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該如何入 印的

自1898年發現甲骨文以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這種歷史遙遠的古老文字,人們認識它卻是比金文、小篆晚許多年的“新”文字,作為古文字的發現、研究又要比使用這種文字進行書法刻藝術創作早幾十年,所以,使用甲骨文的篆刻創作可以說到現在還處於不斷探索的階段,其創作既未形成規模,其形式與技法又未形成大家所共識的成熟樣式。

甲骨文該如何入 印的

涉於春冰

蘇金海在“涉於春冰”(圖1)一方印的邊款中深有感慨地說:“甲骨文治即已七十載,卓然有成者,僅簡琴石、魏樂唐、秦士蔚、劉江數人。予謂此藝美奧奇崛,蹊徑獨闢,非有古璽功底,得甲金書藝三昧者莫能為。予攻此藝二十餘載,猶未能得其精妙.......

甲骨文該如何入 印的

集百家言

“集百家言”(圖2)一方就是蘇金海在邊款中所提到的簡經輪所刻,他是嘗試以甲骨文入印較早的一位篆刻家。這方印借用戰國寬邊朱文小璽印的形式,用刀在甲骨文的挺健中稍增柔和,章法基本上是對角呼應的關係,作品既能表現甲骨文的特點,又印味十足。

甲骨文該如何入 印的

黃花依舊

甲骨文該如何入 印的

珏庵小令

楊仲子刻“黃花依舊”(圖3)、“珏庵小令”(圖4)兩方,將甲骨文原形直接入印,為了適合甲骨文較長的字形而使用了長方形的印面,刀筆清健,法結構精嚴,有甲骨文拓片的效果。

甲骨文該如何入 印的

龍在丁亥

鄧爾雅在“龍在丁亥”(圖5)一印邊款中說明是仿甲骨文所刻,但他將甲骨文轉化成了自家的風格,“在”字中豎將印面一分為二,形同界格,“龍”字取用了一個結構複雜具有圖畫性的甲骨文字形,整個印面富於裝飾之美,作者以古老的甲骨文作素材,創作出具有絕代美感的作品。

甲骨文該如何入 印的

安處

來楚生“安處”(圖6)一印,並不是集甲骨文的印,因為入印的法結構方折錯落,刀筆清健自然,甲骨文的味道十足。

甲骨文該如何入 印的

印臣花押五雲尊

劉江所刻“印臣花押五雲尊”(圖7),用自己平素的小裝風格使入印甲骨文具有形式上的統一感,印文排列也做了條理化的處理,使之更適合篆刻形式,用刀解脫了甲骨文線條的原型,增加了刀意筆意。

甲骨文該如何入 印的

龍公

康殷所作“龍公”(圖8),二字結構出自甲骨文,但味道卻是金文,借用戰國小璽形式,二字自然錯落。

甲骨文該如何入 印的

大乘

甲骨文該如何入 印的

田中禾

筆者所制“大乘”(圖9)一印,二字結構並非出自甲骨文中,而是取自楚簡帛書,而在形式和刀筆上使之“甲骨化”,所以具有甲骨文刻的感覺。另一方“田中禾”(圖10)姓名印,印文純用甲骨文結構,但體勢稍加方正,做適合印面形式的處理,以避免以甲骨文入印面而使印味沖淡。

甲骨文入印應注意到篆法結構和線條既要保持甲骨文原型的特點,使人一望而知是甲骨文人印,其要有三:是用自己的篆書風格去變化,統一甲骨文施入印中;二是有自己獨具特點的刀法去表現;三是借用豐富的既成古代印式和創造新穎的印式。


對於“甲骨文入印”有疑問或新的見解,歡迎各位書畫印友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