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式机枪是中国无奈选择:更像自动步枪?

露馅的红豆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捷克式机枪是二战期间,最为优秀的轻机枪,和自动步枪没有关系。

从各方面来说,捷克式轻机枪是作为轻机枪设计的,而不是自动步枪。

通过捷克式轻机枪设计的英国布伦轻机枪,一直用到今天,还装备在部分印度军队中。

类似于自动步枪的国军机枪,主要是后来引进的美制BAR轻机枪以及最初仿制的启拉利轻机枪。


这里面最常见的是启拉利轻机枪,这也是中国抗战中使用数量最多的非捷克式的其他轻机枪。

启拉利轻机枪用今天角度来看,就是一挺自动步枪,只是发射步枪子弹而已。


瑞士人的冷门武器--国军抗战中制造量第二的 启拉利轻机枪

中国军阀混战的特点,就是各派系军阀自成一体,割据一方。

既然割据了,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必须保持一支军阀部队,那么军火的生产也就难免了。在四川长达20年的军阀混战中,大规模的战斗就有200多场。

最终,四川王刘湘依靠自己军事和政治才能击败侄子刘文辉和老对手杨森,成为有12万正规军的四川一号人物。12万正规军加上8万民团,刘湘的部队接近20万人。

这么庞大的部队,军火的供应就是一个大问题。刘湘自从独霸四川以后,除了重整衰败的川军烂部队,就是尽量发展自己的兵工厂。

刘湘在1933年,从上海购买了大批设备,建立了重庆华兴机器厂。这个机器厂不大,只有600多人,还是一个私营企业,主要就是生产轻机枪。而这款轻机枪的型号很奇怪,并不是捷克式,而是一款冷门型号。

他是瑞士SIG公司的启拉利轻机枪!SIG公司是整个欧洲著名的军火公司,它早在1853年就成立了,最初到不是军火公司,是生产四轮马车的。到了今天,SIG公司是一家超级跨国军火公司,它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包括手枪,突击步枪,狙击步枪,机枪等等。

启拉利轻机枪(Neuhausen KE7)是由启拉利和恩德(Kiraly and Ende)所设计,诞生的年代是20年代中期。启拉利轻机枪是也是作为自动步枪设计的,只是同BAR轻机枪一样,最终当做轻机枪使用。

这种轻机枪虽然成为瑞士陆军的制式装备,却并没有大批量生产,属于一款冷门武器。瑞士在二战中的制式轻机枪是富雷尔M125 7.5mm轻机枪,这是一款性能优秀,精确度极高的轻机枪。

测试表明,富雷尔M125轻机枪发射18000发弹后,射击精度不变;发射25000发弹后,仍能保持较好的精度。这样一来,启拉利轻机枪自然被比下去了。-----------------启拉利轻机枪的外形倒是酷似今天的自动步枪,它本来也是作为自动步枪研发的,最终还是作为轻机枪使用。这种轻机枪的性能也是平平,尤其连发射击时候精度不好,大部分时候只能作为半自动步枪使用,也就是连续单发射击。他的弹夹容量也不大,25发而已。这两张图都是装备启拉利轻机枪的国军战士。



那为什么刘湘选择小国瑞士这种名不见经传的轻机枪呢!原因很简单,容易制造!由于四川兵工能力低下,复杂的武器肯定生产不了。

启拉利轻机枪结构异常简单,零部件很少,也不需要任何高精尖的加工工具,普通小机械厂就能搞定,非常容易生产。就性能上来说,启拉利轻机枪各方面性能都逊于捷克式,也就是重量较轻一些(不到8公斤)。

四川华兴兵工厂花费3年时间,到抗战前,一共生产了高达6000挺,平均每年2000挺。这对于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厂来说,已经算很了不起啦。换成捷克式轻机枪,肯定不可能有这样的产量。不用说,这批启拉利轻机枪全部装备了刘湘的川军。这批轻机枪数量不少,对改善川军的战斗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抗战开始后到1939年,这个兵工厂又生产了1900挺启拉利轻机枪,这批则提供给了中央军,因为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早已转移到南京了。当然,并不只是刘湘一个军阀购买仿造这款武器。广东军阀也曾经购买过200挺,连南京国民政府也曾经在抗战爆发前购买了3000挺。

