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让人无语的“神操作”?

七追风


1、千万不要得罪“司机”;

战争失败的理由有千百种,但因为一个“司机”的叛逃而失败的,那恐怕就只有这了。春秋时期,宋国的大夫华元就因为得罪了自己的“司机”,最终被坑了一把。

当年,华元率领宋军准备与郑军开战。在战前,华元就杀羊来犒赏自手下的将士。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分到他的“司机”羊斟时,这羊肉就没了。而华元又不去安慰安慰人家,如此一来羊斟怨恨上了华元。

后来等到两军交战之时,羊斟就说:“前天的羊,你作主;今天的仗,我作主。”话音刚落,他驾着车就往郑军那边冲,留下了一脸懵逼的宋军。最终,此战宋军因为主帅被俘而战败 ,而华元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自己的“司机”叛变,而沦为俘虏的将军。

2、因为想在女人面前装逼,结果被敌人反败为胜;

南北朝时期,北周派大军讨伐北齐,并一举夺取了北齐的军事重镇晋州。之后,北齐后主高纬决定集结大军,反攻晋州。

这场战斗打得相当的惨烈,北齐军队又是猛攻,又是挖地道,好比容易轰塌了晋州十几步宽的城墙,眼看破城在即。但这时高纬就想在自己的宠妃面前装逼了,他想:如此震撼的时刻,如果不能与自己心爱小怜(冯小怜)共赏,这就太遗憾啦!于是,高纬立刻传令三军,暂停攻城,等到冯小怜到场后再上。

当时城内的周军也都懵逼了,本以为晋州就要失守,结果齐军突然间就撤退了。于是,守军抓住这个机会,很快就把塌下的那段城墙给堵上了。最终,晋州之战以北齐的失败而告终,而这也为北齐政权敲响了丧钟。

3、一条“愚蠢”的军令,导致雪崩式的溃败;

淝水之战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当年,不可一世的北方雄主苻坚,在完成北方的统一后,不顾王猛生前的劝告,执意挥师南下灭晋,企图一统天下。此战,前秦军总数号称百万,比东晋军多出了好几倍,苻坚更是自信满满的说可以投鞭断流。

然而,决战之时,苻坚却神推鬼撞般的听从了猪队友后退再战的建议。于是,下令前秦的先头部队渡江后撤,再与晋军作战。

而正当前方部队后撤之时,原先投降的东晋降将朱序却突然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由于,此时的前秦刚统一北方不久,军队成分本身就很复杂、松散。结果被朱序这么一说,不明觉厉的前秦军后方部队立马大乱,四处逃散。晋军则趁机掩杀而至,最终以七万打败前秦军主力十五万,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


这些历史要读


不知道怎样才算是“神操作”,不过历史上有很多事啊,在大情境下看起来挺正常,但是单独拿出来一看,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禁问一句:“这也能行?”
在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爆发之前,北美殖民地的反英人士就进行过一系列针对英国和英国支持者的行动。其中有些行动在当时好像没什么,但在现在听来要多奇怪有多奇怪。

熟悉美国史的同学都知道“

波士顿倾茶事件”。但是把这件事说出来就很奇怪:英国议会决定要在茶叶上加税,我们殖民地居民不高兴,所以我们怎么做?我们强行登上运茶的船,把船上所有的茶都倒进海里。

参与的人可能觉得挺刺激的,但是这样做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

一战的时候,由于大量的战斗都是围绕战壕发生的,因此在战壕中也充满了各种富有创造力的奇怪武器。一个来自美国的奇异设计是这样的。

上图里的是一把普通的春田1903步枪。它身上附加的那些奇怪装置是一个“潜望镜枪托”。说是枪托,其实根本就不是用来抵肩射击的。这个装置的作用,是让士兵可以不探出战壕就进行射击。这种东西没有被大规模采用,原因显而易见。它麻烦,打不准,笨重,带来的好处也不值它的价格,还白白占据这么大的空间和步兵宝贵的负重。

至于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操作的,有请澳大利亚轻骑兵给大家演示一下:


还有一件事也发生在独立之前的英属北美殖民地。随着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愈发不满,反英人士和忠诚派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于是在波士顿等大城市,一些反英人士决定对支持英国的忠诚派人士做点什么。

