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成雅稱他是:金牌票友“大能耐”

<strong>

程成雅稱他是:金牌票友“大能耐”

《滄州驕子》叢書徵稿選登之九

程成雅稱他是:金牌票友“大能耐”

——肅寧張曉慶參加“絕對有戲”演出的故事

劉豔菊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近年來,隨著戲曲觀眾群落和人們審美情趣的改變,坐在劇場裡看戲的大部分都是花甲白髮,少見年輕人聽戲或唱戲了。可來自肅寧縣窩北鎮劉疃村的小夥兒張曉慶卻是一個例外。

程成雅稱他是:金牌票友“大能耐”

80後的張曉慶,從小就對戲曲痴迷,愛戲,懂戲,更會唱戲。2017年12月,河北電視臺農民頻道第六屆河北省戲迷票友大賽《絕對有戲》的舞臺上,他憑藉著出色的表演,以及京、評、梆全能選手的優勢,獲得“金牌票友”的榮譽稱號。著名主持人程成送他一個雅稱“大能耐”。

程成雅稱他是:金牌票友“大能耐”

啟蒙始自家庭底蘊

張曉慶痴迷戲曲,曾是村文藝宣傳隊骨幹的父母該算是他的啟蒙老師。張曉慶三、四歲的時候,就能唱“蘇三起解”,也唱樣板戲“奶奶你聽我說……”儘管吐字不清,卻也頗有板有眼有韻味。

小學二三年級時,一個叫高秀蘭的老師特別喜歡聽京劇,每到下課就讓學生去叫他:“來一段‘蘇三起解’吧”。聽到滋味處,老師也問他:“‘將身來在大街前’是什麼意思?”張曉慶說不知道。

上六年級的時候,區片聯查,學校要出節目,以往都是大合唱,老師想出新招,張曉慶自薦說我會唱戲。於是他當著全班同學唱了一段《甘露寺》:“勸千歲殺字休出口……”老師覺得他唱那幾句有點短,就找人借了一盤磁帶讓他聽學。這盤磁帶是張曉慶第一次以學習的態度認真去聽一整齣戲,他邊聽邊記戲詞,才發現自己原來唱得很順口的戲詞有些竟是錯誤的。

就是這盤借來的磁帶,使他進一步接觸到了京劇,把張曉慶對戲曲的興趣提升到了痴迷的程度。

程成雅稱他是:金牌票友“大能耐”

被戲曲的魅力所吸引

張曉慶十五六歲的時候,喜歡上了傳統京劇。聽得多了,也懂得了欣賞與分析,讓他最為驚歎的是戲曲能在很短的時間裡表述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戲曲的節奏感、信息量,以及飽滿的情緒變化,從唱腔,板式,到唱詞,都飽含深情和故事;並且戲曲表演的眼神動作很奇妙,一個動作、一句唱詞,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199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李世濟唱了程派青衣《鎖麟囊》選段。張曉慶很震驚:太美妙了如此低迴委婉如雲遮月般的唱法還是第一次聽到,他更加對傳統京劇著迷了。

張曉慶上中專時,在學校依然是文藝活躍分子,當宣傳委員、主持人,在“校園之聲”電臺當播音員。校園電臺辦公室裡有一箱磁帶,裡面有京劇,別人不喜歡,當廢品堆在那裡。他如獲至寶,每天抽空就聽,跟著唱學整出的《鎖麟囊》。聽著聽著進入了夢鄉……沒有老師的指點,有些技巧唱詞學起來很難,其中“淚溼衣襟”的“襟”字拖腔較長,這一個字他就揣摩了一週的時間才唱出來。

程成雅稱他是:金牌票友“大能耐”

憑藉一紙報道找到根據地

畢業後張曉慶在滄州參加工作,戲曲依然是他的愛好。2005年他偶然看見一張《滄州日報》,報道的是肅寧縣窩北京劇社的專訪內容。他驚呆了,有一種終於在家門口找到“組織”的感覺。

夏天休假回家,他猶豫著是不是去找這個地方兒。中午睡覺實在睡不著,是去是不去,去了怎麼開口,很糾結;最後決定去。

他沒有和父親說,獨自步行到窩北村,中午正熱,街上也沒人可以詢問。有個修車師傅說:“一定是‘老黑’,他是唱戲的,你去看看吧,中午他應該在家。”

他照著修車師傅指引的那一家找去,看見院裡有個紅纓槍,肯定是了。他進院問是某某老師嗎,一下子問愣了對方:“你是……。”張曉慶說明來意後,老師說你來得正好,今天就有活動,但是得下午三點。張曉慶就在街上一棵大槐樹下坐等到午後三點。

