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譴責開國皇帝殺功臣,如果不殺會怎樣?

道劍華


開國皇帝不殺功臣會怎麼樣?咱們先來看看中國歷史上兩位不殺功臣的開國皇帝的情況。

(趙匡胤)

第一位不殺功臣的開國皇帝是趙匡胤。

趙匡胤沒有殺功臣,但他也沒有對功臣放任不管。他是採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了功臣手裡的權力。

“杯酒釋兵權”的做法,說白了,就是用金錢買權力。而且趙匡胤之所以做這件事能成功,除了趙匡胤給這些功臣們的待遇不菲外,還在於趙匡胤其實和這些掌兵權的功臣們是結義兄弟。而且他採用開誠佈公說話的方式。那些兄弟們雖然不捨,但卻也無可奈何。

不過,趙匡胤奪了大將們的權力,採用文官掌兵同時限制武將的行動,其實也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此後,宋朝和其他國家打了好幾場戰爭,都是因為文官掌兵及武官權力受限打了敗仗。

比如趙光義發動的對遼戰爭,如果趙光義不是搞遙控指揮,讓將軍們必須按照他事前安排的路線來打,宋軍也不會敗給遼國敗得那麼慘,從而永遠失去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機會。南宋時期,宋孝宗和韓侂冑發動了兩次北伐戰爭,如果不是因為對武將限制得太厲害,讓武將那麼弱,也不會敗得那麼窩囊。

由此可見,趙匡胤雖然解決了當時的問題,但因此所產生的後遺症是嚴重的。

(李世民)

第二位不殺功臣的開國皇帝是李世民。

當然了,也不能說李世民一個功臣都不殺,他其實也殺了包括侯君集、張亮等功臣。但相對來說,他對功臣還是不錯的。給他們建立了凌煙閣,頌揚他們的豐功偉績,很多功臣還在朝廷中任重職,或者派到地方上去當官。

看起來,好像唐初功臣們的功臣們沒有被殺,也沒有出現什麼麻煩。其實不對,唐初功臣們所產生的麻煩,被另一樁事情給掩蓋了。是哪樁事情呢?就是唐初皇親國戚之間的反覆爭鬥廝殺。實際上,功臣們是加入到了皇親國戚的爭鬥廝殺中了的。也就是說,功臣們其實並不是自己承頭造反,而是參與皇室的造反。這其實也是變相的功臣們在造反。

唐初皇室之間的這種爭鬥廝殺,所產生的後遺症也是非常嚴重的。它使得整個唐朝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從武則天開始,這種挑戰就在逐漸增加。先是後宮奪權,接著是宦官干政,接著是藩鎮割據,接著是朋黨之爭。因為皇權的衰落,整個大唐輝煌盛世,就在這種不斷爭鬥中,黯然收場。

由此可見,開國皇帝要是不殺功臣的話,其後果確實是比較嚴重的。

(武則天)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呢?很多人覺得這主要是人性惡的原因。因為人性是自私的,貪婪的。

不過我認為,從人性的角度去討論,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之所以會出現開國皇帝一定要殺功臣這樣一種悲劇,根本的原因,就是古代的皇權政治。

皇權政治是一種極權政治,國家的權力,都高度集中在皇帝身上。整個江山,也只能在皇室中傳遞,這就是原罪。

皇帝正是因為害怕功臣們會搶奪他的江山,才一定要採取毒辣的手段。而功臣們呢,也是認識到,皇帝其實沒什麼了不起,“皇帝輪流做,明日到我家”。只要自己的武力足夠強大,把別人打下去了,就可以獲得江山。

再說了,在建國之前,無論是皇帝還是功臣,其實大家在地位上都是差不多的,為什麼建國以後,皇帝就必須要高高在上,而功臣們只能跪在皇帝面前,向他三呼萬歲呢?這是功臣們怎麼也想不通的事情。

因此,要解決開國皇帝一定要殺功臣的難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取消皇權政治,取消集權統治,建立一種國家大事由大家來討論決定的模式。

