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大利空,比老龄化更致命的变化是什么?

搞笑大乐透



楼市大利空比老龄化更严重的问题是什么,不是老龄化,而是一定会出现房价波动,透过波动进行“财富洗劫”。所谓的第四轮贫富分化。

其实呢,我们中国过去老百姓的财富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洗劫。楼市是一个巨大的海绵,他将普通人一代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辛苦用汗水积攒的财富,顷刻之间就吸纳了进去。我们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一个愿望就是能够为后代传承下来一些什么东西,这里面核心的就是所谓“祖业财产”,好像感觉我能给孩子把房子传递下去。

事实上呢,房子想要给孩子传递下去是非常非常难,这个里面的核心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城市人往前推溯一代或者两代人基本上都是农民。我们深受农业思想的限制。

简单的说来就是以前分以前房子是国家分配的,是企业分配的房子呢,只是让你住,但是房子的产权归国家所有为企业所用,现在不一样了。

房地产商业化了之后,房子成了老百姓的了,但是大家要知道房子下边的土地还是国家的。

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哪个皇帝他自己建的皇宫传承给了子子孙孙?中国不像国外这个财产是连土地在内都是私有的,我们的房地产顶多只拥有使用权。


那房地产的危机到底在哪里呢?

中国老百姓第1轮财富的洗劫是——房价原来就是零,也就是说你努力工作,我给你分配房子,那是不是房子就是白拿来的,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获得工资之后还拿了套房子,国家给分配的,你是工人是集体给你分配的。

但你是农民呢,祖宗上传下来的你付父辈们留下来的,或者甚至可以申请宅基地,这是第1轮剪羊毛。

第一轮房地产收割财产就是让老百姓花几代人积攒的钱买水泥壳子去住宿。

第2轮剪羊毛的过程是什么呢?

最新官方数据现实,老百信所有资产中,70%是房产资产。

那我们老百姓最害怕的是什么?是不是最害怕房产的价格在波动?你想过去10年20年,中国房价持续高攀,同样倒逼着中国的经济也在持续的增加,虽然我们不可能遇到房价的剧烈的波动,但是当房价上升到一定概率之后,这里面的泡沫也会逐渐的归于正常。


也就是说房子不可能持续的涨,持续涨价就是炒作出来的。大家只是有一种投机的心理去跟随,因为中国人有个习惯“买涨不买跌”。

有人说啊,房产将来老龄化社会之后啊,没有人住!

那这样的话房子卖不出去,没人买也没人租。我们未来的人也不想生孩子,孩子也少,那全是房子,那谁还会买呀?房价肯定会掉!

这固然是事实,但是这个是20年30年以后的事情。

就以现阶段为例的话,我倒是更加担心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剧烈波动。进而再次剪羊毛!

以北上广深为例,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除了核心地段以郊区为例,房价真的是下滑很严重,包括我们除了二线省会城市以外的这种三线四线五线六线城市房价也在稳中有降,虽然也在很努力地稳房价,但是绝大多数的在近1~2年购买房子的人依然感觉到了非常大的压力,房子卖不上价格。还不如2017年的上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的房价高。

所以未来,个别人想要暴富,核心通道之一就是透过房价的波动,能够让一部分人在赚到钱,这又是一轮割羊毛,所以房地产真正的危机在于如何保证房价的稳定,但如果房价稳定了,也正是房地产商或者是炒作房子的人或者是很多想要做空的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房价一旦稳定,房地产交易的市场不再火爆。那么老百姓辛辛苦苦攒的钱放进去的这些钱除了刚需自住以外,想要变现就非常难。

我们再举一个形象的例子讲,就像中国的股市,如果股市一直都在持续的增加,那在股市里面就创造不出来巨富,也就是说大家都赚钱没有实现了贫富分化,只有股市剧烈的波动,才会出现一轮又一轮的剪羊毛,才会有小白散户不间断的往里追加投资,才会有知道信息的人不间断的抛售套利,他们才会变的爆发有钱。

所以在整个经济的周期当中以房产为例,我相信未来的房产还会有持续波动的可能,否则的话,想赚钱的人就赚不到钱了。


大家不要考验人性,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也考验不了比普通人就的人。

如果人性能够受得了考验的话,那我们还要道德干嘛?还要法律干嘛?对不对?

