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死后,雍正乾隆为何纷纷为其平反?康熙说话不好使?

说起鳌拜,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一个权臣,他并不是影响力最大的,不过经过金庸先生《鹿鼎记》的演绎,鳌拜却家喻户晓。

在《鹿鼎记》中,鳌拜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的,不过小说毕竟是小说,不能被当成历史来开。从历史上来看,鳌拜最多是一个权臣,而不是奸臣,这是很大的不同。奸臣是想着篡权夺位,而权臣并不想,他们只是过于威高权重,以至于威胁到了皇权,所以才会受到打击。

鳌拜死后,雍正乾隆为何纷纷为其平反?康熙说话不好使?

鳌拜被擒拿之后,一直被囚禁在狱中,并且老死在了狱中,但是到了晚年康熙也曾客观地对鳌拜做出过评价,他说有些事朕如果不说,恐怕没人敢说了,我朝初期的诸多“从征效力大臣”中,谁的功劳也大不过鳌拜。

康熙的这句话,显然为后来雍正和乾隆为鳌拜的平反做好了铺垫。这样的大事也确实是要康熙先开口,不然谁也不敢提。

鳌拜死后,雍正乾隆为何纷纷为其平反?康熙说话不好使?

鳌拜是皇太极的忠实部下,他从很小时候就开始跟着皇太极,攻克皮岛,松锦会战,西充大战等明末清初著名的战役中,鳌拜都有很大的功劳。不仅如此,在豪格(皇太极长子)和多尔衮(皇太极弟弟)的皇位争夺战中,鳌拜这个手握重兵的大将自然成了关键所在。鳌拜在此次事件中坚持拥护皇太极之子,让多尔衮不得不放弃对皇位的觊觎,拥立福临为顺治皇帝。

鳌拜死后,雍正乾隆为何纷纷为其平反?康熙说话不好使?

此后鳌拜遭到了多尔衮的多次打击,有三次差点都被多尔衮给处死。也正因如此,在多尔衮倒台之后,顺治皇帝对鳌拜曾经的忠心不胜感激,将其视为心腹,临死前还委任其以托孤重任。

鳌拜死后,雍正乾隆为何纷纷为其平反?康熙说话不好使?

鳌拜本来是四大辅臣中的最末位,但是由于索尼年老,苏克萨哈原本是多尔衮的人,厄必隆为人昏聩,是鳌拜的“小弟”,所以鳌拜一下子就成为成了朝廷中权势最大的人。随着索尼死去,苏克萨哈被杀,鳌拜已经成了清朝的心腹大患,所以只能被铲除。

鳌拜死后,雍正乾隆为何纷纷为其平反?康熙说话不好使?

鳌拜虽然是权臣,但是也是忠臣,如果没有他当初不惜和多尔衮兵戎相见的魄力,就没有福临,也没有玄烨。康熙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在晚年说出那样的话。为了安慰功臣,雍正在自己父亲的基础上,重新为鳌拜做了平反,将其复为一等功,超武公,而后来的乾隆则继续发扬了先辈的这一做法。所以雍正、乾隆都不算忤逆康熙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