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雍正儿子弘时的下场如何?

风流只为你倾心4548645


雍正第三子弘时,突然被雍正过继给了康熙第八子胤禩为子,接着又被削去了宗籍。不久后,年仅24岁的弘时就去世了。

弘时突然失宠,离奇死亡,这的确不免让人浮想联翩。弘时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得罪了他的皇阿玛雍正,竟然连父子都不做了?而且,民间传闻的雍正,素来薄情寡恩,也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雍正赐死了弘时?这里我们就尝试来揭开这个问题的答案。

雍正杀子的传闻

“雍正杀子”一事,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刻画的是淋漓尽致。

雍正继位后,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了要立四子弘历为储君的意愿,这让雍正在世的皇子中年龄最长的三子弘时心生不满。

“九子夺嫡”失败的“八爷”廉亲王胤禩,也不甘心皇权旁落,看出了弘时的心思,就秘密联合了弘时。同时,又伙同多位八旗王爷,并勾结业已失宠的“皇舅”隆科多,掌控了京城内外的八旗军和禁军。然后,在朝堂上突然对雍正发难,试图“逼宫”,迫使雍正退位,拥立弘时继位。

幸好雍正第五子弘昼及时将情况告诉了“十三爷”胤祥,由胤祥出面解决了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解了雍正之围。

事后,雍正为了帮助弘历(乾隆)巩固江山,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逼宫事件,就选了个日子,将弘时一口鸩酒给毒死了。

故事很精彩,但这只是文学作品中,根据历史大脉络杜撰出来的情节。

弘时的真正死因

根据多部史料的记载,弘时的死因的确跟皇位之争有关,也的确跟“八爷”胤禩有关,但更大的可能并非是被雍正赐死的。

按照传统的“立嫡立长”的宗法制度,继承皇位的的确应该是弘时,而不是弘历。

雍正的嫡妻正福晋孝敬宪皇后仅生有嫡长子弘晖,但不满8岁就病死了。雍正接着的三个儿子弘盼、弘昀、弘时均为侧福晋齐妃李氏所生,弘盼、弘昀皆夭折,皇长子就是弘时了。而弘历的母亲熹妃,当时的地位远不及齐妃。雍正一生仅有一位皇后,再无嫡子,所以,

如果雍正不实行秘密立储制度,那弘时就是明正言顺的皇储

秘密立储制度,让个性耿直的弘时多有不满,和雍正开始产生冲突。这也让雍正开始疑忌弘时。雍正在奏折中曾写有:“朕尚有阿其那(老八胤禩)、塞思黑(老九胤禟)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指弘时)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的批语。

乾隆继位后,下旨恢复弘时的宗籍,在负责办理的允禄等人所上奏折上有:“

臣等查三阿哥从前原因阿其那获罪株连,与本身获罪撤去黄带者不同……应钦遵谕旨,将三阿哥仍载入玉牒。

可见,雍正采用秘密立储制,有意传位给弘历,并让弘历代为主持康熙景陵的祭祀等事情,让弘时感觉到自己与帝位无缘,继而同情被圈禁的胤禩、胤禟,加上秉性耿直,没有谨言慎行,被雍正所迁怒。

根据允禄所伤奏折记载,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将弘时过继给胤禩为子,并撤去了弘时的宗族黄带,玉蝶除名,交给了胤裪抚养。

根据清室玉蝶记载,弘时在雍正五年八月初六卒。

上面的史料相对可靠,弘时从被过继、除籍,到去世,中间经历了整整一年六个月的时间。雍正如果真要处死弘时,应该在削宗籍时就办理了,没必要再拖上一年半。所以,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弘时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本已愤懑不满,再加上被雍正严惩,心态抑郁,结果就病死了。

当然,如果非要加点故事,非要说雍正赐死了弘时。那可能就是弘时被除籍后,又干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彻底惹怒了雍正,被雍正赐死了。但,并无实据,只能是猜测了。


奕天读历史


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弘时攻于心计,阴险毒辣,为了争储当皇帝,谋杀隆科多,谋害亲弟弟弘历,事情败露后,雍正在密室召见弘时,命他自行了结,随后弘时自杀身亡。

