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BAT算得上商界的三國鼎立,會不會真走三國路,第一個被取代的會是誰?

職業信條


別笑話我,我覺得第一個被取代的,很可能是騰訊(小馬哥別生氣啊)。

我的理由如下:

第一,先看格局,阿里和騰訊如今卻是兩強的格局,但騰訊多年沒有“練兵”了,不像阿里那樣,每年都有個雙十一,每年都來一次流量的大考驗,這樣一來,不僅運營能力保證了鍛鍊,而且技術尤其是雲計算能力、大數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積累和發揮。

如今看看阿里雲的成績,是不是可以說馬雲很有遠見呢?

第二,再看百度,自從陸奇去過1年左右之後,這家公司也開始理清了思路,不再做o2o那種髒活累活,反而專注於將自己的技術發揮到最好,除了搜索技術外,無人駕駛技術、大數據的技術都是不錯的,目前百度走的是一條搜索為老業務,信息流為新業務,技術為依託,產品靠智能尖端的路線。戰略清晰,技術儲備足夠,也是有巨大發展空間的。

第三,騰訊這邊呢?2018年9月,騰訊總辦開會還在討論,要不要做雲,都8012年了,還在討論這個問題。3天的閉門討論會確定騰訊一定要做雲,並且要做大,而2019年,馬化騰就一直在講產業互聯網,只要公開露面,必談產業互聯網。但騰訊的基礎是什麼?是2C業務,是遊戲業務、社交業務,都是2C的,騰訊有2B業務的基因嗎?這個值得考量。

馬化騰說自己公司旗下有7個安全實驗室,這難道也是賽馬機制?不會浪費資源嗎?

騰訊的技術實力在過去幾年沒有特別好的展示,沒有秀出肌肉來,反倒是騰訊的投資能力在其二把手劉熾平的操盤下做的風生水起,甚至一度比紅杉這種專門做投資的機構都要出色。

不過外界也質疑騰訊的中臺能力不足,就是底層有了,中間的基本件沒有沉澱,反而各個產品是“各自為戰”的狀態。所以,騰訊的中臺戰略值得提上日程。

最後是人才梯隊的培養,阿里很早就在淘寶和天貓兩大業務上提起了蔣凡、靖捷兩位80後高管擔綱,有點賽馬的意思,如今已經水落石出,蔣凡兼任兩個平臺的Boss了。年輕人順利上位,培養的目的非常明顯。

而騰訊今年卻宣佈要裁撤中層,減少層級,從而讓公司的年輕人,戰鬥力都得到提升。

百度呢?百度則是直接對高管進行“退休”,這樣一來,也是讓年輕人上位。我們目前沒有辦法評判是騰訊動中層更好,還是百度動高管更好。

但目前騰訊在人才梯隊上確實比較緊迫。

如今小馬哥理短了頭髮,也有點想要革新騰訊的面貌了。這是一件好事。


CEO來信


BAT,由百度(B)阿里巴巴(A)騰訊(T)三家互聯網巨頭組成,是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三家互聯網公司。中國互聯網已經發展了20年,不同的互聯網公司起起伏伏,但是至今唯有這三家公司依然屹立不倒,分別在。但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上看,百度是最有可能被取代的公司。

首先,在百度最擅長的是搜索領域,但是隨著搜狗搜索、今日頭條等相關搜索領域的崛起,百度的傳統優勢領域也有著被替代的危機。業內人士認為,對於搜索引擎而言,其能夠得到用戶青睞的原因本質上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用戶獲取信息的效率,即用戶需求和用戶興趣深度結合。而目前看,百度搜索在這幾點方面發力不大,加之之前的莆田醫院等負面事件的影響,百度搜索的大佬地位能否被撼動並非妄言。

其次,投資業務能力備受詬病。除了愛奇藝目前做得風生水起,百度的投資和收購業務真的做的很失敗。百度曾做過的電商平臺就有百度有啊、樂酷天、耀點100、百度微購、百度值得買、百度購物、百度未來商店等,但是結果怎麼樣呢,還是無法打敗早已如日中天的淘寶;百度曾經想打入外賣行業,但是最終還是被餓了麼收購……。每次百度出手,似乎總是兩外兩家慢半拍,缺少具有深度用戶粘性的產品。

