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全面解讀

“灸法”也是我國古代人民從勞動和實踐中所創造的醫療方法之一,《素問·異法方宜論篇》說:“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髒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病,故灸病者亦從北方來。”從這段記載看來,灸法的創始,在於北方,後來才漸漸傳入中原。

在古醫籍中,針灸和湯藥的地位是並重的,起著取長補短、相輔相成的作用,《素問·移精變氣論篇》說:“毒藥治其內,針石治其外。”其中所謂毒藥,就是指湯藥而言。《靈樞·官能》篇也曾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可見古代對此三種治療方法原為各有所宜,無可偏廢。但是後人不察,每有偏執之論。即以針和灸來說,目前很多針灸家,都有重針輕灸的傾向,以為灸法不如針法簡捷。同時很多病家,也因為畏艾灸灼痛,且事後會遺留疤痕,所以常常不願灸治,流風所向,這種先人首創的寶貴經驗,大有漸次湮滅的趨勢。因此特提出和大家討論,希望藉以引起同道們的注意。


一、施灸的原料——艾

灸法雖有多種,但必以艾為燃料,艾是一種菊科植物,我國各地皆有生長,藥用以薪州所產者為良。清吳儀洛《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元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邪,調經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用艾作施灸的原料,除古人所說有振陽通經作用以外,以我個人臨床體會還有兩大優點:第一艾絨燃燒時熱力溫和,能穿透皮膚,直達深部,使人有舒快的感覺;第二艾葉性溫,氣味芳香,此種香竄性物質,能滲透人體皮層,深至肌肉,起溫中逐冷、開鬱通經的作用,在外科方面,能消散癰疸。所以幾千年來,相沿為用,一直未找到更好的代用品。製作艾絨,傳統五月五日採集艾葉,曝幹,入石臼內,用木杵搗碎,篩去渣溶,搗至柔爛如棉,理去雜質,焙燥便成艾絨。

茲將艾絨質地優劣列表如下:

“灸法”全面解讀

二、灸的適應範圍

關於灸法的適應範圍,《靈樞·經脈》篇提出“陷下則灸之”的原則,概括地指出,凡是一切陽氣不足,經脈下陷的疾病,宜用灸法,其後,宋《聖濟總錄》作了比較詳盡的敘述,其中說:“……是以論傷寒者……惟少陰背惡寒,吐利,脈不足,與夫脈促手足厥之類,三者可灸焉(注仲景《傷寒論》當灸之條有六,可參考趙開美本,292、304、325、343、349、362等條全文)……若病有因寒而得,或陰證多寒,或是風寒溼痺、腳氣之病,或是上實下虛,厥逆之疾,與夫勞傷癰疸,及婦人血氣,嬰藥疳疾之屬,並可用灸。”再後,明汪機在《針灸問對》中更將使用灸法歸納為三條原則,他說:“大抵不可針刺者宜灸之,一則沉寒瘤冷,二則無脈知陽絕也,三則腹皮急而陽陷也。”本人在臨床上對哮喘、痰飲、癲瓣、陽痿、早洩、久痢、洩瀉屬虛寒者,以及陽虛腰痛、厥逆等病,施以灸治,往往能收到顯著的療效。其他在外科方面,如癰疸初起,瘰瘍、滋瘤、陰疽、流注等顏固難治的疾病,施用艾灸,有時也能收到著效。

總的說來,灸法適應於一切陽虛久病、沉寒癇冷、功能衰退的疾病。也可以說凡一切陰證,皆可以灸法治之。

此外古人還用灸法預防疾病,唐孫思邈《千金方》曰:“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搓,則璋溫瘧毒不能著人,故吳蜀多行灸法。語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幹,有風者尤宜留意。”今人也有用灸肺俞、風門預防感冒,所以灸法對人體還有防病保健的作用。

