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PU上運行,性能是NumPy的11倍,這個Python庫你值得擁有

導讀:NumPy是數據計算的基礎,更是深度學習框架的基石。但如果直接使用NumPy計算大數據,其性能已成為一個瓶頸。

隨著數據爆炸式增長,尤其是圖像數據、音頻數據等數據的快速增長,迫切需要突破NumPy性能上的瓶頸。需求就是強大動力!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在很多方面取得可喜進展,如硬件有GPU,軟件有Theano、Keras、TensorFlow,算法有卷積神經網絡、循環神經網絡等。

在GPU上運行,性能是NumPy的11倍,這個Python庫你值得擁有

Theano是Python的一個庫,為開源項目,在2008年,由Yoshua Bengio領導的加拿大蒙特利爾理工學院LISA實驗室開發。對於解決大量數據的問題,使用Theano可能獲得與手工用C實現差不多的性能。另外通過利用GPU,它能獲得比CPU上快很多數量級的性能。

至於Theano是如何實現性能方面的跨越,如何用“符號計算圖”來運算等內容,本文都將有所涉獵,但限於篇幅無法深入分析,只做一些基礎性的介紹。涵蓋的主要內容:

  • 如何安裝Theano。
  • 符號變量是什麼。
  • 如何設計符號計算圖。
  • 函數的功能。
  • 共享變量的妙用。

Theano開發者在2010年公佈的測試報告中指出:在CPU上執行程序時,Theano程序性能是NumPy的1.8倍,而在GPU上是NumPy的11倍。這還是2010年的測試結果,近些年無論是Theano還是GPU,性能都有顯著提高。

這裡我們把Theano作為基礎來講,除了性能方面的跨越外,它還是“符合計算圖”的開創者,當前很多優秀的開源工具,如TensorFlow、Keras等,都派生於或借鑑了Theano的底層設計。所以瞭解Theano的使用,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學習TensorFlow、Keras等其他開源工具。

在GPU上運行,性能是NumPy的11倍,這個Python庫你值得擁有

01 安裝

這裡主要介紹Linux+Anaconda+theano環境的安裝說明,在CentOS或Ubuntu環境下,建議使用Python的Anaconda發行版,後續版本升級或添加新模塊可用Conda工具。當然也可用pip進行安裝。但最好使用工具來安裝,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程序依賴的麻煩,而且日後的軟件升級維護也很方便。

Theano支持CPU、GPU,如果使用GPU還需要安裝其驅動程序如CUDA等,限於篇幅,這裡只介紹CPU的,有關GPU的安裝,大家可參考:

http://www.deeplearning.net/software/theano/install.html

以下為主要安裝步驟:

1. 安裝anaconda

從anaconda官網下載Linux環境最新的軟件包,Python版本建議選擇3系列的,2系列後續將不再維護。

anaconda官網:

https://www.anaconda.com/download/

下載文件為一個sh程序包,如Anaconda3-4.3.1-Linux-x86_64.sh,然後在下載目錄下運行如下命令:

bash Anaconda3-4.3.1-Linux-x86_64.sh

安裝過程中按enter或y即可,安裝完成後,程序提示是否把anaconda的binary加入到.bashrc配置文件中,加入後運行python、ipython時將自動使用新安裝的Python環境。

安裝完成後,你可用conda list命令查看已安裝的庫:

conda list

安裝成功的話,應該能看到numpy、scipy、matplotlib、conda等庫。

2. 安裝theano

利用conda 來安裝或更新程序:

conda install theano

3. 測試

先啟動Python,然後導入theano模塊,如果不報錯,說明安裝成功。

$ Python
Python 3.6.0 |Anaconda custom (64-bit)| (default, Dec 23 2016, 12:22:00)
[GCC 4.4.7 20120313 (Red Hat 4.4.7-1)] on linux
Type "help",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
>>> import theano
>>>