于是他们对英国支持者做了什么?趁天黑闯进支持英王者的家里,把他们抬出来,抬到大街上,在他们身上糊满沥青,然后贴上羽毛

感觉人在报复他人的时候,是最具有创造力的。



还有这个怪东西。这个玩意儿叫排枪。它的设计思路很简单:一个枪管能打死人,那一堆枪管是不是可以更容易地打死人

于是很多国家就独立研发了这种东西。这个东西其实真的很简单,就是装在炮架上的多根枪管,有些是独立发射的,有些是所有枪管同时发射的。

这种东西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竟然还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不过不少将军对它评价不高。因为这些指挥官喜欢把排枪当作轻型野战炮用,但发射枪弹的排枪在射程和毁伤能力上怎么可能达到炮的水平呢?真正适合排枪的位置,是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

还是不敢相信,这种充满了废土科技感的东西竟然在实战中起作用了。


史话戏说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公元前,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城邦叫斯巴达,那时的斯巴达三个字还不像现在这么无法直视,好吧,我承认其实他们也不说中文。斯巴达们到底多生猛大家可以看电影《三百勇士》了解。这事儿是发生在三百勇士守温泉关之后,干挺了波斯帝国的希腊城邦们开始玩自爆,互相之间抽来抽去的好不热闹。

而斯巴达们自然逮谁抽谁,控制了不少城邦,实行残酷的军国主义统治。之后自然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个叫底比斯的城邦出了位大神,叫伊巴密浓达,鉴于这哥们的名字实在太长,我决定叫他老伊。他出身底比斯破落贵族家庭,努力反抗斯巴达的统治,但斯巴达们实在太牲口了,怎么都打不过。老伊陷入深思,到底怎么能打得赢这群斯巴达,直到他见到了自己深爱的男人——阿萨格斯。

额...需要指出的是老伊也是个男人,基友光环笼罩下的老伊突然发现了爱的力量,他决定组建一个彼此深爱的基友军团来对抗强大的斯巴达。很自然的,他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深爱的男人阿萨格斯,阿萨格斯又找到了深爱的另一个男人高吉达斯。好吧,我承认这段实在污的无法直视,实在不行头条君打马赛克吧...

然后搞基打死...啊呸..高吉达斯在底比斯军队中选拔了150对古希腊少年爱组成这支军队,他的选拔标准有三个:古希腊少年爱、特别能打、彼此深爱,所谓古希腊少年爱就是一个成年男子带着一个青少年男子爱与被爱的关系。而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强悍的吓人,他们拥有其他军队永远不具备的、由爱而来的“团结”,对方杀死其中任意一个人,必然有另外一个人跳出来玩命,被称为底比斯圣队。

时间到了公元前371年,决定希腊命运的留克特拉战役打响,老伊带着爱人阿萨格斯并肩战斗,高吉达斯带着底比斯圣队开始突击。事实证明斯巴达真的干不过好基友,连国王克勒姆布罗托一世都被少年爱们干挺,底比斯就这样摆脱了斯巴达的统治,回归了智商正常,行为不正常的生活。

但底比斯圣队的结局并不美好,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出征希腊对阵雅典、底比斯联军,他用右翼部队后撤吸引了雅典军队追击,造成联军脱节。左翼上国王之子亚历山大(就是后来一路狂抽干到印度那哥们)直接率领骑兵撕破了雅典军阵,绕到底比斯军的后方将他们全歼。战后腓力二世看着相拥死去的底比斯圣队战士们,感慨道“无论是谁,只要怀疑这些人行为是不壮烈的或者经历是卑劣的,都应该被毁灭”,然后命令厚葬这群好基友。

不过话说回来,国王大人您这样做真的好吗?您就不怕在年轻的亚历山大心里种下某种不可描述的种子吗?在未来若干年后,当亚历山大大帝背负搞基大帝的美名时,不知道会不会深恨老爹当年的言行....