“曾經是中國互聯網市值No.1的公司,這四年半的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有太多需要覆盤反思。”這是馬東敏2017年1月迴歸百度講的一句話。百度能否峰迴路轉,真是讓人拭目以待。


鎂客網


BAT已成過去時,目前的中國互聯網是雙寡頭格局,AT時代。所以,第一個被取代的會是誰?毫無疑問的是百度。這種趨勢難以扭轉,是百度企業本身後勁不足加上所處行業重要性下降共同決定的。


百度目前的狀態,讓我聯想起的是另外一家曾經的搜索引擎巨頭——雅虎。雅虎當年的風光程度遠超百度鼎盛時期,可謂是世界互聯網一霸。風頭應該說不比現在阿里巴巴和騰訊差,畢竟阿里騰訊也就是最近幾年才躋身世界級巨頭的陣營,這個位置上雅虎呆了很多年,而百度一天都沒呆過。

因此,很多朋友認為百度底蘊深厚,不會被取代,那是不成立的。雅虎都可以被取代,百度當然也可以,其他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


百度的狀況,可以說是很不理想。曾經,百度市值是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總和還要多。現在大概就是阿里或者騰訊任何一家呢十分之一多一點而已,差距顯而易見。

百度錯失移動互聯網只是個表象,實質上就是對技術發展方向判斷失誤+正確的事情做不好兩個層面的問題,讓百度除了吃老本,沒有什麼辦法。

百度知道移動互聯網是個機會嗎?當然知道。百度一開始是想緊跟谷歌的步伐推出手機操作系統,沒有堅持下來,放棄了。隨後,退而求其次,想要利用應用分發平臺佔領手機端,19億美元重金收購91手機助手。所以認為百度沒有意識到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性是假的。關鍵是執行力不到位,沒有能力做操作系統,甚至沒能力把應用分發做好。原本遙遙領先的91助手在百度手裡市場份額口碑雙降。

百度在O2O領域也想發力,然後,百度外賣是BAT三家中親自上陣做得最賣力的一家。現在騰訊有美團,阿里有餓了麼。百度外賣早前已經被賣給餓了麼。

雲計算,百度雲盤雖然在個人市場有一點點存在感。但是,眾所周知的是,阿里雲才是中國雲計算的領軍企業,世界級巨頭。緊隨其後的是騰訊雲和金山雲。百度雲?沒有存在感。

你可以發現,在移動互聯,雲計算,O2O等領域,包括金融行業等板塊,百度都是嘗試過投入的,但是結果無一例外,通通失敗。近年來少有的一次成功還是做『信息流』,模仿今日頭條做諮詢分發。


在雲計算業務,百度沒跟上,金融板塊,又沒跟上,新零售是直接缺席。百度目前還有一個重要機會——人工智能(AI)。



在AI領域,我可以很明確地表示,我不看好百度。很有可能會跟O2O還有移動互聯網等領域一樣,聲勢浩大,草草收場。阿里巴巴已經跟清華大學聯合研究『人機自然交互』,在產品方面,阿里也有佈局。至於騰訊,向來採取跟隨者戰略,在AI領域,也有佈局,很可能會重演支付市場的戲碼,悶聲發大財。百度對於AI,時而『ALL IN AI』時而『百度不僅僅有AI』,表現出戰略搖擺。公司執行力遠遠不如阿里和騰訊。更別說還有科大訊飛等專注於該領域的公司。百度有機會,但是鑑於百度可憐的把握機會的能力,很難相信他們可以笑到最後。


如果說BAT三國鼎立,目前的百度大概是諸葛亮北伐無果的困頓蜀漢

百度目前處境非常危險,錯失移動互聯網大概可以比作蜀漢夷陵之戰的潰敗。

重金投入多個領域,鮮有斬獲,宛如諸葛亮多次北伐,無功而返。

雖然現在還有AI這跟救命稻草。恐怕猶如姜維用兵雖善,卻難掩頹勢。

百度存在的問題很多,技術突破困難,市場開拓乏力,則是被很多人忽視掉的因素。很顯然的是,這個不被關注的問題也足以致命。

因此,毫無疑問,百度掉隊甚至被替代都毫不令人意外。

阿里和騰訊目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暫時勢均力敵,短期內滿分勝負。


星原心


BAT在我國互聯網行業由來已久,不過這幾年百度實際上已經掉隊了。從市值來看,百度大概是800-900億美元左右,而阿里和騰訊均在4000-5000億美金。從營收規模來看,2017財年百度的營收是848億,騰訊全年營收2377億,阿里營收超過2500億;百度的營收只是阿里和騰訊的一半都不到。從營收的角度來看,小米在2017年超過了1000億,已經超過了百度。並且這幾年百度業務增長乏力,投資併購的成績也很差,生態佈局更沒有結果。