电视剧不等于正史,别拿电视剧的剧情来等于正史并且借以分析正史。

雍正共有十个儿子,孝敬宪皇后仅生有嫡长子弘晖,但不满8岁病死。皇三子弘时生于1704年,由于哥哥皆早夭,他就成了雍正实际意义的长子,母亲是齐妃李氏,在宫中属第三妃位。子以母贵,弘时的地位在阿哥中是较为显贵的,按照传统的“立嫡立长”的宗法制度,如果雍正不实行秘密立储制度,那弘时就是明正言顺的皇储。

雍正早年对弘时特别喜爱,为他精心挑选老师促进学业,在他成婚后,仍然允许他在宫中居住,贴身教导,说明当时父子情深,后来雍正逐步认识到弘时并不具备继承皇位的胆识和才能,但仍然很关心和扶持,希望他能够有所成就。

雍正为了避免重蹈前朝覆辙,决定设置秘密立储制度,但弘时自认为不管从母妃的出身地位、年纪、立长不以贤的祖训,自己都是储君不二人选。

雍正继位后,竟然连着两次让13岁的弘历祭拜康熙,让弘时感觉到自己已与帝位无缘,弘时储君梦碎,令他气急生怨,对雍正及弘历渐生嫌隙之心。

这也让雍正开始疑忌弘时。雍正在奏折中曾写有:“朕尚有阿其那(老八胤禩)、塞思黑(老九胤禟)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指弘时)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的批语。

在康熙两废太子、“九子夺嫡”的时候,弘时就八叔胤禩来往较多。现在他又将与帝位无缘,心中苦闷无处诉说,又想起了八叔允禩,雍正登基后虽也算重用允禩等人,但他们仍心有不甘,伺机而动。弘时再次主动送上门来,随即一拍即合,来往日益紧密频繁。

雍正经过艰苦卓绝的“九子夺嫡”取得皇位,以雍正“屠夫”性情,自己卧榻之侧岂能容猛虎酣睡。他坐稳皇位后,就开始清算夺嫡旧账了,弘时竟然头脑发热地倒向雍正的政敌允禩,参与到他八叔的政治势力中!

可想而知雍正的心情,悉心教导的儿子导向了要自己命的政敌一边,雍正一怒之下将弘时赶出紫禁城,1725年勒令他去做允禩的儿子,允禩是雍正夺嫡时的劲敌,当时也是戴罪之身,罚儿子去做允禩的儿子,有相互惩罚、昭彰天下之意。

1726年2月,雍正将允禩改名为阿其那,撤去黄带子,削宗藉,囚禁宗人府,将八王党一击到底。4月雍正下旨令弘时随允禩一样撤去黄带子,削宗藉,并把他交给允祹管束赡养,至此弘时彻底失势。

被圈禁的允禩郁闷难言,在同年九月就病逝了,虽然民间传说他是被毒死,可是并未有实证。

1727年,弘时病逝,此时从被过继、除籍,到去世,中间经历了整整一年多时间。如雍正要杀,早就杀了,所以应是弘时觉得命运不公,本已愤懑不满,再加上被雍正严惩,郁郁而终。


美丽青春您真痘


二月河老师的《雍正皇帝》改编成了电视剧《雍正王朝》,其中有一幕是雍正皇帝的三子爱新觉罗.弘时,因为嫉妒爱新觉罗.弘历,而想要暗杀弘历,东窗事发之后,雍正在密室中召见了弘时,最后赐死了弘时,那么历史上爱新觉罗.弘时真的是被雍正皇帝赐死的吗?