这样一来,启拉利轻机枪总数也有1万1000挺。实战中,启拉利轻机枪操作很简单,几乎相当于一款可以连射的步枪,普通士兵随便训练个几天,就可以熟练操作这款武器。在川军和红军,日军的多次交手中,启拉利轻机枪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川军一线火力的不足。

其实川军极度缺乏重武器,一个团只有4挺老式重机枪,1,2门迫击炮。轻机枪就是他们的火力支柱,启拉利轻机枪25发的装弹量,也能让火力相对比较旺盛。不过,到了抗战爆发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启拉利轻机枪的性能相比捷克式还有很大差距,尤其精度不够。而且最关键的是,启拉利轻机枪相比日本人的歪把子轻机枪,也没有性能上的优势,甚至在精确度上还差了一大截。

自己有更好的机枪,又没有敌人的机枪好,那么停产就是自然的了。所以华兴兵工厂在1939年末开始停止所有启拉利轻机枪的生产,改为生产捷克式。而华兴兵工厂也被国民政府收编,成为四川第一兵工厂,当时刘湘已经因为严重的胃出血病死。需要说明的是,启拉利轻机枪是国民政府8年内仿造的第二大数量的轻机枪,其他4万挺全部是捷克式轻机枪。

启拉利轻机枪虽然性能平平,却因为总数高达1万多挺,又是中国自己仿造,有了故障可以修理,所以使用年限很长。直到朝鲜战争中,还有大批志愿军使用这款轻机枪作战。7.7公斤的重量,让他很适合朝鲜这种山地环境。--------------------启拉利轻机枪重量很轻,易于机动,射击训练也很简单,符合中国人的需要。红军在和川军的交火中,曾经缴获一批启拉利轻机枪,这批机枪一直用到抗战结束。

上图是淞沪会战对空射击的启拉利轻机枪。下图则是长沙保卫战中射击的启拉利轻机枪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启拉利轻机枪就类似于中国以前的夏利,谁都知道这款车子不行,但有了总比没有好,更别说那还很容易制造了。


萨沙


世界上装备捷克ZB-26轻机枪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据此枪生产厂家捷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的历史资料记载,1927年-1939年间,共运送给中国30249挺ZB-26轻机枪。

此外,加上中国各地兵工厂的高仿版本,捷克ZB-26轻机枪在抗战时期的拥有量不亚于10万挺,是缺乏步兵自动枪械的中国军队能够抵御装备远在自身之上侵华日军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由于日军步兵装备有九二式步兵炮和八九式掷弹弹,中国军队的重机枪包括射手,是战场上战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只要阵地上的重机枪一发射,枪声响起,用不了多久,日军部署在前沿的九二式步兵炮,以及随分队作战的八九式掷弹弹,就会火力全开,集中针对的就是中国军队笨重且转移阵地不便的重机枪。

因此,使用相对灵活机动,重量9公斤有余,不足10公斤,一名射手端起就能转移阵地的捷克ZB-26轻机枪,就成了中国军队包括无处不在的游击队最主要的火力支援武器,成了抗战中步枪枪械的中流砥柱,死于此枪的侵华日军超过10万人以上。


捷克ZB-26轻机枪,是缺乏冲锋枪、半自动步枪等步兵枪械,重机枪战损率极高的中国军队必然的选择,而不是无奈的选择,正是依靠ZB-26轻机枪远射程、精准的点射、必要时猛烈的持续火力,才挡住了日军的疯狂进攻。

