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苏北地区的发展?

淋不坏的伞


我认为,苏北的发展潜力我认为是很大的。

1. 基础条件:有地(平原)有水(有河、有大湖、临海)有人口(5500万人)有文化底蕴(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基础教育发达(南通考爆全省)

2. 再看历史上:苏北现在的经济地位是历史上和平年代最低的。 徐州淮安,在农耕时代历来都是全国前二十的大城,南通更是当过近代第一城,扬州更不用说了。

经济暂时落后的原因:1、交通极端落后(江苏的高铁通达率只有不到50%,广西都有71%了,全国倒数)2、之前的省内政策,发展偏重苏南。

现在的机遇:苏南产业升级遇到困难,建国以来,省内第一次开始真正重视苏北的发展1.高铁上马,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苏北之前交通落后全国平均水平30年。2.对口帮扶,苏南的部分产业转移,虽然不是核心产业但是蚊子腿也是肉啊。3.个人认为本质原因是,省内现在的思路是加强南京的中心地位,逐渐把苏北纳入自己的腹地,发展苏北等于变相加强南京的中心地位。

感想:一些人说苏北发展不起来是因为思想落后,我很不认同,交通那么落后还有耕地红线压着拿头发展?从盐城去上海做个车要5个小时,南京呢?只要1小时,两者距离差不多远!!那么高铁通了以后呢?盐城到上海也是一小时!南通半小时!?你说发展潜力大不大?

得知内参


如何看待苏北地区的发展?

在讨论“苏北”地区发展之前,首先要对”苏北”地区有个整体全面的认识和分析,才能对“苏北”地区的发展有个相对合理的思路和见解。江苏传统意义上分为三大版块—“苏南、苏北、苏中”,苏南一直是江苏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创新驱动的发动机,苏中发展目前也逐步呈现快速上升追赶苏南的势头,尤其是南通、扬州、泰州。江苏要全面建设高富美和整体发展跃上新台阶,最大限度留置好二次发展潜能和潜力,“苏北”振兴和推动,是绕不过去的难点、痛点和关键点。

目前“苏北”主要指长江以北的五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盐城),2018年上半年“苏北”五市GDP产值为1087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3.1%,人口3197万占比43.2%,土地面积5.23万平方公里占比51%,从上述数据简单对比分析,足见“苏北”在全省发展的危机玄差和难点,经济发展与资源优势和人口红利悬差扎眼,所以推动苏北追赶发展迫在眉睫。江苏省早在2003年就提出振兴“苏北”已经15年了,可见痛点所在,一直没真正一以贯之抓好关键点。个人认为,要推动和发挥“苏北”发展的潜力,为江苏整体二次飞跃发展铆劲促潜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苏北”发展会加快摆脱短版,成为全省持续发展的“动力机”。

一、意识先行,改变被动承接,主动出击,转变和树立心理优势。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家意识和脑海里一直习惯以“苏北”称呼,一方面让”苏北”人思想意识里就是“发展落后,贫穷侉子”,让苏南苏中人心理多了点自然的心理优势,”苏北”人莫名地罩上了“阴影”而有所自弃。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心理上的优势和自信,会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潜力和潜能。个人建议将传统的划分方式转化为“苏东临海经济圈”,在整个中国西、北都代表着落后,东、南都代表着发展发达。而这一观念意识的引导和转变,需要政府从各个层面长期引导和灌输。本文以后专用”苏东”特指。

其次,”苏东”要改变传统的等政策、靠扶持、依振兴的被动意识和观念,主动要政策、抓特色谋发展、不依赖。思想改变了,马上就能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在手头上而不只是嘴皮上,也就抓到了实处,我们为什么屡见东北的营商环境北嗤之以鼻,根本原因是没有意识危机和不能对市场有足够的敬畏意识,自然而然体现在经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上。

