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朱元璋的謀臣,李善長比劉伯溫強在哪裡?

納蘭談史


朱元璋稱帝后,第一件事就是對追隨他的臣子們論功行賞,李善長憑藉首功被封為大明第一功臣,位列公爵,官拜宰相。然而劉伯溫卻只封了一個伯爵,官至太史令。要知道朱元璋封賞的公爵有6位,侯爵有50來位。到劉伯溫的時候,很顯然他排位較後了,他的功勞肯定抵不過李善長。那麼到現在來看,為何劉伯溫的名氣會超過李善長,甚至世人只知有伯溫,不知有李善長的這種說法?

李善長可以說,從朱元璋還只是有一塊地的時候就追隨他了,直到朱元璋奪取南京應天府,這幾年的時間裡一直都是李善長為朱元璋出謀劃策,一步步壯大勢力。並且定居南京後,李善長作為丞相為朱元璋供給後勤,無論是朝局還是運糧,李善長都打理得相當出色,讓朱元璋一心奔赴前線,免去了一切後顧之憂。有句話說:”再猛的良將也怕缺糧和斷糧。“李善長從來都沒有讓朱元璋失望,前有謀士之力,後有後勤之功,李善長作為大明第一功臣實至名歸。

而劉伯溫是在朱元璋與陳友諒生死一戰之時才開始冒尖,為朱元璋出力,獻良策,打敗陳友諒,可謂一戰成名,但他的成功離不開朱元璋的天才指揮力,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可以這麼說,因為劉伯溫先提出作戰計劃,這份計劃促使朱元璋腦洞大開,使得計劃變得更豐滿。所以,在朱元璋驕傲的內心裡,他覺得自己也很聰明,那麼劉伯溫充其量就是他的一個謀士。也因此,朱元璋只封賞了劉伯溫一個伯爵。

歲月流轉,歷史也演變成了人們茶餘飯後閒談的一件趣事,就李善長這事來說,明明他是第一功臣,為何劉伯溫的名氣卻超過了他,並且至今讓世人津津樂道的一句話還是”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劉伯溫的名氣超過李善長,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軍師崇拜

在朱元璋打敗陳友諒之後,劉伯溫又參與了他的滅元大計,而這些謀略有一半屬於劉伯溫的功勞。也可以說,劉伯溫成了朱元璋半個軍師。 朱元璋也這樣評價劉伯溫:”吾之子房也。“子房是漢代的張良,劉邦的大軍師。讓人記憶最深刻的軍師莫過於諸葛亮,所以世人這樣誇讚劉伯溫:“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諸葛亮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緣於人們對謀略家的軍師崇拜,而劉伯溫也是一代軍師,自然他的名聲就這樣被人們傳唱起來了。並且,在明代以後,文臣的錚錚風骨更讓人爭相效仿,劉伯溫作為文臣軍師更是被推到了一個被歌頌的地步。

二、皇帝推崇

朱元璋論成就來說,絕對可以評為”千古一帝“,從農民搖身變為天子,這是在封建等級時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就過錯而言,他也被後世之人痛罵了幾百年,因為他殺功臣,沒有幾人倖免。同樣,作為第一功臣的李善長被夷了三族。就現今的歷史評價來說,李善長絕對是冤枉的,因為他助胡惟庸謀反,成事後還是第二把手,根本得不償失。但站在當時朱元璋和明王朝的角度看,李善長非死不可。因為功臣倚老賣老,新帝無法駕馭。太祖朱元璋做的決定,其後世子孫必定要遵從,而且對於穩固皇權,朱元璋賜死老臣對朱家來說,絕對是件正確的事情。李善長自然被淪為打擊的對象,但又需要一個人來替代為朱元璋打下天下的李善長,從而這個機遇就降到了劉伯溫的頭上。所以,皇帝推崇劉伯溫,致使他名聲大噪。

