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小儿支气管炎和肺炎?

甜宝爱学习


孩子在小的时候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还没发育完全,免疫力比较低下,所以很容易受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进而引起支气管炎或者是肺炎这些疾病。支气管炎和肺炎的表现很相似,主要都是表现为咳嗽,所以很多的妈妈们都分不清小孩子到底是支气管炎和肺炎,我们现在就来谈谈如何区别支气管炎和肺炎。

致病原和炎症的范围不同,支气管炎只要是各种致敏原引起的支气管炎症,主要病变的部位是在上支气管处,而肺炎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或者是真菌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发病的部位是下肺部和下支气管处。

听诊时的声音不同,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体温忽高忽低,有时候咳嗽还会伴随着呕吐,在听诊时可能出现中、大的水泡音或者。而肺炎的临床表现就是持续不断的发热,咳嗽加剧,体质较弱的小孩子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脸色发青的情况,支气管的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都变的更加严重,在听诊时会出现小的水泡音,这就是和支气管炎最大的区别。

相比较之下,肺炎是比支气管炎更加严重的疾病,肺炎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小孩子在支气管炎的时候,家长没有及时治疗好,让病情恶化,进而引起肺炎的发生。所以,小孩子在出现轻度咳嗽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治疗好,防止病情恶化成肺炎。

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梗阻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间质性肺病,肺梗塞,肺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医联媒体


支气管炎和肺炎是两个概念,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而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支气管炎的发病部位在上呼吸道,肺炎的发病部位在下呼吸道。二者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识别:

一、症状

支气管炎多慢性起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道症状,大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全身症状较轻,如发热多为低热。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夜间及晨起时较重,白天较轻。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可听见哮鸣音。

肺炎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高热伴或不伴寒战、咳嗽、咳痰。肺炎引起的症状较重,大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加重引起。

二、检验学指标

支气管炎的致病原因主要是外界刺激,包括病原体感染;肺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主要是病原体感染。因此,二者在检验指标上不完全相同。支气管炎的血常规检查多正常,如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轻微升高;如由过敏原因引起,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肺炎的血常规检查大多异常,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较正常值大幅增高;部分炎症因子也可见增多,如C反应蛋白。

三、影像学表现不同

支气管炎的影像学检查早期多正常,如反复发作,胸片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粗。

肺炎的影像学检查多异常,胸片或胸部CT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粗、可见部分渗出影或实变影,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胸腔积液。

综上所述,小儿支气管炎和肺炎可以从发病症状、检验指标和影像学指标上进行识别。


药事健康


(支气管炎)1,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明显的咳嗽,初为干咳,随后可有痰,婴幼儿全身症状多较重,可有发热,纳差,疲劳,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2,体征: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不固定的,散在的干,湿啰音。3,辅助检查:x线多正常,亦可有肺纹理增多,粗乱或肺门阴影增浓等。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病毒性)或升高(细菌性)。(肺炎)1,发热:热型不定,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儿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2,咳嗽:早期多为刺激性干咳,以后咳嗽有痰,新生儿多表现为囗吐白沫。3,气促:呼吸加快,鼻翼扇动,重者呈点头呼吸,吸气三凹征,唇周发绀。4,肺部固定湿罗音:早期啰音不明显,以后肺部尤其脊柱旁和肺底可闻及固定中,细湿啰音。5,血常规:细菌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增高,甚至可见核左移,细胞质中可见中毒颗粒。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6,x线胸片:肺纹理增粗等。


仁济仁爱888


“咳咳咳”,孩子又开始咳嗽啦,家长们焦急地将孩子带到儿童医院排队就诊,当门诊医生通知家长孩子是支气管炎或肺炎的时候,家长往往对这两个概念既陌生有熟悉,一提到支气管炎和肺炎,大家想当然的会将它与感冒发烧流鼻涕联系在一起,尤其对两者的区分产生很大的疑问,接下来给大家阐释二者的区别及联系,让你不再“炎”“炎”不清。