三、點穴

古人在施灸時,對所取穴位的準確與否,要求很高。《千金方》說:“凡點灸法,皆須平直,四體無使傾側,灸時孔穴不正,無益於事,徒破孔肉耳,若坐點則坐灸之,臥點則臥灸之,立點則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矣。”所以古法在施灸前必先準確地確定灸位,點之以墨,然後將艾灶置於墨點上,安放平正,點火施灸。在點穴時要求體位平直,點穴後不能隨便變換姿勢。若體位不正,姿勢變動後,骨骼和肌肉移位,使所點穴位不準確。同時艾柱安放不平正,燃燒時火力不能集中,也會影響艾火的熱力透入穴竅而影響療效。古人的這些見解,我認為非常合理,施灸時必須注意。

四、施灸的先後

有關施灸時先後次序的問題,《千金方》中首先說:“凡灸,先陽後陰,言從頭向左而漸下,次後從頭向右而漸下,先上後下,”其後《西方子明堂灸經》也補充說:“先灸上,後灸下,先灸少,後灸多,宜慎之。”歸納起來就是“先上後下,先少後多,”以我個人體會,先上後下者,是為防止氣血被灸火之力,逆迫上行,而出現眩暈等不良反應。在臨床上往往遇到在多灸上部穴位後,病人常訴說頭昏。這時若再灸下肢穴位,即能解除這種症狀,所以古人對此早就提出了告誡。先少後多者,就是施灸時艾的火力,必須由弱而逐漸加強。例如需要灸多壯的必須從少壯開始逐漸增加;需要用大灶的,必先用小娃開始,逐漸加大,這樣能使病人易於忍受,不致令人望而生畏。

五、灸灶的大小

灸樁的大小,《千金方》說:“黃帝曰:‘灸不三分,是謂徒冤’,炷務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以意商量。《扁鵲心書》說:“凡灸大人,灸須如蓮子,底闊三分,若灸四肢及小兒,艾灶如蒼耳子大,灸頭面,艾如麥粒大。穴若傾側,宜作炷堅實置穴上,用蔥涎粘固。”《醫宗金籤》說:“凡灸諸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然頭與四肢皮肉淺薄,若並灸之,恐肌骨氣血難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炷宜小,壯數宜少。有病必當灸鉅額、鳩尾者,必不可過三社,艾娃如小麥,恐火氣傷心也。背腰皮肉深厚,艾灶宜大,壯數宜多,使火氣到,始能去瘤冷之疾也。”因此灸炷大小的選擇,必須根據病人體質和施灸部位而定,若病人是少壯男性,灸炷可大些;婦需老人,灸炷當減小;肥人肉厚,炷可稍大;瘦人皮薄,宜的減。以部位論,頭面四肢皮薄多骨,胸膈心肺重要之處,灸炷均不宜過大;腰腹皮厚肉深,灸炷不妨稍大。此外在臨床上,不同疾病和灸娃大小也有關係,若治風寒溼痺,欲其起通經絡逐寒溼的作用,灸柱可以小些,但若用在振陽扶危,如弦癖疲疝等而欲其起溫散作用者,艾娃須要大些。這是我個人在臨床使用灸柱大小的體會,供大家參考。

至於艾炷的大小,目前皆以植物種子的大小模樣為標準,如米粒、黍米、黃豆、綠豆、豌豆、蠶豆、棗核等大。古人文獻記載中所用的艾柱底廣三分,差不多相當於蓮子大小,在今人一般用得較少,因為柱大,燃燒時灼痛也甚,而且事後皮膚熨起大泡,一般病家均所不願,所以現在臨床應用以米粒大至豌豆大者最為普遍。

制艾柱時,務將艾絨揉緊,底圓頂尖,作成圓錐形,這樣燃燒時火力由漸而強,透達力深,效果較佳。在施灸時如若穴位頓側,艾柱容易滾下,灼傷皮膚,古人的方法是用蔥涎粘固,目前有人用甘油粘貼,認為可以防止起泡。灸法在古人的見解中,以為必須任其起泡潰爛,方始有效,所以對防止起泡一點不加考慮,其用蔥油粘固,不過取蔥之通陽活血作用。究竟熟者為佳,有待同道們共同研究。

