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強大的美國為什麼不統一北美大陸,做世界第一領土的大國?

精英也無奈


這個問題讓美國相當尷尬。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領土面積卻只是世界第四,完全與超級大國的地位不相匹配。

而且有意思的是,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雖然善於耀武揚威,在世界各地煽風點火,尤其是擅長顛覆他國政權。但卻幾乎沒有大規模佔領他國領土的記錄,這和噬土成性的老對手俄羅斯形成鮮明對比。

那麼問題來了,空有一身擼國技巧的美國,千里之內他國無處近身,且南北都是弱雞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為何美國卻坐懷不亂,對身邊的“美味”熟視無睹,不衝擊世界第一領土大國的地位呢?

靜夜史認為,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領土太大反成累贅

關於領土這個事,只能說“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叫俄羅斯”。美國的最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搞垮俄羅斯而不是成為俄羅斯,領土對俄羅斯而言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命根子,而對於美國而言卻不是。

當然,撒泡尿照照自己,美國的身上當然也有資本主義野蠻擴張領土的影子,從建國之初90多萬平方公里的的東海岸13州到今日面積達937萬平方公里的50州,美國的領土擴張相比俄羅斯而言並不遑多讓。

而且作為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鄰國,美國在歷史上從來就不是安分守己的主,比如1812年美國進攻加拿大,結果被英國保護下加拿大華麗反殺,辦公室白宮都被付之一炬。

相比之下美國在南部的擴張則相對順利,美墨戰爭更是一舉打到墨西哥城下,間接奪走了墨西哥超過一半的領土。

但是自1867年美國購買阿拉斯加後,美國在北美大陸上的擴張就基本停止,其後再無大規模擴張領土的記錄。

那麼是什麼讓美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呢?當然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頭羊,美國以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的制度,綜合國力迅速膨脹,並於1894年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經濟強國。

相比於第一次工業革命後以英國為首的自由資本主義路線,美國的壟斷資本主義不再計較殖民地的多與少,因為他們的起點就是全球的殖民地。

因為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因此美國得以擺脫從殖民地獲得原料和市場的傳統模式,而維持殖民地卻需要勞神費力,例如英國在布爾戰爭中元氣大傷,這使得殖民地反而成為稱霸全球的負擔。

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崛起的德國對殖民地也有同樣看法,鐵血宰相俾斯麥就認為殖民地是德國發展無用的累贅。

當然美國之所以在北美大陸停下,是因為美國幾乎佔據了北美大陸的所有戰略要點,比如中緯度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高緯度的太平洋和北冰洋沿岸,而且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將擴張方向轉向海外,例如菲律賓,這意味著加拿大和墨西哥對美國而言沒有了征服的價值。

畢竟,守著四季分明的大平原,誰想要林海雪原的冰天雪地還有墨西哥高原的高聳山區?

2、霸權爭奪不在美洲

一個以世界為目標的世界霸主,怎可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就像春秋時期的齊桓公一樣,幫助小弟燕國收拾山戎不僅不收費,反而無償贈送50裡國土。看似有些傻,卻做到了“以德服人”,“春秋五霸”第一霸,就是這樣練成的。

而今天的美國雖然沒有“以德服人”的高尚情操,但不重視北美大陸的心卻和齊國異曲同工,而美國如此慷慨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

整個美洲都已經成了美國的勢力範圍。

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提出“門羅主義”,作為“孤立政策”的延伸,國力尚弱的美國公然將美洲作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所謂“美國不干涉歐洲事務,歐洲也不應該干涉美洲事物”就是“門羅主義”的主旨思想。

此觀點雖然維護了美洲國家的政治獨立,卻使整個美洲徹底成為美國的附庸。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美洲的歸屬已無懸念,徹底失去了角逐世界霸權的可能。其後的美國將太平洋和大西洋作為擴張方向,將爭霸戰場擺到亞太和西歐。

在被世界冷落的大背景下,北美甚至整個美洲各國都不得不唯美國馬首是瞻,即使不和美國穿一條褲子也不敢造次,這使美國達成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相比於俄羅斯這樣喜歡將土地納入版圖的做派,美國留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做法,無疑節省了大量維護領土的成本。雖然美國不差錢,但剩下的錢無疑能砸向更需要的地方。

而且不拿下兩國就達到了拿下兩國的目的甚至還有富餘,美國有必要在乎那些所謂的“賬面領土”嗎?