战争打到后来,一听到ZB-26轻机枪清脆的射击声,进攻中的日军都会条件反射地就地卧倒,等候九二式步兵炮和八九式掷弹筒,对ZB-26轻机枪的定点清除。

吃过日军九二式步兵炮和八九式掷弹筒大亏的中国军队,在战斗时学乖了,会经常转移阵地,有时甚至一个20发弹匣未打完,端起ZB-26轻机枪就换一个阵位,步兵也竭尽全力开火,掩护机枪手的安全,各班排只要有ZB-26轻机枪在,士兵们就会有安全感。

二战时期,捷克ZB-26轻机枪,本身就是一挺妥妥的轻机枪,枪长1.16米,采用机匣上方20发直弹匣供弹,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与中国军队的中正式步枪子弹可以通用,因此战场上子弹来源不成问题,是此枪大量装备中国军队步兵班排的最主要原因。

据参与抗战的国军老兵回忆,ZB-26轻机枪弹道性能极佳,有效射程在900米开外,基本上能做到瞄到哪里打到哪里,在射击比赛中,一些射手可以击中百米外电线杆上的茶壶,一枪击落远处的飞鸟。

参与过侵华战争的日军老兵史东朗在其回忆录中提到,其中,在一次对国军占领的一座小山坡的冲锋中,捷克轻机枪一个20发弹匣的射击,就击毙了数个冲锋的日军,他本人由于及时躲进了一个弹坑才保住了性命。

史东朗在侵华期间,亲眼目睹有死于捷克式轻机枪之下日军就有20余人,许多日军官兵对捷克式轻机枪都心有余悸。

在回忆录中,史东朗还提高,在从上海到南京的一路战斗中,经常彻夜不停地遭到捷克式轻机枪扫射,一般两艇轻机枪交替射击,就可以保持持续的火力。

捷克式轻机枪杀伤力远在侵华日军装备的6.5毫米的歪把子轻机枪之上,在实战中,日军吃足了捷克式轻机枪的苦头,在日军一线官兵的强烈要求下,日本军工很快就仿制成功了96式轻机枪,发射7.7毫米子弹,此枪尽管外形和捷克式轻机枪非常象,但其作战性能要差一些。

事实上,美军装备的勃朗宁M-1918轻机枪,才是真正的自动步枪,设计时就是一把采用20发机匣下方供弹的自动步枪。

由于美军一直以来没有一把真正装备的制式轻机枪,二战时期,将勃朗宁M-1918装上了两脚架,就貌似一挺轻机枪了,美军还真将其当成了轻机枪,每个步兵班配一挺,重新命名为M-1918A1/A2轻机枪。


国平军史


1943年夏,野心勃勃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开进了华北唐山地区,他们决定对这一带进行一次彻底的清剿计划,消灭这里所有的抗日一武装。八路军一曾克林部当机立断,带着部队起了反制行动。8月22日,经过士兵们侦查得知,日本的辎重运输车辆需要通过北潘营村一带。八路军决定在此地设伏,这一次的战斗意义非常重大,这名日军一旦通过,将会对河北唐山的抗日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八路军特地调来一门捷克式轻机枪,并且用南瓜叶覆盖着伪装起来

日军的运输车辆如约而至进入埋伏区域,指挥员一声令下,房顶上的捷克式机枪骤然开火,猛烈扫射日军车辆。袭击来得如此突然,火力又如此密集,一下子就把敌人打蒙了,他们还没来得反应,已经骤然倒下,失去了反抗能力。战斗很快结束了,击杀敌人一名,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13支,我方无一人伤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场伏击战的胜利,完全是由一挺捷克式机枪独立完成的。从此在抗日战场上,就流传着一把捷克式机枪完全一次伏击战的传奇故事。

在那时候,你如果遇到了中国士兵,问他捷克斯洛伐克在哪里,他也许不知道。但是,你要是问捷克有什么好东西?他一定会拍着胸脯告诉你,有轻机枪。当时,捷克式轻机枪的地位,就像我们现在的AK-47一样。据统计,在战争时期共有20多个国家在使用捷克式机枪,这与当时的战斗形势不无关系。