但是,顯然這在古代的社會里是做不到的,因此開國皇帝殺功臣的悲劇,也是無法避免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中國封建社會朝代更替非常快,除了南北宋加起來勉強立國超過三百年外,就沒有一個朝代能夠立國超過三百年了(兩漢之間存在一個新朝,屬於兩個朝代),就連最強大的唐朝也僅僅享國二百八十九年,這也導致我國古代有非常多的朝代,不算小王朝就連大一統的王朝也有好幾個。而這些朝代的大好江山勢必是開國皇帝帶領他那一幫兄弟辛辛苦苦打下來的,但中國有一句古話叫“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記錄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裡的一句話,可見自古以來皇帝或者諸侯王身邊能患難的兄弟很多,但是能共享福的就很少了。歷史上殺開國功臣的皇帝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劉邦和朱元璋了,由於這兩人都是布衣出身,所以當上皇帝后與那些本就出身貴族的開國皇帝不同,心理變化會比較大,害怕有人威脅皇權,就殺死了許多開國功臣。

劉邦稱帝后先後殺了臧荼,韓信,盧綰,彭越,英布等人,其中韓信、彭越、英布都是異姓諸侯王,劉邦為了守住劉家的天下,肯定是不會允許異姓諸侯王存在的。朱元璋稱帝后殺的開國功臣就更多了,李善長、劉基、胡惟庸、藍玉、馮勝、宋濂、傅友德等都被朱元璋誅殺,尤其是藍玉案就連坐處死了一萬五千人,實在是令人嘆息。

不過雖然劉邦和朱元璋殺了這麼多開國功臣,但也確實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劉邦殺的韓信、彭越、英布三個異姓諸侯王都是被人告發他們謀反的,不論真假,既然消息傳出劉邦不可能坐視不理,況且異姓諸侯王的存在確實會對漢朝的統治造成威脅,且不說異姓了。就是同姓諸侯王在漢景帝時期都聯合起來發動了“七國之亂”,可見劉邦殺他們是為了自己江山永固,雖然手段殘忍,但作為帝王不能心慈手軟。

再說說朱元璋,本來如果太子朱標不死,那麼朱標是有能力鎮住這些開國功臣的,因為朱標在朱元璋還是吳王時就被立為世子,朱元璋稱帝后又立刻立朱標為太子,朱標有一定的威信,而且做了這麼多年的儲君有自己的政治基礎,朱元璋給朱標留的班底也是馮勝、傅友德、藍玉、王弼等人,但是朱標英年早逝了,朱元璋又立了年幼的朱允炆為儲君。一個二十歲出頭的毛頭小子肯定是鎮不住這幫開國大佬的,朱元璋為了孫兒未來皇位能坐得穩當,自然要幫朱允炆把這些刺剔除,然後留給朱允炆的班底是方孝儒、黃子澄和齊泰,這三人跟開國功臣肯定沒得比。朱元璋殺功臣的舉動也是為了朱允炆能夠坐穩皇位,可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朱棣會造反,但開國功臣被朱元璋殺的差不多了,朝廷沒有良將可用,朱允炆最終還是沒把皇位坐穩,輸給了朱棣。這是朱元璋失算了,但是朱元璋殺功臣的出發點與劉邦是相似的。不僅這兩人是如此的,歷史上所有殺開國功臣的皇帝都是為了自己的皇位能夠坐穩,為了皇權不落入他人手中。

雖然殺開國功臣的皇帝有很多,但也有不殺的,比如秦始皇、漢光武帝和唐太宗就沒有殺開國功臣,反而這三人的皇位都坐得很穩,也都有一番成就,得以名垂千史。秦始皇稱帝后就覺得只靠自己一個人來管理領土面積激增的秦朝已經力不從心了,他就將手中的權力分了下去,把跟隨自己的功臣封了官,協助自己治理國家。漢光武帝更是不殺功臣的典範,他在還沒稱帝時就許諾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大族以高官厚祿,而且劉秀用人不疑,對自己手下的兄弟非常仗義,深得軍心,後來劉秀命人將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大將畫下來,稱為“雲臺二十八將”。李世民效仿劉秀也搞了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且李世明任用賢能,而且用人不拘小節。對於太子舊臣魏徵,李世民非但不殺,反而還重用他,從這麼個細節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寬廣的胸襟。況且李世民是唐朝統一天下的最大功臣,登基後自然不怕開國功臣會功高震主,沒有殺他們的必要。

不論是殺開國功臣,還是不殺開國功臣,目的都是穩固皇權。可如果真的有人要造反了,皇帝才不會管你是不是開國功臣,畢竟謀反在古代是十惡之首,無法饒恕。


風塵講歷史


每次看到類似的這類問題,我心裡都要長嘆一聲:人性啊!共患難易,共富貴難!