历史吐槽机


红军时期,林彪曾在一次战役中,为了减少红军伤亡,用过火牛阵。

火牛阵最早在战国时期出现。燕国因为燕王哙效法古人,把王位禅让给大臣,引起国内混乱,齐国出兵进攻燕国,燕国几乎灭国。燕王哙的儿子燕昭王继位后,招贤纳士,准备复仇,最后找来了战国时期的名将乐毅。

齐王又趁五国联军伐秦之机,突然灭了当时魏国、楚国都垂涎已久的宋国,引起列国不满。燕国经过几年屯兵积谷,此时已经国力已经逐步恢复,于是在燕国的倡议下,乐毅率五国联军进攻齐国。联军几乎把齐国消灭,只剩下了即墨和莒两城。

在五国联军围攻即墨时,齐国也出了一个名将,这就是田单。当时齐军已经很弱,联军人数多,所以田单想了一个办法,把附近的牛收集起来,把刀绑在牛头上,两军对阵的时候,放在齐军阵前,点燃牛尾巴,牛被火烧后疼痛难忍,就向前狂奔,冲入五国联军阵中,冲乱了五国联军的阵型,很多士兵被践踏而死。

这个故事是历史上著名的用奇计反败为胜的故事,所以一直流传很广,民间也很多人都知道。

1931年,在一次战斗中,林彪指挥一军团,面对比较强大的敌人,想起了这个办法,于是也效法古人,收集了很多牛,放在阵地前沿,在战斗开始后,让战士点燃牛的尾巴,冲入敌人阵地,以为这样也可以像田单一样,用奇计取胜。

一开始,牛确实是因为被火烧之后疼痛,向前狂奔,冲到了敌人阵地前沿。敌人看到很多牛向自己的阵地狂奔过来,一开始也很紧张,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开枪射击,有牛就中弹了,也很疼。于是,受到敌人枪击惊吓的牛掉过头来,反而向红军阵地冲过来了。

红军在把牛尾巴点燃之后,本来已经准备在牛把敌人阵地突破之后开始冲锋,所以没有什么防备。牛冲回来之后,冲进了红军阵地,造成了一些伤亡。红军受到干扰,原来的计划已经无法实现,只好紧急撤离阵地,退出了战场。

林彪本来是想用巧记,结果弄巧成拙,吃了败仗。林彪之前在红军军中一直有常胜将军的美名,这次弄巧成拙,后来成了红军部队中流传的一个笑话,连林彪自己也觉得很尴尬。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毛主席后来总结说,林彪就是吃亏在了不读书上,他只看了连环画之类的读物,对火牛阵的具体操作方法不够了解,如果他读过《左传》就会明白,田单用火牛阵的时候,是把牛先每四头编成一组,相互联结起来,这样牛掉头不容易,就只能向前跑,不会反噬自己。而林彪不了解这个细节,所以让牛成了自由主义,单个的牛掉头容易,所以既可以向前跑,也可以掉头向后跑,这样当然会失败。

除此之外,林彪还犯了一个机械主义的错误。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和热兵器时代完全不同了,冷兵器时代双方都很注重维持阵型,不同兵种之间相互协同才能作战,一旦阵型被打乱,陷入混乱状态,就会失去战斗力。而且,在田单的时代,面对受惊冲过来的牛,五国联军的士兵只能用戈矛和弓箭攻击牛,这是很难对牛造成实质性伤害的。

热兵器时代就不同了。热兵器时代的占中首先是阵地都有壕沟,士兵都隐藏在壕沟里,而且不是整齐排列的,牛就算冲进敌人阵地,也未必能对敌人造成多大损失。而且,热兵器时代的武器都是远程射击武器,在牛接近阵地之前,敌人就可以向牛开枪开炮射击,把牛赶回去。


萧武


在世界海战史上有很多神助的舰船,比如说日本的松岛号巡洋舰。

大东沟海战的时候,北洋海军镇远舰主炮相继命中日军旗舰松岛号,其中一枚开花弹的爆炸引爆了日军违规堆放在甲板上的炮弹,这些炮弹都是装填苦味酸火药的炮弹。

苦味酸极为活跃,可以说是一碰就着火,当时没人敢用这玩意,只有日本这种不把人命当回事的国家才敢用苦味酸。言归正传,炮弹殉爆之后,松岛发生了猛烈的爆炸,并燃起了熊熊大火,大火甚至接近了弹药库,大火燃烧产生的浓烟令松岛的救援队不敢冲进去灭火。
松岛炮弹殉爆
重创了其炮廓甲板,一门4.7英寸速射炮炮管因爆炸弯曲