一战时期,重机枪和火炮成为防御方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而进攻方的武器则显得非常笨重,即不便于携带,又无法保证火力。进攻方急需打开这种局面,既需要有重机枪的火力掩护,又需要有一步枪的机动性能。捷克式正好两者兼得,因此大受欢迎。

捷克式机枪又叫捷克式,捷克造,全名是ZB-26轻机枪。由捷克枪械设计师哈力克,在1920年设计而生。哈力克在设计时,将轻便和机动灵活作为了设计初衷,因此捷克式轻机枪只有9.6千克,是自动武器是最轻的一种,单兵即可携带作战,甚至单兵就可以端着捷克式一边冲锋一边扫射(很少使用),而结构简单的捷克式轻机枪更是赢得了各国军队的欢迎。

在与捷克式机枪接触中,中国无奈过。向无数国家销售捷克式的武器商,却并不愿意跟中国做生意。无奈之下,1927年大沽兵工厂,首先造出了捷克式机枪的仿制品捷克式七九轻机枪。随后,几乎所有的兵工厂都开始紧锣密鼓的跟着制造,但由于没有标准的图纸,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不同厂生产的ZB26之间,零件不仅不能与正规货通用,各厂之间的零件也不能共用。而且质量方面,也是各有千秋。

中国军队经过多次交涉,终于与捷克商达成了5000挺捷克式机枪的合作。聪明的中国军队提出要委派技术员二人,工匠一人,前往工厂监造。捷克商并没有引起重视,同意了中国军队的要求。两个月后,技术员回到国内,而我军也终于有了捷克式机枪的设计图纸,中国的捷克式零件也可以通用了。

可以这么说,几乎每一个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都曾与机枪一起战斗过。对于中国士兵来说,捷克式机枪就像是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只要有枪在手,哪怕遇上再凶狠的敌人,也不带怂的。而对于侵华日军来说,中国军官手里的捷克式机枪,就是最可怕的梦魇。


WarOH协虎


怎么会是“无奈的选择”!
是“最佳的选择”!!!!!!!!

捷克式机枪也就是ZB-26轻机枪!

ZB-26轻机枪是一支性能优异,勤务性极高,装备数量和国家众多的一支顶天立地的世界名枪!世纪名枪!

成就ZB-26轻机枪的国家是中国,他在我国所有军队中都服役过,而且是主力装备!

实在是因为我们那时的军工太差了,进口的所有武器中,只有1888式被延续仿制成为“中正式”,ZB-26轻机枪被我国当时三十多家兵工厂进行了仿制。

为什么那么多的进口轻机枪中我们选择了ZB-26轻机枪,主要就是因为它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机械寿命长,威力大,最重要的就是他是最节约子弹的机枪!

那时的勃朗宁、捷格加廖夫式、大正十一年、 M-1919A6...都是太不适合中国了!不是加工精度高,就是太费弹药,或者口径不通用!

ZB-26轻机枪他的7.92mm口径完全适合国内生产的弹药!

ZB-26轻机枪他的20发弹匣适合国内厉行节约的原则!

ZB-26轻机枪他的结构简单,有利于战场快捷维修!零件补充便捷!

ZB-26轻机枪他的结构坚固,装上刺刀能拼刺,能直接用枪体干死敌人!

ZB-26轻机枪他的射击精度太好了,800米内基本能指哪打哪!

ZB-26轻机枪他的威力巨大,被他击中不死既残你!

ZB-26轻机枪他的勤务性太好了,连续射击很少出现卡壳和炸膛情况!

ZB-26轻机枪他的使用太便捷了,枪机偏转式闭锁方式便于上膛击发,动作可靠!

ZB-26轻机枪他的射击方式可以选择,单点连可以切换!

ZB-26轻机枪他的后坐力不大,不用身强力壮的士兵就能持枪射击!

ZB-26轻机枪他的上供弹方式虽然不太合理,但是却显得很威武,也能降低射手的射击体位,便于隐藏!