二、政策驱动,规划先行,优化成业结构。

从苏东区域发展来看,客观上省、国家政策需要加强。政府在各个时间段采取不同的政策驱动,是必须的也是正确的。从80年到目前,应该说苏南在国家、省的政策上是有优势的,从国家级苏州工业园到遍布苏南的多少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确立和认定,成为苏南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里,也创造里苏南的辉煌,同时苏南人自创的八九十年代的乡镇集体经济,实现里国家和民营经济的良好互补。

目前江苏全省在国家一盘棋的全力推动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及南京首位度发展,也是在各方面全力推进。应该说,江北新区是国家层面发挥南京对北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南京首位度是南京自身发展的需要,从目前国家级中心城市布局、科教新城的确立,南京有优势但未必能获青睐,这些都是后期发展带动的动力。

从产业结构上看,苏东地区目前产业结构相对来说不够合理,呈现四“不”现状,工业化水平不够,信息化产业不多,服务业不强,活力不强。要改变产业被动承接的心理和依赖,意识上囿于跟随,主动规划产业结构,围绕省国家产业整体布局,合理精细化谋划特色产业承接,主动出击。所以在目前形势下,要加快苏东发展,从政府层面必须准确规划定位,重点政策落实到位,持续推动上位,以苏东目前还未发挥而后期确为优势的潜力来说,必定会有很好的提升,这也将助推“高富美”的江苏高质更快实现和达成。

三、优化交通,修“路”织“网”,布局完善路网。

中国一句古话,要想富先修路,想必有其道理,国家层面为什么加快布局高铁路网、优化扩建机场布局,意图很明确,通过“快”路建设,加快物资流通,流通加快,成本降低,生意跨区域和成本优势才能显现。

从目前苏东快速路网体系来看,进程远远低于苏南水平。首先五市高铁直达泛指可存,更谈不上县县如苏南基本覆盖的现状。当然这一层面的规划和谋划,需要国家和省的共同和整体布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要全力争取。

其次是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的规划和布局,要使苏东县县半小时直达高速路网,这一目标的达成,势必为经济的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快速追赶的基本条件。目前江苏省政府已经意识并加强成立了江苏铁路集团就是追补合理的路网规划,逐步改变苏东地区有路无网的局面。组合江苏省机场而成立东部机场集团,更是加快快速路网的差异化优势,交通先行的大局规划已经形成,想必苏东将快速享受由此带来的发展红利。

四、加快临港优势发展和东部海洋经济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苏东以前的发展重点还没找准自身的优势,重在土地上腾挪,没看准临港和临海优势。整个苏东地区,海岸线长达744公里,与日本、韩国近海相望,水上交通优势明显却未挖掘。如此好的天然禀赋就一直未能好好重视和发展,除连云港目前成为继南京、南通和苏州之外的第四个亿吨轮渡港口外,盐城根本就忽略了,究其原因根本是因为市区在“内陆”,自然优先一切条件把其投资好建设好。至于县临海临港优势再好的条件毕竟“精力”有限,要彻底屏弃先搞好自己再搞好县里的小农意识,树立发展大局观。

从全省的规划定位,已经将连云港、盐城定位于临海东部海洋经济圈,一个东部海洋经济圈名称的改变,政府层面的观念意识里也是有差巨大的突破和改变。同时成立徐州淮海中心城市群,大大强化苏东海洋和港口城市优势,进一步强化和发挥徐州的中心城市优势和引导辐射地位,徐州一直享有北部“老大哥”,也具有服众的优势和规划。从徐州城市外环的完善、地铁的规划和建设,都逐步得到显现。

五、充分利用好现成自然禀赋和稳住好本地人口红利。

苏东地区自然丰富,土地自然辽阔,不仅陆地自然自然还包括海洋自然资源。徐州的煤炭和重工业,淮安的精盐芒硝和历史上有名的淮盐,连云港的水晶和金红石都在全国享受盛名,要进一步发挥好优势自然的品牌宣传和效应推广。土地资源尤其宝贵,土地自然除蕴涵自然矿产,还是后期城市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和空间,这也是后期潜在巨大优势。