但是松岛运气就是这么好,就在日军都绝望的时候战场突然吹来了一阵妖风,把浓烟吹散了一些,松岛救援队抓住机会拼死冲进去灭火,才让大火没有烧到弹药库。


松岛的特点是,没有前主炮,主炮在舰尾,也就是菊花上,因此辨识度超高,海战时候被北洋海军重点照顾

同样也是松岛,大东沟海战当中,北洋海军平远号铁甲舰不畏强敌,向松岛号发起了绝命冲锋,其中平远主炮向松岛开了十炮,命中了三炮,命中率30%,这个命中率在当时没人能打出来。

其中有一炮打的特别好,堪称神助,这枚炮弹先是打穿了松岛的装甲,然后穿过了松岛的中央鱼雷室,几乎是消灭了中央鱼雷室里所有的鬼子,而后打坏了松岛主炮的液压装置,主炮无法转动,彻底成了摆设。但是这枚炮弹没有爆炸,可能是克虏伯劣质的穿甲弹,或者是实心弹。如果这枚炮弹是装填苦味酸火药的开花弹的话,那么这一炮下去松岛绝对菊花残。


话说松岛被打成这样,多次徘徊在舰毁人亡的边缘,但是松岛就是运气好,怎么都打不死,像小强一样,堪称神助。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清朝有一个大臣,叫做尹嘉铨,是乾隆朝的一个文官。

尹嘉铨是举人出身,学问很大,因为学问大,他在各省为官时提拔都很快。作为一个举人,他居然一路升官到了大理寺卿(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还专门负责皇家子弟的教育,可见他的学问是连皇家都认可的,除此之外,他还编了一本叫做《小学大全》的书,算是个教育专家,当时称颂他的人很多。

乾隆四十六年,尹嘉铨年龄大了,正式致仕(退休),回到了河北老家博野县。同年四月,乾隆帝南巡,到了山西,驻扎在了五台山附近。

一般来说,皇帝到了某个地方,都要召见当地和附近的文人名士,也包括退休老干部。尹嘉铨就在家准备好了,等着皇帝召见。他觉得他自己作为一代大儒,是完全有这个资格的。


结果,皇帝的特使等也不来,等也不来。等最后乾隆帝接见活动都结束了,尹嘉铨也没有等到召见他的命令,他出离愤怒了。

作为退休高官(大理寺卿正三品,九卿之一),又有这么大的学名,皇帝不召见,太让自己下不来台了。

于是,尹嘉铨想了一个好主意。

等乾隆帝一行离开山西,走到保定府的时候,乾隆收到了一封奏章。

乾隆拆开一看,是尹嘉铨的。

内容写的是什么呢?尹嘉铨的父亲叫做尹会一,是前任的河南巡抚,已经去世。由于没做出过什么突出贡献,官也不算特别的大,所以死后朝廷也没有给谥号。尹嘉铨一样,皇帝能念在自己老父亲尚属勤恳的份上,赏一个谥号。

乾隆帝一看就乐了,他太知道尹嘉铨在想什么了!

无非就是看我在山西不召见你,你心里不平,来我这刷存在感了嘛!

乾隆一直很讨厌这些自视甚高的文人,他偏不给尹嘉铨这个面子。回了一道旨,说封谥号是朝廷大事,都是主动赏的,哪有自己要的?姑且念你是孝心,也不处罚你,哪凉快哪待着吧!

可是,乾隆的这道旨刚刚批复完,他就收到了第二道奏疏,还是尹嘉铨的。


尹嘉铨要求,把自己的父亲,和清朝开国元勋范文程等人一起,配享孔庙!

历朝历代,皇帝都会把一些功勋极其巨大的文臣和孔子一起放在孔庙里,这对于古代文人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比配享太庙都高。范文程虽然是个汉奸(对于明朝而言),可是他对于清朝建国功勋卓著,所以才有这个待遇。而清朝入关以后到乾隆四十六年,一百五十多年间,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配享孔庙,尹嘉铨居然想把自己的爹放进去?!