不是每個開國皇帝都大殺功臣的,殺功臣的皇帝也不是對功臣都一網打盡的,也會有選擇的留幾個,這裡面是有分別的。

我們盤點一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開國皇帝們,他們是秦嬴政,漢劉邦、劉秀,隋楊堅、唐李淵、宋趙匡胤、元忽必烈、明朱元璋和清皇太極一共九位。

其中七位不是說沒殺過功臣,起碼沒有大規模殺過。比如隋文帝殺過元諧、虞慶則、梁士彥;忽必烈殺過阿合馬;皇太極也殺過阿敏。最受人詬病的兩位是劉邦和朱元璋,幾乎到了“濫殺”的地步。

劉邦:

為什麼有些開國皇帝取得政權後要殺功臣呢?不外以下原因:要麼功臣中有些人的勢力強大無法完全把握,可以危害到自己。要麼有些人的手中掌握著權力核心的一部分或者說是軍權的一部分,這樣就會威脅到自己的後代。

在封建社會家天下的環境裡,臣子的功勞太大了,威望太高了,皇帝會有危機感,害怕他們會危及自己的統治。為了穩固自己的江山,這些功臣們自然就成了皇帝們剷除的對象。

我們來看看劉邦。劉邦登上皇位後,殺了臧荼,韓信,盧綰,彭越,英布等人,恰巧這些人基本上都是異性諸侯王。而沒有封王的蕭何、陳平、張良等人都保住了性命。這是巧合嗎?

漢初的諸候王自為法令而“不用漢法”、“自拊循其民“。這幾個被殺的異性王,都是以謀反的罪名殺死的。他們或有謀反的動機和可能,或有謀反的事實。

朱元璋:


既然他們威脅到了皇權,劉邦怎麼可能讓他們活下去。 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之前,功臣殺得不是很多。因為他認為,朱標能夠控得住局面。

但後來朱標死了,接班人是年輕沒有資歷的朱允炆。為了這個皇孫能坐得穩江山,朱元璋肯定要幫他把棍子上的刺都撥掉。

所以能打的功臣們都被以各種理由殺掉了,留下來的都是耿炳文這樣不擅進攻擅防守的,因為這樣的對朱允炆沒有什麼威脅,必要時還能幫朱允炆守江山啊。

也有沒殺功臣的,比如趙匡胤,就被當作開國皇帝的楷模。趙匡胤建立宋朝時,當時還有多個割據政權,手下的這幫將軍還有用處。

加上趙匡胤的軍人出身,他本人對軍隊的控制能力就很強,在將士兵心中的威望也很高,而且他的皇位也是手下這幫將領擁帶得來,再怎麼說也有些心虛,加上他個人性格是重文抑武的,只要將軍們交出兵權,大可放他們一馬。

趙匡胤:


殺功臣也好,不殺功臣也好,都是為了自己和子孫後代能坐穩江山。開國皇帝不是妖魔鬼怪,也不是生來就喜歡殺人,都是環境造成的,更是封建家天下的制度造成的。


剛日讀史


自古開國之君必然會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處理國家存續與開國功臣之間的矛盾?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性,往往是貪婪而自私的,共患難時的相親相愛。在功成名就之後未必就能轉換為共富貴的守望相扶。

一:聯邦合作制的東漢王朝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身為漢室宗親的南陽劉氏揭竿而起,依仗人心思漢的社會輿論在地方豪強和士族門閥的支持下,劉秀迅速崛起並一舉剷除王莽,掃平各路盜匪豪強、割據勢力。重建大漢江山,史稱東漢。

寬仁大度的光武帝劉秀在重塑乾坤之後,一改先祖劉邦屠戮功臣的做法,以“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嘗聞功臣地多而滅亡者。”的理由,大肆封賞功臣。據史料記載,但就光武帝一朝,不算同姓諸侯王,異姓封侯著有近300人之眾。而其中功勳素著的名臣大將更是連綿數縣,阡陌彌望不見邊際。其氣量之恢宏,為歷代帝王所少有。

今時今日,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光武帝所建立的東漢王朝,用時髦點詞語形容就是“聯邦合作制”的政體。

