正式加入德云社和郭德纲搭档说相声,在此之后,郭德纲和德云社逐渐声名鹊起,甚至到了今天,郭德纲已经成为国内最火的相声演员,而德云社也成为了最大的相声团体,这也正好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知道当年那些看不起郭德纲的人现在回想起来会有何感想啊?


拾忆物语


郭德纲于1973年1月18日出生于天津红桥区,他的父亲是红桥区的一个片警,郭德纲自幼喜欢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于是他自幼拜师于高庆海学习评书,随后又学习相声、京韵大鼓等,在去北京之前,郭德纲一直在红桥区文化馆工作。


1995年,22岁的郭德纲来到北京闯荡,1996年,郭德纲创办了“北京相声大会”,也就是德云社的前身,从此,郭德纲便过起了“煮面糊糊”的生活,这样的生活郭德纲过了有几年,郭德纲在很多节目中提及过这段经历,那么,郭德纲在过这样的生活时,于谦在做什么呢?

于谦于1969年出生于北京,1982年13岁的于谦考入了相声班,后拜师于石富宽,随后于谦又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就在郭德纲踏入北京的那一年,于谦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毕业后的于谦当过演员,也做过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也就是说,郭德纲过着“煮面糊糊”的日子时,于谦在演艺圈正混的风生水起呢。

郭德纲和于谦相识于1997年,两人是在某次演出中相识的,接触几次后,两人发现彼此对相声的理解以及兴趣点比较相似,于是两人便开始合作,可以说郭德纲和于谦算是“情投意合”,两人正式合作始于2000年。

两人开始合作的初期,德云社的效益依然是不见好转,为了维持德云社的正常运营,郭德纲开始在外面接一些演出,2003年还担任了安徽卫视《超级大赢家》的主持人,大家在网上看到的郭德纲被关在玻璃窗的那个视频就是郭德纲在担任《超级大赢家》主持人时做的一期节目,可以说那段时间的郭德纲过的依然是“煮面糊糊”的日子。

郭德纲摆脱“煮面糊糊”的日子应该是在2004年,这一年,在于谦的引荐下,郭德纲拜师于侯耀文,从此,郭德纲算是有了师门,德云社的运营状况也有了好转,到了2005年,郭德纲算是过了,如今的郭德纲更是火的一塌糊涂。

总之,郭德纲的人生有那么一段岁月是坎坷的,在郭德纲过着“煮面糊糊”的日子时,于谦正在当着演员、做着电视台的主持人以及编导呢。


草根说电影


于谦要比郭德纲先出现在观众视线,在郭德纲落魄的时候,于谦在混!但也丰衣足食!

于谦曾自己说过,非常喜欢曲艺,但是在他没遇到郭德纲之前,那么爱好曲艺的他,也不得不靠跑龙套来混口饭吃,并且他在很多剧中都出演过配角,或许那些剧很多人都没听过没看过,但也不可否认,他在跑龙套的人里,算是兢兢业业了!

由于当时相声的不景气,作为体制内相声演员的于谦,虽然在艺术团内挂这名,但是早就没有了什么相声演出,但即使是这样的他,转型做了影视演员后的生活,也要比郭德纲好上许多,因为他每个月都会由团里给开固定的工资,加上自己在各影视剧中的客串,也算是吃喝不愁。并且偶尔也会担任央视节目的编导,加上一些“野路子”,也攒下了不少的积蓄,一跃成为北京的知名顽主。

网曝中的于谦

曾经网上有很多人扒过于谦,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就是:于谦属于军二代,家底很厚,父亲是骠骑家军,还有铁帽子王之类的头衔,其岳父更是军事首长之类的大人物,但是,关于他的“身世”这方面问题,于谦一直就没有实质性的回应过,或许是假的吧。

那么你们认为,于谦不回应身世传闻,是低调?还是传闻不实呢?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补充!