老師帶張曉慶去了京劇社,也沒人認識,就坐在一邊聽。年輕人這麼有滋有味的聽戲,很吸引人們的視線,一個鼓師問他會唱什麼。他說我沒跟過弦,不敢張嘴。老師鼓勵他,說有年輕人喜歡,我們就太高興了。張曉慶唱了一段“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老人點評說氣力不行,“大嗓”亮得不夠,讓他唱唱“小嗓”。他這才明白“小嗓”就是旦角,唱完一段《鎖麟囊》,老人說:“行!行!就是這個味兒。”

張曉慶在窩北京劇社正式開始學習程派青衣,每週一三五日學半天。畢竟沒有經過正規指點,一開始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光挨訓,老師說他氣力、發聲都不到位,一個“一霎時”的“霎”字,他硬是練了一個星期才被老師認可。就在老師們的指點下,他的唱功飛速進步,每用心唱出一句,老師一喊“對了”,心裡別提多美了。

窩北京劇社的老師們把張曉慶領入了門,張曉慶也成了京劇社的臺柱子,什麼演出活動都有他的唱段。2005年是他開始活躍的一年,縣電視臺中小學師生匯演,張曉慶代表窩北中學演唱了京劇《鎖麟囊》選段。接著又參加了滄州市廣電總局舉辦的“中秋京劇演唱會”。同年12月,他參加了CCTV-11頻道《過把癮》的節目錄制;年底滄州廣播電臺專門給他做了一期專訪。2006年他參加了滄州電視臺《九九重陽京劇演唱會》。

程成雅稱他是:金牌票友“大能耐”

為自己的愛好努力,樂此不疲

80後小青年喜歡唱戲,似乎很另類。從上中學開始,所有的同學都是一開始聽個稀罕,再聽就不愛聽了,同學們有時也笑話他,可是他又喜歡唱,就躲到沒人的地方自己唱。在家裡練聲,每天唱,鄰居都說他“瘋了”。

工作後,有一次回家,一個哥們兒問他現在還唱戲嗎?張曉慶說上班呢。那個哥們兒說:“上班行,別老唱戲了,唱不出什麼來!”

其實張曉慶只是從心裡喜歡戲曲,他並沒有想著真能唱來什麼來,只要是能唱就很好。為自己的愛好而努力,他樂此不疲。

也不只有反對的聲音,還有支持的人呢。首先是父母、指點過他的幾位老師,還有給他機會展示的那些舞臺;結婚後妻子也很支持,這就足夠了。

上中專的時候,學校有個幼教專業的聲樂老師,聽他唱,覺得他嗓子共鳴比較好,建議他考音樂學院;但因為花費太高沒有考慮。老師說可惜了一個好苗子,那就當業餘愛好吧,也不錯。這位老師教他五線譜,早晨教他練聲,告訴他正確的發聲方法,怎麼用丹田氣,為他以後學習京劇打下了基礎。

後來在滄州工作,有個琴師,教了他很多程派的技法,他學了《春閨夢》《白蛇傳》等。一個同是愛好戲曲的大學生領著他串票房,因為年輕人代表著戲曲的希望,特別受那些年長老師們的喜歡。互相切磋過程中,老師們建議張曉慶學言派,工老生。並推薦他參加了滄州戲劇家協會。

程成雅稱他是:金牌票友“大能耐”

《絕對有戲》舞臺上的“大能耐”

2017年,在母親的鼓勵下,張曉慶開始寄資料報名《絕對有戲》。欄目組導演對張曉慶的資料很感興趣,他得以直接進複賽。在複賽的舞臺上,張曉慶向觀眾們展示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他唱得有滋有味,主持人程成送他一個雅稱“大能耐”。最終他演唱的評劇洪派小生劇目《劉伶醉酒》選段,獲得全場四位專業評委全票通過,順利拿到決賽的入場券。

決賽時,張曉慶選送的是京劇言派老生《戰北原》選段,按規定必須彩唱。從來沒彩唱過的張曉慶來到保定買行頭,從戲曲化妝開始學,開始練,練髯口、練水袖、練舉手投足、練眼神、練習踩琴聲鼓點。他穿厚底靴子練臺步,平時上班也穿著,就為了短時間內適應厚底靴。大熱天,他每次都練的汗流頰背。張曉慶說自己都不知道哪來的這麼大的耐心,30多歲才開始練基本功,並且能堅持下來。

因為言派琴師很難得,起伏頓挫幅度特別大,又時間緊,任務重,張曉慶沒有時間和機會與河北省京劇院的樂隊老師們合樂。於是他找了安平文化館副館長、京劇琴師可玉,他們在一起認真的練習這段《戰北原》。最後張曉慶通過不俗的表現,獲得了專業評委趙玉華老師的好評,拿到了金牌票友的榮譽稱號。

張曉慶獲得金牌票友之後,拜原哈爾濱京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張國泰為師,學習演唱進步很快,目前他正在國粹文化藝術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