弘时是雍正的第三子,雍正的前两个儿子,都因为早夭一个七岁,一个十岁就死了,所以弘时其实是雍正的大阿哥,如果根据《清皇室四谱》的记载:“皇三子弘时,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这段话很容易就让我们把弘时的死亡,和他被雍正削去宗籍有关系,如果忽略时间很容易就被人误以为,雍正削去弘时的宗籍之后,同时赐死了弘时,雍正杀子似乎在《清皇室四谱》中得到了印证,加上雍正一直都在打击自己的兄弟,所以处死自己儿子也不足为奇。

弘时被削去宗籍其实深究原因,这和清王朝最开始秘密建储,是有直接关系的,在康熙晚期,九子夺嫡的激烈是封建王朝时期前所未有的,在雍正登基之后,爱新觉罗.弘时他是长子,虽然不是嫡出,但是母亲李氏作为雍正的侧福晋,地位是远高于其他的嫔妃的子女的,所以按理说,弘时应该被雍正作为皇位第一的顺位继承人来培养,但是事实上正是因为皇权的继承问题时,直接导致了他会远比其他皇子更容易和雍正皇帝造成冲突。

查,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钦此!

这是一份雍正四年的奏折,我们其实就可以知道《清皇室四谱》上面的记载是有误的,弘时被削宗籍是在雍正四年时,他死在雍正五年,中间间隔了一年时间,并且他的死和爱新觉罗·胤禩等人有关,或许正是因为弘时对胤禩等人有好感,而雍正一直都容不下胤禩等人,一直把他们视为最大的威胁,所以弘时在雍正四年,被雍正勒令将弘时过继给了胤禩当儿子,并且没过多久就因为胤禩而连坐获罪,在雍正五年弘时去世,死因不明,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他是被雍正秘密赐死的,只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其实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当弘时逐渐被胤禩一方拉拢,开始站到了父亲雍正的对立面,甚至直接影响到皇权统治时,雍正必然将在儿子和自己的统治之间做出一个选择,雍正驾崩之后乾隆继位,乾隆皇帝因念及兄弟之情,恢复了弘时的宗籍。


玄坤


弘时因为没有被封,在《清史稿》连一行字的记录都没有资格

在《清史稿》关于弘时的记录只有:


齐妃李氏生弘昀、弘时、弘昐。


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弘时其人:

1、1704年3月18日出生,母亲是齐妃李氏——知府李文辉的女儿;

2、弘时幼时的师傅是镶白旗人、雍正帝下属何清,根本没有将心思放在教导弘时身上,5年后雍正帝才发现并驱逐;雍正帝即位后曾埋怨何清耽误了弘时;

3、1726年2月18日,雍正帝以弘时人品有问题,加上弘时和允禩交往过密,于是下令把弘时过继给允禩:

“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廷,是以令为允禩之子。”

于是弘时被驱逐出紫禁城,被允祹所监管。

4、1727年,弘时被雍正削宗籍,于当年被幽禁至死,年仅24岁。

弘时的死,有两种说法:

1、唐邦治认为弘时是被雍正帝赐死;

2、被削除宗籍后郁郁而终。

5、1735年,乾隆帝即位,下令恢复弘时宗籍

弘时的妻女

1、正妻栋鄂氏,礼部满州尚书席尔达之女,乾隆40年才死,寿命73岁;生意一女,雍正5年去世,年仅6岁;

2、妾钟氏,钟达之女,生育儿子永坤,雍正2年年仅四岁死;

3、妾田氏,生育有一女,雍正4年年仅3岁死。

即弘时并无子嗣传世。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在正史上,并没有明说弘时的死因,但他的官方下场也很惨。



弘时在雍正四年被过继给了允禩,而允禩遭雍正打击,被罢官夺爵,削除宗籍,并改名为“阿其那”。紧接着,弘时便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为由,在雍正五年也被削除了宗籍,并交给允祹约束赡养,同年便郁郁而终。乾隆继位后不久,又以亲情为由恢复了弘时的宗籍。



对于弘时被严惩的原因,大概有以下的共识:


第一,弘时对康熙朝末年九子夺嫡的看法与雍正并不一致,并同情允禩等人;

第二,雍正继位后,实施了秘密建储制,立弘历为储君,弘时已猜测自己争储无望,于是导致父子关系日趋恶化。



至于弘时是不是像《雍正王朝》等影视剧里里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与弘历争夺皇位而被雍正赐死,那就很难说了,毕竟正史中从未透露过关于这方面的蛛丝马迹。


