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金融供給側改革?

距離提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去一個多月了,看了下各個研究機構的報告,仍然停留在“金融供給側改革,對XX有利/不利”的層次上,甚至沒有人認真想過:

什麼是金融供給側改革?以及,我們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刻,重新解釋金融的定位?

【兩個隱性目標】


我們首先來看看2015年的供給側改革面臨的情況。14年到15年,可能是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最糟糕的局面。

一方面,四萬億刺激下,各地紛紛加碼投資,最終讓鋼鐵、水泥、煤炭等重資產行業供給嚴重過剩,連年虧損,而且庫存總量還在逐年增加,同時,房地產庫存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庫存也在創歷史新高,房價萎靡;

另一方面,這些上游行業多數是國有企業,僵而不死,侵蝕著大量的信貸資源,導致金融資源不能有效配置,而且央行連續的降準降息,並沒有實質性的解決融資貴和融資難的問題,資金一直在金融體系空轉。

所有這些,最終促成了供給側改革的誕生。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強行的降低上游產品對下游的供給,在需求相對固定的情況下,直接改變了產品的供需結構,使得上游產品價格大漲。

以螺紋鋼、動力煤等代表的黑色系產品價格一飛沖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們直接用計劃經濟的思維,向西方經濟學致敬。

當然,這些都是事後的結論,畢竟站在彼時,誰也不敢想螺紋鋼能漲成這樣。

但是問題也同時產生,因為上游漲了價,直接對應的,是下游的成本高了。所以,16年以來,我們很少看到上游的兩高一剩國企債券違約,反而下游的一眾民企岌岌可危。

因為利潤從下游轉移到了上游。

但是這次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思路,和16年的思路是相反的。

過去多年,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體系,汲取了實體經濟大量利潤。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利潤中,40%左右是由金融提供的。但是強大的中國經濟,不能僅僅只有強大的金融,更應該有強大的實體經濟。

所以,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隱性目標之一,就是將金融體系的利潤,向實體經濟轉移。

另外一個,就是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地方政府的的隱性債務,一直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資產端項目週期長,負債端資金滾續週期短,牽一髮動全身。

融資平臺的從低成本貸款、債券到高成本信託、租賃等融資方式已經用完,考慮到還有規模龐大的居民債務,金融機構對平臺的支持還能走多遠,已經是擺在桌子上的問題。

所以供給側改革的另一隱性目標,就是如何將融資平臺的融資成本降低,以時間換空間。

貸款利率的“兩軌並一軌”,我認為有一個重要考慮,就是將融資平臺的的高成本負債(非標融資)置換為低成本的貸款和債券。

所以,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另一手段,就是讓金融機構,承擔融資平臺債務置換的橋,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這個過程,一定是融資平臺融資成本下行的過程。

而對應的,就是商業銀行資產端收益會下行,如果負債端的成本不能下行的話,那麼商業銀行們賴以生存的利差會快速收窄。

從這個角度上看,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的財務報表,從總體上說,未來幾年的不會太好看。

【防風險】

有人問了,上一輪供給側改革,有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保大放小,保住國有大中型鋼鐵、有色、煤炭企業,消滅中小型鋼廠、煤礦,那麼這一輪金融供給側改革,是不是也要保大放小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的。

中國的金融業,之前都是賺牌照的錢,也就是說,給你一塊銀行牌照(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牌照),就算是一隻猴子坐在行長位子上,也能賺錢。

但是這會造成一個結果,金融機構不具備核心競爭力。所以提出,金融是核心競爭力,是重要的基礎性制度。

華爾街為什麼強大?不僅僅是因為華爾街有高盛和大摩這樣的全球頂級投行,也是美國整體金融體系的強大。

但是回頭看看我們,不是說商業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不行,而是商業銀行不能老是吃老本,總是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小機構太多,抵禦風險的能力太差。

你看即使出現雷曼這種系統性金融機構破產,美國金融體系也沒倒下。想像一下,在中國,六大行或者股份制銀行這種級別的金融機構破產。。。。。。

所以,我們很快就能看到,金融體系會迎來一波兼併和重組的高潮。小證券公司、小農商行等金融機構,只需要把自己洗乾淨,然後等著客人來挑。

就像人一樣,不是等感冒發燒來了才想起來鍛鍊,而提前搞好身體。金融機構也不是說大了就一定會強,但是如果不及時完成金融機構的整合,一陣風來了,會倒下一大片。

這,才是防風險的意義所在。

防風險的目的,是在風險出現之前預防,而不是風險出現之後化解。

【疏通資金管道】

你們都看到了,從18年上半年以來,央行的貨幣政策一直偏寬鬆,可是為什麼民企融資還是又難又貴?股票市場也一直不買賬?

原因在於,錢到金融體系了,但是一直出不去。

所以,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目標,就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讓金融體系的資金以合理的方式進入企業。這其中有兩個方面很重要:一個是金融監管頂層設計,一個是金融市場的激勵約束機制。

回顧這幾年的金融監管,有一個很重要的感覺就是太剛了,缺乏柔性。比如16年底的去槓桿和資管新規,大量同方向的監管政策同時發佈,對市場形成劇烈共振,直接造成了16年底的債災,教訓太深刻了。

所以,金融供給側改革,一定是自上而下,全局一盤棋,環環相扣,政策上剛柔並濟。

對應的,也是金融市場的激勵約束機制的變革。

使全社會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對應在金融市場裡,就是對民企的投融資激勵不足,對國企的投融資風險不到位。

要打破這種文化,會有一個陣痛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國企的違約率的上升。讓整個市場真正出清殭屍企業,然後輕裝上陣。

金融供給側改革,是一盤大棋,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比14年15年要好很多,所以,沒有必要悲觀。

如何正確理解金融供給側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