三、民間演繹

因為大明王朝皇帝的推崇和文官集團的崇拜使得劉伯溫的名聲遠播,名揚四海。明清又興說書、演義、戲曲,致使劉伯溫的形象成為了一個老百姓心中的舞臺形象,同諸葛亮一般上知天文天知地理,還能夜觀星象。一傳十,十傳百,使得天下皆知。就像真正的諸葛亮也不是戲曲中的那樣,劉伯溫亦是如此。這種民間演繹使得劉伯溫像真正的諸葛亮一樣失去了原本的面目。戲劇的推演,說書的班門弄斧,劉伯溫就這樣成了一個神話,被老百姓崇拜,從而名氣遠超李善長。


讀文學史詩


李善長和劉伯溫都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在謀略上是超過李善長的,而且劉伯溫給朱元璋所出的計謀,都是戰略性的,涉及大政方針的。劉伯溫對於朱元璋的作用,相當於張良對於劉邦的作用。可為什麼,朱元璋最後封李善長為公爵第一人,劉伯溫卻只得到伯爵的待遇呢?

(劉伯溫劇照)

我覺得這件事,主要原因在於劉伯溫對朱元璋事業的投入度,沒有李善長的大。

無論是劉伯溫還是李善長,都是古代的知識分子。不過,他們所代表的,是兩種類型的知識分子。

劉伯溫所代表的,是立志做“帝王師”角色的知識分子。這樣的知識分子,有一肚皮的學問。在天下大亂的時候,他們對天下大勢看得清清楚楚,也知道當下的諸侯中,哪些人是能夠成大氣候的真命天子,哪些人只不過是混世魔王。

不過,不管是混世魔王,還是真命天子,他們都不會和他們靠得太近。當混世魔王來請他們的時候,他們固然不會跟著他走。就算真命天子,他們投入度也不會很高。他們可以給真命天子出主意,講大政方針,但不會被真命天子所奴役。他們只接受“帝王師”的角色,要的是帝王對他們的敬重。他們也不會過多地接受真命天子給他的賞賜,他們的心態是超然物外的,更多願意過一種遠離紅塵的生活。

(朱元璋畫像)

在這方面,張良為後世的這一類知識分子做出了傑出的榜樣。張良在和劉邦共事的時候,保持了自己內心的獨立。他不要劉邦封給他太多土地,只接受留地一個地方。他也不接受劉邦的官位,把自己超然物外。

劉伯溫顯然立志要做一個這樣的知識分子。他從元朝辭職回家後,一直過隱居的生活。最後被朱元璋請去,才給朱元璋出了那些好計謀。劉伯溫在幫助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也像張良一樣辭官回鄉,想過隱居的日子。

正因為劉伯溫對朱元璋的事業,投入度不高,因此,他所起的作用,就沒有李善長大。所獲得的封賞,也沒有李善長多。

李善長對朱元璋的事業是真情投入。

(李善長劇照)

李善長在朱元璋事業的投入上,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出謀劃策。李善長的出謀劃策和劉伯溫不一樣。劉伯溫更多是大政方針,而李善長出的主意,則都是戰術性的,有非常好的可操作性。朱元璋拿來就可以用,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是後勤保障。李善長相當於劉邦的陳平加蕭何。他不但能夠給朱元璋出謀劃策,在後勤保障上,對朱元璋的幫助也非常大。朱元璋建國以後,李善長更是作為宰相,幫助朱元璋,建立了各種規章制度,鞏固了大明王朝的統治。

三是人才推薦。李善長不但幫助朱元璋起草招賢納士的文稿,給朱元璋塑造了光輝的形象,讓天下有識之士都爭著來投奔。而且親自審核,幫助朱元璋選拔人才。

可以說,李善長對朱元璋的事業,是全方位的投入。在古代知識分子中,他的角色定位不是“帝王師”,而是“帝王相”。是希望當帝王的宰相,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正因為李善長投入得比較多,很用心,因此,他所起的作用才更大,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建立的功業才最多,也才被朱元璋封為公爵第一人。