法律永远要凌驾于道德之上,道德永远约束不了人性,人性总是贪婪的。

所以手里面有过多房产的人,一定要及时的变现。

我宁愿要流动资金,我也不要这种没有用的水泥壳子呀。

所以,中国房地产最大的危机不是20年后的没人住房子,而是现阶段的房价存在剧烈波动的可能,所以才会如此大力气稳房价,怕本盘,被个别人做空啊。

那才是真正的财富大洗劫!


我是HI木易子杨,聚焦财经和职场创业领域,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私信交流分享。想要学习自媒体营销的朋友,可以关注私信联系我!


HI木易子杨


楼市大利空,对于房地产行业和购房者而言,比老龄化更致命的变化,我个人认为有两点,而且这两点都会在未来的3到5年之内发生。

1、人口红利的消失

我国房地产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甚至于是不是还会出现畸形发展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我国人口较多。我曾经算过一笔账,我们小时候经常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地大物博”四个字来形容我国国土的辽阔和资源的丰富,但是真正计算一下目前我国可用于建筑性用地的土地却占不到我国总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我国在经过初期的鼓励生育,人口却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16亿,国人自古便有着“安居乐业”的思想,这里就体现出了其对于住房一事有着莫名的执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失衡,从而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

但是,现在这种局面被打破了。

计划生育刚开始提出的时候,不少人家都是背地里生孩子,但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的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自主形成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思想,这从根本上将房地产市场发展所享受的“人口红利”逐渐削减。

2、购房者心理负担的加重

对于购房者而言,在未来其将面对的不仅是房贷,还有房价的逐渐回落。

一方面,目前国内经济处于复苏阶段,为了防止经济过快发展引起通胀,央行实行加息政策基本上铁板钉钉的事情,我可以在此立flag,2018和2019年这两年央行肯定会加息。加息意味着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增加,购房者的房贷是银行的一大收入来源,央行将基准利率提高了,你觉得银行不提升你的房贷利率的概率有多大?以后我们考虑的可能不是还不还得起房贷了,而是还不还的其房贷利息了。想想都感觉莫名的悲伤。

同样的,对于房企而言,本来他们就是“提前消费”,先借钱买地盖房,再销售回流资金还款。加息无疑会加大他们的资金成本,别小看那几个BP利率点的提升。

另一方面,房价在经过2016年的疯涨之后,各地都在积极采取楼市新政以期抑制房价的上涨,对于2016年期间购房的人而言,房价的下降无疑又是一重打击。而没有买房的则会想,房价会不会继续下跌,如果我现在买了房子,那会不会吃亏。这样一来,市场上就会逐渐的只剩下刚需购房者。

总结来说,加息的必然性和房价的下跌无论是对房企还是对于购房者而言,都会打击其生产和买卖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楼市降温的“大杀器”。

以上就是我对于该问题的看法,个人观点不代表君银投顾官方观点,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议,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关注我的头条号进行交流。


民众投顾


对楼市而言,中国人口下降将是比人口老龄化更致命的变化因素。

中国人爱囤房子,想当然认为房价会一直涨上去,但事实并非如此。之前作为支撑高房价的一个理由,就是中国人多,有14多亿人口。在当前高房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不敢生、生不起了。随着房子越建越多,孩子越生越少的趋势来看,未来"穷"的只剩下房子的言论也有可能成真,房子如葱也许也会成为现实。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把下几代的房子都给盖完了。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达到1723万人,比2016年公布的1786万人少了63万人,下降了3.5%。根据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住院分娩人数为1758万人,比2016年的1864万人少了106万人,下降了5.7%。

根据美国人口专家哈瑞·丹特的估算:中国会在2025年迎来人口下降拐点,到时候将促使中国房地产价格明显下降。另外有专家预计,最多5年中国人口就会开始下降,而且下降历程会长达50年以上。

根据中外专家的研究,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口将在不远的时间内开始下降。那么,当中国人口开始下降的时候,房地产价格到底会怎么样,现在无法猜测,按照常理来说房价应该明显下跌。