二:光武帝大封功臣的無可奈何

今人每每以此而稱讚光武帝賢能仁德。卻不知漢光武雖然封賞如此之巨,但其內蘊實有迫不得已之處。

首先,他的崛起倚靠的就是各地的士族門閥,豪門巨戶。成功之後雖然貴為一國至尊,但手下兵馬卻大多掌握在地方豪強的手中,地方勢力的膨脹和剽悍使光武帝不得不有所忌諱。畢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其次,就光武本人而言,未嘗不想抑制門閥勢力的做大。他廢黜郭聖通的皇后之位,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打壓河西貴族勢力。以此來和南陽勳貴集團取得平衡,穩定政局。至於罷免原太子劉強和冊立劉莊。更非劉強主動退位讓賢,光武帝不得不同意,如此簡單而已。

再次,光武帝雖然厚賜功臣後裔,但卻並不讓他們在朝中任職為官,這一點既有“推恩令”的味道,又有後世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意思。以榮華富貴,崇隆恩寵來保其福祿,進而斷絕其從政為官,禍亂朝綱的機會。可以說,這是在當時背景之下,光武帝所唯一能做的抑制功臣集團的手段了。

三:百密終有一疏,因為過於強大而滅亡的東漢

其實,早在光武帝年間,功臣勳貴群體就已經冒出了不好的苗頭。只是震懾於光武的文韜武略尚且不敢過於張揚而已。

話說光武繼位之後,曾展開過全國範圍內的人口普查和土地丈量活動,但在南陽和河西兩地卻遭遇了巨大的阻礙,甚至於有人藉此生事揭竿造反,搞的剛剛安定的天下再度危機重重。而深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這兩個地方是漢初功臣最為集中的地方。迫於現實的壓力,光武帝不得不停止此次活動。

再之後,隨著漢明帝、漢章帝、漢和帝等等帝王素質越來越差,皇帝年齡越來越小,剛剛興盛不過數十年的東漢王朝很快大權旁落,竇氏、鄧氏、梁氏等外戚集團像走馬燈似的輪番上場。而為了打擊外戚勢力重回權力巔峰,漢和帝又充分藉助宦官勢力,以至於東漢王朝逐步淪落到王權、外戚、宦官三方勢力角逐爭衡的地步。此外,地方豪強雖然沒有入朝執政的機會,但他們卻憑藉其天然的財富優勢,在朝中大肆培養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整個國家就在這種動亂中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滅亡。

國恆以弱亡,唯漢以強亡。東漢王朝的滅亡,追本溯源的來講,在漢光武帝時期就已經註定了。弱本強枝。一旦帝王層面除了問題,那就成了永遠無法彌補的無底洞。只能坐視其覆亡而無能為力。

四:唐太宗的善待功臣和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

當然,在歷史上不殺功臣的並不僅僅只有光武帝一人。還有唐太宗李世民,他的情況比較特殊,國家實權都掌握在李家宗室手中,所謂的戰將諸如:李靖、尉遲恭、秦瓊等都只是上陣的時候才有領兵的權限而已。再者,李家宗室又是典型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勢力龐大,沒有什麼人願意去觸這個黴頭

至於宋太祖趙匡胤由於得國不正的緣故,害怕手下的驕兵喊叫故技重施而不得不採取“杯酒釋兵權”的手段,一舉消弭權臣軍閥為禍作亂的機會。但此舉也給三百年大宋王朝埋下了積貧積弱、任人欺凌的種子。文化鼎盛的大宋朝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軍事上的矮子。最終在屈辱和凌虐中走向覆亡。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敬請聯繫作者


狐筆春秋


讀歷史可以明辨是非,但前提條件是要進行深入的思考分析。

比方說很多人都扼腕嘆息歷史上很多功臣被開國皇帝所殺,一直在譴責開國皇帝沒人性。

但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如果讓你做了開國皇帝,或許你也會那麼做的。



因此首先要清楚為什麼開國皇帝要殺功臣很有必要,我認為大致有以下三點原因。

1、人性使然,立場決定態度。

皇帝坐上龍座之後心裡想的是長治久安,想的是皇位能安全傳給子孫,以求萬世。功臣則不然,想的是列土封疆,想要分一杯羹。

在起義的時候,不論是後來的皇帝還是功臣,因為有相同的目標——推翻現任統治者,所以能夠以大局為重,雙方相安無事。

一旦功成名就之後,雙方心思自然不同了。皇帝希望功臣能安分守己,所以制定法律約束異己,甚至殺雞儆猴也在所不惜。功臣心裡想的是好不容易起義成功,再也不用壓抑地活著了,所以常常恣意妄為。