反觀小米倒是每年增長迅速,生態鏈也做的有聲有色,並且用戶的口碑也非常正面。如果能夠達到1000億美金的市值,就代表了資本市場認同了小米的價值,把小米真正當做生態級的企業來看待。而此前達到生態級的企業只是騰訊和阿里,所以從2018年開始BAT的叫法可能會成為過去,全新的說法將會變成ATM。

為什麼小米估值達到超過千億美金

不管是千億美金還是兩千億美金,總歸小米都會超過百度了。互聯網三巨頭之一的百度,這下也可能真的只能偷偷的哭了。按照百度最近的市值情況來看,大概在800-900億美金左右,目前是領先於京東和網易。那麼憑什麼小米一上市就能達到千億美金的級別?按照硅谷的說法,產品做到極致可以估值到10億美金,這個也是獨角獸的基本門檻。平臺做到比較大的規模可以估值到100億美金。如果要達到千億美金的估值,必須是生態級別的公司。

按照這個思路,莫非小米已級成長為生態級別的公司了?答案是肯定的。小米以手機起家,開始發展智能家居,同時佈局產業鏈。經歷了2015-2016的低潮期,到了2017年小米又高調的出現在用戶面前。2017年10月,小米就完成了全年的營收目標,並且穩居全球第五的手機廠商的位置。按照雷軍的說法,“小米成功逆襲”,並且雷軍還表示,“小米在2018年進入世界500強,並有很大把握完成1億臺手機出貨量目標”。如果能達成這個目標,雷布斯一定會再度“封神”。

當然,小米的高估值不僅取決於手機的銷售額,還得益於雷軍在產業鏈上的佈局。截止到目前,小米已經投資了超過100家生態鏈企業,線下零售店也開了超過200家。小米的生態鏈企業在2016年的收入就已經超過了100億人民幣。難怪雷軍這麼有底氣,原來手上有多張王牌。這樣一來,千億美金的估值不足為奇了,畢竟小米有這樣的實力。如果按照媒體所說的情況,小米一旦上市,市值馬上就會超過百度。那麼BAT就真的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就是ATM,即阿里、騰訊、小米。


光榮與夢想1987


明.程允升《幼學瓊林.夫婦》中,有這樣一句經典:“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

其實,我很不想把今天的商業活動用歷史的規律來衡量;因為,太適用,也是很多商界大咖和看官所不願意相信和看到的結果!

另外:商業活動一旦有了規模,必定和金融、資本這頭怪獸糾纏不清,也註定有尾大不掉之嫌,事實上,現實中,特別是我們身邊這樣的悲劇一直在重複上演,箇中緣由大家都懂……



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的莫過於:【戰國七雄】和【三國鼎立】;

一、【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諸侯國,經過長達兩百多年的你死我活、此消彼長的血雨腥風的爭鬥,兩百多年都互有勝負,但也相安無事;然而到秦國強大到天下無敵橫掃六合的時候,秦國怎麼也想不到,一統江湖的大秦帝國竟然只存活了十四年,就被西漢取而代之!

西周時期,一個渭水河邊“名不見經傳”養馬的家族起家,雖然歷經磨難、風雨飄搖、弱的飽受欺凌,可也存活了數百年之久,而一家獨大之時卻也是灰飛煙滅之始!



二、【三國鼎立】:同樣,魏、蜀、吳三足鼎立的時候,三家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雖然也互有輸贏纏鬥進百年,卻也相安無事;然而,到了曹魏一家獨大的時候,也是一統江湖的時候,同樣一向所向披靡曹魏,仍然不能跳出卻轟然倒塌被取而代之的厄運!