在中国ZB-26轻机枪被仿制了很多,足足有将近20万支!虽然不能达到班一级都能装备,但是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那时的正规师能装备200支以上就不错了!

世界上很多的国家也都对ZB-26轻机枪进行了仿制,

这其中的英国的“布伦”式,尤其很好!大家想想英帝国能屈尊仿制这个ZB-26轻机枪是为什么?就一个理由,ZB-26轻机枪太好了!甚至连日本都仿制了ZB-26轻机枪,九九式轻机枪比歪把子好用!


ZB-26轻机枪可是说是在抗日战争中为我们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多少日寇被他击毙,死在他的枪下!

其实二战期间最无奈的是美国,因为在战前没有积极准备,开战后他们只得无奈的选择了“勃朗宁M-1918式自动步枪”临时充当了班用轻机枪的角色!他们稍微改造了下就装备了部队。

M-1918A2轻机枪比ZB-26轻机枪要重,射击精度要低。真的是无奈的选择!


ZB-26轻机枪是圣枪!


杜陵闲人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恰恰不是无奈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而且很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捷克式全称是ZB-26型轻机枪,枪管长602mm,全长1165mm,重9kg,使用20发直弹匣供弹,发射7.92mm × 57mm重尖弹,必要时也可发射7.92mm × 57mm轻尖弹,但发射7.92mm × 57mm轻尖弹时枪口焰明显,而且难以控制准头较差。而我们的轻武器生产线,师从德国,虽然我们不能生产7.92mm × 57mm重尖弹。但轻头弹足够用了。

作为中国军队班级骨干火力,捷克式机枪的用途是多用途的,在抗战期间,中国基本没有狙击步枪,在中国军队当中扮演狙击任务的武器就是轻机枪。一些老兵可以利用捷克式机枪的三发点射功能进行狙击,这样一旦命中对方,在理想状态下就是一下子三发子弹命中,必死无疑。一般中国军队作战,都是一个排的2-3挺捷克式机枪轮流开火,保持了不间断火力,勉强起到了重机枪的作用,这一点对于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来说,非常重要。

由于我们生产出来的弹药很少,像MG-34和MG-42这种吞蛋兽,我们是养不起的。另外MG-34和MG-42当时的加工工艺对于我们来说太复杂了。不便于本土化生产

ZB-26轻机枪结构简单,枪机动作可靠,在激烈的战斗中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不易损坏,使用维护方便,除了射击精确以外,只要更换枪管就可以持续的射击。二人机枪小组,大大提高了机枪实战性能。一般步兵经过简单的射击训练就可以使用该枪作战。


诸葛小兵兵


最优秀的机枪肯定是MG34和MG42,这两款机枪的优秀是不用解释的,二战以后MG3只是略做修改就沿用至今,甚至是新中国建国以后,仿制MG42都曾经是一个计划。中国人不选择MG34或者MG42,只是因为当年穷出来的毛病,子弹产量不足和后勤保障能力低下。如果有大量的MG34/42,只需要做MG3类似的改进,调低一点射击速度,在抗日战场和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甚至是对印自卫战争中,就会让对面的敌人体会到什么是枪林弹雨。至于捷克的zb-26,只是因为只有这玩意用,才说好。蒋纬国当年想仿制MG34,国内没条件呀,只能做罢,非常可惜。


黑色浪漫11


其实除了德国的班组机枪开挂以外,美、英、中、苏、日等国家的班组机枪火力都差不多,都是一挺轻机枪加步枪,而轻机枪是为了弥补不班组短时间火力的不足的问题。所以中国用捷克式轻机枪不是无奈的选择,而是紧跟时代的潮流。
苏军47发弹盘的DP-27轻机枪,是各国轻机枪里弹容最大的轻机枪


在二战时期半自动火力和自动火力可是非常强的,要知道那时候的单兵装备除了美国的半自动步枪以外其他国家的单兵装备大部分都是栓动式步枪,所以拥有半自动和自动火力可以说是非常奢侈的。特别像德国的MG-34/42、美国M1都是大射程、大威力的代表,而冲锋枪虽然也是自动火力,但是它使用的是手枪弹,射程有限,50米外就漂了。