2、君臣之間越相互瞭解,越不放心。

皇帝和功臣在起義的過程中,為了成功可以說是互相交心,各盡所能,有多腹黑都能說給對方聽。

尤其是以前聽從了謀士的建議麻痺前任統治者,最後取得成功的皇帝,心裡更是懷疑現在的功臣也是不是在麻痺自己。

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當坐上龍座的皇帝不再需要有人出謀劃策時,就會反過來擔心別人在謀劃自己。所以一了百了的最好方法就是殺光這些人。



3、為了能安全穩定地把皇位交給自己選定的下任。

有的當上皇帝時已經年老,就算不年老在古代也活不了多少歲。而皇子又年幼,這個時候就怕自己駕鶴西遊之後,功臣會篡位或者是挾持幼子另立新君,所以也會大殺功臣。

因為功臣一方面有能力和經驗,另一方面功臣也有威望。古代人們特別在意威望,說是常勝將軍到了,往往會使人不戰而降。



總之,縱觀歷史上殺功臣的原因就是以上三點。雖然說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如果當時皇帝沒殺功臣的話,那麼很多朝代就算不會二世而亡,也會在皇位繼承時產生內亂的。


剖析情感


皇帝與功臣的關係一般會經歷同舟共濟、同床異夢和同室操戈。

功臣在打天下的時候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他們追隨皇帝南征北戰,甚至以命相搏,為的可不是平息戰亂、濟世救民,而是加官進爵、揚名立萬。這個時候,君臣目標一致,大家都是一條心的合夥人。也可以說是相互利用,君需要臣的支持,臣需要君的平臺,比如劉邦與韓信的關係。

天下太平後,功臣的利用價值大大降低,甚至成了皇帝的威脅,君臣之間就會產生隔閡。功臣在打江山的過程中,威望與能力迅速提升,許多還有自己的封地,儼然一個獨立王國,比如吳三桂。

歷朝歷代,皇權在運行的過程中呈現的都是越來越集中的趨勢,皇帝希望自己能夠為所欲為,朝廷也希望能夠樹立起對地方的權威。在權力集中的過程中,皇帝就要收回功臣既有的權利,皇帝與功臣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衝突。

如果皇帝不殺功臣,那就會出現以下幾種情形:

功臣反客為主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帝王夢,在離帝王很遙遠的時候可能潛藏在內心深處。但當了功臣就不一樣,功臣離帝王寶座僅僅一步之遙,唾手可得。

這時候功臣的心裡就會微妙的變化,可能不再忠心耿耿,一旦找到機會,就會反戈一擊。比如趙匡胤曾經就是後周的功臣,郭威在世的時候厚待他。等到郭威去世,趙匡胤馬上黃袍加身,欺負人家孤兒寡母。

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也是朱元璋的功臣。老朱走後,朱棣有客氣嗎?

李世民也是大唐的功臣,最後尾大不掉,發動玄武門事件,直接將李淵捧成太上皇,自己當皇帝。

相信沒有一個皇帝,願意看到自己的老巢被端掉。

務虛不務實,可以給榮華富貴,但實權必須沒收

君臣和諧相處的前提是,臣子對皇帝沒有任何的威脅。剛剛開國,功臣都是獨當一方的能人,這怎能讓皇帝安心睡覺?有些人還是皇帝的拜把子兄弟,對皇帝的政令會形成阻礙。

皇帝不殺功臣,又要睡得安穩,那就只能與功臣達成交易,用榮華富貴換取實權,如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

沒有爪牙的老虎如同寵物,沒有實權的功臣就是幾個退休老人。

朝廷軍權旁落,地方割據一方

老皇帝在世的時候可以駕馭功臣,老皇帝不在了,新皇帝不一定能夠掌控大局。尤其是從小養尊處優的小皇帝,沒有經歷父輩的創業之艱,也理解不了人性和帝王心術,很容易被功臣矇蔽。