为什么现在深圳、香港、澳门都有“飞地”的概念,究其原因土地自然有限,发展空间受限,只得通过“飞地”合作,突破发展的瓶颈,合作互利共发展也带动“飞地”的经济发展。

要思考如何稳住和实现本地人口的“红利”,苏东五市,近4000万人口,占据全省人口的43%,非常可观,现在发展除了土地成本之外最大的就是人力资源和人力成本了。苏东大部分的人力资源被上海及苏南所吸引,也助推了其经济发展,而要稳住本地区人口的红利,通过上述方面将会得到体现,交通便利了,经济发展好了,收入增加了,城市化进程提升了,肯定就留下来了、稳定住了。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口红利是苏东目前和今后发展乘势追赶的最大优势,也是潜力所在。充分发挥好,苏东发展肯定逐渐前景喜人,步步向好。

以上仅个人观点,不对不妥之处,欢迎探讨交流。




行者好色


其实苏北城市就五个,当然有人会说扬州泰州镇江南京南通都是。这里驳斥下,他们是属于苏中地区。

从江苏省提出南北挂钩以来,苏南苏北的概念渐渐清晰。苏北就上面5个: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盐城。苏中南京,扬州,泰州。苏南5个:常州,无锡,苏州,南通,镇江。江苏省一共13个市。


回到主题,个人认为苏北地区目前虽然发展势头很猛,不能掩盖自身不足,如果能抱团,协同发展,或许未来会更好。

下面分开重点说下。

徐州的发展前景,个人总结是

现在规划比较凌乱,定位并不明朗。徐州一方面想组织淮海经济区,另一方面又把宿迁淮安踢掉,一路向西发展直奔鲁西南,皖北找存在感。想当老大,又不带宿迁玩,反正就是一定要有气场。

徐州经济总量很大,但是市区占比越来越小,可谓是强县弱区。新沂跟沭阳连云港抱团成东陇海经济带。丰沛一直想要快速路而不得?往西出省去搞地铁,省里往东还有收费站,有些奇怪。

淮安未来前景个人总结为:南船北马(铁),物流中转。淮安未来定位就是苏北枢纽中心,淮安目前有两个重要规划,一个就是倡导淮河生态经济带,另一个想搞运河中轴发展,往南联合扬州泰州。大力发展交通枢纽,未来南北贸易都要分一杯羹。


盐城面积很大,但生态保护区也不小,想发展自己还得考虑生态红线。据盐城老姐说盐城太依赖海洋出口经济,一直想弄活中韩贸易区,只是现在有点落寞。最近也开始提创新创优,相信未来经济也会提速不少。

连云港再下一盘大棋,像一位老者看似垂钓,其实是在长远布局,即使目前发展速度减缓,但有句话叫不看今朝看明日。百亿级大项目储备很多,等石化产业,医疗制药都投产,别说甩开宿迁,就是追上淮安也不是问题。这叫后发先至,磨刀不误砍柴工。

宿迁的定位很尴尬,一直想弯道超车,赶学比超,突破自己,想上大项目,但是大佬们说别着急,放下心态,提质增效,绿色共赢。宿迁你有两大湖,两条河,两座山,旅游资源丰富,多往这边发展发展。其实很对,分工明确,找对方向也挺好。


楠楠的旅行


苏北的发展·失望与希望

1.省里根本没有怎么想让苏北发展,每年都要求苏北把建设用地指标 卖给苏南,支持苏南优化发展。

2.苏北的发展都是“望梅止渴”,像什东陇海经济发展带,淮海经济区,沿海大开发,淮河生态发展带……各种节点城市……只不过给你些安慰。

3.现在合肥发力腾飞带给南京的威胁,又提什么提高南京首位度?南京偏安一隅,已经享受了那么多国家政策,占用了那么多省内资源。发展的再好,辐射不了江苏任何更多的地方,完全是在为安徽做嫁衣。

4.看南北路网苏北似乎有些改观,但苏北的发展乱象,政商环境,人文环境等等…这些内因不得不提.