所以有没有一种能像机枪和冲锋枪一样的自动火力、但是能降低枪械的重量和全威力弹带来的巨大后坐力的枪呢?于是德国人就开创性的发明了中间威力弹的自动步枪。所以中间威力弹的自动步枪是轻机枪和冲锋枪结合的产物。而美国的BAR自动步枪使用的是全威力弹,导致重量和后坐力大,最后充当了美军班组机枪的角色。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二战前的捷克武器在欧洲也名列前茅。应该不比日本的差。


天明遥遥山海关


我们进口的捷克式轻机枪是连生产线引进的和马可欣一起形成轻重机枪的搭配。

重机枪一般在连一级配属的机炮排或者营一级的机炮连。而班排的火力支点就是捷克式轻机枪。捷克式在当时是没有点射功能的,要实现点射全靠机枪手的手感。捷克式轻机枪理论上是一款非常牛逼和成熟的机枪,螺纹空冷可快速拆卸枪管,弹匣20发供弹(又说30发)。因为是弹匣供弹所以可以快速更换弹夹拉枪栓后继续设计。比日本弹仓供弹要先进很多。因为射速快,射击距离远,精度高。所以可以压制住歪巴子这类轻机枪。问题呢是因为国民党进口时为了统一口径国产的捷克式仿都用7.9毫米子弹,而进口的捷克式用的是7.62。所以就有国军战场上搓子弹的现象。另外国产枪管工艺差特别是膛线,和金属热处理方面。导致国产捷克式精度不高。(进口的捷克式有效射程在1200米左右)。另外马可欣是布弹链供弹。水冷枪管。那就更牛了。同样问题。日军步枪弹几乎和机枪弹可以通用。我们就不行了。


风车骑士45541173eg


捷克式轻机枪(ZB26)是我国在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步兵班排火力,在影视剧中也大量出现,是广大军迷非常熟悉的一款轻武器。



捷克式轻机枪最初是捷克斯洛伐克在一战后在法国的帮助下研发生产的,后来大量许可生产。由于该枪重量轻,精度高,火力猛,同时可靠性高,非常适合班组火力支援压制。有朋友说,它的弹匣太小,只有20发子弹,火力持续性不是很好,需要不断更换弹匣。这个问题对于轻机枪所执行的任务来说,其实并不是影响很大。首先在战场上,轻机枪一般都是点射,持续的火力压制由重机枪提供。在抗战时期,由于日军大量装备掷弹筒和迫击炮,所以笨重的重机枪很难快速转移阵地,很容易成为日军打击目标。但是捷克轻机枪不同,它重量只有9.6千克,带有两脚架,移动方便,快速灵活,只要有它在,日军冲锋必然会遭到重大伤亡。



抗战初期,当时的国民政府考虑到日后机枪火力的重要性,引进了5000挺捷克轻机枪,希望能够购买图纸自行生产。但是没有被允许。后来国内很多军工厂开始仿制,并大量用于抗战,虽然国产的仿制枪性能和工艺不如捷克原产,但是毕竟满足了一部分需求。后来加拿大也向我国提供了一批捷克轻机枪,对于当时的国共双方来说,步兵武器不只是质量差,数量还非常少,国民党王牌“德械师”每师装备700挺捷克式,但是这样的部队在当时屈指可数,大多数部队一个连可能才有一两挺,这对于我国抗日部队来说,在严重缺乏重火力装备的情况下,捷克式轻机枪因其良好的可靠性和结构简单,维护容易的特点,成为步兵支援压制火力的核心。而它较轻的重量也非常适合徒步行军作战,这对于翻山越岭的我国抗日健儿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是重机枪,不但携带不便,而且在战斗中非常容易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笨重不容易转移。这也是捷克式轻机枪承担移动火力压制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