六、艾灸的壯數

關於艾的壯數,歷代醫家時有爭論,文獻所載亦各有參差,茲將查考《甲乙經》、《千金方》、《外臺秘要》、《銅人針灸圖經》以及《醫宗金鑑》等書所得,約述如後:

1.《千金方》對各種疾病多數主張用灸法,對每個穴位說明必灸五十~百壯,但仍須酌情活用,反對執一不變。其中說:“凡言壯數者,若丁壯遇病,病根深篤者,可倍於方數,其人老小贏弱者,可復減半,依扁酵灸法有至五百壯、千壯,皆臨時消息之;《明堂本經雲,針入六分,灸三壯,更無餘論,曹氏灸法,有百壯者,有五十壯者,小品諸方,亦皆有此,仍須準病輕重以行之,不可膠柱守株。”對不同疾病和對象其應變之法,茲擇重要舉例如下:

灸小兒:“凡新生兒七日以上,週年以還,不過七壯,炸如雀屎大。”

灸頭部:“頭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在,氣口精明,三百六十五絡,皆上歸於頭,頭者,諸陽之會也,故頭病必宜審之,灸其穴不得亂灸,過多傷神,是以灸頭不得滿百。”

灸脊背:“脊背者,是體之橫樑,五臟之所繫者,太陽之會合,陰陽發動,冷熱成疾,灸太過熟大害也。”

灸四肢:“臂腳手足者,人之枝幹,其神繫於五臟六糖,隨血脈出,能遠近採物,臨深履薄,養於諸經狹淺,故灸宜少;灸過多,即內神不得入,精神閉塞,否滯不仁,即臂不舉,故四肢之灸,不宜太熟也。”

對身體各部的艾灸壯數,《千金方》總結說:“頭面目咽灸之,最欲小生,手臂四肢灸之,欲須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背欲須小生,大體皆須以意商量,臨時遷改應機,千變萬化,難以一準耳。”按生熟是指艾灸壯數的多少,孫氏提出胸部灸宜大熟,此與各家主張少灸不同,我意胸部內屬心肺,火灸亦以少為宜。

對不同疾病的應變,孫氏指出:“若治諸沉結寒冷病,莫若灸之宜熟。”“若攻臟腑或心腹痛者,亦宜百壯。”“凡諸虛疾水谷沉結流離者,當灸腹背宜多,而不過百壯。”“腹髒之內,為性,一貪於五味無厭成疾,風寒結痛,水谷不消,宜當熟之。”按孫氏主張多灸的疾患,多為沉寒結瘤病證,但遇虛疾亦不過百壯,不主多灸,此遇虛變通的方法。

“風勞沉重,九部盡病,及毒氣為疾者,不過五十壯,亦宜三報之。”按此重病,正氣大虧,雖灸五十壯,但三報之,此重症體虧的變法。

“若卒暴病,鬼魅所著者,灸頭面四肢宜多,腹背宜少,其多不過五十,其少不減三、五、七、九壯。”“凡陽明滯風,口喝僻者,不過三十壯,三日二報,報如前微者三報,重者九報,此風氣濡微細人,故宜緩火溫氣推排漸抽以除耳。若卒暴催迫.則流行細入,成期疾不可愈也,故緩火。”此孫氏對應少灸的部位及病因施灸時的權變方法。

所以雖然《千金方》記載的艾灸壯數較多,但其意仍在權變,他如“灸隨年壯”、“反覆施灸”等都是視不同情況的變通辦法,不過按我個人的見解,《千金方》所列灸法,還是偏多的,例如第二十二卷記載腳氣病的灸法,指出依次灸風市百壯多,重者一處可至五六百壯,勿令頓灸,三報之佳。灸伏免五壯、亦可五十壯,灸犢鼻五十壯、可至百壯,灸眼百壯,上廉百壯,下廉百壯,最後灸絕骨。這樣加起來共五百餘壯,且絕骨還不在其內。雖然孫氏最後說:“凡此諸穴灸,不必一頓灸盡壯數,可日日報灸之,三日之中,灸盡壯數為佳。”照此計算每人亦須灸至百餘壯,以非一般病家所能忍受,故臨床應用很少。