再者,對美國而言,雖然雄踞美洲大陸無可匹敵,但多兩個國家無疑會多出兩個方向的重要緩衝,雖說可預見的時間內,美國南北方向極端安全,但不意味著美國沒有敵人。為避免四面受敵,身邊留兩個小弟有何不可?

所以美國不是俄羅斯,那些領土對美國而言,並沒有那麼重要。而且從世界第一領土大國俄羅斯的發展軌跡足以看出,領土太大絕對是稱霸路上的巨大負擔,比如西伯利亞的嚴重拖累。

而且,美國不需要征服整個北美,就達到了橫行北美甚至世界的目標,所以美國不可能在領土的大小上寸寸計較。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美國曆史上,曾長時間稱霸,尤其是頻繁干預中東和遠東地區的政事。但是,他們卻與北美洲的鄰國(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相處得不錯。那麼,既然美國實力如此強大,為什麼不統一北美洲,做領土最大的國家呢?

(美國慶祝獨立戰爭勝利)

實際上,美國人曾經一度是想統一整個北美的。

美國在獨立之後,主權意識逐漸加強,對殖民者英國也愈加反感。

美國雖然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還從法國手裡買下了路易斯安那。但英國仍然在貿易、政治和軍事等方面壓制著美國的發展。尤其是英國人以加拿大為基地,向印第安人部落供應武器,並支援他們與美國政府作戰,更是讓美國非常不滿。

美國人明白,想要將英國殖民者徹底趕出北美大陸,只有征服加拿大。但一旦向加拿大發兵,就等於直接向英國宣戰,因此他們一直在等待著機會。

終於,在1812年,美國向英國宣戰,第二次美英戰爭爆發。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是因為整個歐洲大陸正被拿破崙鬧得天翻地覆,英國的主力部隊,都在歐洲和拿破崙作戰,正是無暇分心之時。

(拿破崙畫像)

不過美國這次卻打錯了算盤。當時的英國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雖然拿破崙給英國帶去了巨大的威脅,但即使是雙線作戰,他們也不會辜負日不落帝國之名。面對美國的攻擊,駐守加拿大的英軍部隊聯合了加拿大民兵以及原住民武裝,進行了頑強地抵抗。

雖然英軍在戰爭中處於全面劣勢,甚至連多倫多的國會大廈都被美國人給燒了,但他們的抵抗最終還是收到了回報。隨著歐洲戰事的完結,英國向北美洲增派了大批兵力,英軍也由守轉攻向美國發起了反攻。

最終,美國首都華盛頓被英軍攻陷。為了報復美國人焚燒國會大廈的行為,英軍也一把火把白宮給燒了。後來美國人為了塗蓋白宮被焚燒的痕跡,才在上面塗上了白油漆,這也是“白宮”名字的由來。

這場戰爭使得美國被迫放棄了佔領加拿大的打算,轉而將目光投向了墨西哥和印第安人的土地。也正是由於這場戰爭,英屬北美殖民地才在後來變成了加拿大聯邦。

雖然加拿大啃不動,但美國向墨西哥發動的侵略戰爭卻取得了大成功。1848年,在經過兩年的美墨戰爭後,墨西哥將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割讓給了美國,而墨西哥自己則只剩下了大片貧瘠的土地和沙漠。

後來隨著世界的發展,國際社會的秩序也發生了變化。雖然美國通過一戰和二戰逐漸成長為了超級大國,但隨著國聯和後來聯合國的成立,國際約束力逐漸加強,發動侵略戰爭的可能性,也變得越來越小。

(美國地圖)

而且如今的加拿大,也完全成為了美國的小弟,雙方在邊境上都沒有安排軍隊設防。加拿大人想要出入美國,只需要亮一亮護照就可以大搖大擺的通行。雖然表面上是兩個獨立的國家,但兩國甚至連國土防禦都是共同進行,不知道的還以為加拿大是美國的一個州,因此美國根本沒有吞併加拿大的必要。

至於墨西哥,它自己倒是想合併到美國去,但美國卻不願意。畢竟好的東西早都已經拿走了,現在吞併墨西哥,除了大量的沙漠和貧瘠地區,還有一億多人的社會負擔,美國日子過得好好的,幹嘛要讓一個落魄的人跟著自己享福?