影视巨能聊


这个问题我愿意回答,因为太喜欢于老师了。那时的于老师还是在编的相声演员,可惜生不逢时,正赶上相声界的寒冬。那时的于老师还很年轻,刚学会喝酒,抽烟,但是还没有条件烫头!解放后于老师绿帽子王爷是当不成了,父亲王老爷子还没遇见海盗,家境也不宽裕,于老师还是光棍一条,还没和蒙古国海军司令的女儿结婚……所以于老师的日子也不好过,没饭辙啊!于老师的个人经历简直就是当时相声演员的缩影。那阵子于老师奔忙于各个大小片场,客串一些小角色。流窜于北京周边,享受着郊县天王的贫苦日子!虽然都是一些小角色,但于老师还是很认真努力。最早对于老师有印象就是海马歌舞厅了,以后还有不少小角色,具体记不清了。后来又进修了影视导演专业。于老师演技比老郭厉害,可能就是那时积累的经验吧,再加上多年的生活历练,演技大爆发了!可以说,由于郭德纲的搅和,中国影坛损失了一位好导演,好影帝,这是影视界的巨大损失!04年于老师遇见了人生中的伴侣,蒙古国海军司令的女儿……郭德纲。从此两人就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开挂日子!当时的于老师,用老郭的话讲,那是真嫩,真白啊……





我是来自北方的河马


郭德纲1995年开始闯荡北京,此后一直过着题主说的煮面糊糊的生活,四处奔波忙碌,只为混口饭吃。1996年创建德云社的前身北京相声大会;2000年开始和于谦不定时合作;2004年于谦正式加入德云社;2005年开始郭德纲不用煮面糊糊了。


于谦在进入德云社以前的生活也不好过,并不像郭德纲在相声里介绍的那样富有,他1995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大专班毕业以后,陆续接拍了一些影视剧,比如影视剧《马三立》,于谦饰演赵佩茹;电视剧《小井胡同》、《编辑部的故事》等等;同时还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一些栏目中担任编导和主持人,反正都是混饭吃的小角色。


2004年,于谦从北京市曲艺团辞职,正式加入德云社,由此开始了和郭德纲风雨同舟的创业岁月,并互相扶持共同走上人生巅峰。


相声演义


郭老师第三次进北京之后开始发起的北京相声大会大概九五九六年的时候,刚到北京的时候郭德纲确实没什么钱,租最便宜的房子,据说没钱的时候房租也交不起,房东在外面叫门,自己在屋子里面不敢吭声假装不在家。夜里翻墙头偷跑出去买面条。

一锅面条煮成糊糊之后能吃三顿。

于谦老师1995年的时候刚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大专班毕业。这也是于谦老师没什么相声可以说的情况下给自己镀金考了个学历。

平时混演艺圈,参演过的作品有《九九归一》《天下第一丑》《编辑部的故事》《小井胡同》《人虫》《新刀马旦》《李卫当官》《新京华烟云》《小龙人》《海马歌舞厅》等,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地方台的长期栏目中担任节目编导及主持人。

跟现在的收入肯定没法比,反正都能勉强混着,不至于太惨。

当然跟说相声的其他人比起来,于谦当时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还有戏拍在电视行业还认识一点人平时能上电视。郭德纲当时都觉得跟于谦交朋友都算是高攀。

2000年之后郭德纲和于谦才陆陆续续有了合作的,一起演出的次数多了之后慢慢熟悉,郭德纲还跟于谦说过,等我那儿的买卖好了以后,让谦儿哥一块儿去小剧场玩儿。

都不好意思直接邀请于谦加入,那时候相声大会还偶尔一场只卖一张票呢!要交朋友,这个有点拿不出手。

后来于谦就去相声大会看了几次,有时候也上台票几场,于谦从那儿感受到了小剧场说相声的魅力,觉得跟观众这么交流很过瘾。

后来就答应加入了德云社。


草野泥涂


今年40了,虽说是南方人,可从小听相声,在文艺老师辅导下演小品一直持续到高中,期间登过几十次台,不敢说懂可起码有点小小的经验和发言权。

现在翻回头听刘宝瑞,北京二赵,包括马季等的相声就能明白为什么这个文艺种类在那些年会没落,因为实在太舞台了,太台面了。而本身语言类节目就是要接地气,甚至于表演嬉笑怒骂时去你大爷的等等粗口爆出来才有笑果,可你们觉得80-90年代那些某某台文艺晚会或者某政协茶话会能允许吗?

郭确实不错,表演功力,台风都很稳,关键也赶上好时候,也懂的运作和营销,相声崛起他是头功。但客观评价,在这个圈子里功力比他扎实,表演更牛的还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