當然了,也正是因為李善長投入度太高,在朱元璋的事業中,留下的痕跡太多,所以朱元璋對李善長才特別忌憚。最後借胡惟庸的案子,把76歲高齡的李善長處死,其家族也被一併殺了70多人。


張生全精彩歷史


明朝洪武三年的時候,朱元璋第一次封侯,封了六個公爵,二十個侯爵,兩個伯爵,其中公爵有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伯爵就是忠勤伯汪廣洋,誠意伯劉基(劉伯溫)。

李善長是食祿四千石,汪廣洋是食祿三百六十石,而劉伯溫是兩百四十石,如果單從食祿來說,劉伯溫的食祿只有汪廣洋的三分之二,是李善長的百分之六,可見劉伯溫是遠不如劉伯溫。

朱元璋曾經把李善長比作是漢初的蕭何,把劉伯溫比作是張良,這個比較是很恰當的,如果我們再做個比較的話,那就有劉備的諸葛亮與法正,曹操的荀彧與郭嘉,那我們看看劉邦又是怎麼對待蕭何與張良呢?

雖然劉邦說蕭何、張良、韓信是漢初三傑,但是三個人的待遇卻完全不一樣,韓信是王爵,七個異姓王之一,蕭何是列侯第一,而張良是列侯六十二,另外陳平是列侯四十七,這邊當然不是說陳平要勝過張良。

因為劉邦本來是要重封張良的,可是張良想退隱山林,所以是力辭,但是在功臣排名裡,還是比不上蕭何的。開國的功臣的排名,一般有幾個特點,第一,軍功第一,所以武官高於文官。第二,資歷,這個就是看加入的時間。第三,跟開國皇帝的關係,包括親戚關係,朋友關係,老鄉關係。第四,內政後勤補給高於獻策。

那我們再來看看李善長與劉伯溫在這幾方面有哪些差距。第一,兩個都是文官,所以都沒有。第二,劉伯溫是公元1360年加入的,李善長是公元1353年加入的,而朱元璋自己是在公元1352年才投奔濠州郭子興的,可見李善長加入是相當的早。

第三,李善長與朱元璋都是淮西人,而劉伯溫都是浙東人,而我們知道明初功臣大部份都是朱元璋的老鄉,都是淮西人,叫做淮西勳貴。第四,李善長負責內政與後勤補給,而劉伯溫是軍師。

更是出於這多方面的考量,李善長的功勞要遠大過劉伯溫,所以自然是李善長是公爵,而劉伯溫只能是伯爵了。有的人認為李善長能做的事情,劉伯溫就能做得,而劉伯溫能做到的事情,李善長可能就做不得。

這個可不見得,難道張良能做得了蕭何的事情嗎?法正能做諸葛亮的事情嗎?郭嘉能做荀彧的事情嗎?都不能,因為內政工作,更加的繁雜,做軍師的只要管一件事情,而做丞相的是要管一大堆事情,這個難易度是不能比擬的。

為什麼有很多人認為劉伯溫會比李善長厲害呢?這裡面有兩個因素,第一,電視劇的影響,以劉伯溫為主角的電視劇很多,李善長的很少。第二,很多人看中的是出謀獻策,而不看中內政後勤補給的事務。


歷史簡單說


同是朱元璋的開國功臣,劉伯溫和李善長的下場都很慘。

宰相一職本來是屬於劉伯溫這個開國功臣的,只不過引起了胡惟庸(李善長的親戚,兩人算是兒女親家)的嫉妒,胡惟庸在朱元璋默許的情況下,將劉伯溫除去,然後又因為胡惟庸案,李善長受到牽連被處死。從而廢除了宰相,朱元璋將全部的權利收回自己手中,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權利和功臣相比,朱元璋更青睞權利!(李善長被殺)