2.《甲乙經》對人體各部每一穴位的艾灸壯數,在第三卷中都有記載。經初步統計,內中明白指出禁灸的有二十四穴:未指出禁灸、也未指明應灸社數的有九穴。在指明艾灸壯數的穴位中,灸一壯的有少商、中衝、少衝、少澤、後溪、大都等七穴;灸二壯的有浮白一穴;灸七壯的有六穴;灸九壯的有大椎一穴;灸十壯的有曲垣一穴;壯數最多的為環跳穴,可灸至五十壯;除此以外一般的穴位灸治皆在三~五壯。對疾病應灸壯數,該書無明文記載。

3.其他《外臺》、《銅人》、《金鑑》所列灸壯各有多少,其中《外臺》的記載較《甲乙》為多,本文限於篇幅,不一一例舉。概而言之,灸壯的多少,必須和前節所述艾娃的大小相結合。凡宜大娃施灸的部位和疾病,壯數也可增加。有時對於應該施大灸的疾病,而病者體弱不能忍受,或婦人畏痛不願受灸時,我認為不妨採取小娃多壯的治法。一般病例一個穴位每次施灸以三~七壯為宜,即使須要多灸的,也應該用分次報灸的方法。古人一灸百壯,雖然有其長處,但在目前臨床使用則難以做到,除了灸炷大小和壯數多少以外,灸的補瀉也是一個必須注意的問題,對此目前一般針灸書籍皆略而不談,我認為既然古人立法,一定也有其可研究之處。《靈樞·背俞》篇說:“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根據文內記載,艾灸的補法,是讓燃艾自己熄滅,不得用口吹火,以便火力緩緩透入體內,瀉法則須頻頻吹火,使艾塊燃快滅,火力短而急速。目前臨床應用以補法為多,因為灸法的適應證本身就是以陰證、重症為多,所以當用補法為宜。唯在外科癰疸,欲起消敢作用時,才有施用瀉法的必要。

七、灸法的種類

灸的種類,有明灸、隔灸、疤痕灸和無疤痕灸等。明灸就是將艾直接放置在穴位皮膚上施灸,所以又名直接灸,此法應用最廣。隔灸就是先將姜、蔥、蒜等物,墊在穴位皮膚上,然後再安置艾娃施灸,也稱間接灸。

疤痕灸就是灸後讓局部起泡潰爛,灸後遺留永久的疤痕,此法古人多用之。稱無疤痕灸就是在施灸時,病人稍覺灼痛,即將艾炷移去而不致起泡,灸後也無疤痕,此種灸法,施之於風寒溼痺尚可,但一般效果不如前者。

茲將古代不同的灸法介紹如下:

1.蒜灸

將大蒜頭(以獨頭者為佳)搗爛,或切片約三分厚,置穴位上,以艾注灸之,每四五炷換去蒜片。此法據《千金方》說可治擦病,《醫宗金鑑》記載用治瘡毒。目前一般對肺癆患者,用此法在大椎、陶道、肺俞、膏育等穴施灸,相當有效。病員往往灸後小便時尿中有蒜臭出現,由此可證實蒜內成分已滲透組織,吸入體內。

2.姜灸

將食用的生薑,切成薄片,約厚三分,以針刺數小孔,置艾娃於上灸之,也叫隔姜灸。生薑性溫味辛,借艾火之力,深滲組織,可起溫運的作用,一般用在中虛、腹滿、胃痛、反胃以及疝痛等。

另有一種方法,將生薑和芋頭搗爛和勻,加入適量麵粉,製成餅狀,敷置患部,可治齲齒、喉痺、口嗪、腮頷腫大等症,有消腫止痛的功能,若在餅上施灸三壯,效果更佳。

3.附子灸

附子性味辛甘大熱,乃間陽救逆要藥,湯藥中適用於心腹冷痛、四肢厥逆、霜亂轉筋、虛汗、洩瀉及心力衰竭等症。附子灸有兩種方法;一種把附子切細研末,放於穴位上,再施以豆粒大的艾柱,連續灸之,可以多灸數壯,此法除了應用於急救以外,還可用治陽痿、早洩等證。另一法常用在治療瘡毒等症時,以生川附為末,和黃酒作餅狀,如三枚古錢厚薄,置瘡上,以艾灸之,每日灸數壯,但令微熱,勿令疼痛,若餅乾,易餅再灸,務以瘡口紅活為度。此法可治潰瘍氣血俱虛,久不自斂,或風寒襲入血氣不行者,屢有奇驗(錄自《醫宗金鑑》)。