02 符號變量

存儲數據需要用到各種變量,那Theano是如何使用變量的呢?Theano用符號變量TensorVariable來表示變量,又稱為張量(Tensor)。

張量是Theano的核心元素(也是TensorFlow的核心元素),是Theano表達式和運算操作的基本單位。張量可以是標量(scalar)、向量(vector)、矩陣(matrix)等的統稱。

具體來說,標量就是我們通常看到的0階的張量,如12,a等,而向量和矩陣分別為1階張量和2階的張量。

如果通過這些概念,你還不很清楚,沒有關係,可以結合以下實例來直觀感受一下。

首先定義三個標量:一個代表輸入x、一個代表權重w、一個代表偏移量b,然後計算這些標量運算結果z=x*w+b,Theano代碼實現如下:

#導入需要的庫或模塊
import theano
from theano import tensor as T
#初始化張量
x=T.scalar(name='input',dtype='float32')
w=T.scalar(name='weight',dtype='float32')
b=T.scalar(name='bias',dtype='float32')
z=w*x+b
#編譯程序
net_input=theano.function(inputs=[w,x,b],outputs=z)

#執行程序
print('net_input: %2f'% net_input(2.0,3.0,0.5))

打印結果:

net_input: 6.500000

通過以上實例我們不難看出,Theano本身是一個通用的符號計算框架,與非符號架構的框架不同,它先使用tensor variable初始化變量,然後將複雜的符號表達式編譯成函數模型,最後運行時傳入實際數據進行計算。

整個過程涉及三個步驟:定義符號變量,編譯代碼,執行代碼。這節主要介紹第一步如何定義符號變量,其他步驟將在後續小節介紹。

如何定義符號變量?或定義符號變量有哪些方式?在Theano中定義符號變量的方式有三種:使用內置的變量類型、自定義變量類型、轉換其他的變量類型。具體如下:

1. 使用內置的變量類型創建

目前Theano支持7種內置的變量類型,分別是標量(scalar)、向量(vector)、行(row)、列(col)、矩陣(matrix)、tensor3、tensor4等。其中標量是0階張量,向量為1階張量,矩陣為2階張量等,以下為創建內置變量的實例:

import theano
from theano import tensor as T
x=T.scalar(name='input',dtype='float32')
data=T.vector(name='data',dtype='float64')

其中,name指定變量名字,dtype指變量的數據類型。

2. 自定義變量類型

內置的變量類型只能處理4維及以下的變量,如果需要處理更高維的數據時,可以使用Theano的自定義變量類型,具體通過TensorType方法來實現:

import theano
from theano import tensor as T
mytype=T.TensorType('float64',broadcastable=(),name=None,sparse_grad=False)

其中broadcastable是True或False的布爾類型元組,元組的大小等於變量的維度,如果為True,表示變量在對應維度上的數據可以進行廣播,否則數據不能廣播。

廣播機制(broadcast)是一種重要機制,有了這種機制,就可以方便地對不同維的張量進行運算,否則,就要手工把低維數據變成高維,利用廣播機制系統自動複製等方法把低維數據補齊(MumPy也有這種機制)。以下我們通過圖2-1所示的一個實例來說明廣播機制原理。

在GPU上運行,性能是NumPy的11倍,這個Python庫你值得擁有

▲圖2-1 廣播機制

圖2-1中矩陣與向量相加的具體代碼如下:

import theano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heano.tensor as T
r = T.row()
r.broadcastable
# (True, False)
mtr = T.matrix()
mtr.broadcastable
# (False, False)
f_row = theano.function([r, mtr], [r + mtr])
R = np.arange(1,3).reshape(1,2)
print(R)
#array([[1, 2]])

M = np.arange(1,7).reshape(3, 2)
print(M)
#array([[1, 2],
# [3, 4],
# [5, 6]])
f_row(R, M)
#[array([[ 2., 4.],
# [ 4., 6.],
# [ 6., 8.]])]