达摩说


《雍正王朝》里的弘时,因眼红弘历得宠,铤而走险派刺客下杀手,又和雍正死敌胤禩混在一起,行动失败后被雍正杀了,这是电视里演的,历史上的弘时死法有些出入。弘时是雍正和齐妃生的孩子,前面有3个皇子都早夭了,所以弘时长大后就是雍正的大阿哥了,他母亲齐妃在早年是很得宠的,一共给雍正生了3个皇子1个皇女,可惜3个皇子只活了弘时一个,后来弘时获罪被雍正一撸到底时,齐妃也受牵连,再未获封,死于乾隆5年。

弘时因和雍正的死敌八爷胤禩走到一起,自取灭亡,图为胤禩画像。

雍正这个人非常冷酷的,跟老子康熙宽容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弘时死于雍正五年,也就是1727年,《清史稿》记载就一句话:弘时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意思是弘时非常放纵,做事不谨慎,被贬为平民,到底有多放纵?犯了什么错让雍正把亲儿子贬为平民?正史没有交待,晚清学者唐邦治所著的《清皇室四谱》里修改了这句话:弘时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这个意思就大变了,是雍正赐死的。

图为弘时园寝,坐落于清西陵,没有使用皇室的红墙绿瓦,而是灰瓦,占地小规格低。

弘时之死乾隆是当事人,此事在正史虽然没描述,但从《清高宗实录》里能还原大概,弘时为了能跟弘历争储位,跟八叔胤禩混在一起,胤禩是谁,当年跟雍正争皇储最大的对手,胤禩还把自己势力给弘时使用,当年雍正只在剪除胤禩羽翼,并未正式对他动手,事情败露于1726年,胤禩被削爵圈禁,不久死去。

后来雍正的5子弘昼,性格也是很傲慢任性,肆意妄为,雍正都没处罚他,由此看出弘时不是性格出问题,而是窜窝胤禩,图为弘昼画像。

同时,弘时因站在了老子的对立面,和死敌混在一起,雍正给予严厉打击,毫不留情的给削爵,并把他过继给胤禩,羞辱这两人,胤禩死后弘时交由皇叔胤祹看护,弘时在悲愤中度过了1年零6个月后死去,也就是1727年,时年24岁,弘时的老师王懋竑因传教失误丢官,告老还乡,弘历即位后恢复了弘时的宗籍,但没有册封。


图文绘历史


说起弘时,可能人们最先想到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弘时被父亲雍正赐死前,仰天悲号的场景。正史中弘时的下场又如何呢?

雍正共有十个儿子,弘时本是雍正的第三子,可是哥哥皆早夭,他就成了雍正实际意义的长子。

也许是弘时触怒父亲太过的原因,清朝正史中对他的文字记载很少,尤其是《清世宗实录》将其生活痕迹一笔抹去。

不过根据其他版本的史书记载,有书君觉得,弘时并未被赐死,而是受到严惩后,抑郁而亡。且听有书君梳理分解。

一,弘时因秘密立储制度,与父亲渐生嫌隙。

弘时,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母亲是雍正的齐妃李氏,其在宫中属第三妃位。子以母贵,弘时的地位在阿哥中是较为显贵的。

弘时因哥哥早夭,幼时也曾深受雍正宠爱,被溺爱养成了简单直率,任性的脾气。只是弘历出生后,其聪明灵秀夺了弘时的风头。

不过雍正对弘时还是饱含父爱期望的,既使弘时都已成年生子,还留他居于紫禁城,并特请大儒严加调教。

不过弘时曾亲睹了康熙朝两废太子,九子夺嫡的残酷,他的眼睛只盯着雍正的立储意向,而未去体会父爱。

雍正为了避免重蹈前朝覆辙,决定设置秘密立储制度。弘时也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觉得无论是年龄、母亲位分,还是立长不以贤的古训,自己都是储君不二人选。