按照日本的规律:人口下跌1%的话,资产价格会下跌10%。需要指出的是,资产价格下跌与人口下跌并不一定成比例。

以中国邻国日本为例:日本从2006年开始人口总量逐渐下降,从2006年到2018年,人口下降了1%。数据显示日本人口下降速度比较缓慢,似乎感觉变化不算很大。但是,由于日本人口持续的下降,影响最终还是显现。人口持续下降,严重打击了日本人持有房地产的信心。当前,日本总体房价低于1990年的房价,这等于说日本房价经过28年的时间,都没有能够上涨。目前,在日本有20%的土地找不到主人,这意味着土地原来的主人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土地所有权。日本还有10%的房屋被遗弃,也找不到主人,政府在收房产税的时候找不到主人。

根据专家估算:大约从2025年左右开始,中国人口总量开始下降;预计到2050年左右,中国人口总量下降1.5亿人左右,人口下降跌幅将超过10%。根据已有的经验,人口下降首先会影响到土地和房屋的价格。道理很简单,住房子的人少了,住房需求下降,房子自然贬值。同理可证,使用中国土地的人少了,土地价格自然也会贬值。

对此人们也不要那么悲观。也许到时候随着人口的逐渐减少,说不定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又开始增强,人口下降趋势开始趋缓。


深圳股哥


目前来说,楼市利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首先,现阶段,楼市之所以还在继续上涨,是因为中国的城镇化还远没有结束。按每年增加百分之一的速度来说,到达发达国家百分之七八十的城镇化率,还需要二十年。这期间,大量的人口进程,还是需要房地产的。

其次,老龄化并不是楼市利空的原因,相反老龄化可能会导致房产的需求更大。因为随着子女的进城,未来老年人不可能再留在农村,将来老人需要照顾,是还需要独居房产的。包括未来的养老地产,养老社区会越来越火爆。这是会带动地产向上发展的。

最后,未来房地产是会出现利空,但利空是科技导致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房子的居住模式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转而变成方便,实用的居住方式。也许到那时,我们会嘲笑今天我们生活在固定的板房里。

人类在进步,未来会越来越好。

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应该有趋势指标,震荡指标和量能指标,为了帮助股民建立起良好的交易系统,我现在就把我自己的交易中用的指标分享下。

我平时用的指标系统有三套,一套是自己编制的缠论升级版指标;一套是长线持股加上波段操作指标;一套是分时图T+0指标,自认为还不错,不过指标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把指标用活才是最高境界。【领取指标添加本人公众号:【GP600903】给大你现在主要是买卖点的问题?还是选股问题?家介绍下我的三套指标。

第一缠论升级版指标。使用很简单,当三个指标同时出现建仓提示的时候建仓就可以了。

第二:长线持股加波段操作指标。这个指标最适合做长线使用,因为他有个主力监测系统可以清晰的看到主力的建仓位置和洗盘阶段的,长线玩家必备的东西。

第三:分时疯狂T+0指标,这个指标短线可以用,长线也可以用,做T增加利润罢了。

笔者凌菲02年入市,潜心研究股票十多年,并集结了一批"民间股神",总结了一套选牛股成功率极高的抄底战法,深受股民喜爱,特此建立了一个【公众号:GP600903】,每天讲解选牛股思路,很多朋友学会后,抓住了不少涨停牛股。

刚刚也是有很多粉丝朋友说,看了您直播讲解,也是成功抓住了光洋股份140多个点的收益,要不要要继续加仓。

光洋股份本人在11月7号通过双龙战法选出,截止目前涨幅高达141%,很多相信了本人的新股民,看了微信直播讲解的粉丝朋友都是抓到这波收益,这也是长期看凌菲直播微信的粉丝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润!

笔者很看好西安旅游这只股票,因为笔者已经摸透了庄家的意图,该股股价前期不停的下跌,但是有利好消息流出,很典型的庄家的洗盘的手法,果断选出,截止目前涨幅也是高达73%,恭喜及时介入这只股票的粉丝朋友。

凌菲对选出底部启动的爆发股非常擅长,此类短线股,赚钱速度快,拉升力度大,今天在笔者也是同样选出了一只有望从底部爆发的短线股,看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势是不是跟上面讲到的两只股票类似呢,都是经过一段时间下跌洗盘回踩底部支撑后企稳拉升,目前该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撑线附近,相信讲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该股后期走势,就不在这里多点评了,会在选股文章持续跟踪讲解。

本人在定期跟踪研究很久的几只类似光洋股份、西安旅游的股票已经选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李凌菲论股公众号:GP600903)查看,最后,如果手中有个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买卖点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与笔者取得联系,本人看到后,必当鼎力相助!

