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傳奇:二戰吉普車,性能如此變態,一車多用!

如果你問一個經歷過二戰的美國老兵,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什麼汽車最令他和戰友們難以忘懷?他一定會告訴你,是像瑞士軍刀一樣萬能的吉普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人一共生產了60多萬輛吉普車,無論是黃沙遍地的北非戰場,還是蜿蜒崎嶇的滇緬公路,在瀰漫著硝煙的戰場上幾乎都能看到吉普車。

戰車傳奇:二戰吉普車,性能如此變態,一車多用!

當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吉普車時,無論你怎麼看都會覺得它非常簡陋:見稜見角、四四方方的車體連門都沒有,只是在通常應該裝門的地方開了一個缺口:刮雨器是手動的,有一個手搖的曲柄,司機一邊開車一邊用手搖動曲柄刮雨水:可摺疊的車篷只能象徵性地遮風避雨……以至於有人初見到它時譏諷它是“矮胖、短小的醜鬼”。誰都沒有想到,這種簡陋的汽車後來居然成了美國大兵們的最愛。

20世紀30年代,英、法、德等國開始尋找一種能夠伴隨裝甲部隊作戰,承擔通信、偵察任務的輕型車輛。最終,歐洲人選擇了摩托車。而美國軍方卻橫豎瞧不上摩托車,覺得這種小玩意兒既不能拉載輕型火炮快速前進,又不能有效保護乘員的安全,實在不是個好選擇。

二戰期間,當美國不能再“隔岸觀火”而被捲入戰爭的漩渦時,軍方與135家公司進行了接觸,可只有兩家公司做出了回應,他們是美國班塔姆汽車公司和威利斯汽車公司。

軍方給出的設計期限是49天,對於正常的設計程序來說,要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拿出設計方案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來自班塔姆汽車公司的天才設計師卡爾・普洛斯特兩天內就拿出了第一份圖紙,出於愛國主義,他甚至沒要報酬。

或許你不會想到,吉普車竟然是個“李鬼”,它是由威利斯汽車公司“竊取”了班塔姆汽車公司的原型車圖紙後推出的。在測試中,“李鬼”完勝“李逵”,樣車不但在動力、速度和載重上全面佔優,造價也只有739美元,比原型車便宜1/4。

戰車傳奇:二戰吉普車,性能如此變態,一車多用!

吉普車的軸距限制在80英寸,這使得車輛的轉彎半徑小,能夠迅速地掉頭和轉向,躲避敵方攻擊;必要時可用四輪驅動,以克服戰場上的各種障礙,如城市街道上的瓦礫堆、公路上的彈坑、冰雪和泥濘的道路。

吉普車沒有安裝車門,一般情況下車篷也很少展開,這大大地方便了乘員的上下。而且,吉普車隨時都可以擠上超過定員兩倍的人員,上車也容易多了。如果在戰場上忽然遭遇敵軍偷襲,坐在車篷、車門俱全的車內,下車時肯定快不了。

堅固的底盤和懸掛,使吉普車經常被當作彈藥運輸車使用,裝上比額定的0.25噸多得多的貨物也能疾馳如飛。比利時前線,一輛吉普車車前部被一發德國迫擊炮彈擊中,幾乎被炸碎,可是車上的乘員卻安然無恙,可見車子的結構是十分堅固的。

戰車傳奇:二戰吉普車,性能如此變態,一車多用!

吉普車具有出色的性能。它可以長時間行駛而水箱不開鍋,因為其配備了良好的水冷系統,就是在北非沙漠和南太平洋炎熱潮溼的島嶼上,也可以照常行駛。

吉普車除運送人員和武器彈藥外,放倒前擋風玻璃後便可裝上重機槍或無後坐力炮;裝上電臺等通信裝置則成了指揮車:稍微偽裝便可充當偵察車或當作輕型戰鬥車輛直接投入戰鬥。

此外,裝上裝甲可充當輕型裝甲車隨坦克部隊作戰;裝上螺旋槳推進和防水外殼可作為兩棲登陸車使用……總之,一切皆有可能。

二戰中,美軍的每個單位都裝備了吉普車,士兵們把吉普車當成“戰場出租車”來使用,而不是主要作為指揮員的指揮車來使用。盟軍的許多將領在前線時也使用吉普車,只是在車輛的前保險槓上噴上紅底白星的軍銜標誌來表示自己的身份。

戰車傳奇:二戰吉普車,性能如此變態,一車多用!

美國大兵把吉普車的用途發揮到了極致,就像使用一把瑞士軍用小刀一樣:在前保險槓上裝上除雪犁,吉普車變成掃雪車;裝上合適的輪子,吉普車變成能夠在鐵路上行駛的軌道車;吉普車能在各種地形上充當“火線擔架兵”,在前座後面和平坦的引擎蓋上都可以橫放擔架;吉普車還在盟軍的空軍基地上牽引彈藥車為飛機拉炸彈……

1943年,在“哈斯基”作戰行動中,巴頓的美第七軍攻入西西里。在靠近默西拿海峽的一個小山村,貧困的山民正為榨油機發生故障斷了生計而發愁,美軍當即撥出一輛吉普,一位機靈的士兵將吉普引擎的傳動裝置連在榨油機上,5天便榨出44噸橄欖油。

戰車傳奇:二戰吉普車,性能如此變態,一車多用!

此外,美國兵還將吉普車的前輪抬起,用帆布帶將前輪聯結成一臺輪式鋸,用吉普做動力帶動輪式鋸鋸木頭:在新幾內亞驅動製冰機製造冰塊來做冰激凌。

在戰鬥間隙,吉普車的引擎蓋就成了士兵們的野餐桌和牌桌。1944年12月,阿登森林突出部戰役時天氣奇寒,美軍第九步兵師搜索群的士兵甚至把吉普車當成取暖爐使用。他們在雪地上挖掘掩體,然後把吉普車停在掩體上,保持引擎不熄火,藉助引擎和排氣管的餘溫來取暖。

美國大兵和吉普車成了一對密不可分的夥伴,凡是有美國兵出現的地方就一定有吉普車。曾經有這麼一件事說明了在其他國家士兵的眼睛裡美國大兵與吉普車的關係多麼密不可分。北非的自由法國軍隊有一次向一隊徒步的美軍開火。這當然是一場誤會。法軍指揮員在為自己辯護時卻振振有詞地反問:“是美國兵那為什麼不開吉普車呢?”

戰車傳奇:二戰吉普車,性能如此變態,一車多用!

歐洲戰場後期,盟軍解放了許多城市,最先進入城市的盟軍,往往就是乘吉普車的尖兵。在舉行入城儀式時,又往往是吉普車行駛在隊列的前面,被解放的人民向盟軍歡呼,漂亮姑娘們給車上的士兵們獻上鮮花,吉普車被人群擠滿,甚至引擎蓋上都擠滿了人,充滿解放者和勝利者風采的吉普車,也就更加深入人心了。

就像那位獲得了1944年普利策新聞攝影獎的美國戰地記者厄尼・派爾所說的:“吉普可以做任何事情,到達任何地方,它像狗一樣忠實,像騾子一樣強壯,像羚羊一樣靈活。沒有它;我想我們贏不了戰爭。”五星上將馬歇爾把吉普車譽為“美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貢獻”。盟軍司令艾森豪威爾將軍把吉普車列為“贏得戰爭的三大武器”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