3. 將Python類型變量或者NumPy類型變量轉化為Theano共享變量

共享變量是Theano實現變量更新的重要機制,後面我們會詳細講解。要創建一個共享變量,只要把一個Python對象或NumPy對象傳遞給shared函數即可,如下所示:

import theano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heano.tensor as T
data=np.array([[1,2],[3,4]])
shared_data=theano.shared(data)
type(shared_data)

03 符號計算圖模型

符號變量定義後,需要說明這些變量間的運算關係,那如何描述變量間的運算關係呢?Theano實際採用符號計算圖模型來實現。首先創建表達式所需的變量,然後通過操作符(op)把這些變量結合在一起,如前文圖2-1所示。

Theano處理符號表達式時是通過把符號表達式轉換為一個計算圖(graph)來處理(TensorFlow也使用了這種方法,等到我們介紹TensorFlow時,大家可對比一下),符號計算圖的節點有:variable、type、apply和op。

  • variable節點:即符號的變量節點,符號變量是符號表達式存放信息的數據結構,可以分為輸入符號和輸出符號。
  • type節點:當定義了一種具體的變量類型以及變量的數據類型時,Theano為其指定數據存儲的限制條件。
  • apply節點:把某一種類型的符號操作符應用到具體的符號變量中,與variable不同,apply節點無須由用戶指定,一個apply節點包括3個字段:op、inputs、outputs。
  • op節點:即操作符節點,定義了一種符號變量間的運算,如+、-、sum()、tanh()等。

Theano是將符號表達式的計算表示成計算圖。這些計算圖是由Apply 和 Variable將節點連接而組成,它們分別與函數的應用和數據相連接。操作由op 實例表示,而數據類型由type 實例表示。

下面這段代碼和圖2-2說明了這些代碼所構建的結構。藉助這個圖或許有助於你進一步理解如何將這些內容擬合在一起:

import theano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heano.tensor as T
x = T.dmatrix('x')
y = T.dmatrix('y')
z = x + y
在GPU上運行,性能是NumPy的11倍,這個Python庫你值得擁有

▲圖2-2 符號計算圖

圖2-2中箭頭表示指向Python對象的引用。中間大的長方形是一個 Apply 節點,3個圓角矩形(如X)是 Variable 節點,帶+號的圓圈是ops,3個圓角小長方形(如matrix)是Types。

在創建 Variables 之後,應用 Apply ops得到更多的變量,這些變量僅僅是一個佔位符,在function中作為輸入。變量指向 Apply 節點的過程是用來表示函數通過owner 域來生成它們 。這些Apply節點是通過它們的inputs和outputs域來得到它們的輸入和輸出變量。

x和y的owner域的指向都是None,這是因為它們不是另一個計算的結果。如果它們中的一個變量是另一個計算的結果,那麼owner域將會指向另一個藍色盒。

04 函數

上節我們介紹瞭如何把一個符號表達式轉化為符號計算圖,這節我們介紹函數的功能,函數是Theano的一個核心設計模塊,它提供一個接口,把函數計算圖編譯為可調用的函數對象。前面介紹瞭如何定義自變量x(不需要賦值),這節介紹如何編寫函數方程。

1. 函數定義的格式

先來看一下函數格式示例:

theano.function(inputs, outputs, mode=None, updates=None, givens=None, no_default_updates=False, accept_inplace=False, name=None,rebuild_strict=True, allow_input_downcast=None, profile=None, on_unused_input='raise')

這裡參數看起來很多,但一般只用到三個:inputs表示自變量;outputs表示函數的因變量(也就是函數的返回值);還有一個比較常用的是updates參數,它一般用於神經網絡共享變量參數更新,通常以字典或元組列表的形式指定。

此外,givens是一個字典或元組列表,記為[(var1,var2)],表示在每一次函數調用時,在符號計算圖中,把符號變量var1節點替換為var2節點,該參數常用來指定訓練數據集的batch大小。

下面我們看一個有多個自變量,同時又有多個因變量的函數定義例子:

import theano 
x, y =theano.tensor.fscalars('x', 'y')
z1= x + y
z2=x*y
#定義x、y為自變量,z1、z2為函數返回值(因變量)
f =theano.function([x,y],[z1,z2])
#返回當x=2,y=3的時候,函數f的因變量z1,z2的值
print(f(2,3))