劉備留下諸葛亮,結果劉禪被架空;曹丕留下司馬懿,結果三馬食槽了。

秦始皇剛剛去世,趙高和李斯就串通一氣,修改遺詔,改立胡亥。最後,君權落到趙高之手,地方各路起義軍風起雲湧。

皇太極去世後,順治雖然繼承皇位,可朝政被多爾袞把持。即使後來順治親政,皇權也受到滿清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掣肘,地方還被幾個藩王割據,直到康熙時期才徹底解決遺留問題。(本文由秋媚創作)

為了聖旨暢通無阻,為了防止“黃袍加身”,為了子孫不被欺負,古代的開國皇帝殺功臣有其必然性。


秋媚讀史


我是雙木星,我來回答


首先,殺功臣並不是個人愛好,而是維護政治的穩定,就算不殺功臣,也要解了他們的兵權,如果解了兵權影響力還是在,那沒辦法,只有殺了。(而且殺功臣的幾乎全是貧民出身的皇帝,他們的身上帶了很大的“貧民侷限性”)



其實這是因為,貧民出身的皇帝,很喜歡拿“感情”和“洗腦”來說事,喜歡相互稱呼兄弟,大家一起努力打江山,但下面的將領一樣會學習這一套,與兵卒之間一樣是這種兄弟默契,而且他們的意識是“我只知道我的上峰,不知道我上峰的上峰”,意思就是,有一天我的領導讓我打他的領導,我一樣會毫不留情。

所以在建國後,為了保證皇權穩定,這種貧民皇帝是絕對會殺功臣的。



比如光復新明國的朱太祖,就是一位典型的殺功臣的案例,他取天下所用的諸位將軍,都是他的義子(藍玉等),義侄(陸中哼等),甚至還有拜把子的兄弟(湯河徐達常遇春等),但這些人也學習了他的那一套統兵方法,就是大量的認義子和義侄,比如藍玉手下的正將偏將遊擊校官和千戶白戶幾百名大小統領,全部都姓藍!以至於在漠北打垮蒙古後朱元璋去閱兵,發現聖旨根本無法操控這幫士兵,唯有藍玉才可控制,頓時才起了殺心。

(這點和雍正皇帝殺年羹堯差不多,年羹堯一句:去手,底下的將軍就毫不猶豫的將本人的手剁掉,如此令行禁止的軍隊,雍正怎能不害怕,通過這個也可以證明,並不是年羹堯的飛揚跋扈害了自己,而是自己的政治智慧太低,不能權高蓋主啊)

朱元璋大肆殺功臣到底有多狠?看一下這個數據:


明朝開國元年受封大典:


封公爵17人,徐達為首


6人戰死,3人被殺,2人革爵


只有徐達和湯河以及常遇春世襲罔替,他們的子孫世襲爵位一直到明朝滅亡(其中徐達是後來的皇帝朱棣的丈人,女兒成了皇后,傳說徐達是被朱元璋以燒鵝賜死,常遇春大破蒙古歸來時受到巨大驚嚇後病逝,唯有湯河完全善終)

封侯爵72人,唐勝宗為首


除了部分被俘就義外(比如花雲等,這是追授),其餘絕大部分因藍玉案,胡惟庸案,以及茶馬貪汙大案被殺,只有一個叫“沐英”的人被追授黔寧王,世代鎮守雲南,爵位一直傳到明朝滅亡(這位沐英就是火槍三線射擊的發明者,此人是軍事奇才,擅長火器,他的軍事技術比英國的三線遂發槍射擊方陣早了100年,可惜很少有人知道這個人)

封伯爵135人,劉基為首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劉伯溫,古代頂級的大陰陽師,其燒餅歌被譽為預言奇書嗎,可惜晚年被奸臣胡惟庸迫害致死,死後朱元璋痛下熱淚,追贈其太師(皇帝老師的意思,文人最高的品銜),諡文成。(文正才是最高諡號,文成是第二)


其實早年朱元璋對劉伯溫是不滿意的,因為劉伯溫瞧不起農民軍,而已他是元朝的官員,曾經組織鄉勇打擊過農民軍,朱元璋對他邀請多次都被拒絕,最後才加入了朱元璋,封他“誠意伯”,其實是為了諷刺劉伯溫,但這個伯爵一直被劉伯溫的子孫傳到了明朝滅亡···

其餘伯爵,子爵,男爵等大小文武官員都因為明初三大案被誅殺殆盡!尤其是馬皇后和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的屠刀更加大肆放縱!