【凌菲论股公众号:GP600903】


凌菲论股02


楼市大利空,比老龄化更致命的变化还有这三点:居民存款的减少,居民消费意愿的改变,居民对楼市前景的困惑。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这几个因素。

第一,居民存款的减少。

曾几何时,我们的居民存款是非常让人欣喜的数字。

但根据2018年8月的数据,8月,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存款增长首次跌破“9%”。

10年以来,存款增速从最高点下滑了10以上。

居民的存款哪里去了?

我不相信是消费的升级导致了存款的减少,这不符合现实。而显而易见的是,房地产吸走了居民大量的现金。

第二,消费意愿的改变。

前面说到了消费。

吃榨菜、喝二锅头,成为最近一段时间居民消费意愿改变的缩影。

这究竟是消费的升级还是降级,目前还是争论不休。

既然没有定论,那么,我们称之为消费意愿的改变应该更为合适。

这种消费意愿的改变,一旦演变为居民不愿意消费,那么对经济而言不是一件好事情。

第三,对楼市前景的困惑。

因为房地产过度的绑架了生活和经济,所以,房地产的前景让人困惑。

这种困惑的蔓延,会大大影响居民对房地产的积极性。

房地产企业过冬,已经成为现实,而房地产冬天对经济的拖累,也在所难免。

为房地产经济还债,已经是趋势了。

所以,与老龄化相比,这三点变化更为可怕。而重拾居民的消费信心,将成为解决这几个难题的关键。


静观财经



最近楼市利空消息不断爆出,房价拐点已经筑牢根基,变化迫在眉睫!

当然,楼市利空的因素有很多,比较近的是国家对于房子的意图发生什么根本变化。从“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变成了“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虽然只有两个字“过快”的区别,但是,态度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加重,货币政策进入收缩周期,房贷利率趋于加息通道,人们购房观念的改变,房子的金融属性降低,房价居高不下压抑正常消费的增长等等等等因素,我们感觉到了临界点的到来!


但是,这些所有原因基本上还不是压垮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更致命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现在的大环境之下,实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人们对于收入预期降低,或者是收入预期信心迷茫才是压垮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的国际形势复杂化,黑天鹅事件时隐时现,不确定性豁然增加。致使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国内的形式又是一个复杂化的过程中 ,主要表现在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同时存在,又相互作用。产品升级和产品大部分过剩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制造业经济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

消费升级的产品,我国还是处在一个低端的街口,不能和国外的高端制造相匹配,人们的消费升级只能在国外的产品中完成,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而我国消费的另外一端却是由于房贷利息提高,房贷已经是压在房奴身上的一座大山,消费处于降维周期,拼多多的成功,康师傅方便面的股票拉升都是具体时间例证。这一因素的存在,加剧了制造业的不景气,关门,下岗,失业事件频发。人们的收入预期受到严重影响,焦虑,迷茫情绪蔓延。

我们认为,这才是楼市利空消息,除了老龄化以外的最重中之重的要素!

码字真的很辛苦的,来到这里看到我们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间的缘分!点赞,转发和关注一下吧!我们诚挚地谢谢您!


在路上觅寻


你好,嗨住租房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造就了一个上下颠倒的金字塔型的人口结构。近日,官方发布了最新的人口年龄数据并且提出警告: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即将全面到来,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数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

猛烈的老龄化冲击,必定会给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带来不可逆的影响。而在中国的楼市已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间节点,官方公布人口结构数据意味着什么?其实是从人口结构的基本面来进一步为楼市的走向定调。在楼市大利人的情况下,比老龄化更致命的变化是什么呢?


