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清中期和清晚期的青花纏枝紋,只需看這四點

纏枝紋是中國古代傳統紋飾之一,是瓷器上最常見的紋樣,,往往是以奪目的花朵作為中心,由細密的枝莖葉婉轉纏繞,雍容而不失嫵媚,在家用瓷中總不難找出這樣的圖案。不同時代下的纏枝花卉紋各有特色,清中期和清晚期的青花纏枝紋瓷器留存較多,但這兩個時期的青花纏枝紋如何區分呢?

通過一件清中期偏晚的青花纏枝花卉蓋罐,帶你瞭解這兩個時期青花纏枝紋的區別。


紋飾

通體採用了纏枝花卉進行裝飾,這樣的纏枝花卉與清道光時期的鉤子蓮,以及清晚期一些普通民窯產品裡的纏枝花卉相比,要畫得更細膩、細緻一些。但是這樣的細緻也掩蓋不了它的缺點,就是纏枝花卉畫得非常死板,缺乏變化, 與清三代鼎盛時期的纏枝花卉相比顯得非常生硬,缺乏靈動性,這是這一個時期的花卉特色。

辨別清中期和清晚期的青花纏枝紋,只需看這四點

纏枝花卉

青花髮色

整個青花髮色,除了花朵部分看著稍微豔麗以外,其實它整個主基調已趨於沉悶的感覺,顯得非常的深沉,整個青花髮色顯得發悶、發黑,不像清乾隆中早期那樣,非常的豔麗,這也是這個時期的特色。在它的青花聚集處可以看到很多龜裂紋,龜裂紋這種特質從清晚期到清早期瓷器都存在,但是出現最多的就是清嘉道這個時期,也就是清中期過渡到清晚期這個時期。


辨別清中期和清晚期的青花纏枝紋,只需看這四點

龜裂紋

胎體


辨別清中期和清晚期的青花纏枝紋,只需看這四點

口沿露胎處


在這個蓋罐的口沿露胎處,可以看到這是一種典型的砂胎,這種砂胎我們也叫粗砂胎,大量流行與清嘉道時期。這種砂胎有很多孔洞在上面,整個胎底顯得非常的粗糙,用手觸摸的話有一種剌手的感覺,而這樣粗糙的胎體導致胎質密度不夠,所以我們用手掂量會感覺整個瓷器非常輕,不壓手。


辨別清中期和清晚期的青花纏枝紋,只需看這四點

胎底

釉面

整個釉面是一種白中閃青的狀態,而且這種釉面施釉比較薄,所以整個胎體的狀態我們可以看的清楚,特別是罐身中部這種接胎的痕跡,我們可以看得很明顯類似鴨蛋殼的鴨蛋青。


辨別清中期和清晚期的青花纏枝紋,只需看這四點

釉面白中閃青

這就是這個器物呈現給我們的特色所在,跨過這麼久的時光我們現在還能完整的呈獻給大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