通过两个疾病的名称相信大家已经可以做出初步的区分,即发生在支气管部位的炎症与发生在肺实质上的炎症。这要从人体相关结构谈起,从咽喉开始到两肺的管腔结构及支气管,支气管炎分急性与慢性,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尤以低龄幼儿为主,感染是它的主要源头,空气污染及刺激有害气体也会引起它的发生,由于免疫力低下以及生理结构未发育成熟,致病因素刺激支气管产生炎症,诱发孩子咳嗽,发烧,而低龄患儿因为未学会咳痰出来,往往会将痰液咽下,细心的家长可以观察到,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而延误了病情,炎症进一步蔓延进而诱发肺炎,加重病情,反反复复感染将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何为慢性支气管炎,多次支气管感染引起的,伴有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并且发作持续三个月,连续超过两年,几乎每年一次发生的迁延不愈的慢性炎症,成人多见,这里不过多赘述。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即支气管肺炎,又名小叶肺炎,炎症侵及部位以支气管壁附近的肺泡为主,不同病原体感染产生不同的症状,但以发烧咳嗽与呼吸频率增快为主要表现,呼吸频率可达40-80次/分,这个时候测量一下孩子的脉搏情况,可以发现孩子的呼吸频率从脉搏频率的四分之一增长到二分之一之多,如果不及时正规治疗,在吸气时会观察到孩子咽喉下方的胸骨上下窝,锁骨上窝,各个肋骨间隙可见明显凹陷。

就诊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肺部听诊闻及细湿罗音并结合X线胸片见到的斑片状阴影区域与形状加以鉴别,并为孩子的治疗加以指导,家长请不要尚自判断病情而贻误就诊。除了医生专业的指导外,请家长注意对孩子休息及饮食的调整,传统观点即发烧时多喝水,希望家长能够咨询医生,在判断孩子的脱水情况过后科学补水与电解质,以免盲目引起不必要的代谢负担。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医学慕课


  冬天来临,不少孩子会发生感冒,感冒后发烧、流鼻涕、咳嗽咳痰等症状是比较常见的,如果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支气管炎,在家给予药物进行治疗即可。但是如果孩子感冒后引起肺炎,多数情况下需要去儿科住院治疗。那如何识别小儿是支气管炎还是肺炎呢?

  首先,二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相似,但是有不同之处。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道不适,表现为咳嗽、咳痰,全身症状较轻,如发热多为低热。患儿咳嗽在夜间及晨起时较重,白天较轻。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听诊会有哮鸣音。肺炎往往是在支气管炎基础上加重导致的,患儿多出现高热,一般是38.5℃以上,退热后5-6小时内还会再发热。早期多为刺激性干咳,以后咳嗽有痰,新生儿多表现为口吐白沫。随着肺炎病情加重,患儿呼吸加快,鼻翼扇动,张嘴呼吸症状;听诊有肺部固定湿啰音、细湿啰音等。

  其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致病菌有可能会不同。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或者是病毒性感冒导致的,病变部位是在上支气管处。肺炎是由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或者支原体等病原菌感染引起,主要发病部位在下肺部和下支气管处。

  再次,进行影像学检查的表现也不一样。支气管炎的影像学检查早期多正常,如反复发作,胸片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粗。肺炎的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明显的异常,胸片或胸部CT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粗、可见部分渗出或实变影,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胸腔积液。

  大部分宝妈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进行鉴别,孩子咳嗽咳痰,伴有高烧不退,全身症状比较明显的情况下,考虑是肺炎,需要尽快去医院输液治疗。孩子感冒后尽快使用感冒颗粒进行治疗,如果出现咳嗽症状,一定要尽早使用止咳化痰的药物和抗炎药物,防止进一步发展为肺炎。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常见的多发病,危害小儿健康。从解剖生理方面来说,婴幼儿咳嗽反射差,咳嗽无力,呼吸肌发育不成熟,气管和细支气管相对狭窄,加之炎症的充血、水肿容易发生分泌物积聚,堵塞气道引起肺不张和呼吸衰竭。

云南玛莉亚医院医生指出,肺炎多由病毒、细菌和肺炎支原体引起。各型肺炎患儿所表现的症状不尽相同。三者常以发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共同表现。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贫血和低出生体重儿等均易发生肺炎。然而,不同的病原体造成的肺炎病理改变亦不同,早期识别各型肺炎对提供病因治疗至关重要。

病毒性肺炎

医学研究表明,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该型肺炎占小儿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好发于冬春季。最典型的好发年龄是6个月~3岁。

