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瓷器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用户4274414320332


五彩也称为硬彩、古彩,它是在己经烧成的瓷器上、按照纹饰和图案的需要,再施以红、绿、黄、蓝、紫、等多种颜色的彩料于釉上,并再将其放入窑炉中,经700一800度的温度烧制而成。

而五彩瓷的施彩方法一般为,勾线平涂填色,填色时在勾线内一笔压一笔地顺序平涂,并要达到适合的厚度,烧成后、其色彩微凸出瓷面,并有镂空、开光、暗刻等装饰工艺。

据有关专家考证, 广义上的‘五彩瓷’、始烧于北宋时期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窑‘磁州窑’。当时、磁州窑所烧制的‘白釉绿彩和白釉红绿彩’,应为明清时期五彩瓷的先声和始祖。

五彩瓷、经历金、元、明、等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完善。而明宣德时期首创的、‘青花五彩’的烧制,则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大。

明嘉庆、万历朝,为明代五彩瓷的兴盛时期,其盘、碗、杯、盒等器形种类、繁多,并出現了‘官搭民烧’的烧制政策,从此五彩瓷的烧制进入了较大的发展时期。

至清代康熙朝,五彩瓷的烧制、则进入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当时的五彩瓷,以色彩华贵、绘工精湛、线条豪放流畅而著称于世。

康熙时期,主要烧制’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五彩瓷,其釉上五彩、不施铅粉而且施彩肥厚,这样烧制出的五彩瓷,其呈色效果、光艳夺目,有宝石般的美感,故有‘硬彩或古彩’之称。

康熙时期、民窑的艺术成就较高。常见的有‘日常生活用品、陈设瓷及文房用品瓷’并绘有婴戏、八仙、人物、花卉等画面,其造型规整周正、纹饰绘画精美,色彩丰富艳丽,特别是描绘战争场面的‘刀马人’器物,则尤为名贵。





古今文玩鉴赏


据说宋代已经有五彩瓷,但实物罕见并且未被世人认可。到了元代,据有关记载,有一种叫做炝金五彩的瓷器,民间也偶有所见,但亦未得到学术界认可。到了明代,至少在宣德朝已经正式形成了五彩瓷,据史载宣德五彩以堆花填色开五彩瓷器先河,但堆花填色的宣德五彩瓷器亦罕见,在本人手上有一个不知是笔筒或是斗蟋蟀的容器,与记载中的堆花填色五彩相符(见图二至图四)。到了清代,有康熙五彩、乾隆七彩等精美瓷器。











葫芦一笑1


文字记载在宋代就已有五彩器出现。但现存实物确证的是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元代五彩器,但彩料及画工都不是很成熟。比较成功的五彩器,出现于永乐宣德朝。宣德青花五彩实物现存西藏茄萨寺,及景德镇出土再修配好的青花五彩盘。私人藏家应存有,永乐朝及宣德朝的五彩器。但据我所知能确认的公示出来的未见实物。我自已亦手中藏有永乐朝及宣德朝的五彩器,但都末得到确证。




董时琛


宋代的易窑就已经有刻花描金五彩瓷了,当时的五彩瓷的颜料百分之百都是用矿石细磨加金属细磨调剂反复调较而成,色泽比较粗糙,看上去有点象粉彩,很多收藏家把它当作粉彩,其实清未的粉彩表面上看比宋五彩靓丽,一眼便可以看出。


瓷皇一一五代后周柴瓷


总是以发现实物为依据,迄今为止唯以西藏布达拉宫的五彩是实。书籍能参考,实践未必!


王江80625517


具资料所记载,五彩瓷器产生于北宋晚期,在对汝窑进行改进时成功地在卵白色汝窑上创烧了五彩瓷。当时也是制瓷业历史上巅峰时期正统的代表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