李善長和劉伯溫都是匡扶朱元璋開國的功臣,但是李善長比劉伯溫更早輔佐朱元璋。

劉伯溫最終逃不過朱元璋的猜忌

作為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真是“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時嫉惡如仇,平常也得罪了很多的同僚權貴,同時,劉伯溫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劉伯溫在自己功成名就之後,毅然決然地選擇告老還鄉,並與公元1371年(洪武4年)辭職,回青田隱居起來。(劉伯溫)

劉伯溫在青田隱居兩年,本來希望逃離官場紛爭。但是,他的才能和名聲實在是太大了,甚至被民間百姓神話成了神仙人物,這就無法避免被同僚嫉妒和皇帝的猜疑。

洪武6年(公元1373年),劉伯溫的政敵胡惟庸當了左丞相,指使別人誣告劉伯溫,說他想霸佔一塊名叫“茗洋”的“有王氣”的土地做自己的墳墓,圖謀不軌。明太祖朱元璋早就對劉伯溫有猜忌,一聽見這個誣告,馬上就剝奪了劉伯溫的俸祿。劉伯溫非常惶恐,於是親自上南京向太祖朱元璋謝罪,並留在南京不敢回來。

後來,胡惟庸升為右丞相,胡惟庸是天下第一大奸臣,可與秦檜相提並論,劉伯溫更加憂慮,終於一病不起。(劉伯溫故居)

李善長是間接被朱元璋害死,但朱元璋對他評價很高

李善長是個有智慧謀略的人,通曉法家學說,預事入神,明太祖朱元璋評定滁州的時候,李善長前往迎接拜見。朱元璋知道他是當地年高有德之人,並對他以禮相待,並將他留下掌管文史書籍。

朱元璋曾經神情從容地問過李善長:“天下之亂什麼時候才能平定?”

李善長回答說:“秦末戰亂之時,漢高祖從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亂殺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業。現在元朝綱常已經混亂,國家四分五裂,倘若效法漢高祖,天下便可輕易平定!”

朱元璋聽後稱讚李善長言之有理。(朱元璋)

李善長的結局很慘,但是朱元璋還是這樣評價他:

“我本來是一介莽夫,當時手中只拿一把劍,只有幾千兵士,在群雄當中奮起,那時李善長來拜見軍門,盡心協助我,替我謀劃,一齊渡過大江,定居南京。幾年間,就擁有了幾十萬軍隊,東征西伐,善長留守國中,籌集武器,轉運糧草,對兵士和老百姓都很友善,才使得全國上下平安無事。這是老天將此人贈與我!他的功勞,只有我一個人知道,其他人未必知曉。他的功績就好比當年的蕭何,人人傳頌,與善長相比,蕭何都不如他!”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李善長是非常的厚愛。其實劉伯溫和李善長都很強,只不過最強最狠的還是朱元璋。



明明說歷史


答:提這個問題的人不要誤導別人嘛,李善長哪裡比劉伯溫強了?!

我認為,論能力,劉伯溫可以甩開李善長半條大街。

有人會跟我爭,李善長怎麼不比劉伯溫強了?李善長可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冊封的明朝開國第一文臣!

的確,朱元璋於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時,授李善長為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封韓國公。當時獲封公的,也只有六個人而已,即:李善長、徐達、常遇春子常茂、李文忠、馮勝、鄧愈,其中李善長位第一,制詞比之蕭何。而劉伯溫只封了一個伯,誠意伯而已。

但是,比強論弱,說的是能力,不能單純以官位高低來量度能力吧?

要知道,世間身居高官,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謀基事,空佔著職位不做事,白吃飯的貪官、庸官多得是;同時,懷才不遇,沉淪在鄉野間的大聖大賢也不計其數。

還有人繼續爭,明太祖朱元璋頒發給李善長的制詞,那是將他與漢之蕭何相提並論的喲。

是的,明太祖朱元璋在頒發給李善長的制詞裡,是把他比喻成蕭何,但也不要忘了,朱元璋也親自說過劉伯溫為“吾之子房”,即把劉伯溫說成是自己的張良。

不妨想一下,蕭何和張良,到底誰的能力更強一些呢?