打印結果:

[array(5.0, dtype=float32), array(6.0, dtype=float32)]

在執行theano.function()時,Theano進行了編譯優化,得到一個end-to-end的函數,傳入數據調用f(2,3)時,執行的是優化後保存在圖結構中的模型,而不是我們寫的那行z=x+y,儘管二者結果一樣。

這樣的好處是Theano可以對函數f進行優化,提升速度;壞處是不方便開發和調試,由於實際執行的代碼不是我們寫的代碼,所以無法設置斷點進行調試,也無法直接觀察執行時中間變量的值。

2. 自動求導

有了符號計算,自動計算導數就很容易了。tensor.grad()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從outputs逆向遍歷到輸入節點。對於每個op,它都定義了怎麼根據輸入計算出偏導數。使用鏈式法則就可以計算出梯度了。利用Theano求導時非常方便,可以直接利用函數theano.grad(),比如求s函數的導數:

在GPU上運行,性能是NumPy的11倍,這個Python庫你值得擁有

以下代碼實現當x=3的時候,求s函數的導數:

import theano 
x =theano.tensor.fscalar('x')#定義一個float類型的變量x
y= 1 / (1 + theano.tensor.exp(-x))#定義變量y
dx=theano.grad(y,x)#偏導數函數
f= theano.function([x],dx)#定義函數f,輸入為x,輸出為s函數的偏導數
print(f(3))#計算當x=3的時候,函數y的偏導數

打印結果:

0.045176658779382706

3. 更新共享變量參數

在深度學習中通常需要迭代多次,每次迭代都需要更新參數。Theano如何更新參數呢?

在theano.function函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updates。updates是一個包含兩個元素的列表或tuple,一般示例為updates=[old_w,new_w],當函數被調用的時候,會用new_w替換old_w,具體看下面這個例子。

import theano
w= theano.shared(1)#定義一個共享變量w,其初始值為1
x=theano.tensor.iscalar('x')
f=theano.function([x], w, updates=[[w, w+x]])#定義函數自變量為x,因變量為w,當函數執行完畢後,更新參數w=w+x
print(f(3))#函數輸出為w
print(w.get_value())#這個時候可以看到w=w+x為4

打印結果:

1、4

在求梯度下降的時候,經常用到updates這個參數。比如updates=[w,w-α*(dT/dw)],其中dT/dw就是梯度下降時,代價函數對參數w的偏導數,α是學習速率。為便於大家更全面地瞭解Theano函數的使用方法,下面我們通過一個邏輯迴歸的完整實例來說明: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heano
import theano.tensor as T
rng = np.random
# 我們為了測試,自己生成10個樣本,每個樣本是3維的向量,然後用於訓練
N = 10
feats = 3
D = (rng.randn(N, feats).astype(np.float32), rng.randint(size=N, low=0, high=2).astype(np.float32))
# 聲明自變量x、以及每個樣本對應的標籤y(訓練標籤)
x = T.matrix("x")
y = T.vector("y")
#隨機初始化參數w、b=0,為共享變量
w = theano.shared(rng.randn(feats), name="w")
b = theano.shared(0., name="b")
#構造代價函數
p_1 = 1 / (1 + T.exp(-T.dot(x, w) - b)) # s激活函數
xent = -y * T.log(p_1) - (1-y) * T.log(1-p_1) # 交叉商代價函數
cost = xent.mean() + 0.01 * (w ** 2).sum()# 代價函數的平均值+L2正則項以防過擬合,其中權重衰減係數為0.01
gw, gb = T.grad(cost, [w, b]) #對總代價函數求參數的偏導數
prediction = p_1 > 0.5 # 大於0.5預測值為1,否則為0.

train = theano.function(inputs=[x,y],outputs=[prediction, xent],updates=((w, w - 0.1 * gw), (b, b - 0.1 * gb)))#訓練所需函數
predict = theano.function(inputs=[x], outputs=prediction)#測試階段函數
#訓練
training_steps = 1000
for i in range(training_steps):
pred, err = train(D[0], D[1])
print (err.mean())#查看代價函數下降變化過程