4.豆豉灸

《醫宗金鑑》曰:“癰疽發背已潰未潰,用江西淡豆豉為末,量瘡大小.和黃酒作餅,厚三分,置患處灸之,餅乾再易。如已有瘡孔,勿復置孔上.四布玻餅,列艾其上灸之,使微熱,勿令肉破,如熱痛急易之,日灸三度,令瘡孔出汗即瘻。”《千金方》

曰:“用豆政餅可灸耳聾。”

5.蠐螬灸

蠐螬即金龜子的幼蟲,形狀像蠶,身短節促,足長有微毛,用背滾行,生長於樹根及糞土中或舊茅屋上,能行血分,散結滯,《醫宗金鑑》雲:“疳瘻惡瘡,諸藥不驗者,取蟾剪去兩頭,安瘡口上,以艾灸之,七壯一易,不過七枚,無不效者。”

6.黃蠟灸

《千金方》曰:“以火炙蠟貼唇,可治緊唇”。《醫宗金鑑》曰:“黃蠟灸法,可治癰疽發背、惡瘡頑瘡,先以溼面隨腫根作圈,高寸餘,實貼皮上,如井口形,圈內鋪蠟屑三四分厚,次以鋼漏構盛桑木炭火懸蠟上烘之,令蠟化至滾,再添蠟屑,隨添至井口滿為度。皮不痛者毒淺,灸至知痛為度;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為度。去火灼即噴冷水少許於蠟上,俟冷起蠟,蠟底之色青黑,此毒出之徵也。如漫腫無頭者,亦以溼紙試之,於先幹處灸之,初起者一二次即消,已成膿者二三次即潰,瘡久潰不斂,四圍頑硬者,即於瘡口上灸之,蠟從孔入,愈深愈妙,其頑腐瘀膿盡化,收斂甚速。

7.盤灸

用食鹽填滿臍中,上面鋪薄片,加上艾絨施灸,此種灸法,只限用於神闕一穴,所以也可稱神闕灸,鹽用純白乾燥者為良。有些患者的臍孔,不是凹形而是凸形的,可用不易燃燒傳熱之物,圍繞突臍(如用溼麵條亦可),把鹽填滿,然後施灸。

鹽灸對疝痛、腹痛、繞臍痛、下病等症都有效果,對潤洩者,只要一次或二次灸治即能減少洩瀉次數,乃至痊癒。對於五更瀉、休息痢等難治疾病,如能耐心反覆進行灸治,也有治癒希望。《千金方》記載:“用鹽灸可治霍亂,霍亂已死有暖氣者,灸承筋七壯,起死人,又以鹽納臍中,各灸二七壯……少年房多短氣,鹽灸臍孔二七壯。”《外臺秘要》白:“霍亂苦悶急滿,以鹽納臍中灸二七壯。”《古今錄驗》:“熱結小便不通利,取鹽填滿臍中,作大柱灸,令熱為度良。”

8.泥土灸

將泥土做成泥餅,放於穴位上,再置艾絨施灸。泥土以黃色粘土為佳,故又名黃土灸,對溼疹、白群及其他皮膚病有效,但須注意若溫度不達皮膚,就無效果。如果沒有黃土,可在白土中加入黃柏末五、六分,對黃疸也有良好療效。《千金方》:“用泥土灸,治療耳聾有效,方法以泥土作成餅子,厚淺如餛飩皮,覆耳上四邊,勿令洩氣,當耳孔上,以草莖在泥餅上穿一小孔,置艾於上,灸至百壯,俟耳中痛不可忍即止,側耳瀉卻黃水,出盡即痿,當灸時若泥幹數易之。”