其實,不管是某種勢力格局、團體以及我們個人,處在風口浪尖的時候,也往往是高處不勝寒時候;不只是ABT,其他企業也是一樣,有競爭對手的時候,活得是不是滋潤不太好界定,起碼能活得更久;



比如:滴滴打車曾經不留餘力的打敗了所有對手,現在的滴滴可以說一家獨大,貌似現在的滴滴也風光不到哪裡,甚至比以前更蕭條了……

可能ABT的掌舵人也沒有誰想打敗誰、吃掉誰,自己一家獨大,只是不想被人打敗、吃掉就好;他們誰能一統江湖也許只是我們有這個想法而已,因為這幾位大咖可比我們聰明多了;聰明人不是怎麼要消滅對手,而是怎麼和對手一起走得更遠,活得更久!

ABT,不管誰一家獨大,那它也將步打破【戰國七雄】和【三國鼎立】固有格局的秦國和曹魏的後塵,很快就會坍塌之後而灰飛煙滅……



求圖55


BAT是中國三大互聯網公司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首字母的縮稱。

BAT已經發展成為互聯網公司的巨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實際控制並投資很多前景廣闊的優質公司,分別掌握著中國的信息型數據、交易型數據、關係型數據。我們分別介紹一下。

1、百度 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網站。以先進的搜索引擎技術為支撐,廣泛探索佈局新業務。

2、阿里巴巴 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重心構築完善的電子商務生態鏈,覆蓋數據服務、物流、電商的交易與支付、供應鏈金融等領域。

3、騰訊 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供應企業。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

過去十年間,BAT依託自身優勢大舉佈局線下,實行線上線下的無縫統一,實現從“人與信息”的鏈接向“人與服務”鏈接的跨越,通過大量的併購和投資進入金融、娛樂、旅遊出行、教育醫療、本地生活等與人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而逐漸成為巨鱷公司。從2017年12月中國上市公司市值TOP20來看,騰訊控股23009.2億元居第一位,阿里巴巴22157.4億元居第二位,百度4668.5億元居第十七位可以看出,百度因為互聯網PC端向移動端的逐漸轉移、流量的逐漸分化而開始沒落,雖然在人工智能上有所突破,但已經和騰訊、阿里不在一個量級上。

我認為未來騰訊和阿里的獨角獸地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基本沒有哪家公司能夠撼動,但螞蟻金服超過百度以板上釘釘,螞蟻金服2013年起步於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旗下的支付寶,現有支付寶、餘額寶、螞蟻聚寶、招財寶、網商銀行、芝麻信用、螞蟻金融雲、螞蟻花唄的業務板塊,螞蟻金服在短短的幾年中市值已超過600億美元(人民幣4500億元),更可怕的是其現在還沒有上市,未來潛力之大可見端倪。


廣益人力資源


BAT每家都有其優勢核心業務,百度搜索最牛、阿里電商最牛、騰訊社交最牛。但產業的大版塊佈局又讓三家的實力水平呈現出了差異化,近年來BAT三家在文娛版塊爭奪激烈,最明顯的是三家都佈局了視頻網站,但就目前發展狀況而言騰訊視頻是最具潛力的,因在目前的市場上網絡文學成為影視媒體發展的增長熱點,而騰訊旗下的盛大和起點是目前國內實力最強的中文文學網站,而百度和阿里在這一點上與騰訊有了比較劣勢。


綜合來看,未來內容產業、金融產業、大數據產業、虛擬現實很可能將成為BAT爭奪的焦點,三家各有千秋,但是就目前的市值來看,騰訊市值2078.86億美元,阿里市值1986.9億美元,百度市值570.51億美元,百度明顯落後於阿里和騰訊,未來爭奪中阿里和騰訊很可能會成為最大對手,而百度如果沒能有一個除核心業務外的另一個核心出現的話也很有可能被趕出BAT。

但是結合以前來說,百度是走在中國互聯網最前端的,雖然近期百度發展緩慢,但是它的發展戰線已經轉移,在人工智能方面,在國內是頂尖的。有一些事我們不能只看眼前,還要考慮一下他的以後,畢竟互聯網大佬都是高瞻遠矚的。

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阿里巴巴,他現在不僅僅是單一的購物,而且涉及金融互聯網科技等多方面。尤其是近年來成立的達摩院,集結了很多世界頂尖人才,是非常有前途的。