而其他北美洲國家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連墨西哥都不如,不僅貧窮,犯罪率還居高不下。哪怕是他們倒貼進來,美國也絕對不會有興趣。


張生全精彩歷史


想要統一北美大陸,在北美地區建立一個超級大國。美國在建國之後的一段時間,是有這個想法,但實現起來卻是比較困難的。

17世紀初期到18世紀中期,北美地區主要被法國,英國,俄國,三個國家殖民統治。其中,如今美國的領土部分,在當時被英國統治著。

由於北美殖民地,與英國本土的稅收存在巨大差異,使得承受沉重賦稅的北美地區開始進行獨立鬥爭。最終在華盛頓的帶領下,北美洲東海岸的13個州獨立,成立美國聯邦合眾國。


(美國最初獨立的13個州)

剛成立的美國,面臨三個最大的問題。第一美國的太小,難以長期發展;第二個問題,美國的經濟,軍事等實力太差;第三個問題,美國的敵人,英國法國還是很強大。

面對這些問題,美國除了加強國內的經濟軍事建設之外,開始奉行擴張主義。恰巧這時的歐洲正面臨拿破崙的侵略同志,歐洲傳統強國英國,法國,俄國都無暇顧及北美地區。

於是1803年美國外交手段,從法國手中獲得路易斯安娜地區。



(美國獲得領土的時間)

隨後又與鄰國墨西哥發生美墨戰爭,獲得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墨西哥等地。這一場戰爭,美國雖然獲得了土地,但與墨西哥的關係急劇惡化,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墨西哥人對美國有仇恨心理。這就為日後的美墨矛盾,埋下了伏筆。

1867年,美國又從俄國手中買到了阿拉斯加地區。1894年,美國滅亡夏威夷王國,將夏威夷群島納入美國版圖。

至此,美國現代的版圖已經基本形成。但19世紀之前,美國的實力還是遠遠落後,英法等國。


(美國超級大國地位)

到了20世紀美國經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及一戰二戰之後,國力日漸強大,成為可以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相抗衡的超級大國。但此時整個世界,已經步入現代化格局,民族獨立,國家強盛已經成為世界的主基調。

美國周圍的殖民地,民族已經紛紛獨立。美國再想吞併他們,縱然自己國力再強盛,也是難以吞併消化這些國家:
( 加拿大)


北邊的加拿大與英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至今加拿大的元首,還是英國女王,侵佔加拿大,無異於與自己的歐洲盟國開始內鬥。這對美國而言,相當於就是自毀長城。
(墨西哥的動亂)

南邊與墨西哥相鄰,墨西哥主要居民為印第安人,這些印第安人,對當初美國建立過程中,對土著的血腥屠殺,是十分痛恨的;美國在19世紀掠奪墨西哥的領土,無疑更加讓墨西哥人痛恨;而墨西哥本身就面臨著,各種經濟,犯罪,種族,宗教等問題,國內動盪不安。

面對這些問題,美國都是難以消化的,如果美國執意吞併他們,也只會拖累美國自身的實力。

最終,美國的北美超級大國夢想徹底破裂。


歲七夸父


實力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國未必一定要一統北美大陸,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



具體解析:

(一)美國並不需要太多領土,夠用就行。

美國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國家,只有200多年建國曆史,另外美國領土擴張是伴隨著自己的資本主義發展情況來定的,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自動停止的。畢竟美國不是俄羅斯,近代的沙俄是一個生產力比較落後的農業國,對沙俄來說,土地就是財富,佔領更多土地就意味著擁有更多的財富,這是和生產力發展水平有關,偏偏沙俄的軍事力量非常強,能夠侵佔大片領土。

而美國的資本主義生產力水平比較高,太多土地並不能產生太大價值。從早期獨立北美十三州,到1803年花1500萬美元從拿破崙手中購買路易斯安那地區,再到從英國手中獲得俄勒岡地區;最後美國與墨西哥在1848年打了一場美墨戰爭,結果美國打敗墨西哥,通過割讓、購買等方式從墨西哥獲得230萬平方公里土地。到此美國領土的本土擴張基本結束,對於美國來說,獲得領土上的資源足夠工業生產發展就行,領土太大反而增大管理成本,得不償失。