05 條件與循環

編寫函數需要經常用到條件語句或循環語句,這節我們就簡單介紹Theano如何實現條件判斷或邏輯循環。

1. 條件判斷

Theano是一種符號語言,條件判斷不能直接使用Python的if語句。在Theano可以用ifelse和switch來表示判定語句。這兩個判定語句有何區別呢?

switch對每個輸出變量進行操作,ifelse只對一個滿足條件的變量操作。比如對語句:

switch(cond, ift, iff) 

如果滿足條件,則switch既執行ift也執行iff。而對語句:

if cond then ift else iff

ifelse只執行ift或者只執行iff。

下面通過一個示例進一步說明:

from theano import tensor as T 
from theano.ifelse import ifelse
import theano,time,numpy
a,b=T.scalars('a','b')
x,y=T.matrices('x','y')
z_switch=T.switch(T.lt(a,b),T.mean(x),T.mean(y))#lt:a < b?
z_lazy=ifelse(T.lt(a,b),T.mean(x),T.mean(y))
#optimizer:optimizer的類型結構(可以簡化計算,增加計算的穩定性)
#linker:決定使用哪種方式進行編譯(C/Python)
f_switch = theano.function([a, b, x, y], z_switch,mode=theano.Mode(linker='vm'))
f_lazyifelse = theano.function([a, b, x, y], z_lazy,mode=theano.Mode(linker='vm'))
val1 = 0.
val2 = 1.
big_mat1 = numpy.ones((1000, 100))
big_mat2 = numpy.ones((1000, 100))
n_times = 10
tic = time.clock()
for i in range(n_times):
f_switch(val1, val2, big_mat1, big_mat2)
print('time spent evaluating both values %f sec' % (time.clock() - tic))
tic = time.clock()
for i in range(n_times):
f_lazyifelse(val1, val2, big_mat1, big_mat2)
print('time spent evaluating one value %f sec' % (time.clock() - tic))

打印結果:

time spent evaluating both values 0.005268 sec
time spent evaluating one value 0.007501 sec

2. 循環語句

scan是Theano中構建循環Graph的方法,scan是個靈活複雜的函數,任何用循環、遞歸或者跟序列有關的計算,都可以用scan完成。其格式如下:

theano.scan(fn, sequences=None, outputs_info=None, non_sequences=None, n_steps=None, truncate_gradient=-1, go_backwards=False, mode=None, name=None, profile=False, allow_gc=None, strict=False)

參數說明:

  • fn:一個lambda或者def函數,描述了scan中的一個步驟。除了outputs_info,fn可以返回sequences變量的更新updates。fn的輸入變量的順序為sequences中的變量、outputs_info的變量、non_sequences中的變量。如果使用了taps,則按照taps給fn喂變量。taps的詳細介紹會在後面的例子中給出。
  • sequences:scan進行迭代的變量,scan會在T.arange()生成的list上遍歷,例如下面的polynomial 例子。
  • outputs_info:初始化fn的輸出變量,和輸出的shape一致。如果初始化值設為None,表示這個變量不需要初始值。
  • non_sequences:fn函數用到的其他變量,迭代過程中不可改變(unchange)。
  • n_steps:fn的迭代次數。

下面通過一個例子解釋scan函數的具體使用方法。

代碼實現思路是:先定義函數one_step,即scan裡的fn,其任務就是計算多項式的一項,scan函數返回的result裡會保存多項式每一項的值,然後我們對result求和,就得到了多項式的值。