5.对于苏北的发展,提点不成熟的建议!苏北五市,徐宿淮盐,连,占江苏一半强的面积,却是一片大农村!没有一个像样的城市。

首先应该以点带线,我把点,选在盐城,线选在徐宿淮盐,到南通接上海一线。强力干线发展高铁,航运,高速,形成超大动脉,徐沪一线全程高架高铁,给以后发展留点便利,防止铁路人为阻挡。

其次,把提高南京首位度,改成提升盐城首位度,承上启下的地理位置,每年增加的土地资源,会给城市带来无穷活力!(不要说滩涂,荷兰想要这样的滩涂也没有啊)

再次,苏北掘起,盐城掘起能够把经济战火引向苏北,上海这张牌没有办法的办法,国家层面的经济中心无法动摇,就在苏北寻找突破口。

个人看法而已,有的放矢,不要漫骂



鑫鑫家水果


严格意义上来讲,在江苏地理来看,尤其在历史上,苏北主要是指长江北边的地市,这些地区,都属于苏北地区!

至于苏中,只是一个当代、衍射出来的相对概念!就好比说,全国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般描述他们的地理概念,大多仍以“南、北、东、西”等方位来总述,偶尔也会用到“中部”这个概念,如:闽南、闽北,皖南、皖北,鲁南、鲁北,陕南、陕北,藏南、藏北,南疆、北疆……当然,现在也会出现东、西、中的叫法,如浙东、浙西……其实,主要还是看一个省的地理的横向、纵向跨度以及地域气候、语言、生活方式而定,与经济发展程度无关……


杰然不同2479


苏北,广袤的平原基本继承着原始的稻麦收种,发达的河网跳不出小鱼小虾的巢臼,有土长不了人参,有水产不了珍珠;缺少高大上的科技工业支撑,只有在古老的农业基础上爬行。且不谈数十年前的苏南乡镇企业模式,就论今天相关企业上市:苏南发达的一个小镇可能有十数以上的上市公司,而苏北的每一个地级市才有几个企业上市?再说江南那么多上市企业又有几个是真正搞传统农业方面的?假如同是交通发达:南方把自己的一车工业品送出去带回了一车票子,而北方把一火车粮食拖出去则捎囬来一节厢日用品,差距不能说不大吧?若说苏北人没有冲天志向和干劲肯定是不现实的,中国梦绝对不会掉队,但发展振兴是复杂系统综合工程,一方水土的运作,怎么又能离开天时地利人和呢?加油!苏北。


小中103


指望南京苏北人早就饿死完了,要想发展砍掉南京要回天长,省府迁到淮安和宿迁之间、两市合并大有可为、南京一直这个死样子江苏就好不了苏北也好不了,指望南京它宁愿投资宁滁城际、宁马城际,也不会出钱支援苏北修条路,我们苏北的发展完全自主自立、到现在我们大徐州不欠这个省一分毫


白手的旅程


苏北大片限制开发区域,只准种田,能发展得这么好已经很厉害了,都是全国百强市,人均可分配收入不在百强的也只有宿迁。江苏经济这么好,产粮也不落人后,自给自足还有富裕,如果真的不限制开发,区位优势在那,苏北不会比苏南差多少。但没办法,全国平原少,大家总要吃饭,总得保护环境。



开往冬天的电瓶车


支持苏北独立建省,大家耳边清净,省会扬州!


紫云山来客


根本原因是人的思想认识。我总结了长江以南,人的思维模式与江北还是有区别的,江南人肯干敢闯,就像浙江人的性格。而苏北人观念陈旧,不求上进缺少活力。就拿近两年的苏北新农村改革,政府动员农民承包地转让,取消乡村编制。改善住居环境,参照城市住房模式,共享公用设施,可是我们一些老乡想不通,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让人心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