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象:有種工作不掙錢,但農村一些60、70後依舊在堅持,為啥

自古以來,農民都是靠地吃飯,有句話說得好“手裡有地,心裡不慌”,所以很多農村心裡所想的是,大富大貴不強求,手裡的三分地能高產就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進入工業化社會以後,人們的目光已經開始轉向城市,農村漸漸沒落,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都開始進入城市,現在村裡面還在堅持種地的,也都是一些50、60、70後們,他們的孩子已經變得不會種地,更沒有興趣種地。

農村怪象:有種工作不掙錢,但農村一些60、70後依舊在堅持,為啥

於是很多人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既然種地不掙錢,那為啥這些老人們還在堅持種地?出去打工掙的錢更多,並且孩子都在城市生活,這樣還能離孩子近一點,於是我為了能夠解答這個問題,專門回到農村老家,詢問了鄰居的大爺,他說出這麼幾點,你感覺有道理嗎?

在城市打工就算掙了錢,以後看病還得搭進去。在城市打工沒有技術,基本上都是乾的體力活,這對身體的傷害很大,現在4、50歲可以幹,等再過幾年身體不行了,傷病就出現了,不僅幹不了活,而且還得花上大量的錢來治病,以前賺的錢又搭進去了,所以還不如種地呢。

這一點我很是感同身受,在城市裡面生活,要是沒啥技術,幾乎很難生存下來,我身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況且一些老人本身也不具備在城市生活的能力,他們既然只懂得種地,那何必要躋身前往城市呢?

農村怪象:有種工作不掙錢,但農村一些60、70後依舊在堅持,為啥

不想去城裡麻煩孩子,只想呆在農村。在農村有很多家庭都是隻剩下老夫妻倆人,孩子早都在城市裡面紮了根,他們之所以不願意去城市,很大一方面都是不願意麻煩孩子,自己一輩子都在農村,在這裡的生活早已熟悉和適應,過的也自在。同樣,在農村生活如果手裡沒地,自己更會感到彆扭,種了一輩子地,想要換種生活方式,他們也是難以適應的。

我個人覺得這個原因很真實,有很多老人從農村來到城市,但沒待幾天,就跟兒媳之間產生矛盾,於是只能又回到農村,但在農村要是手裡沒地,整天無所事事,他們也會感到不舒服,所以乾脆還是繼續種地得了,就算是掙不到錢,能顧住倆人的一口飯就行。

農村怪象:有種工作不掙錢,但農村一些60、70後依舊在堅持,為啥

我一直認為農村那些嚮往去城市工作的人,都是屬於有追求的,不甘在農村碌碌無為,平淡的過完自己一生,因為自己還年輕,所以一切都有可能,但我們不能拿自己的想法,去揣摩別人的事,在不種地的人眼裡,種地掙不到錢所以沒啥意義,但對已那些已經上了年紀,卻還在種地的人來說,可能這是自己一生的寄託。

關於種地不掙錢,但老人們依舊再堅持這一現象,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