可是弘时眼看着只有13岁的弘历,竟然连着两次替雍正祭拜康熙,没有他的份。弘历就是雍正心中的储君之选已经显而易见了。

弘时储君梦碎,令他气急生怨,对雍正及弘历渐生嫌隙之心。

二,弘时缺乏政治大智慧,站错队惹怒雍正。

凭心而论,弘时资质平庸,既使有大儒天天教导,也没有改观,其才智权术确实比弘历差了一截,没有太多的政治头脑,也许这也是雍正立贤不立长的原因吧。

关于弘时后来因何获罪,电视剧讲述的是,弘时为争储暗对弘历下手以及阴谋造反。

可是正史对此并无记载,只是说弘时年少无知,行事不谨。有书君觉得,以弘时性情此记载应该可靠,电视剧应是虚构的,真实的弘时没有那样的智慧。

我们由雍正当日说弘时为人断不可再留宫廷,并下旨把他过继给允禩为子,可见其获罪的端倪。

弘时应该是和八叔允禩走得太近获罪。据乾隆继位后的一些史书记载,弘时确因允禩获罪。

其实在前朝九子夺嫡的时候,弘时就不倾向父亲,反而与八叔胤禩来往较多。现在,他又深受立储打击,心中的失落委屈无处诉,又想起了允禩,觉得是依靠。

我们再看,八王党夺嫡失利怎甘心落于雍正之手,一直韬光养晦暗中掣肘雍正以谋后动。弘时再次送上门来,将来也许能当成棋子出奇制胜,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弘时与允禩等人一拍即合,来往日益紧密频繁。

我们试想允禩曾是雍正夺嫡时最强劲的对手,以雍正厚黑性情,他的卧榻之侧岂能容猛虎酣睡。他等朝局稳定后,就开始清算夺嫡旧账了。

天真的弘时没有审时度势之功,他看见雍正开始制裁允禩等人,大起同情之心还颇有同病相怜之感,他不但不躲避还妄想为其求情,劝雍正要兄友弟恭。

以雍正严苛的脾气,我们可想而知雍正闻听此言的暴怒表情,弘时竟然心向死敌,那就断绝父子之情,去给允禩做儿子吧。

这一切还是怨弘时头脑简单直接,看不清时局,站错队与允禩关系太密了。

三,弘时随允禩受严惩抑郁而亡。

关于弘时最终死亡方式多有争议,电视剧中所说弘时被雍正赐死,有书君觉得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弘时应是抑郁成疾而亡。

我们从其受罚开始一点点梳理。雍正一怒之下将弘时赶出紫禁城,将其过继给允禩是在雍正三年(1725年),当时允禩只是被撤职停用。

转年到了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雍正才将允禩改名为阿其那,撤去黄带子,削宗藉,囚禁宗人府。将八王党一击到底。

可是弘时还是未能及时清醒回头,到了四月份,雍正就下旨令弘时随允禩一样撤去黄带子,削宗藉,并把他交给允祹管束赡养。至此弘时彻底失势。

被圈禁的允禩郁闷难言,在同年九月就病逝了,虽然民间传说他是被毒死,可是并未有实证。

而弘时是到了转过年雍正五年(1727年),才病逝的,与其被削宗藉已经过去一年了。

当时允禩早已死亡,更何况弘时的意志早已被磨灭,已无与弘历争储实力了,雍正又有何必要再杀弘时呢?

而且雍正当时对弘时的处罚还是留了情面的,弘时只是交给叔叔管养。而允禩的亲生儿子弘旺境遇比弘时惨多了,被流放热河后来又被锁禁。

我们再看乾隆继位后,忆起弘时亦是说其受到雍正严惩,并未说赐死一词。如果弘时真的被赐死,以乾隆讲仁孝之心,他又怎么会违背父意,为弘时恢复宗藉,并将其重新录入皇室玉蝶呢?

因而弘时应不是被赐死,而是受到严惩后,地位落差以及精神意识上的羞辱,是他无法承受之重抑郁成疾致死。我们试想阿其那在满语中是狗的意思,满含轻贱蔑视之意。弘时从皇阿哥成了阿其那的儿子,其心境怎能不崩溃呢?

