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比南坡陡,会出现哪些变化?

地理那些事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块向北移动遇到欧亚板块的抵抗,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后,俯冲到欧亚板块下面形成了南坡陡峻、北坡平缓的山脉。如下图:

题主说如果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缓、北坡陡,这种假设的地形反转,会出现哪些变化?笔者认为地貌形态的变化,最有可能会导致大气运动的差异。继尔引发自然环境发生改变,如下示意图:

我们知道喜马拉雅山山脉南侧毗邻印度洋,由于北印度洋位于赤道附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暖湿气流能量高、湿度大,动力强劲。青藏高原海拨高,空气稀薄,接受太阳辐射升温快,夏季形成热低压。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受青藏高原热低压吸引,能翻过喜马拉雅山,深入青藏高原腹地,给这些地区带来降水

喜马拉雅山山脉平均海拨达到6000多米,近东西走向有4 条平行山脉延伸。西南季风能翻越这么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西南季风动力强劲,二是青藏高原热低压吸引。

回归正题,如果地貌形态反转,南坡缓,更有利于西南季风爬坡,能量衰减程度低,翻越喜马拉雅山较之原来更轻松。喜马拉雅山南坡因暖湿气流停留时间短,降水量减少。翻越山顶后,暖湿气流继续北行,促使青藏高原雨带北移,降水量增多,其结果是荒漠环境范围缩小,绿地面积增加。

三江源地区,由于西南季风的变化,降水量增多,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水量增多,水位上涨,黄河因水位提高,通航能力可能有所改善,黄河下游地区地下水超采的状况会得到改善。

青藏高原冰川会得到更好的发育,“中华水塔”的地位更为突出,意义更为重大,湖泊因冰川补给增多,水位提高等等,所有这些变化带来生态效益比给喜马拉雅山开口子效果还好,但愿你有一双扭转乾坤的大手,让喜马拉雅山反转吧!


地理纵横


如果喜玛拉雅山脉北坡比南坡陡,会出现哪些变化?

小编作为一个多次驾车到过青藏高原及曾经沿着喜玛拉雅山脉中段北坡自驾的地理控来说,一眼看到这个问题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细思之下极恐。

乾坤大反转——印度次大陆变印度大高原


按题主所假设,出现喜玛拉雅山脉北坡比南坡陡的现象只有是在印度次大陆在地壳运动板块漂移与亚洲大陆板块的碰撞过程中,南亚次大陆并没有发生卷入亚洲板块地壳下层的现象,而是亚洲板块承受住了大陆碰撞的强大冲击力变成向外延伸的反作用应力,这样的后果是陆地的隆起部分不是发生在如今我们看到的青藏高原位置区域,而整个反作用应力作用于漂移过来的南亚次大陆上,造成南亚次大陆以喜玛拉雅山脉为界线以南部分快递隆升。也只有这样才能发生题主假设那样喜玛拉雅山南坡缓北坡陡的现象。南亚次大陆成为南亚大高原了。

这还不是乾坤大反转?

地理大逆转下的影响


假如上述假设成为可能,意味着今天的青藏高原不复存在,或者说高原位置南移到今天的印度南亚次大陆的区域,这后果对中亚、东亚,尤其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地形地貌气候产生颠覆性改变。这就是小编细思之下极恐的原因。会有哪些改变呢?

首先,盛行西风将从中亚地区可以一路向东没有了青藏高原的阻挡长驱直入,而今天的青藏地区南部被高大的南亚次大陆高原阻挡印度洋气流,将会变成沙漠地形,终年无雨。长江也不复存在,华南、华东地区则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热少雨也没有热带气旋登陆光顾,逐渐与青藏沙漠连成一体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北喜玛拉雅大沙漠!


而今天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天山山脉并没有隆起,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也不存在了,新疆北部来自北冰洋的洋流影响有限,相比之下,变化不大。

华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受西风携带来自青藏沙漠大量沙尘沉降积聚,面积将扩大至整个今天华北平原,直到海边。黄河也变成自东向西流向的内陆河了。这样,按现时我国的版图,能大规模人口宜居的地方仅有东北地区和新疆的北疆地区。

变成高原的南亚次大陆会怎样?

沿海相对低海拔的狭小地带则成为全球降水量最大的地方,常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而极高海拔的高原復地则可参考现在的青藏高原地形地貌。结果也是不可能象今天的印度次大陆那样可以养育近20亿的人口。

后话

以上所有推测均来自题主假设下小编的大胆猜想,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望各大神补充或斧正。



百威天地BRAVEWORLD




叫我元宝先生知道嘛


喜马拉雅山脉本身就是北坡比南坡陡,没有如果。其现实意义就是南坡人口密集,北坡人口稀少,南坡气候温暖湿润,北坡气候寒冷干燥,印度人,尼泊尔人,不丹人及我国的藏南地区(印占)开发比较容易,而我国的藏区开发比较艰难。


冯唐李广


我明白你的意思,就算南坡更加平缓,你放心,印度洋的水汽依然过不来,因为喜马拉雅山脉太高了,太高了。


PaaPaaPaaa


假若没有太行山为怎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