9.硫黃灸

《針灸集成》日:“治諸瘡久不差,變成痿,取硫黃一塊,如瘡口大小安之,別取少許硫黃於火上燒,用又尖挑起點硫黃,令著三五遍,以膿水乾差為度。”

10.桑技灸

《醫學入門》曰:“治發背不起發,不腐,桑枝燃著吹息火焰,以火頭灸患處,日三、五處,每次片時,取瘀肉腐動為度,若腐肉已去新肉生遲,宜灸四局,如陰瘡、廉瘡、察瘍、流注久不愈者,尤宜灸之。”

11.筒灸

此法已失傳,但文獻上有記載,《千金方》:“可治耳聾,其法截箭第二寸內耳中,以面擁四畔,勿令洩氣,灸筒上七壯。”又云:“可治口耳僻,法以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刺耳孔中,四畔以麵條塞之,勿令洩氣,一頭內大豆一顆並艾燒令燃,灸七壯即塞,患右灸左,患左灸右,千金不傳,耳病亦可灸之。”

此外尚有雷火針灸法、太乙神針灸法,以多種藥物捲入艾卷中,熨灸之,對風寒痺痛甚效,此間限於篇幅,不一一細載。

八、灸後調養

古人對灸後的調養,頗為注意,《針灸大成》說:“灸後不可就飲茶,悉恐解火氣,及食,恐滯經氣,須少停一二時,即宜入室靜臥,遠人事,遠色慾,平心定氣,凡百俱要寬解,尤忌大怒、大勞、大飢、大飽、受熱、冒寒,至於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養胃之物,使氣血流通,艾火逐出病氣,若遇厚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滯病氣矣。鮮魚雞羊,雖能發火,止可施於初灸十數日之內,不可加於半月之後,今人多不知恬養,雖灸何益?故因灸而反致害者,此也。徒責艾灸無效,何耶!”《醫宗金鑑》:“凡灸後須謹避風寒.慎其起居,養其氣血,其喜怒憂思悲恐驚,不可過極,和其情志,及禁食一切生冷醇酒厚味等物,即食蔬淡,亦當適宜,不可過度,以調養脾胃也。”上述古代針灸醫家對灸後調養和攝生的論述,規定得相當周詳,借乎目前病家往往不肯堅持,甚至有認為迂闊而加以否定,這對療效也必然會有一定的影響,值得引起重視。

九、灸瘡的引發和處理

《資生經》雲:“凡若艾得瘡發,所患即瘀,若不發,其病不愈。”《針灸易學》也說:“灸瘡必發,去病如把抓。”可見灸瘡的潰爛,對機體的治療是有益的。引發灸瘡的方法,《甲乙經》有:“欲令灸發者,灸履底熨之,三日即發。”履底就是鞋底,雖經火灸,但總不免有感染之慮,所以一般多不取用。可以採用者,《資生經》有比較詳細的記錄,其文:“今人用赤皮蔥三、五莖去青,於嫌火中煅熟,拍破,熱熨瘡上十餘遍,其瘡三日自發,又以生麻油漬之而發,亦有用皂角煎湯候冷頻點之而發,亦有恐血氣衰不發,服四物湯滋養血氣,不可一概而論也,有復灸一二社遂發,有食熱炙之物,如燒魚、煎豆腐、羊肉之類而發,在人以意取助,不可順其自然,終不發矣。”以上介紹的方法比較安全可靠,需要時可酌情采用。