(二)美國曾經入侵加拿大,但失敗了。

美國曾經也打過鄰國加拿大的主意,人口稀少、地域廣大的加拿大非常合美國的胃口,1812年,美國趁著英國深陷歐洲大陸戰爭之季(拿破崙戰爭),開始入侵加拿大,最後美國軍隊被英國軍隊和加拿大民兵打退,一度美國還被英國軍隊攻入首都華盛頓,火燒了白宮,最後美國雖然取得戰爭勝利,但並沒有討得什麼便宜,也從此打消了美國吞併加拿大的念頭。

(三)美國不可能背上沉重的人口包袱。

如果加拿大自願併入美國,美國很可能會同意,因加拿大地廣人稀,資源豐富,而且也是發達國家,對於美國來說是助力。但北美其他地區,比如墨西哥和中美洲國家,美國是萬萬不會允許這些國家併入美國的。曾經墨西哥想要整體併入美國被拒絕,因為墨西哥經濟落後,併入美國,美國又要承擔1億多人社會負擔,這可是一個財政無底洞。



中美洲國家就更不可能了要來,這些國家比墨西哥還窮,暴力犯罪嚴重,政府又無管控能力,民眾四處逃亡,這就有了中美洲難民要求移民美國的新聞,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嚴防死守,就是不允許他們進來,在美墨邊境重兵把守,所以美國更不可能要那些比墨西哥更爛的中美洲國家。美國好不容易混成世界第一強國地位,是不可能引入太多閒人開分享美國世界霸權紅利的。

綜上所述,美國對世界第一領土大國不是那麼稀罕,反而在乎的是它的世界霸權地位。


大正看世界


美國建國後的擴張,主要集中在北美大陸,一路西進,直到把土地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至於對北方的加拿大,美國在2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裡,也不是不想,也不是沒幹。

1774年,在美國宣佈獨立之前,這些殖民地就派遣軍隊入侵了加拿大,戰爭的起因主要是英國人頒佈的《魁北克法案》,這個法案直接限制了十三州向西開疆拓土的路線,並且進入魁北克也受到更多的限制,於是這十三州決定入侵加拿大,爭取把魁北克變成未來美國的“第十四個州”。

不過,戰爭的進程很不順利,在英軍和加拿大地方武裝的打擊下,野心勃勃的十三州軍隊在初期的勝利之後,很快就一敗塗地,統帥之一蒙哥馬利將軍也戰死了,最後不得不撤出加拿大。

第二次,是在1812年,當時英國還在歐洲和法國的拿破崙死磕,對海外的殖民地在管控上有所下降,這獨立沒多久的美國人自然開始動起了小心思。

當時美國面積還不大,畢竟剛獨立建國才30多年,家底還比較單薄,中央政府的權力和實力都很小,為了攻擊加拿大,美國不得不開始擴軍備戰,隨後在1812年6月,美國對英國宣戰,隨即便侵入了加拿大。

戰爭的進程就不多闡述了,網上就很多精彩的闡釋,總之,加拿大人很勇敢,英國人戰鬥力也很強,最後,美國的白宮也給燒了,美國人吃了大虧。

戰爭最後就是雙方的僵持,美國人在陸戰上把握了全局,但是英國牢牢佔據了海上優勢,過了2年雙方還是簽了合約,美加邊境恢復原樣,美國人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雖然2次失敗了,但是美國人對加拿大的“眷戀”顯然熱情高漲,在美國南北內戰結束後,因為剩餘了大量的戰爭物資和設備,而經過幾年內戰後美軍的戰鬥力提升飛快,這讓美國國內一部分冒險分子忍不住了,開始上躥下跳,強烈建議把加拿大併入美國。

結果,這個陰謀被加拿大人所警覺,他們搶先一步,在英國的同意下,北美的若干個英國殖民地(現在的加拿大全境)進行了合併,建立了英國女王治下的自治區,並建立了自己的一整套行政機構,整合各殖民地民兵力量,建立統一的軍隊,枕戈待旦,應對美國威脅。

最後,美國人只能悻悻然,放棄了對加拿大動武的打算。

與此同時,在19世紀,美國在西進運動中,通過戰爭、購買等手段,一路把領土擴張到太平洋沿岸,還吞併了夏威夷王國,購買了阿拉斯加,使得領土從建國初期的約80萬平方公里擴張到了937萬平方公里。