购房者心理的转变

70后基本上已经完了刚需置业,目前支撑起房地产行业的刚需主要是80后和90后。这两代人都有着明显的特点,他们生活的更加理性,也更有自己的行事准则。银行不断加息,房贷利率过高,增加了购房成本,不划算;住房要离工作地点近,住在郊区不划算;月供过高,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质量,不划算……

特别是“新北京人”政策的提出,使得更多人明白,房子并不是生活的唯一奋斗目标,即使没有房子,我们也一样可以享受同样的福利、政策。所以,主力购房者由原来的投机性、跟风性购房,变得更加理性、更加享受当下生活,这对楼市的影响是巨大的。


房地产行业税收等政策的完善

“房住不炒”的提出,标志着靠数十万就可以撬动百万房产、靠炒牟取暴利的时代已经走向末日。自北京3·17新政实施以后,全国近百个城市先后提出了限购限贷政策,一方面规范了房地产行业,一方面控制了房价的涨幅。

如果说接下来还有什么能让炒房客感到惧怕的“武器”,那就是数次提到的房地产税了。房产税一旦征收,房子持有成本就会大增。有专家称,房地产税已经起到了“未征先慑”的作用,对于降温楼市来说,“抵得上5个师的战斗力”!

人口不断老龄化的事实,消耗着潜在购房者的购房能力。而购房者心理的转变、行业行规税收制度的完善,则是楼市大利空更致命的冲击。房价未来的走势充满不确定性,该避的坑一定要避开。无论楼市变化万千,租房永远是最省心省力的选择。作为专业的房屋租赁平台,嗨住租房用全新模式敲开租房市场的大门,下载嗨住APP,房源多,房源真,租房像订酒店一样简单。


嗨住租房


人口减少、房子过剩、炒房客囤积了大量住房等都是楼市利空的表现。当然比这个更大的利空,各级已经开始想办法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不再将宝压在房地产上面。贷款已经开始控制流向房地产,缺少了资金支持,对于资金高度依赖的房地产,很难有大的发展。目前可谓是房价处于高度泡沫状态,也就是有价无市,虽然看起来房子很贵,但是没有人接手。

房地产作为一个行业在过去的20多年一直都是十分繁荣的,现在也该进入走下坡路的拐点了,因为房产属于低技术含量的领域,不能作为强大的基本支撑,从来没有一个国家靠房地产成为了世界强国。从世界范围来看,从来没有一个国家靠发展房地产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国家的强盛必然要靠实体,靠创新,靠技术,靠无数开拓的人。

楼市大利空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是一个好消息,毕竟这些资金进入实体领域就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提高普通民众的收入。楼市的繁荣期已经过去了,现在处于了平稳期。楼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平稳,就会阻止炒房投机客进入,从而让房地产领域更加健康的发展。今后房子多,人少,大家都不用操心房子的事情,实体经济就会快速发展。


深度军备


楼市大利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房地产泡沫吧,这个泡沫一旦打破,后果真的有点不敢想像。对比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后的结果可以猜测一下。房地产泡沫后,土地资产规模急剧缩水,财富效应随之消失,财富消失传导到股市,股市崩盘;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下跌,房地产企业资金断裂破产;再传导到金融行业,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破产使银行产生大量的坏帐,银行业破产。银行股市的萎靡,个人消费不振,市场购买力降低,导致大量企业资金链断裂,最后倒闭。

再加上现在房地产在我国GDP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几年房价的上涨,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杠杆保守估计也有3倍以上。如果房地产在现在泡沫破灭,那这部分资金将严重缩水。

而老龄化的后果是生产力的不足,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建设,2016年我国城市化好像才58%,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将释放一大部分生产力。再有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将有机器代替人的工作会越来越多,还有现在我国放二孩政策。相对于楼市泡沫来说这算的了什么。


淡淡禅风


其实,没有什么比人们的对楼市看跌的观念,对了楼市影响更重要了。

过去的几十年,虽然人们列出了一个个楼市应当下跌的理由,但是广大能买起楼房的中高产阶级,由于他们跟政策决策层更紧密,大家还都是看涨我们楼市的。

几年来,其实大家对楼市的态度在悄悄转变。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工资根本支撑不住我们的高房价。

现在不仅是中产,富豪阶级也会望房兴叹。大家都知道千万富翁,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一个相当遥远的毕生追求目标了。

当这个目标仅仅是一座100平米的破房子的时候。

一切信念都会崩塌了。

虽然很多人都在对楼市报以最后的期望,希望国家来继续吹大楼市,促进楼市的继续上涨。

当今年2月,一线城市房价全部回调态势出现后,不知道多少人的心理预期会产生了改变。

很快,随着传递效应到234线城市。或许压垮楼市的最后稻草不远了。

我们的人口拐点会在2035年之前出现,但是,在此之前,人们一定会产生认为房子不再上涨的看法,你们说还有几年呢?确实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