灸後對灸瘡的處理,目前多采用西法,當然很是理想。古代方法,《局方》:“凡灸治病,才住火,便用赤皮蔥、薄荷煎湯,溫溫淋洗灸瘡,令驅風氣於瘡口內出,兼令經脈往來不滯於瘡下,若灸瘡退痂後,取東南桃枝,及青嫩柳枝等分,煎湯溫洗灸瘡,能護灸瘡中諸風,若瘡內黑爛潰者,加胡蔓煎洗,自能生好肉,若疼痛不可忍,加黃連煎洗,立有神效。”《針灸大成》“用白芷、金星草、淡竹葉,芩、連、乳香、當歸、川芎、薄荷、蔥白等分,鉛粉、香油煎膏貼,如用別背不對症。倘瘡口易收,而病氣不得出也,如用別物,乾燥作終,亦且不便。”《丹溪心法》:“灸瘡久不合,黃連、甘草節、白芷、黃丹、香油同煎膏貼之。”《針灸集成》:“灸瘡久不差,宜用內託黃芪丸。”《得效方》治灸傷經絡,流膿不止,久不差,黃芪八兩、當歸二兩,肉桂、木香、乳香、沉香各一兩,右為末,以綠豆粉四兩,薑汁煮糊和丸,槽子大,熱水下五七十丸。止痛生肌散,《資生經》方,牡蠣五錢,寒水石、煅滑石各二錢。右為末先以清水洗後參之。

遵照古法,灸後可用《大成》灸瘡膏黏敷,並用《局方》赤皮蔥湯洗之。灸瘡愈後,新肌黑色不退,取東南桃柳煎湯洗滌;若痛者加入黃連煎洗,並可以止痛生肌散糝之:潰爛者加人胡要煎洗,久不癒合,當分虛實,如因火傷過度,火毒不盡而致者,用《丹溪心法》膏藥方貼敷之,如若因虛而無力者,須服內託黃芪丸補之,這就是古人調理灸瘡的一般方法。

十、灸禁

灸的禁忌當分部位和疾病兩方面來講,有關部位的灸禁,首先必須瞭解古人禁灸穴位的禁忌原則。在歷代文獻中,對個別穴位的禁灸或該灸,記載很不一致,例如《甲乙經》所載禁灸穴僅25個,《針灸大成》禁灸穴歌記載45個,《醫宗金鑑》47穴,《針灸集成》49穴。茲依《針灸集成》49穴列成下表,並將各文獻所記載的有關灸的考證一齊並列(表2)。

“灸法”全面解讀
“灸法”全面解讀
“灸法”全面解讀
“灸法”全面解讀

從表中可看出大部分穴位各文獻的記載是不一致的,有說可灸,有說禁灸,以我個人意見,一般在頭面眼睛、心臟血管、重要臟器所在處須絕對禁灸外,其他四肢筋骨淺表處、生殖器、乳頭、四肢末梢知覺敏感的部位,也應注意避免,至如伏兔、陰市等肌肉豐滿的穴位,若不以大艾娃灸成嚴重的瘢痕,諒亦不妨,這就須在臨床上視不同對象和病情權變了。

其次關於灸法的禁忌症,文獻中記載得很少,《傷寒論》曾有比較全面的論述,例如太陽篇中第115條說:“脈浮熱甚,面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第116條:“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之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痺,名火逆也……”其他忌火、忌溫之條不勝—一枚舉,所以一般說來證涉三陽者應慎用灸法,但是陽證下陷而變陰證者,則又在當灸之例,或者雖屬陰證,法當灸治,但屬陰虛陽亢者,灸之亦可生變。所以決定當灸與否必從陰陽來分析,近人有急性病宜針,慢性病宜灸之說,我的意見似有可商椎之處,因在臨床上常可遇到雖屬急性陽證的病例,但由於某種原因突然會轉為陰證,同時很多慢性病例不一定均屬陰證,而往往呈現陽性症狀,在此種情況下,則應灸與否,似又不應以病的急慢性來分別了。

另外如天氣的影響,古人認為也當慎用灸法,《針灸大成》引《明堂下經》說:“灸時若遇陰霧大風雪、猛雨炎料、雷電虹寬,停候睛明再灸,急難,亦不拘此。”氣候的變化,能直接影響人的生理,故古人警戒慎灸,理有可通之處。


按:本文為朱汝功老師所撰,發表於《漸江中醫雜誌》1958年9月號,較全面地論述灸法,是當時較有代表性的論灸專文,收載資科較為完整,對臨床有參考價值,特會文收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