不用糾結了,我告訴您吧,如果劉邦把蕭何負責的那擋子事交給張良做,張良做的一定不會比蕭何差;但是,注意這個“但是”,但是,張良的奇謀異策,蕭何那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

同樣,如果把李善長做的後勤事務交給劉伯溫做,劉伯溫一定做得更好;但劉伯溫做的事兒,李善長就根本做不來。

只不過,劉邦對蕭何的信任,遠勝於張良——誰教蕭何是劉邦的老鄉兼兒時玩伴呢?

同樣,李善長也算是朱元璋的同鄉,而且是農民出身,從龍較早;對比一下,劉伯溫是浙江人士,是從元朝陣營過來的,早年還在處州和朱元璋幹過仗,從感情上來說,誰親誰疏,一目瞭然。

回到能力比較上來吧。

劉伯溫自小有“神童”之譽,十二歲就考中了秀才。不過,由於元朝有規定,考生必須到二十五歲才可以參加鄉試,劉伯溫讀書讀到十六七歲,已經具備了考取舉人的才力,但苦於不能參加考試,只好遊訪尋找《六甲天書》、《奇門遁甲》等書研究,到了二十二歲,不願再等,虛報了歲數,參加鄉試,一舉考取了舉人,改年,參加會試,又考中了進士。

可以說,劉伯溫是元朝最年輕的舉人、最年輕的進士。

李善長雖然也讀過一些書,但拼死也考不上一個小小的秀才。

劉伯溫和李善長相比,誰有才學?

這簡直是和尚頭上的蝨子,明擺著。

再舉一個例子。

龍鳳六年(1360年)閏五月,陳友諒親率大軍東下攻取應天,同時約張士誠出兵策應。

消息傳來,朱元璋集團裡的大小官員慌亂作一團,其中也包括了李善長。

劉伯溫卻鎮定自若,勸朱元璋設伏邀擊,並獻上康茂才詐降誘敵之妙計。

朱元璋心領神會,連連稱妙。

可憐老實巴交的李善長莫名其妙,一個勁地追問朱元璋:“現在大家都害怕陳友諒殺來,劉伯溫怎麼還要派人去詐降引誘他來?”(原話是:“方以寇來為憂,何為更誘致之?”)

詐降誘敵的目的,就是規避開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會兵,提前結束與陳友諒之間的決戰,再騰出手來擊破張士誠,就這麼簡單的戰略思想,李善長卻大惑不解,可知是長了一個榆林腦袋。

朱元璋哭笑不得,只好耐心向其解釋:“使二虜相合,吾何以支?先破此虜,則東寇膽落矣。”

還有,龍鳳十二年七月,朱元璋準備發全力殲滅張士誠了,門外漢李善長又賣弄起軍事知識來,一副老謀深算的模樣,勸阻朱元璋說:“張士誠雖然遭遇小挫,但實力還在,我們還是不要輕舉妄動。”(原話是:“勢雖屢屈而兵力未衰,士沃民富,又多儲積,恐難猝拔,宜俟隙而動。”)

朱元璋忍無可忍,啐罵道:“彼敗形已露,何待觀隙?!”