尹嘉铨不会不知道,自己的爹根本不配进孔庙,他这就是赤裸裸的向皇帝示威,你不是不同意我的要求吗?那我就提一个更过分的。


蹬鼻子上脸,找死!

乾隆帝非常愤怒,立刻命令东阁大学士英廉,带着刑部的人,立刻去抓尹嘉铨!

英廉明知道皇帝生气,不敢怠慢,马不停蹄的去抓尹嘉铨。结果把尹嘉铨下狱抄家之后,傻眼了。

皇帝要整人,无非就是抓贪污嘛,我大清无官不贪,一抓一个准。可是偏偏这个尹嘉铨是个死脑筋,死读书,为官多年从来没贪过一分钱,家里除了成堆的书之外,穷的连床都没有,他本人就睡在地上!

这样的情况,说他贪污,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但是圣旨是不能不听的,皇帝要整他,怎么办呢?

英廉开动脑筋,你尹嘉铨不是有书吗?我就找找你过去写了些啥。

一找不要紧,找出来的全都是“谋逆罪状”。




首先,尹嘉铨说“天下治乱系宰相”,意思是宰相决定天下的治乱。这话什么意思?我大清皇帝那么勤政,都靠宰相,我大清皇帝往哪放?你这是暗讽朝政!

其次,尹嘉铨说“朋党之说兴而父师之教衰,君亦安能独尊于上哉!”,意识是,朋党兴起,因为教育衰落,皇帝也是有责任滴!

其实尹嘉铨写这个话,是在说唐宋的事情。可是英大学士认准了,你这就是在暗讽朝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尹嘉铨在七十岁的时候,居然敢自称“古稀老人”?!

七十岁的时候称古稀,这是全中国人的规矩。可是这是现在,在乾隆朝,乾隆在七十岁的时候自称为“古稀老人”。虽然他没有明令禁止别人也这么说,但是懂规矩的大臣都明白,皇上已经这么自称了,你就不能跟皇帝抢称号了。

可是尹嘉铨的日记里,居然大大的自称为“古稀老人”,你什么意思?要跟皇帝相比吗?

靠着这些捕风捉影的“证据”,英廉最终给尹嘉铨定了罪——图谋不轨,判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结果报上去,乾隆皇帝也犹豫了。虽然尹嘉铨有点不知好歹,但是皇上心里也清楚,他没什么真正的罪过。最后皇帝赦免了他的凌迟,改判绞刑,并免除了他家人的罪过。

可怜一个尹嘉铨,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非要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小约翰


在历史的诸多战争中,有不少当局者迷的情况,在这些事件中身处其中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令人无语的神操作,除了军迷们熟悉的炸弹换鱼雷的事件外,还有哪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呢?其实苏联的狗肉炸弹事件,意大利的炸药引爆山体,以及桑塔安纳的午觉事件都是令人无语的神操作。

在二战的时候,面对德国强悍的虎式坦克,苏联人除了研制出性能强大的T34坦克进行对抗外,还脑洞大开的采用了狗肉炸弹的方式。苏联士兵把食物放在坦克下面,让充满饥饿感的狗携带这炸药包冲向坦克下面作战食物,借此让炸药包完成引爆坦克的目的,苏联曾经一度训练了40000多只狗。

不过真的等到和德国坦克开战的时候,这些狗闻着自己苏军坦克柴油的味道纷纷的跑了回来。这是因为德军的坦克使用的是汽油,而苏军平常训练采用的是柴油,因此导致苏军的坦克不幸遇难很多,一时间苏军的坦克手纷纷从坦克中逃离出来,这波操作令人无语。

而意大利军队攻打奥地利在托梵纳山上的据点时,采用在山体上挖出400米长坑道的方式,并且在末端放上30吨左右的炸弹。将这些炸弹引爆后,虽然有一部分奥地利士兵被炸飞,不过还有一部分奥地利士兵坚守阵地,此时意大利士兵分为两队向据点进发。

不过一支部队在行进的途中就被坑道中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给直接毒死了,另一支部队在攀爬的过程中被先前爆炸产生的碎石给击中,同时伴随着奥地利士兵的火力攻击,意大利士兵只好放弃。意大利这一波操作无疑是给自己的士兵带来生存的绝望,不免使人有着窒息的感觉。