進入20世紀,美國人對於加拿大依然是熱情不減,1927年,美國軍方秘密制定了“紅色戰爭計劃”,計劃的前提是英美髮生戰爭,為了防止英軍借加拿大為跳板進攻美國,美國在英軍援兵登陸北美大陸前先期佔領加拿大。

這項計劃直到1974年才被國防部正式撤銷,並公開解密,這把加拿大人著實嚇了一跳。

至於最近幾十年,美國對加拿大基本上也沒有動武的可能了,畢竟,加拿大是自己最可靠的盟友(小弟)啊。


雲中史記


首先,美國人何嘗沒有想過建立一個橫跨整個北美大陸的大帝國,關鍵是實力不足罷了。除此之外,還有國際關係、外交等一系列因素。


美國的領土除了建國初期的十三州之外,其餘大部分領土都是通過武力兼併,金錢贖買等上不了檯面的手段弄到手的。1803年,在美國威脅下,英國不得不放棄美國獨立十三州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廣大地區;後來趁拿破崙忙於歐洲戰爭之際借用海地黑人獨立運動和歐洲反法聯盟給拿破崙造成的壓力,通過談判, 美國實際上以1500萬美元,即每英畝3美分的價格,買下整個路易斯安那82.8萬平方英里的土地;1810年趁西班牙南美殖民地爆發殖民戰爭為契機派兵強行佔領佛羅里達;1845年,吞併德克薩斯州;1846年與墨西哥爆發戰爭,墨西哥戰敗後割讓給美國11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當時墨西哥領土的2/3。可以說,美國人為了領土的擴張不擇手段。那麼對領土需求這麼大的美國為什麼不趁機統一北美大陸呢?


一,實力不足

1812年,由於英國在歐洲陷入了拿破崙戰爭的泥潭,無暇顧及北美殖民地的事宜,於是美國從中看到了機會。美國政府認為這是一個吞併加拿大,擴張美國領土的大好時機,時任美國總統的麥迪遜甚至認為只要美國軍隊動作迅速,在1812年年底之前就可以將英國的勢力驅逐出北美大陸。於是美國軍隊開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於是1812年6月12日,在美國國會的支持下,麥迪遜正式宣佈對英國開戰。

當時美國陸軍正規軍人數為15000人;而英國和加拿大一方則為5000多人,其中一半還是民兵;海軍方面,除了一些戰力堪憂的炮艇,美國海軍能夠動用的軍艦僅有16艘,載炮總共大約500門,而當時作為海上霸主的英國則可動用戰艦90多艘。所以,雖然英加一方在陸地上優勢不如美國,但是在海上也是完全碾壓美國,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對美國的整個西海岸就行了嚴密的封鎖。

剛開始美國陸軍在陸地戰場一路勢如破竹,高奏凱哥,到後來因為英國從歐洲戰場抽出了手,於是就緊急調兵前往歐洲大陸。由於美國軍隊是在戰前倉促擴軍,軍隊訓練不到位,到後來連基本的數量優勢也沒有了,於是美國軍隊在訓練有素且久經沙場,人數又佔優勢的英軍面前兵敗如山倒,甚至把首都華盛頓都給丟了。英國軍隊佔領華盛頓後為了報復美軍火燒多倫多和給美國民眾製造心理的恐慌,便火燒了華盛頓,連總統府都沒放過。

最終這場戰爭以美國的失敗而告終。從此以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都沒有實力敢與英國叫板,另外這場戰爭英國的勝利還加強了加拿大反抗外敵侵略的決心和對英帝國的忠誠,使日後美國就算有實力也不得不掂量掂量了。

至於墨西哥方面,在1846年美墨戰爭中雖然美國取得了完勝,但也遭到了墨西哥民眾的堅決抵抗,損失慘重。不僅如此,美國當時的國力不能再支撐美國繼續進行對墨西哥的戰爭,最後不得已才沒有完全吞併墨西哥。換句話說,也是實力不足的因素。