看看,開國第一文臣李善長的能力,就在這個水平線上。

那些說李善長能力比劉伯溫強的人,拉倒吧。


覃仕勇說史


李善長,字百室,濠州定遠人,李善長長謀略,善用人。無論是政治軍事上,還是經濟民生上,李善長對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付出的功績不可謂不大,堪稱明朝開國功臣第一位。朱元璋曾說:“朕起自草莽間,提三尺劍,率眾數千,在群雄的夾縫中奮鬥,此時善長來謁軍門,傾心協謀,一齊渡過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間,練兵數十萬,東征西伐,善長留守國中,轉運糧儲,供給器械,從未缺乏。又治理後方,和睦軍民,使上下相安。這是上天將此人授朕。他的功勞,朕獨知之, 其他人未必盡知。當年蕭何有饋晌之功,千載之下,人人傳頌,與善長相比,蕭何未必過也。”可見,李善長對於朱元璋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臣子。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深受朱元璋器重的首功之臣,最後卻落了個不得善終的下場,被自己輔佐的君主處死。到底是發生了什麼?讓這兩個默契如一,配合無雙,共同締造了起於微末,最終建立不世王朝的君臣,最後留下這樣的收場?

上圖為李善長
朱元璋這個人,實際上是一個極為偉大的君主。他出生草莽,起於微末,沒有強大的勢力集團在背後支撐自己,憑藉自己白身的身份,一步一步打拼出天下,最終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朝。他一統天下後,一改元朝的積弊,使得國家經濟逐步恢復,百姓安平得樂。他精於政治,目光深邃,一手建立的制度體系甚至過了幾百年還影響到現在。他之後的兩位強主都對其推崇備至,由此可見朱元璋確實是有過人之處的。大清康熙帝說他“治隆唐宋”,而一向目無餘子的毛澤東,也獨對朱元璋情有獨衷。但是儘管朱元璋這個人受到這兩人的推崇,但是後世對朱元璋的評價一向不高。只因朱元璋有一個讓人詬病的地方,那就是大殺工功臣。凡是洪武初年的有功之臣,最後的結局一向都不是太好。而這第三種極少,只有幾人僥倖逃脫了。最大的大殺功臣的時期,就是胡藍黨獄時期。受胡惟庸、藍玉兩人的案子,牽入其中的功臣忠臣不可謂不多。第一是獲罪被殺;第二是無罪賜死;第三是僥倖逃脫。李善長之死應該是趨於第一種和第二種,史書的說法是李善長牽入胡惟庸的謀反案中,但先不說胡惟庸是不是謀反了,李善長肯定是沒有謀反的。朱元璋時期李善長的地位就極高了,除非是李善長沒有腦子,否則他絕不會冒著殺頭的罪名,幫助胡惟庸謀反,得到的還是同樣的地位。因此李善長之死,最有可能就是被朱元璋冤殺。可是朱元璋為什麼要殺李善長呢?

  上圖為劉伯溫

朱元璋殺李善長的原因,說來應該是挺簡單的,作為帝王來說,他的做法也沒有什麼錯。《明太祖實錄》上說,朱元璋曾經多次以元朝的結局來提醒自己,他說:“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覽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朱元璋能夠由一介白丁,登上帝位,依託最大的應該就是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的幫助。但是當朱元璋登上帝位,國家一切都安定以後,這樣一個勢力龐大的政治集團,自然也就成了朱元璋最大的眼中釘、肉中刺。他殺李善長,其實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摧毀臣子的政治結盟,使得大臣不能專權,以此來鞏固皇權。因此我們說作為帝王,朱元璋此舉是沒有錯的,可是這種做法卻是人們不能接受的。

  李善長和劉伯溫,都是輔佐朱元璋登上帝位的能人,他們匡扶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但是兩人誰的功績更大,就有的一說了。按照史實說話,當然是李善長的功績更大,不然李善長也不能號稱大明第一功臣了。他在朱元璋勢力還不是很大的時候就一直跟隨他,幫助朱元璋將勢力一步一步擴大。劉伯溫同樣功績極大,但是應該說他的功績被後世神話了。畢竟李善長最後死的不是那麼好看,而劉伯溫則死因不明,對於明朝後世的統治者來說,推舉歌頌開國功臣,自然後者是最佳選擇,因此往往讚揚的都是劉伯溫,李善長往往就緘口不提。所以,我們說從歷史來看,李善長的功績更大。明太祖朱元璋