而墨西哥独裁者桑塔安纳在带领军队作战时,不慎被美军切断了退路。此时的他并没有带领士兵们选择突围作战,而是感到中午的到来困意连连,于是让全体士兵们进行常规的午睡,他甚至连岗哨都没有布置。这样一来美军在摸到了他的位置后,几乎没有怎么费力,就将睡梦中的桑塔安纳和他的士兵们给制服了,这样的操作也是闻所未闻的。


紫龙防务观察


说到历史上让人无语的“神操作”,老铁认为整个二战的战场大格局就是一种“神”的操作。这场由日本军国主义最初挑起,由德国纳粹“闪击”迅速扩大,再由日本推到最高潮的世界大战,其中各主要参战国的主对手都是神奇的配对。如果对垒阵营不变。只把他们这些对手互相质换,那么战争进程,战后的世界格局都会有颠覆性改变。



纳粹德国在横扫欧陆轻松愉快的降服了高卢鸡,轰炸伦敦无果竟让海狮计划烂尾,狂妄把最主作战对选定了苏联,这对分属两个阵营的陆缘最强国家杀成一对;而日本由最初征服华夏,为大和民族后代打出一大块安全富庶对辽阔疆域,本以为三个月就可以实现几百年宿愿,不料被一场神奇的人民战争陷入泥淖耗光了脆弱的战争资源,迫于无奈放弃了与德国夹击苏联的计划,鬼使神差的去捅美国的马蜂窝,于是这对分属两大阵营的海缘最强国家互相成了主要对手。结果就是世人尽知的日本被美国最终吊打,形成了今天的亚太格局;德国纳粹主要败于苏联,形成了后来的东西欧,还有【北约】和【华约】。



假设当年德国没有放弃海狮计划,不留下那个烂尾工程去进攻苏联,坚持西线攻势,相机登陆大不列颠;而日本则在诺门罕战役后为了资源没有当缩头乌龟一直向西,进攻苏联腹地,他们的主要对手互换。则美国参战就会全力投入西线战场,德军投入全部兵力于大西洋壁垒,而北非早就被德意轴心国拿下,盟军登陆欧洲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这段时间内,进攻苏联的日本军,早就被悉数吃掉,而且由于增援苏联方向作战,侵华日军也所剩无几败局已定,空军也跟苏军拚光,海军有劲使不上,日本只能推出战场。



西线盟军此时还在隔着英吉利海峡跟德军斗鸡(机),打残了日本的苏军会在西线盟的要求下,在德国背后开辟东线战场。而德军大部兵力布防西线防御三四百万盟军的登陆,柏林及整个欧洲内陆加东线防御只剩两三百万,七八百万苏军的进攻将势如破竹,一路向西碾压过去,留少部兵力围困柏林,大部兵力横扫欧陆,直逼大西洋壁垒,使德军主力不得不调头回防救援柏林,却被苏军顶回去,此时西线盟军必趁机登陆与苏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在大西洋沿岸聚歼德主力,此时的纳粹只有选择向苏联投降,使整个欧洲被破坏的会轻许多。



战后的欧洲格局将由苏联主导,【北约和华约】的名词就不会出现,美国也没有在欧亚大陆军事存在的立足之地,其享受了近七十年的霸权也不会存在,美元也不可能称霸世界经济,凡此种种,世界的格局将跟今天大相径庭了。


而今天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也正是由于当年轴心国陆上战争实力最强的陆缘国家德国纳粹,竟让海狮计划烂尾,狂妄的选择了对方阵营陆上战争实力最强的陆缘国家苏联,遭受失败被分裂;而轴心国海战实力最强的海缘国家日本,也鬼使神差的去挑战对方阵营海战实力最强的海缘国家美国,自取灭亡被占领。正是这种如有神助的机缘巧合,才造就了今天这种世界格局。


铁岭锋


今天带大家看一个大型宫斗戏现场,看什么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主角是汉景帝刘启的宠妃栗姬。

(栗姬)

汉景帝刘启,是汉武帝刘彻的亲爹。不过早年的时候,刘启最宠爱的是栗姬。栗姬是个大美女,能歌善舞,名满京城。刘启收了栗姬之后,对她非常好。

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有了九个儿子,前三个,都是栗姬生的。

所以,栗姬的地位可想而知。当刘启当上皇帝之后,栗姬虽然不是皇后,但是大儿子刘荣还是被立为了皇太子。母凭子贵啊!作为皇太子的亲生母亲,只要别太作死,荣华富贵啊!

