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最早的四條東西走向街路

鐵行街 花店街 金融街 官府街

長春最早的東西走向街路是長春城內的頭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和四道街。清道光五年(1825年),長春廳衙署從新立城遷至寬城子(今南關區四道街一帶)後,這幾條街路由自然街路逐漸發展而成。街路兩旁,或以經營鐵器和農具為主,或以制花為主,或遍佈銀行錢莊,或是各類衙門所在地,不同的經營範圍和建築構成了每條街獨有的特色。

頭道街——鐵行街

頭道街,東起永長路,西至全安廣場,長592米,是東天街通往全安廣場和解放大路的主要街路。頭道街以大馬路為界分為兩部分:東為東頭道街,寬14米;西為西頭道街,寬8米。永長路、東天街、大馬路、大經路、解放大路、全安廣場與頭道街交連。該街是長春城由南向北開闢的第一條街路。

頭道街,是清代魁星樓、文廟和城隍廟所在地。東頭道街有大車店、商店和骨角作坊(專門生產骨簪、頂針、麻將和骰子等的作坊)。西頭道街上有城隍廟,因此人們習慣把西頭道街稱為“城隍廟街”,這條街發展起來後以經營鐵器和農具為主,以煙麻雜鋪為輔。比較有名氣的有萬祥瑞商店、三順銀行、湧聚西百貨店等。頭道街以經營鐵器和農具為主,因此素有“鐵行街”之稱。

二道街——花店街

二道街,東起宿家衚衕,西至解放大路,長862米。二道街以大馬路為界分為兩部分:東為東二道街,寬8米;西為西二道街,寬10米。大馬路、塘子衚衕、大經路、民康路、天樂衚衕、扇子面衚衕、三義衚衕、轆轤把衚衕與二道街交叉。該街是長春城由南向北開闢的第二條街路。

昔日二道街人口稠密,商號、小手工業作坊較多,以制花為主,素有“花店街”之稱。1908年,長春最早的工業企業——日清火柴公司在與東二道街相交的塘子衚衕開辦。街上還有長春城內當時唯一的一家澡塘子以及數家妓院。

三道街——金融街

三道街,東起永長路,西至民康路,長1642米,寬10米。三道街以大馬路為界分為兩部分:東為東三道街,西為西三道街。該街是長春城由南向北開闢的第三條街路,還是長春城內南大街與北大街的分界處(南大街和北大街現在均為大馬路的一部分)。該街東起東門(崇德門),西至西門(聚寶門),長2500米。桃源路、永長路、大馬路、大經路、民康路、天利衚衕、財神廟衚衕、龍春衚衕、九聖祠衚衕與三道街交叉。

昔日東三道街上店鋪很多,有萬德棧、廣盛店、福來店、東廣順、三合德、長新合等。西三道街上銀行和錢鋪也非常多,有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吉林永衡官銀號長春分號、中華滿蒙殖產銀行、道勝銀行及私人開辦的東發合、益發合、永衡長、廢豐、厚發合、寬發合、天利合、源合長、會昌盛銀行和長春稅捐局,成為金融匯集之地,素有“金融街”之稱。

四道街——官府街

四道街,東起永長路,西至民康路,長1520米。四道街以大馬路為界分為兩部分:東為東四道街,寬12米;西為西四道街,寬10米。該街是長春城由南向北開闢的第四條街路。永長路、大馬路、大經路、民康路、徵租衚衕、立法衚衕、天利衚衕、財神廟衚衕、慈善衚衕、龍春衚衕、中國銀行衚衕、法治衚衕、馬營子衚衕、福來衚衕與四道街交叉。

1825年長春廳衙署遷至寬城子時,就選址在西四道街。東四道街上還有蒙王徵租局、早期的道臺衙門、長春商務總會等,所以四道街素有“官府街”之稱。除此之外,四道街上還有著名建築天主教堂、東北官銀分號和長安市場(田家大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