蘭陵笑笑鉎


發現李善長比劉伯溫強很多答友不贊同,這個當然見仁見智,談古論金是贊同題主的觀點的,即李善長比劉伯溫強。

要確認這一點,需要顛覆一個相對習以為常的認知,即認為軍事哲學中奇謀重於治戎、將略優於理民之幹(借用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的觀念,也就是說,兵法比軍法重要的觀念。

在這個觀念的統攝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劉邦對張良的評價)的功用被放大,而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劉邦對蕭何的評價)的功用被弱化,而實際上,兩者之間,何者是源何者是流何者是根本何者是衍生,需要辨別清楚。

打仗,首先要有兵在手,才談得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軍法講得就是如何做到有兵在手。

士兵如何徵集募得?完成徵召之後怎麼按照編制組織起來?有了編制好的部隊,武器和給養怎麼解決?怎麼將其訓練成來之能戰的職業武裝人員?換言之,軍隊從徵召到組建,從管理到後勤保障、技術訓練,都屬於軍法的內容。

這些內容一切運轉正常的時候看似平平無奇,但一旦哪個小細節出現問題,那麼軍事行動就會喪失最基本的條件,將帥的智勇將無用武之地。

我友茅臺兄說過:

一切忽略社會性與背後制度因素對軍事力量所起作用的軍迷都是偽軍迷。

其意庶幾近之。要之,李善長的主要職責在軍法領域,而劉伯溫則在兵法領域,李善長就是朱元璋的蕭何,而劉伯溫等幾個人加在一起才是八爺的張良。

套用現代商業機構的結構框架,李善長就是CFO兼CHO,而劉伯溫則是Merger&Acquisition Consultant,都重要,但重要程度不同,朱元璋給兩人的封爵酬庸也有高下之別,這除了以加入朱元璋集團的早晚為代表的資歷深淺(李早劉晚李深劉淺)和李善長是濠泗核心集團成員而劉伯溫不是之外,和上述的重要程度也有關聯。

劉伯溫的知名度還有因為民間傳說放大的一面,此處不贅。只想說,李善長比劉伯溫強雖然可能和我們的固有觀念相悖,但自有其道理。


談古論金


我是“腦洞大開的歷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吧,我不覺得李善長比劉伯溫厲害,恰恰相反,劉伯溫其實比李善長厲害。不扯大話講道理,咱上事實上證據上細節。

朱元璋創業時期,在南京創立小公司。湖北的大老闆陳友諒聽說,緊張了,認為應該乘早把朱元璋的小公司兼併掉,扼殺在搖籃中,於是率領大軍沿江東下,要強吃朱元璋。

歷史上,從長江上游順江東下的軍事行動往往勢如破竹,比如晉滅吳,隋滅陳。這一次,無論實力還是地利,朱元璋都處於絕對下風。為此,朱元璋召集會議,商討如何應對陳友諒。沒想到,會上一邊倒,絕大部分人建議投降或逃跑,主張抵抗的人寥寥無幾。

為什麼?

如果到陳友諒那邊兒去,這些人的職位只會升不會降,不過換個老闆而已。但朱元璋不能降,他若降,按照陳友諒的一貫作風,恐怕殺無赦。所以,朱元璋和當年的孫權一樣,只有死扛一條路。

問題是,怎麼才能打敗陳友諒?