但是,栗姬开始了作死之旅。

汉景帝刘启有个同母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刘嫖是个很受宠的公主,自己的弟弟是皇帝,自然更加权势熏天。她有个爱好,喜欢活跃在政治舞台,各种结交有潜力的人,为了自己的未来谋福利。

这一天,刘嫖来找栗姬了。刘嫖就说了,我有个女儿,名叫陈阿娇,看着和你儿子刘荣很配啊!要不咱定个亲,让陈阿娇当太子妃。

这多好的事情啊!馆陶长公主的女儿。一旦答应这门亲事,就有了刘嫖这个大靠山,太子刘荣的地位将不可动摇。

但是,栗姬开始了自己的神操作。她忽然想到自己最近不太受宠了,因为刘嫖给汉景帝送了不少美女。

就是因为吃醋,栗姬当场严词拒绝了刘嫖的建议。

刘嫖可是长公主啊,连弟弟汉景帝都宠她宠的不得了。你个栗姬还不是皇后呢,就这么嚣张?好,你不答应是吧,我找别人去!


很快,刘嫖就找到了王娡,汉武帝刘彻的亲妈。那个时候刘彻还小,而且只是个胶东王。

但是,刘嫖和王娡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陈阿娇嫁给刘彻,刘嫖的次子娶王娡的三女儿隆虑公主。

看到没,一口气定了两门亲事,这是摆明了政治联姻。权力熏天的刘嫖,成了王娡和刘彻的最大靠山。

刘嫖为了让女儿陈阿娇以后能当上皇后,经常去找弟弟汉景帝聊天。聊着聊着,就说起刘彻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优秀……顺便,说一点栗姬的坏话。

时间一长,汉景帝还真觉得刘彻很不错。但是,皇太子是不能轻易废立的,此时的栗姬,只要不犯错,地位还是稳固的。


但是,她又作死了。

有一天汉景帝生病了,心情也不太好,于是就来找栗姬聊聊天。聊着聊着,汉景帝就说了:“我百年以后,希望你能善待其他的妃子与她们的儿子。”

这什么意思?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汉景帝是告诉栗姬:我准备立你为皇后,以后你儿子继位,你就是太后,要安排好后宫。

这多好的事情,但是,栗姬没想明白。她觉得别人的孩子,凭啥让她照顾!所以,发脾气,把汉景帝狂怼了一顿。

汉景帝那个郁闷啊,你脑子也太不好使了吧!


正巧这时候汉景帝的皇后被废了。王娡可是个有脑子的人,她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王娡趁着汉景帝余怒未消的时候,安排一位大臣上奏,请求立栗姬为皇后,还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汉景帝怒了,就栗姬这脑子,贵啥贵!于是,把太子废了……

栗姬就这样,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后郁郁而终。


七追风


影响世界的神操作。

一战时,凡尔登战役开打。

德军火炮数量数倍于法军。

进攻的部队的人数,也远强于法国🇫🇷的守军。

德军炮声轰轰,炮弹如雨一般倾注在法军阵地。

法军渐渐不支,已经露出失败的端倪。

法军指挥部,为了防止战线崩溃。

断然下令,所有人员全部上前线,抵挡德军进攻。

有个后勤部门的小子,胆小如鼠,体单力薄。

被指派为炮手。

这小子,伙伴们协助下,糊弄八弄,将炮弹射了出去。

炮弹乱飞到德军阵地里的一片树林中。

随着炮弹爆炸💥,突然引发了震天动地、连续不断、浓烟冲天的大爆炸。

原来这小子撞了狗屎大运。

这一发乱飞的炮弹,击中德军凡尔登前线总炮弹库。

五十万发德军的炮弹,烟消云散。

没多久,与法军对阵的德军火炮渐渐哑了火🔥。

法军士气大振,一举扭转不利局面。

改写了一战的历史。

故,这才是真正的神操作。

亘古少有。

#凌远长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