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最吝嗇的兩個人相遇,發生了什麼,你猜不到!

《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
福建省石獅市永寧鎮卷

鎮海石的傳說家喻戶曉

姑嫂塔的故事街坊吆傳

卻不知不止這些

在抗拒滿清

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中

也產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及歌謠

遺留下種種悲歡離合感人的傳說

閩南最吝嗇的兩個人相遇,發生了什麼,你猜不到!

主編:施能權

副主編:鄭天應、高永清

執編:鄭天應(故事 · 歌謠)、高永清(諺語)

閩南話稱吝嗇為“赾”或“捻”。其實,這兩個字在字義上還是小有分別的。“赾”,大多對自身的過分節儉;“捻”,則是指該付給別人的,小氣得拿不出來。對於這兩字的淵源,至今尚無稽考,倒是有個民間故事,講來頗為有趣。


紀厝有一位老叔,叫紀國球,但村裡人都稱他為“舉國赾”。顧名思義,也就是全國最“捻”的了。由於有了這雅號,要為兒子討個媳婦都犯難。大凡媒人每介紹一頭親事,不是他嫌人家不會過日子,大開大用,就是別人嫌他太鹹澀。眼看兒子都已三十出頭歲了,還沒個對兒,實在叫他心焦。這天,聽人說仙公運夢十分靈驗,便想,我何不向仙公討個問訊,或許有個應驗亦未可知。

閩南最吝嗇的兩個人相遇,發生了什麼,你猜不到!

但此地離仙公山有數十里之遙。設使黎明起程,黃昏可抵仙公廟歇宿,但路上三餐,卻又令他作難。吃飯店,實在太貴。想買幾封餅帶在路上吃,可是餅屑掉在地上,尤覺心痛。想來算去,還是把家中那隻老雞母也帶去最合算。餅屑若掉下,便可喙食,萬無一失。主意既定,次目天明,便帶著雞母乘興起程。卻說“舉國赾”來到仙公山下,已是太陽西斜,但覺飢腸轆轆,便在路亭邊坐下,準備吃餅充飢。

恰好此時,路亭也走來一人,但見他五十開外,一手拿著一捆甘蔗,另一手則提了個夜壺。老紀看了,不覺暗暗稱奇,便打揖道:“請問老兄尊姓大名,今欲何往?”那人答道:“在下姓卞,名夏謙,眾人都稱我為“天下儉”,就在此山下居住。只因家中小女,至今未得一個妥當婆家。雖年內也曾有兩家來提過親,但現今的人,都很勢利,不上三五天便告吹了。眼看一年一歲,叫我瞑日掛意,故想上仙公山運夢,求個指點。”

“舉國赾”點頭稱是,接著問:“但未知老兄帶此夜壺上路,卻為何故?”“天下儉”答道:“如今盛暑,天氣炎熱,所以才帶一捆甘蔗路上解渴,無奈吃甘蔗尿多,因而帶上一個夜壺裝尿,好帶回去澆菜。”聽老卞一番解釋,“舉國赾”佩服得五體投地,自己也向“天下儉”講述了一番帶母雞上路的妙用。二人一唱一和,越談越投機,甚有相見恨晩之概。俱認為有此幸會,實乃仙公有意撮合,良緣天定。當即議定,結為兒女親家。眼看太陽下山。“舉國赾”道:“大事已定,已無需上山運夢矣!但天色將晚,又無處投宿,該如何是好?”“天下儉”道:“既然回去不得,敝家離此不遠,親翁就到舍下將就一夜吧!”

在“天下儉”家中吃晚飯,看那擺在桌面上的,粥糜湯配鹹菜頭,白菜湯加蕹菜梗,“舉國趕”心中很不自在。後來聽見“天下儉”興致十足地說:“今晚難得貴客光臨,我且拿出家中珍藏的魚鮮,請親翁嚐嚐!”老紀心中不禁為之一動。過了許久,才見他端上一個盤子,裡面裝著一個鹹魚頭。吃飯時,老紀若把筷子朝魚頭伸過去,“天下儉”便用筷子把它撥開一邊。儘管嘴巴上熱乎乎地招呼:“親翁,親翁,不必客氣。”其實卻是不容動著魚頭分毫。

閩南最吝嗇的兩個人相遇,發生了什麼,你猜不到!

次日老紀返家,一路上為那魚頭甚覺憤憤不平。於是絞盡腦汁,想與親翁玩笑玩笑。到家後,他修書一封,著人專差送去。信中雲:今夜有客至,家中無別味。親翁有魚頭,暫借作滋味。“天下儉”接到信後,借又不是,不借又不是。借給他吧,實在心痛。不借吧,這頭親事好不容易才搭成,惟恐再次告吹。躊躇再三,最後才下定決心,對自己說:“反正豁出去了!”於是也修書一封,隨魚頭附去:若非親翁你,斷然不肯許。日間須防貓,夜間須防鼠。只可用油煎,不許用水煮。貴客若返去,專差送到此。若有沾一筷,與你決生死。

閩南最吝嗇的兩個人相遇,發生了什麼,你猜不到!

講述者:何恭煌 男 60歲 綜合廠職工

採錄者:鄭天應 男 醫生

蒐集時間:1990年11月

流傳地區:閩南

民間故事千姿百態,卻是早期時代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劑之一,誰也不會去求證故事的真假,這一段又一段的趣聞,充實了父輩們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