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发现古墓,墓主身份成谜,农民拿出一只罐子,揭开古墓秘密

宝鸡古城陈仓,乃是一片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传言宝鸡山上有神鸡一对,打得雌鸡将成为霸主,打得雄鸡将成为王。春秋时期秦文公捕获雌鸡,后雌鸡飞至山上化为石鸡,时人立祠祀为“陈宝”,果然秦文公的子孙称霸战国。

唐至德二年(757 年),陈仓山居民复闻神鸡啼鸣,其声传十余里。唐肃宗李亨认为这是瑞祥之兆,遂下诏改陈仓为“宝鸡”。可见,宝鸡是个藏宝之地。

宅基地发现古墓,墓主身份成谜,农民拿出一只罐子,揭开古墓秘密

宝鸡岭

2012年6月22日上午,宝鸡石鼓镇石嘴头村村民徐海军扛着把锄头来到了邻居家的一处新屋宅基地里干活儿。这是一块特殊的宅基地,这块宅基地原先是个小土堆必须将土堆推平后才能建房子,因此邻居家请了两台挖掘机一起轮流挖土。

中午时分,当挖掘机将土堆推平开始挖掘地基时,只听见挖掘机巨大的铁铲之下,传来了“嘶嘶”的刺耳声响。徐海军第一个听到了声音,他以为挖到了村里的饮用水管,于是连忙阻止了挖掘机继续挖土。

宅基地发现古墓,墓主身份成谜,农民拿出一只罐子,揭开古墓秘密

宅基地挖小土丘现场

徐海军喊停挖掘机后,迅速蹲下身去用手一层层将发出“嘶嘶”声响的泥巴刨开。当他挖到泥土的最底层时,抠出了一件绿赞赞(方言,意为非常绿)的大罐子。徐海军将大罐子上的泥巴擦干净后,这才发现这是一件青铜器。

徐海军发现青铜器,村民们也纷纷涌入地基里挖掘,很快一件又一件的青铜器被挖了出来。这个宅基地的下面似乎是个大仓库,埋藏的青铜器应有尽有,怎么也挖不完。

宅基地发现古墓,墓主身份成谜,农民拿出一只罐子,揭开古墓秘密

徐海军发现的青铜簋

“大家不要动,这些都是文物!”当村民们纷纷涌入宅基地乱挖一通时,徐海军立刻阻止众人。石鼓镇是个有名的小镇,早在唐朝时期就出土过国宝石鼓,村民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较高,经过徐海军的反复劝说后,村民们便不再乱挖。

当天下午,接到报告的考古专家赶到了现场,经过紧张的发掘之后,考古队终于在宅基地底下挖出了3座商末周初的古墓。其中有两座墓已经朽毁,只有编号为M3的三号墓比较完整,三号墓长长 4.3、宽 3.6 米,距离地表深 2.4 米,两椁一棺。墓主头南脚北平躺下葬,但仅剩下了部分遗骨。

宅基地发现古墓,墓主身份成谜,农民拿出一只罐子,揭开古墓秘密

三号墓发掘现场(俯视)

经过半个月的清理,共清理出了200多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玉器、玛瑙串珠等物。其中编号为M3的三号墓出土了六鼎、六簋、六卣等大件青铜礼器 14 种近30件。这些青铜鼎、青铜簋造型精美,每一件都是国宝级的文物。此外,在墓坑之中还出土了大量兵器、车马等器物,由此专家初步推测墓主人的身份很有可能是一位掌握军权的王侯。

同年7月1日,专家在三号墓底下清理出了两件玉器和18枚铜泡,从出土的玉器来看,已经可以断定这三座古墓的年代是3000多年前的西周早期。但墓主人究竟是谁,由于没有发现铭文,所以专家也无法知晓墓主人的确切身份。

宅基地发现古墓,墓主身份成谜,农民拿出一只罐子,揭开古墓秘密

三号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器

“这里有个罐子,你们还要吗?”就在发掘工作即将结束,专家们将撤出宅基地时。一个帮忙干活的村民从草丛里拿出了一个发黄的陶罐,拉着一位专家的手说道。这位专家接过村民手里的罐子一看,顿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开心:“就是它了!”

原来村民手里拿的是一件名叫高领袋足陶鬲的陶器,这种陶器有三条尖尖的腿,罐口呈圆形,罐子身上有两只耳朵作为把手。这件陶器虽说是陶器的,但它的文物价值却是所有出土文物中最贵重的。因为这件器物在历史上仅有一个族群才会拥有,这就是神农氏炎帝的后裔——姜戎族

宅基地发现古墓,墓主身份成谜,农民拿出一只罐子,揭开古墓秘密

高领袋足陶鬲

据史书《竹书纪年》记载 :“炎帝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大明一统志》《宝鸡县志》等志书均记载“姜水”是指今宝鸡市区渭河南的清姜河。在今宝鸡市区渭河和清姜河的交汇地带,曾发现过多件姜炎文化典型器物——高领袋足陶鬲

由此可见,这三座古墓的主人就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姜戎族,这只罐子成为了揭开古墓之谜的关键。按照史书记载,姜戎族一直生活在北方,是炎帝的主要族民。

宅基地发现古墓,墓主身份成谜,农民拿出一只罐子,揭开古墓秘密

炎黄结盟(手捧陶鬲)

炎黄联合之后黄帝的姬姓与炎帝的姜姓才相互通婚,姬姜两姓由此成为了华夏的族姓基础。这三座古墓的发现,弥补了上古时代历史的空白,再次证明了炎黄传说的真实性。

最后,为表彰徐海军的护宝功劳,当地为他奖励了5万元并安排他到北京免费旅游。

宅基地发现古墓,墓主身份成谜,农民拿出一只罐子,揭开古墓秘密

徐海军获奖(左一)

由此,一段古墓的发掘经过告一段落。

参考文献:《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