二,國際關係因素

我們都知道二戰後昔日強大的日不落帝國英國開始淪為美國的小弟跟班,而加拿大也取得了自治領的地位取得了獨立。但是雖然加拿大獨立了,但加拿大還承認自己是英聯邦的一員,仍然承認英國女王為自己的國家元首。而當時美蘇冷戰正酣,美國為了對抗蘇聯一直在扶持西歐國家。當時德國因為是戰敗國的因素領土被一分為二,實力大減,而法國則根本不鳥美國,甚至讓美國人把北約總部從巴黎搬走,因此美國與英國的關係就更加親密了。如果此時美國貿然出兵佔領加拿大,英國的面子可就掛不住了。如果英國和自己都翻了臉,那豈不是給了蘇聯以可趁之機。


三,加拿大和墨西哥特殊的地位

二戰期間,加拿大作為英聯邦成員國曾派出了大量軍隊遠赴歐洲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屬於反法西斯聯盟的一員。這邊戰爭剛一結束美國就對加拿大動手,不僅英國不願意,整個國際社會都會對美國的行為大為譴責。

至於墨西哥,在整個二戰期間墨西哥都沒有受到影響,在世界其他地方激戰正酣之際墨西哥則在大力發展自己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二戰一結束如果美國就對墨西哥開戰,不僅飽受戰爭之苦的國內民眾不答應,而且美國軍隊也要繼續付出巨大的代價。再加上這種行為等於把墨西哥往蘇聯的懷抱裡推,這不等於自己的後院起火,得不償失。

所以,綜上所述,美國不吞併整個北美大陸不僅是因為實力因素,更多的還是因為自己的國家利益和國際關係考慮。


微言大義品歷史


問得好,美國和加拿大都在一塊大路上,講著同一種語言,美國實力比加拿大強太多,加拿大地廣人稀資源多,為啥美國不把加拿大收入囊中?

原因一:加拿大是英國女王的地盤兒!沒想到吧,加拿大雖然和英國是兩個各自有主權的國家,但神奇的是,加拿大的國家元首居然是英國國王——伊麗莎白女王!實際上,只要加入了英聯邦的國家,比如澳大利亞、新西蘭,現在的國家元首都是一個人,就是英國女王,而這些國家可以享受英國在移民和經濟上提供的優惠待遇。所以,美國想要加拿大,還是要問問英國的意見,但是不動腦子都能想到,英國肯定是不願意的!

原因二:這不符合美國的價值觀!雖然美國十分霸道,但美國並不願意侵犯他國。除了特朗普這幾年讓各國都如鯁在喉外,其實過去美國一直都是最推崇民主、自由的國度。相較於過去歐洲國家對外擴張,美國更關注於價值觀的“傳教”,也就是說更軟性。對於這樣的一個國家,還是不好意思輕易對加拿大動手的。


小溪解局


統一北美?

你太小看美國了,一開始美國的想法是統一整個美洲大陸。

1812年試圖入侵加拿大,被英國胖揍就不說了。


在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甚至在他發表的國情諮文中強調,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任何列強都不能繼續對美洲大陸進行殖民,否則就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這就是著名的《門羅主義》。

(美國總統門羅)

當時有能力殖民美洲的國家都是歐洲列強,所以門羅的講話就是講給歐洲老大哥們聽的。此話一出,立即引起了一些歐洲國家的不滿,但是也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因為美國此時極為弱小,美國總統的話其實也沒什麼影響力。


1823年,美國擁有軍隊10871人,這支軍隊在擁兵數十萬的英法俄看來簡直不值一提。

但是,也可以看出美國人的野心了,在他的國家如此弱小的時候,就已經把美洲當做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這個時候,美國的人口幾乎都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以東,美國拋出《門羅主義》後,開始加速了對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佔領,在門羅之後的幾任總統任職期間,美國開始了西進運動,並且和墨西哥爆發戰爭,奪取了這個國家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綠色部分為美墨戰爭後美國奪取的墨西哥領土)

在19世紀末,美國又與傳統殖民強國西班牙爆發戰爭,奪取了古巴、波多黎各等地。

以上可見,美國的野心是奪取整個美洲大陸。

可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民智的開啟美國佔領整個美洲的想法只能胎死腹中。

首先,佔領對方國土經濟上開始不划算,經常得倒貼錢

美國在19世紀末期已經是全球第一大經濟強國。而放眼整個美洲,除了一些南美國家因為資源條件好,生活的不錯之外,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情況並不好。美國想要把這些國家納入自己的領土裡,就必須對當地進行大規模投資。說白了,這會直接拉低美國人的生活水準,也會消耗掉美國的大部分國力。比如海地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地區,美國要是佔領這裡不能不管吧。要是管,得投多少錢才能讓這裡人均收入達到3萬美元以上的發達國家水平?