但是反觀最開始以仁政取天下的皇帝,是不必殺功臣的。

(比如秦始皇,趙匡胤,李世民,清朝入關後的順治皇帝,這些貴族出身的皇帝,都是沒有殺功臣的)


那為什麼貴族出身的皇帝就不會殺功臣呢?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們經過系統的古代教育以及整套的政治治國理論,明白按“規矩”做事,對兵權掌控的問題最開始就進行了各種防範和制度約束,導致想造反也反不了,這一點以清朝最為明顯,清朝的軍隊是中央有指揮權,但地方官員只有領導權和訓練權,地方將領無法直接指揮軍隊開拔和進攻命令等,再一個就是軍需糧草,朝廷的制度是一個月四次,類似一週一次,絕不可以一次給十天以上的軍糧,這是因為擔心軍糧囤積,威脅朝廷!

(平西王吳三桂除外,因為他名為臣子實為海外皇帝,在自己的雲南封地內可以自由的任免官員和召集軍備,所以吳三桂才必須死!)



我是雙木星,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


用戶107689832153


自古以來,誅殺功臣的帝王往往都離不開後人的口誅筆伐。


但是,這些被誅殺的功臣往往都有某方面的性格缺陷,這些頗有軍功的功臣,他們或驕縱、或輕視、或無法無天。總而言之,他們的存在對於帝王來說,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無以復加的負擔。


“封無可封,給無可給”,那最好的結果就是殺。


當然了被屠戮可能不是歷代功臣們唯一的宿命,也有解甲歸田的功臣。但是,這種情況實在是少之又少。而對於每一代帝王來說,誅殺他們有的時候真的是一種無奈之舉。或許是處於帝王的私心,但是這些帝王的最終目的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自己家族萬世一系的江山。


中國幾千年的王朝史,其實說白了就是一部家族史。


歷代的開國帝王,往往都會將刀刃不由自主的架在功臣的脖子上,然後宣告他的死期。誅殺功臣的帝王中,最為有名的也許就是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這個人的出身都不高,但是朱元璋曾經一度將劉邦視為自己最值得欽佩的偶像,因為自己的出身像極了劉邦,他們都是底層的窮苦大眾翻身農奴把歌唱。對於朱元璋來說,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開國曆史在很大程度上深深的影響著他。


屠戮忠臣的事情,劉邦沒少幹,朱元璋也沒少幹。


如果不殺這些人,劉邦所面臨的的就將會是和秦國一樣的命運。秦國雖然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但是秦國的滅亡正是由於那些復起的六國勢力,而漢朝的命運也大抵會是這樣,因為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王朝統轄內的異姓諸侯可以說是以前秦國勢力範圍的異化,而且這些異化的異姓諸侯國幾乎佔據了漢王朝將近一半的領土。


在這種情況下,誅殺異姓諸侯王就成為了劉邦唯一的選擇,如不殺異姓諸侯王坐大將會是和秦王朝一樣的宿命。


朱元璋誅殺功臣的背後,則是因為朱元璋自身對於官僚階級的仇恨和敵視。


在朱元璋的心中,中央官僚體系會影響大明朝統治的核心力量,能夠扼制他們的勢力將會是明王朝萬年不滅的核心關鍵點。赤貧出生的朱元璋其實早早的和中央官僚體系劃清了界限,甚至產生了極度厭惡貪官汙吏的複雜心理。


這個和朱元璋小時候的經歷有著必然的聯繫,可是同時也離不開朱元璋為了維護自己王朝的統治。


而功臣倖免屠殺,最為經典的帝王恐怕莫過於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


但是,這種情況下是趙匡胤手下的那些大將們願意將自己手中的兵權全部叫出來,並且可以得到宋太祖給與的一大筆豐厚的養老金。這種事情是基於雙方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的。但是,對於猜忌心理極其嚴重的朱元璋來說是萬萬做不到的。


所以,不殺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王朝的壽命,畢竟每一代的帝王都希望自己親手打下來的江山能夠萬世一系、長存不滅。懷揣著這樣的私心,犧牲一些功臣這也是最無可奈何和最兩人痛恨的行為。