如果弘时有政治远见,对储君之位淡然处之,他亦能做个平安王爷,只可惜他的才智撑不起梦想,才落得英年早逝的悲剧。

斯人已逝,历史由人评说吧。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在正史中,弘时也是被雍正赐死的。

但赐死的原因与电视剧《雍正王朝》不同,反而与《甄嬛传》的情节是一致的。



正史中,弘时没有竞争夺嫡,也没有在科考案中泄露考题,更没有谋刺弘历和隆科多。

弘时是雍正的皇三子,庶出,诸子中最年长者,弘历的异母兄长。弘时的生母是李氏,雍正登基前为侧福晋,名份仅次于嫡福晋乌拉纳喇氏。

起初,雍正对这个儿子还是蛮喜欢的,为他精心挑选老师促进学业。



雍正登基以后,还允许已有家室的弘时同住在宫中,说明当时父子间的感情还是相当不错的。

后来,雍正也逐步认识到弘时并不具备继承皇位的胆识和才能,但仍然很关心和扶持,希望他能够有所成就。

如果弘时能稍有些头脑,谨言慎行,哪怕做个亲王,也能终生保全富贵。可他的思想确实太单纯幼稚了,毫无城府心机,导致大祸临头。



弘时是亲身经历过康熙帝两废太子,九龙夺嫡这些残酷的政治斗争。

康熙死后,雍正登基,对那些曾经的竞争对手们进行了残酷打击,而弘时则对皇叔们的遭遇比较同情,以至于他的政治立场站到了雍正的对立面。

雍正五年,弘时随父皇雍正在宗祠祭祀先帝,弘时忽然脑袋瓜不灵光了,他说:“先帝在天之灵,愿目睹手足和睦,兄友弟恭”,他跪下来为几位皇叔求情,言语中暗示雍正这样对待兄弟,令先帝康熙在天之灵难以安定。



这简直是撮死嘛,雍正仿佛睾丸上被火苗烫到一般蹦了起来,暴跳如雷,立即下诏,以“言行放纵不谨”的罪名将弘时革除宗籍,而后就赐死了。

令雍正气愤和伤心的是,自己对他如此关爱,而弘时做为儿子,居然为别人说话,伤害自己的父亲,还专门往最敏感,最隐痛之处进行打击。

“才智不足,尚可教诲,然此子心怀异志,侍君不忠,对父不孝,则断不可留”。

弘时的这种固执的观念深深地触怒了雍正,最终以“放纵不谨”的罪状,贬弘时为罪臣之子,削宗籍,赐死。这一情节与电视剧《甄嬛传》是一致的。



正史中,乾隆还是很怀念这位心地单纯善良的兄长。这一点,与电视剧《雍正王朝》和《甄嬛传》都不相同。


馋嘴肥猫铲史官


因为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热播,雍正杀子变得家喻户晓。电视剧中,雍正最后在密室召见亲生儿子弘时,命他自行了结,随后,弘时自杀身亡。

作为亲生父亲,雍正亲自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鬼门关前,对这个儿子可谓恩断义绝,说明这个儿子也让他彻底失了望,寻常父亲看到儿子让自己失望,顶多是断绝父子关系,视同路人,终生不见,但要让一个父亲赐儿子死罪,可见对儿子不单单是失望,已经视同仇人了。

确实,在电视剧里,作为雍正在世的儿子中年长的弘时,攻于心计,阴险毒辣,为了夺嫡争储当皇帝,谋杀知道内幕的隆科多灭口,甚至安排杀手,不惜谋杀自己的亲弟弟弘历(后来的乾隆皇帝),事情败露后,为雍正皇帝赐自尽。可见,电视里的弘时被赐死,是因为争储夺嫡。

历史上的弘时,与电视里的结局差不多,也是被父亲雍正皇帝开除宗籍后,或被雍正赐死,或含辱自杀,都是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逼死的。不过,雍正逼死儿子的关键原因,却不是“夺嫡杀弟”,而是“附逆允禩”,因搭错了车、站错了队而死。

据《清史稿》记载,雍正皇帝十个儿子,第一个皇后生了嫡长子弘晖,钮祜禄氏生弘历,耿佳氏生弘昼,年贵妃生福宜、福惠、福沛,谦妃刘氏生弘適,齐妃李氏生弘昀、弘时、弘昐。