(海地首都太子港)

最近的例子就是東德和西德合併了。東德和西德合併後,為了拉動東德經濟,德國政府付出了1.5萬億歐元的代價。但是,兩地的經濟差距還存在,原東德地區的生產力水平只有西德的79%,這讓很多人大為不滿!

南美各國的發達程度遠低於美國,國民素質更是如此,所以美國統一美洲之後會付出比兩德統一更大的代價,搞不好美國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崩潰。

其次,因此引發的大規模戰爭會導致政府倒臺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段時間,美國雖然實力強大,但不是世界霸主。當時美國國內有著非常嚴重的孤立主義情節,老百姓就想踏實過自己的小日子。所以,二戰爆發之後,當羅斯福總統發表講話中有試圖參與二戰的傾向時,遭到了全國上下的反對,對此羅斯福只好改口。

(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參與二戰當時操碎了心)

在這種思潮之下,美國啟非正義之師對周邊發動侵略戰爭,妄圖征服美洲,和歐洲的希特勒、日本的軍國主義分子沒有區別。

這種行為一定會引起周邊國家的反抗,而美國必須大規模徵兵,進而影響到美國人的生活,並直接與美國人的孤立主義思想背道而馳。到最後,不僅外戰會造成美國出現重大傷亡,內部的民意也會發出強烈的反對聲音,政府肯定會在內外交困中倒臺。而新政府一定會迅速結束戰爭,以獲得民意支持。

所以,從政治、經濟和民意方面看,美國都已經沒有徵服美洲的可能。


美國控制各國的新方法

其實,早在18世紀初,美國的前宗主國大英帝國就發現殖民世界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由於科技革命拉開了各國的經濟差距,一味靠殖民的方式掠奪已經不合時宜,最經濟的方式是把落後國家當做商品傾銷市場,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所以,當美國總統門羅提出《門羅主義》的時候,英國立即表示大力支持,因為門羅的言論正合英國的意思。當時拉美各國正在脫離西班牙的統治,但這些國家的科技水平極為落後,工業品必須要從海外進口,給了英國佔領當地市場的機會。英國怕西班牙捲土重來把這裡再次變成他的殖民地,於是同意《門羅主義》。

顯然,以侵略國土的方式早已不適宜,而通過控制該國經濟的方式施加影響力效果更好,所以南美有一大票香蕉共和國受美國影響。

最重要的是,現在這些國家想要併入美國,美國還不答應呢?


歷史風暴


國家強大未必需要開疆擴土,美國國土近千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才四億。

所以美國人的生存壓力並不大,屬於人少地多。

這種情況為什麼還要開疆擴土?!

開疆擴土面臨的政治問題很多,民生問題也很多,現在人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都很濃烈,要想殖民一個地方談何容易!



就算殖民統治了又如何,最後還不是要把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

當年擁有三千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日不落帝國,現在只有三十萬平方公里,待在歐洲也不出來了。

現在的加拿大政治上完全聽命於美國,就是美國的一個後花園,這就足夠了。何必還要為了一個虛名激起民變?!

更何況這對於美國這個世界警察而言,維護國際秩序也是不利的。


瀟湘夜雨l


分三點來說:

第一,沒有能力。

在美國早期對外擴張的時候,也想著吞併加拿大,當時加拿大還沒有獨立,屬於英國殖民地,結果美國軍隊大敗,還被英加軍打入本土,可見美國有心無力,沒有那個能力。



第二,國際秩序的改變。

在二十世紀,國際秩序改變,經過一戰和二戰,美國得利強大起來,但同時與英國的盟友關係更加牢靠,再加上國聯和後來聯合國的成立,國際秩序改變,受到約束力,不能再隨便侵吞別的國家了。



第三,沒必要佔領整個墨西哥。

美國在早期擴張階段,通過與墨西哥的戰爭,獲得了西部的廣大土地,打通了通往太平洋的出口。而剩下的墨西哥土地比較貧瘠,有不少沙漠地帶,沒有太大的戰略地位和資源,如果整個吞併墨西哥,還要面臨著管理墨西哥人的難題,不利於本國國民的利益和國家發展,所以沒有必要。



這就是美國沒有統一北美的幾個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