誅殺功臣這個行為,充滿了皇帝的私心,也充滿了皇帝的遠景。


歷史總探長


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一下。

不殺開國功臣就會出現第二、三……個趙匡胤、第二、三……個隋文帝楊堅,採取禪讓制把舊王朝取而代之。正應了一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不殺開國功臣會給皇權造成巨大的威脅,在老皇帝駕崩與小皇帝皇權過渡的時候,功臣的權力地位太大太高,就會穿空子,直接取而代之。(好的榜樣力量無窮,有野心之人都會順勢而為,隋之開國、宋之開國就是很好的教材)

理由如下:開國功臣都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說通俗點都是一頭頭把腦袋揣在褲腰帶上的狼,他們久經沙場,身歷大小無數戰,都是剩下的精英中精英。打個比方就如八九年代的黑社會,帶頭大哥健在的情況下,他們明面上都不敢有所舉動。因為大哥是他們這些功臣在無數場戰役中集體有目共睹地,大哥的本事讓他們心服口服,大哥的手段狠辣讓他們心有餘悸,大哥掌控全局的能力讓他們只會臣服不敢生出叛逆之心。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大哥健在,且分賞土地爵位官職公平公正的基礎之上。

倘若大哥那天一命嗚呼,而眾功臣健在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很扯淡,而新皇帝的能力卻不能在暗潮湧動的時候讓大家集體認可,就會出現政局不穩的局面,而誰能快速地掌控這種時勢,誰就會成為新的大哥,這一點對皇權就是極其致命地。

手握重權,且各自有或大或小分地的各個異姓諸侯王、公、侯、伯、子、男,都擁有自己人數不等的私人武裝,毛主席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如此眾多的手握生殺大權,部下兵馬過萬的武將們,他們都有造反的可能,也都有造反的實力,新皇帝一個不小心,就會引發矛盾擦槍走火,形成動亂。

為什麼毛主席要在最基層的連部設立連指導員,為什麼要黨指揮槍,為什麼營部會有教導員、團以上會有政委,這些文職幹部去幹什麼,說直白點就是給部隊做思想工作,讓大多數人能夠統一思想,只聽中央的話,而不生動亂之心。而古代卻還沒有先進到如此地步,試想一下,思想工作做不好,功臣們都手裡有傢伙,肯定會生出太多不利於新皇帝統治的勢力。

人本來就是吃肉的是動物,誰都會想自身如何利益最大化,新皇帝穩定全局,平衡各方大佬的能力顯然不足,只能殺之。清康熙年間,鰲拜只是個權臣就可以飛揚跋扈,不把皇帝放眼裡,差點釀成動亂。還有三藩之亂……明建文帝只是削藩處理不當,就導致了江山換新主。


靜言讀史


開國皇帝殺功臣背景非常複雜,總體來講,還是皇帝自身疑心過重,缺乏自信,過度戀權所致。

之所以說背景複雜,那些被殺的功臣也不全都是冤死的。既然能夠得到分封,算在功臣裡,那麼這些功臣在征伐天下時一定都立過大功。

立功容易守功難,人一立功不驕傲自滿的很少,一旦驕傲就難免言辭狂妄,行為出格,就給自己被清理埋下了伏筆。

還有一些人是在打天下時跟皇帝是同生共死的難兄難弟,那個時候沒有高低貴賤分寸,所作所為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早在皇帝的心裡留下了不良印象,黑惡檔案。天下平定之後,皇帝老子也不需要這些牛逼哄哄的人了,自然就來出口惡氣,一個一個的清算。

當然,也有皇帝疑忌之心太重,老年昏聵,聽信讒言被誤殺的功臣。

那麼皇帝不殺功臣是不是就一定保不住江山?當然不是的。號稱”暴秦的秦始皇並沒有殺過功臣,還有唐太宗李世民也沒有殺過功臣。當然,秦朝二世而亡,跟殺不殺功臣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那是二世祖瞎折騰造成的。李世民沒有殺功臣威脅大唐江山的也不是功臣,而是一個女人,是不是很荒謬?

還有宋太祖趙匡胤,也沒有殺功臣,不過他很巧妙的用了一招杯酒釋兵權,把那些功臣的權利全部收了,然後好吃好喝的供著,相對那些打開殺戒的皇帝,也算是菩薩心腸,行善積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