import theano
import theano.tensor as T
import numpy as np
# 定義單步的函數,實現a*x^n
# 輸入參數的順序要與下面scan的輸入參數對應
def one_step(coef, power, x):
return coef * x ** power
coefs = T.ivector() # 每步變化的值,係數組成的向量
powers = T.ivector() # 每步變化的值,指數組成的向量
x = T.iscalar() # 每步不變的值,自變量
# seq,out_info,non_seq與one_step函數的參數順序一一對應
# 返回的result是每一項的符號表達式組成的list
result, updates = theano.scan(fn = one_step,
sequences = [coefs, powers],
outputs_info = None,
non_sequences = x)
# 每一項的值與輸入的函數關係
f_poly = theano.function([x, coefs, powers], result, allow_input_downcast=True)
coef_val = np.array([2,3,4,6,5])
power_val = np.array([0,1,2,3,4])
x_val = 10
print("多項式各項的值: ",f_poly(x_val, coef_val, power_val))
#scan返回的result是每一項的值,並沒有求和,如果我們只想要多項式的值,可以把f_poly寫成這樣:
# 多項式每一項的和與輸入的函數關係
f_poly = theano.function([x, coefs, powers], result.sum(), allow_input_downcast=True)

print("多項式和的值:",f_poly(x_val, coef_val, power_val))

打印結果:

多項式各項的值: [ 2 30 400 6000 50000]
多項式和的值: 56432

06 共享變量

共享變量(shared variable)是實現機器學習算法參數更新的重要機制。shared函數會返回共享變量。這種變量的值在多個函數可直接共享。可以用符號變量的地方都可以用共享變量。

但不同的是,共享變量有一個內部狀態的值,這個值可以被多個函數共享。它可以存儲在顯存中,利用GPU提高性能。我們可以使用get_value和set_value方法來讀取或者修改共享變量的值,使用共享變量實現累加操作。

import theano
import theano.tensor as T
from theano import shared
import numpy as np
#定義一個共享變量,並初始化為0
state = shared(0)
inc = T.iscalar('inc')
accumulator = theano.function([inc], state, updates=[(state, state+inc)])
# 打印state的初始值

print(state.get_value())
accumulator(1) # 進行一次函數調用
# 函數返回後,state的值發生了變化
print(state.get_value())

這裡state是一個共享變量,初始化為0,每次調用accumulator(),state都會加上inc。共享變量可以像普通張量一樣用於符號表達式,另外,它還有自己的值,可以直接用.get_value()和.set_value()方法來訪問和修改。

上述代碼引入了函數中的updates參數。updates參數是一個list,其中每個元素是一個元組(tuple),這個tuple的第一個元素是一個共享變量,第二個元素是一個新的表達式。updatas中的共享變量會在函數返回後更新自己的值。

updates的作用在於執行效率,updates多數時候可以用原地(in-place)算法快速實現,在GPU上,Theano可以更好地控制何時何地給共享變量分配空間,帶來性能提升。最常見的神經網絡權值更新,一般會用update實現。

07 小結

Theano基於NumPy,但性能方面又高於NumPy。因Theano採用了張量(Tensor)這個核心元素,在計算方面採用符號計算模型,而且採用共享變量、自動求導、利用GPU等適合於大數據、深度學習的方法,其他很多開發項目也深受這些技術和框架影響。

關於作者:吳茂貴,BI和大數據專家,就職於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BI、數據挖掘與分析、數據倉庫、機器學習等領域有超過20年的工作經驗,在Spark機器學習、TensorFlow深度學習領域大量的實踐經驗。王冬,任職於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負責Bosch企業BI及工業4.0相關大數據和數據挖掘項目。對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有多年實踐經驗。李濤,參與過多個人工智能項目,如研究開發服務機器人、無人售後店等項目。熟悉python、caffe、TensorFlow等,對深度學習、尤其對計算機視覺方面有較深理解。楊本法,高級算法工程師,在機器學習、文本挖掘、可視化等領域有多年實踐經驗。熟悉Hadoop、Spark生態圈的相關技術,對Python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本文摘編自《Python深度學習:基於TensorFlow》,經出版方授權發佈。

在GPU上運行,性能是NumPy的11倍,這個Python庫你值得擁有

延伸閱讀《Python深度學習:基於TensorFlow》

推薦語:從Python和數學,到機器學習和TensorFlow,再到深度學習的應用和擴展,為深度學習提供全棧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