患儿往往起病急,先有“感冒”症状,持续时间约3天。表现发低烧(测量体温可在38℃左右)、流清水鼻涕、咳嗽,约60%患儿也可不发烧。2~3天后咳嗽加重,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可达60~100次。最突出的症状是喘、憋、呼气延长,喘鸣之声音有时不必用听诊器,只要靠近患儿即可听到。

在实验室检查中,血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在正常值范围内),分类淋巴细胞增多。

重症患儿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鼻翼煽动、口唇青紫,喘憋严重发作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约占小儿肺炎总数的10%~30%左右。临床上以大叶性肺炎最为多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

典型患儿可表现为寒颤、高烧、胸痛、咳嗽、吐铁锈色痰,呼吸困难、面部和口唇青紫。检查血白细胞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如未及时诊治,可并发感染性休克和脓胸,进而危及生命。

支原体肺炎

国内调查数据显示,5岁以下住院肺炎患儿中,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支原体肺炎占四分之一,其中慢性咳嗽患儿中有半数系肺炎支原体感染,家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当患儿出现以下表现时,应高度怀疑为支原体肺炎:

连续几天高烧伴全身不适,有咽喉痛或头痛;

频繁干咳或慢性咳嗽持续一个月以上,经使用普通消炎药或止咳药均无效;

全身症状较重而胸部体征轻或不明显;

咽炎伴出血性疱疹或耳鼓膜炎;

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伴血沉增快;

胸部X线拍片可见云雾状、扇状游走阴影;

用青霉素治疗数天无效,但改用红霉素等药治疗后,疗效明显。

需要指出,对有上述临床表现者,应去正规医院早期做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血清冷凝集试验可用于临床高度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而血eg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阴性、病程大于一周病例的辅助诊断。

无热肺炎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发热曾是小儿肺炎的主要症状。而在近10年,幼儿无热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占肺炎总数的1/3~1/2。这可能是由于部分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婴儿)抵抗细菌和病毒能力较弱,机体反应性较差所致。由于幼儿在病程中不发烧或只发低烧,容易被家长忽略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婴幼儿肺炎呢?

专家一致认为,呼吸频率增快和胸凹陷是肺炎的两个重要体征,也是容易被广大家长所观察到的现象。若孩子生病或“感冒”后表现出发烧、频繁的咳嗽、气喘(可有可无),安静时呼吸频率增快(<2个月婴儿≥60次/分;2~12个月婴儿≥50次/分;1~3岁≥40次/分),但无明显胸凹陷,可诊断为轻度肺炎;如有呼吸频率增快,同时伴有胸凹陷(指吸气时胸部随呼吸起伏内陷)、面部或口唇青紫,就可诊断为重度肺炎。

“迁延性肺炎”可能是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名咳型哮喘或隐匿性哮喘)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以早晨和夜间为重,干咳为主,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持续数周至数月,而临床上没有明显的能觉察的呼吸困难和喘息,运动可后加重。

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30天,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

临床无感染征象,经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用支气管扩张药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本病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迁延性肺炎、肺结核等病,以致延误病情,必须引起广大家长和临床医生的重视。此外,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也是本病的诊断要点之一。

肺炎的治疗首先是要在儿科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同时辅助于一些对症治疗,患儿只要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大多即可康复。

胸部物理疗法

据云南玛莉亚医院儿科医生观察,肺炎患儿发生严重喘憋或呼吸困难加重、面色浅灰或烦躁不安,常是呼吸道痰液堵塞的主要表现。因此,胸部物理疗法在肺炎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

胸部物理疗法包括体位引流、拍击震动、超声雾化和理疗。通过治疗,可达到祛除和预防肺部分泌物的积聚,使肺组织再扩张,提高氧分压,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提高肺炎治愈率。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目前认为,气雾吸入疗法是治疗本病的首选疗法,具有起效快、局部作用强、副作用小、维持时间长、疗效可靠等优点。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易于接受。


养生之我见


世界卫生组织对肺炎有个快速简便的方法,就是看呼吸频率,可以辨别肺炎个支气管炎,当然还有别的办法,不过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听诊器的使用,是否有湿锣音,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拍片了,看肺的组织纹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