劉伯溫出了個點子:城北為實,打伏擊戰;城南為虛,打心理戰。什麼意思呢?陳友諒的優勢是水軍,而城南水系發達,對陳友諒很有利。所以,朱元璋在城南打心理戰的目的,就是不要讓對方從這裡進攻,而是把決戰的地方放在城北——在那兒,陳友諒大軍必須棄船,經過一大片開闊地和幾座山,那是朱元璋伏兵的好地方。

為了讓陳友諒放棄從城南進攻,朱元璋決定給陳友諒放出兩個信號:第一,你快點來打我(時間);第二,你最好從城南來打我(地點)。

朱元璋和劉伯溫商量後,回頭找李善長商議。李善長一聽急了:大敵當前,咱們應該爭取時間做好應戰準備,怎麼能讓對方快點來進攻呢?再說了,城南利敵不利我,又怎麼能主動暴露給對手……

朱元璋一聽,心裡有數了,看來還是劉伯溫比李善長強。他解釋說:“陳友諒要是遲遲不來,很可能利用時間聯絡東面的張士誠,對我們進行夾擊。西面一個陳友諒咱都吃不消,張士誠再從東面來襲,怎麼應付?所以應該各個擊破,先集中精力對付西面的陳友諒,東面的張士誠就是小菜一碟了。”李善長聽後恍然大悟,連贊老闆高明。

至少從這件事兒看,你說劉伯溫高,還是李善長高?


腦洞大開的歷史


李善長與劉伯溫,都是朱元璋手底下的開國功臣,他們雖說不是作戰的大將,但他們在政治謀略方面對朱元璋有著重要貢獻。後人也喜歡比較他們倆,有人就說李善長比劉伯溫高明,那麼李善長比劉伯溫高明在哪?


李善長要是比謀略是比不過劉伯溫的,劉伯溫的一首《燒餅歌》就直接完爆了李善長。李善長雖說謀略比不過劉伯溫,但他比劉伯溫有個高明的地方。熟讀歷史的人都聽過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是軍隊打仗,糧草沒有供應上來,士兵飯都沒有的吃,怎麼可能會有餘力打仗,所以糧草供應是打仗的重中之重的事。舉個例子,官渡之戰時,為什麼曹操能大敗袁紹,關鍵就在於曹操把烏巢燒了,這可是袁紹的糧草所在地,袁紹軍隊沒有了糧草供應,吃飯都不能解決,士兵怎麼能打好仗。而李善長最厲害的方面就是會管後勤,是朱元璋當之無愧的後勤主任,善長處理各種具體事務。他管後勤時,不會出現糧食短缺問題,為前線將士運輸兵餉、糧餉,從不缺乏。雖然他不像劉伯溫一樣出謀劃策,不過處理內政方面,劉伯溫是比不上他的。李善長可以說是明朝的蕭何,劉伯溫可以說是明朝的張良。


李善長比劉伯溫高明的地方,就是他會弄內政,這對朱元璋威脅不會大,朱元璋不會過於提防他,不像劉伯溫料事如神,是個謀臣,朱元璋反而覺得威脅大。所以明建國以後,李善長被認定為明初文官第一人。


歷史百家爭鳴




李善長是在朱元璋起兵時就一直跟隨的謀臣,除了出謀劃策,還要擔負朱元璋管轄區域除軍事以外的其他所有吏治工作。

劉伯溫是朱元璋成為一方諸侯之後跟隨的謀臣,善於謀略,短於落實。劉伯溫比李善長學識更淵博,思考更深入,在一些治國理政的大方略上,劉伯溫的眼光比李善長遠得多。



如果非要說李善長比劉伯溫強的地方,那就是溜鬚拍馬的本事。劉伯溫是大才子,自命清高是文人的通病,劉伯溫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劉伯溫雖然很有才,也很聰明,但有時候把天子該說的話都說了,把天子的心思琢磨的太透,反而引起朱元璋的不滿。

李善長在戰略眼光方面不如劉伯溫,但這恰好是劉伯溫的長處,朱元璋的剛愎雄猜,註定了他不允許臣子比自己強,不能比自己考慮的更深遠,李善長懂得隱忍,收斂自己的光芒,讓朱元璋覺得自己老邁昏聵,最後得以告老還鄉,如果不是弟弟李善信涉嫌謀反,李善長是可以善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