嫡长子弘晖8岁就夭折了,留下的儿子中,就资历和能力来说,以弘时、弘历最醒目,弘时生于1704年,弘历生于1711年,弘时大弘历7岁,雍正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按照常情,弘时的优势是要大于弘历的,但弘时的表现,却让雍正对他彻底寒心、彻底死心,以至要结束儿子的生命不发泄自己的愤怒。

据《清史稿·列传七》记载说:“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清皇室四谱》记载说:“(弘时)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年二十四。”

“年少放纵,行事不谨”,便是弘时的罪过,但“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即便是罪,也罪不致死吧?弘历继位为皇帝后,庄亲王允禄在一个奏章中说:“查,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

这段话说明,在雍正四年,雍正已将弘时逐出皇宫,勒令他去做允禩的儿子,允禩是雍正夺嫡时的劲敌,当时也是戴罪之身,罚儿子去做允禩的儿子,有相互惩罚、昭彰天下之意。可见,弘时获罪,是因站在了八贤王允禩的阵营,而这是雍正最不能容忍的。

而起因是,雍正当年与众兄弟夺嫡时,弘时耳闻目睹,有些事还亲身经历,对八叔允禩有自己的看法。登基后的第三年,雍正开始收拾允禩等兄弟,弘时同情允禩,与父亲立场严重背离,雍正便将他过继给允禩为子,而弘时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立场,父子关系进一步恶化,后来便有了逼死儿子的结局。


帝国的脸谱


正史上雍正的儿子弘时之死其实和《雍正王朝》中是非常相似的。最早提出雍正杀子的是唐邦治先生,他在1923年出版的《清皇室四谱》中指出皇三子弘时,因为年少放纵,处事不谨,被雍正削去了宗籍,然后被赐死。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那么弘时到底做了什么,让雍正非要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儿子?当然是因为权力之争。

雍正实际上有10个儿子,并且弘时并不是第三子,而是第四子。长子弘晖8岁的时候病死了,次子弘盼两岁的时候也死掉了,三子弘呁也只活到了10岁。所以弘时便成了名义上的皇长子,大阿哥。为什么大家都称他为雍正的第三子呢?因为次子年纪太小,没有计算到排行中去。

不过清朝的皇位继承并不是嫡长子制,所以弘时并没有什么优势。康熙晚年的时候,雍正和几个兄弟争皇位,可谓是兄弟相残。雍正吸取了这个教训,所以开创了独特的秘密建储制度。不过即使如此,雍正还是明显钟意于弘历。比如雍正元年的时候,弘历便到康熙的陵园进行了祭祀。

虽然如此,雍正对弘时还是有父子之情的。比如当时京师有很多有才学的人,但是雍正还是不远千里,特意找来一位大儒来教导。这个大儒便是王懋竑。

从王懋竑的个人经历来看便能推测出弘时已经遭遇不测。因为雍正元年,王懋竑便授予了翰林院编修,在弘时书房行走。不过第二年,由于他母亲去世,他只能离开京城,为母亲治丧。古代守丧期很长,一般需要三年,不过雍正特意命令他早点回来。可以推测那个时候,雍正和弘时关系还是没有恶化的。

王懋竑只用了一年,在雍正三年的时候他返回京师。第二年,王懋竑“以老病”为理由辞职归家,所以可以推测此时弘时已经出事了。不然,雍正不会让王懋竑就这样回家。

那么弘时到底为什么会和雍正闹到这种地步呢?原因自然是雍正明显想拥立弘历,而弘时自然心生怨恨。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皇位的归属。为了争夺皇位,弘时便和雍正的宿敌胤禩、胤禟、胤禵等人联合起来。对于这一点,雍正在大臣奏折中的朱批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朱批如下:

“不但兄弟,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

弘时做这种事情,以雍正的脾气,自然是无法容忍他的。所以他遭到了雍正的严惩。雍正对弘时的惩罚主要分为两步:

第一,他命令弘时充当胤禩的儿子,这代表了他们父子关系已经断绝,并且警示其他同情胤禩的王公大臣;

第二,雍正除去了他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并让允裪“约束养赡”弘时。

那么弘时最后是否被杀呢?对于这一点,目前争议还是很大的。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