百姓生活秀


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領軍隊伍,20多年來,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見證並積極參與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不僅現在,甚至未來,他們仍舊是舉足輕重的。關於三者誰先被取代,我認為,他們還是會發展得更好,可能現在百度的市值沒有另外二者高,不一定就說百度最先被淘汰,這需要客觀的討論。

三者的核心業務依舊各自為營,短時間被不會遇到太大的挑戰。百度依舊是全世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儘管有很多挑戰者,但都只扮演小弟的角色,被拉下來的可能性很小,近幾年,百度除了保證自身核心業務的運營外,積極跟隨熱點,投身於人工智能,錯過了移動互聯網之後,百度吸取教訓,在人工智能的投入都是很大的,自動駕駛系統,在世界範圍內也都是走在前面,儘管在人工智能方面,各家巨頭都在積極佈局,現在的局面就是百花齊放的局面,我想,積極的競爭環境,會讓百度更能不斷進步。阿里巴巴,從一開始單純的電商企業,在馬雲的引領下,其在互聯網產業的佈局逐漸擴大,除了天貓,淘寶保持強勢,阿里巴巴在其他業務的發展也是很快,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產業互聯網等,由於過早的佈局,目前市場佔有率還是很大的,比如說雲計算,目前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除此之外,阿里巴巴的投資眼光也是很獨到的,在金融,共享領域,物流,人工智能,文娛等方面收穫頗豐,尤其是新成立的達摩院,羅漢堂,聚集全球的精英,旨在造富全人類。我相信,未來阿里的產業佈局會更多元化,影響力會更大,從目前來看,出現一個替代阿里巴巴的企業,似乎是不可能的。再說騰訊,社交領域的王者,從QQ再到微信,騰訊一直是社交領域的領頭羊,儘管遇到過其他社交軟件的挑戰,實質上無關痛癢。除了社交領域,在遊戲領域,騰訊的地位也毋庸置疑,作為騰訊最大的資金來源,遊戲領域騰訊依舊一直獨秀,除此之外,騰訊投資滴滴,美團,京東等企業,利用自己的流量,深入其他的領域,不斷在擴大自己的版圖,還有騰訊視頻和QQ音樂,也是騰訊在文娛方面自己孵化的獨角獸,可見其商業版圖之大。由於國外主流的社交軟件目前還無法進入中國,騰訊在國內社交領域的地位依舊是老大,在其他方面還是保持自己的進步,未來想要替代騰訊,幾乎不可能。

總之呢,在三者的主要核心業務上,挑戰者會不斷增多,但替代他們還是有很大難度的,而其他方面,還是百家爭鳴的局面,但三者自身的實力會帶給自己很大的優勢,我希望,未來能不斷地有企業去挑戰他們,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中國互聯網產業的不斷髮展。


窺見BIAS


從目前來看,騰訊和阿里處於國內互聯網一陣,百度已經掉隊為二陣。

當然不是說百度沒有趕上一陣的能力和機會,只是百度所處的位置沒有形成壟斷,地位非常尷尬。

百度李彥宏曾經說過要All In AI,就是要全力搞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領域競爭者實在太多,大公司如騰訊阿里等的AI佈局和實力與百度相差無幾。新科技獨角獸雲從科技,商湯科技等實力也非常強勁。

搜索領域,儘管還佔領著很大的市場,但自從某事件爆發以來,百度的搜索更加被詬病了。

如果存在被取代的可能性,可能就是百度。


龍珠財經


誰先死我不知道 不過BAT三位領導人和三家公司的氣質倒確實有些像三國和三位主公 馬雲像曹操 個人號召力巨大 行事強勢 能言善辯 阿里巴巴也像曹魏 喜歡搞集權 馬化騰像孫權 有容人之量 騰訊也像東吳 有錢而且門閥林立 李彥宏像劉備 都很有書生氣 而且李彥宏的老婆是唯一上臺面的 而劉備的老婆也比曹操和孫權的老婆有存在感 而且蜀漢也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的 發展也比較單一 就是搞軍事化 也匹配了現在的百度 就靠搜索引擎撐檯面 花大精力搞人工智能 和蜀漢一樣 有點不成功便成仁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